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盛义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物理知识作为电气工程课程的基础,加强物理教学与基础电气工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基础电气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理教学与基础电气教学的有效结合,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物理;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教学体系。其教学的实质已逐渐回到以“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应用为基础的理论教学,为专业实践打下了基础。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等职业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培训服务。同时,根据机电专业的教学需求,简化了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了知识点进行说明。为课程奠定了基础,笔者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一、中等职业物理的现状分析
职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物理科目几乎是职业学生学习的缺点。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必将影响职业学生对电气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在当前的高等职业学校中,许多学校对物理课程的关注不足,甚至有些学校甚至完全从课堂上取消了物理学科。这两个原因将影响职业学生对电气工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薄弱和物理课程缺乏关注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存在不足。学生的新知识不能建立在原始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很难形成完整的系统和结构。尽管中等职业电气工程是物理学的实用学科,并且是为蓝领储备人才的专业,但无法不能否认,高等职业物理需要建立在基础物理的理论基础上,而且学生必须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了解相关的实际操作。在中等职业电工的实践过程中,只有了解真相并清楚原因,才能认为学生对电工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如果缺乏物理知识,将影响学生对中等职业电工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就像“塔没有基础,水没有源头”一样,很难稳定和持久。作为中等职业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基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电工并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相对容易和放松。
二、注意基础物理知识的教学
物理基础课程与机电工程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而且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难度。这是实现教学双赢的重要措施。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路理论和电路实际操作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例如,学习直流和交流知识点对实现电路优化设计和确保电工操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电工维修操作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例如,对于电气设备的维护操作,学生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学习电子组件的结构参数,从而在维护工作中做出准确的故障判断。另外,电工的实际操作中还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点,这主要是指相关电子设备原理的熟练程度。在实现两门课程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引用物理知识时,教师应注意简化物理知识,重点是将其用于电路连接教学中和故障测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够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与学、与学生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建立质量和技能培训的框架,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教学环节的实用性。
例如,在物理“电阻”教学中,在解释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向学生讲解了不同类型的电阻,并且可以通过色码读取方法来检测电阻,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抵抗电阻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使学生复习检测电阻中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复习万用表的使用。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视听、书法等功能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点,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从死记硬背向理解思维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创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讲解知识的内容而不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那么教师会厌倦教学,学生会厌倦学习,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昏昏欲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当教师在教机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行车推入教室。师生可以共同研究自行车的运动,讨论运动过程中自行车前后轮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探索自行车的运动能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自行车要配备挡泥板?为什么要这样安装挡泥板?使用的原理是什么?中等职业物理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堂教学和学习注入了活力,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实际应用
物理课程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实现物理课程和基础电工课程之间的联系。物理和电学知识是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教学中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知识更具体化,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电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因此,在教授物理课程的电气知识部分时,教师应积极制定实验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实验操作加深学习,实现物理课程与电气工程基础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研究“电动势能”一章的内容时,課程改革后增加了非静电力的内容。尽管它加强了与电力基础课程的联系,但也使学生面临更严重的学习问题。中等职业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认为,电源两极的电压不会改变。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电压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产生“电动势”的概念。另外,在进行电源内部电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制定特殊的教学实验,主要使用直流电源和干电池为同一个灯泡供电,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电源的内部电阻的实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确定直流电源和电池的实际内部电阻,以阐明具体的知识要点。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中等职业物理与电工基础教学相辅相成、有效衔接,为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提供了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波.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J].中学生数理化,2010.5.
[2]张鹉.物理科学探究中的教与学[J].滁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
摘要:物理知识作为电气工程课程的基础,加强物理教学与基础电气工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基础电气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理教学与基础电气教学的有效结合,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物理;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教学体系。其教学的实质已逐渐回到以“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应用为基础的理论教学,为专业实践打下了基础。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等职业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培训服务。同时,根据机电专业的教学需求,简化了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了知识点进行说明。为课程奠定了基础,笔者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一、中等职业物理的现状分析
职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物理科目几乎是职业学生学习的缺点。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必将影响职业学生对电气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在当前的高等职业学校中,许多学校对物理课程的关注不足,甚至有些学校甚至完全从课堂上取消了物理学科。这两个原因将影响职业学生对电气工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薄弱和物理课程缺乏关注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存在不足。学生的新知识不能建立在原始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很难形成完整的系统和结构。尽管中等职业电气工程是物理学的实用学科,并且是为蓝领储备人才的专业,但无法不能否认,高等职业物理需要建立在基础物理的理论基础上,而且学生必须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了解相关的实际操作。在中等职业电工的实践过程中,只有了解真相并清楚原因,才能认为学生对电工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如果缺乏物理知识,将影响学生对中等职业电工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就像“塔没有基础,水没有源头”一样,很难稳定和持久。作为中等职业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基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电工并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相对容易和放松。
二、注意基础物理知识的教学
物理基础课程与机电工程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而且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难度。这是实现教学双赢的重要措施。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路理论和电路实际操作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例如,学习直流和交流知识点对实现电路优化设计和确保电工操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电工维修操作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例如,对于电气设备的维护操作,学生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学习电子组件的结构参数,从而在维护工作中做出准确的故障判断。另外,电工的实际操作中还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点,这主要是指相关电子设备原理的熟练程度。在实现两门课程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引用物理知识时,教师应注意简化物理知识,重点是将其用于电路连接教学中和故障测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够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与学、与学生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建立质量和技能培训的框架,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教学环节的实用性。
例如,在物理“电阻”教学中,在解释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向学生讲解了不同类型的电阻,并且可以通过色码读取方法来检测电阻,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抵抗电阻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使学生复习检测电阻中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复习万用表的使用。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视听、书法等功能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点,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从死记硬背向理解思维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创造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讲解知识的内容而不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那么教师会厌倦教学,学生会厌倦学习,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昏昏欲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当教师在教机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行车推入教室。师生可以共同研究自行车的运动,讨论运动过程中自行车前后轮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探索自行车的运动能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自行车要配备挡泥板?为什么要这样安装挡泥板?使用的原理是什么?中等职业物理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堂教学和学习注入了活力,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实际应用
物理课程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实现物理课程和基础电工课程之间的联系。物理和电学知识是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教学中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知识更具体化,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电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因此,在教授物理课程的电气知识部分时,教师应积极制定实验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实验操作加深学习,实现物理课程与电气工程基础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研究“电动势能”一章的内容时,課程改革后增加了非静电力的内容。尽管它加强了与电力基础课程的联系,但也使学生面临更严重的学习问题。中等职业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认为,电源两极的电压不会改变。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电压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产生“电动势”的概念。另外,在进行电源内部电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制定特殊的教学实验,主要使用直流电源和干电池为同一个灯泡供电,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电源的内部电阻的实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确定直流电源和电池的实际内部电阻,以阐明具体的知识要点。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中等职业物理与电工基础教学相辅相成、有效衔接,为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提供了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波.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J].中学生数理化,2010.5.
[2]张鹉.物理科学探究中的教与学[J].滁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