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之外的暴力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人得以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不想它的答案在《论语》里:“克己”功夫到家者最成功。
  品读圣贤的历史,本质上是一出“克己”的历史。
  “圣雄”甘地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典范。就衣食住行而言,他坚持穿自己织的土布衣衫,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素食,从来没有桃色新闻,35岁就彻底禁欲。对他来说,蹲监狱像作客。今天,英国人说,甘地你被捕了。他什么话都不说,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没有一点怨尤,颠颠地跟了去;明天英国人说,甘地,你被释放了。他也没有多少兴奋,和进去时一样开心地走出来。
  印度教和回教打起来,他绝食,二十天不吃饭,直到印度教徒说国父你吃吧,我们再也不打了。回教徒也说,国父你吃饭吧,我们再也不打了。看到两家确实和好了,他才喝下绝食二十天之后的第一口橙汁。最终,他用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动一刀一枪,硬是把英帝国主义从印度大地上赶出去,可以说是一个以“克己”制胜的特例吧。
  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甘地,经常来找他。有一次,一个小男孩看到甘地的穿着,非常伤心,他竟然光着上身。
  “您为什么不穿一件长袖衫呢?”小男孩忍不住问道。
  “我哪里有钱买呢,孩子?”甘地亲切地说: “我很穷,买不起一件长袖衫。”
  小男孩心中充满了同情。“我妈妈针线活做得可好了,我的衣服都是她做的,我让她给您缝一件衬衫,好吗?”
  “那你妈妈能做多少件衬衫呢?”甘地微笑着问道。
  “您需要多少件呢?一件、两件、还是三件,我妈妈都能做的。”
  甘地想了想说:“可是我的家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啊,孩子。”
  “那您需要多少件呢?”小男孩眨着眼睛继续问道。
  “我有一个很大的家庭,孩子,有四亿兄弟姐妹。”甘地注视着小男孩闪亮的眼睛说道:“直到他们都有衬衫穿,我才会穿。好孩子,你的妈妈能不能帮所有人都做一件呢?”
  小男孩的眼中充满了疑惑,他想:“四亿兄弟姐妹,妈妈可做不了这么多。可是,为什么要所有人都有衬衫穿,甘地叔叔才穿呢?”
  甘地看着疑惑不解的小男孩,慈爱地笑了。
  原来在课本上学“圣雄”的非暴力,以为不动刀动枪才是非暴力,及至后来看了“圣雄”的著述,才知道暴力的外延十分宽广。说谎是暴力,不守信是暴力,浪费是暴力,包括不敬业,甚至不作为等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孔子让我们“克”的东西就是“圣雄”指的那个暴力,而他所讲的那个“仁”应该和“圣雄”的“非暴力”是一个等量概念。
  
  “非暴力”的
  人生第一课
  
  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手镯上的一小块金子,良心受到谴责。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一封悔过信交给父亲。他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病榻上的父亲读后泪流满面,竟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这是甘地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课。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骂和棒打。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这些爱的眼泪洗涤了我的心灵,抹拭了我的罪污。只有亲自经历这种爱的人,才能认识它的价值……”
  (水滴摘自《海外文摘》)
其他文献
库伯教授的心那年特别狠。那年埃及史课全班63.6%的学生都没有及格。要不是我的运气好,那个百分率就该上升到65.4了。  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他讲课快得吓人。谁记笔记的速度都赶不上他说话的速度快,特别是他激动的时候。我奋笔疾书,记的几乎是无法辨认的缩略语,但仍然有一半以上记不下来。笔记不全,学习成绩就好不到哪里去。我努力想进入梦乡,可是“象形文字”啦、“罗塞塔石碑”啦这类词语像万花筒一样在我脑中不
期刊
如果能穿越时空让你回到秦朝,以你现在的专业或职业,你能做点什么呢?请欣赏下面一些网友的有趣回答:  我是学通信的,回去只能到烽火台点火了。  我是搞房地产开发的,估计要去建长城。  我是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该是建长城的总工程师了。  我是学建筑环境的,只能扫扫宫殿了。  我是学排水的,估计只能挖护城河了。  我是学英语的,估计只能遛鸟了。  我是学飞行力学的,看来只能放风筝了。  我是在网站工作的
期刊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天赋却并不高。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但还是没能背下来。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曾国藩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因为他一直在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跳下房梁大骂道:“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说罢随口将那文章流畅地背诵了一遍,尔后扬长而去。   贼的确很聪明,是块儿读书的料,可惜他没走正道
期刊
今年我种了两盆白莲。盆是由北平搜寻来的,里外包着绿苔,至少有五六十岁。泥是由黄河拉来的。水用趵突泉的。只是藕差点事,吃剩下来的菜藕。好盆好泥好水敢情有妙用,菜藕也不好意思了,长吧,开花吧,不然太对不起人!居然,拔了梗,放了叶,而且开了花。一盆里七八朵,白的!只有两朵,瓣尖上有点红,我细细地用檀香粉给涂了涂,于是全白。作诗吧,除了作诗还有什么办法?专说“亭亭玉立”这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
期刊
在漫长而晴朗的春天的日子里,我差不多总是单独一个人去了解、熟悉树林里的花和树。整个森林世界,向我一点一点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我每次去这个世界游览,都有一些使我感到欣喜若狂的发现:有时发现散发出蜜味的、有金色花粉的雄蕊的柳花,有时发现散发出巴旦杏气味的银莲花,或者最先在落叶的树枝上开放的瑞香那玫瑰色的花蕾。我在当时那个年纪,对一切都觉得惊奇、欣喜。譬如说,鸟巢或者蜂窝、蝴蝶的蛹、橡树叶的瘿瘤、从泥土
期刊
小时候喜欢和同学吹牛,说自己练过武侠小说里的“金钟罩”,还有特异功能,可以吃纸。同学不信,我就马上把练习本上的一张纸撕下来吃掉,同学都看呆了……有的同学惊讶地问:“你还能吃什么啊?”我口出狂言:“我还能吃桌子!”同学们都将信将疑。  一般来说,每天中午在教室吃过午饭,同学们都会在桌上趴着午休。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睡午觉了,睡不着的时候,我就趴在那里啃桌子,一个学期下来,课桌真的被我啃一个大洞。   
期刊
马国福,男,1978年生。江苏省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诗歌、散文、随笔近百万字。出版有《赢自己一把》、《成功彼岸的灯火》、《给心灵取暖》、《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等。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产生兴趣的?第一篇文章是何时发表的?  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喜欢上作文,那时感觉天天上作文课是最幸福的事情。  记得是1995年,我在《青少年日记》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当时收到样刊,高兴得手舞足蹈,足足看了不下
期刊
很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美国人丁大卫。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在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们的喜欢,他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主持人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时,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
期刊
巴金先生曾经说:“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这一思想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则应给予辩证认识,须知无技巧的境界是从对技巧的反复锤炼中产生出来的,而绝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因而作为中学生,适当地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写作入门的捷径,也是建立写作兴趣的好途径。  可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购买了许多讲写作技巧的书籍,并且认真阅读,也在写作实践中予以模仿,但是最
期刊
渺小并不妨碍心中的高大。我的小外甥上大一,看过他写的一首诗,非常有意思,原样照抄过来与大家分享。诗的名字是《蜗牛也是牛》。  蜗牛也是牛,  扛着房子走路的牛。  不必在乎风吹雨打,  不必担心石子砖渣。  光着一行小脚丫,  走过去,身后就是一排银白色的光华。  蜗牛也是牛,  无忧无虑的牛。  不必汗流浃背在耕田里,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成功,  更不要为了月供愁煞脑瓜。  走到哪里,哪里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