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张扬你的个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总觉得有太多的问题要思考,有太多的疑惑要解答。一方面,不断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重复着应试的题海训练;一方面,努力遵循着教育的理念去教学,另一方面,我的教学成绩——学生的成绩却不如要求死记硬背的同行;一方面,传媒对语文教学不断的口诛笔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另一方面,我看到的又是语文教改的轰轰烈烈,形势一遍大好。一方面,我看到实施教革的课堂活跃的气氛,另一方,回到现实的我,看到的又是语文课的死气沉沉……
  语文教学本身注重的是过程,学是过程,教亦是过程。如果我们尽力把这个“过程”凸现,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不会再招来什么非议了。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凸现”这一过程。我想这就必须充分张扬我们的个性,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有一千张课表,一千个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千种教法。而如何张扬我们的个性,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批判,在批判中谋求新生。在中学各科中,可以说中学语文遭到的非议最多,遭到批判最多。为什么,一方面,有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语文教师本身的问题所致。因此,面对批判,语文教师更需要清醒的头脑,善待批判,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这一切,进行自我批判。须知,外界的批判矛头直指语文教学,在指出我们有问题的同时,也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试想想,在教育中,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那样被人赋于重建精神家园的重任。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才能真正地挺起胸膛,坦然地面对别人的批判,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语文教师需要批判的东西,我认为也的确太多了。
  首先,语文教师了解语文吗?说语文老师不了解语文,也许过份了一点,但事实却的确是如此。语文到底“姓”什么?从最初的工具说,到现在反响热烈的“人文性”。争论是热烈的,讨论范围是广泛的,但最终的结论却是模糊的。新课标给语文的定性是:“语文是重要的交具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依然肯定了工具性的存在,只是变成了“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认了语文的工具性,依然将技术主义至上,必将会忽视人的思想自由,人的精神自由。
  其次,语文教师了解所用的教材吗?这一问似乎又抹杀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苦劳。说实话,没有哪一门功课的教师备课象语文教师那样仔细、认真的。有时为正一字之音,一字之意,甚至于要翻箱倒柜。但关键是语文老师是否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门课程的每一段、每一年级、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质量标准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并且能清楚如何操作就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其他功课如数理化,要这样做完全有可能,因为其教材的编排是严格地按照知识逻辑来排列的,而且前后呈现严密的顺序性、衔接性和递升性。其教学的进度可以一目了然。而语文则不然,其编排不具备逻辑性。小学里讲记叙、议论、说明、抒性、议论、描写,初中里还讲,高中、大学里也讲。因而就牵涉到语文学习目标的问题。其目标往往是模糊的、宽乏的。而且,其他功课所学的内容,往往是教材内容,如数理化、政史地,教材内容即学习内容,而语文则不然,功夫在书外,“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只是以教材内容的教学为跳板,其目的是通过举一返三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材内容本身不能成为知识点、能力点,语文教学注重的应是教学的过程。
  二、真诚,真诚地唤醒每一位学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但在依然由纯考分决定升学的市场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相互工具化的关系,“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产生分数的机器,以学生所获得的高分作为自己评定职称、获得优厚待遇,提高自己地位的工具,学生则把教师看作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的工具。”教师被贬为传授知识的手段,学生被贬为传授的产品。从而,用同一个目标培养人,用同一个模式教育人,用同一个标准评价人。让优秀生在陪读中慢慢丧失灵气,让后进生在陪坐中慢慢丧失生气。因而,长期的语文教改,从本质上讲只是语文教师的自我表演,与学生无关,所以,要做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唤醒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敬畏他,爱护他,提升他,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的主体地位。
  三、创造,在创造中创造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价值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中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是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受时代、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和劳动性质认识的局限,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的职业尊严和欢乐,主要取决于社会公正的外在的承认与给予,取决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一个好教师,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其被人传颂的往往不是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他的人格,更多是他们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红烛” 、“园丁” 、““春蚕”等成了教师的象征。而这恰恰抹杀了最能体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尊严与欢乐的本质——创造。
  教师创造性的教還表现在教师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的灵感。“思维的火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在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过程中实施创造教学,教师必须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遵循固有的程序和模式,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也将自己的创造性寓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热爱着自己的学生,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那么,不管现实情况怎样,我想,我们一定能挺起自己的胸膛说:“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只要我们这样去关注教学这一过程,投入这一过程,即使暂时没有结果,也一定有希望。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通过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是从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再次是从教师的角度看:①美读,让学生感受美;②渗透知识,认识美;③创设情境,感知美的形象;④以情激情,培养审美情感。二是从学生自身出发,通过多读古代诗词,关注生活,进行书法练习来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教学 教师 学生 审美情趣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
中职汽修专业在教学安排中,通常采用先理论后实训设置,即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
期刊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课程理念也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感觉到当班主任还真好!为什么呢?理由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时,我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改进班级管理方法,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下面就我的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做一名学生成长的“帮助者”。注重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
期刊
学位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在脱离语文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理解生字词语。特别对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缺少直观性的认识,以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这些理论不但适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样也可用来指导词语教学。如果我们能运用这些基本理念来指导词语教学,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自己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突破小学语文教学难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难点 探索 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难点,开展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突破
随着哈尔滨市平房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空间作为保障,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开始征用土地和拆迁农民的房屋,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民失去他们的土地和
摘要:本文由分数指数幂的定义出发,讨论利用根式定义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定义的合理性,以及在此定义下运算律的相容性,并检验该定义用在负数的分数指数幂时的局限性。提出利用棣莫弗定理定义实数分数指数幂并分析其合理性,最后给出个人对必修1中相关内容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分数指数幂 幂函数 棣莫弗公式  引子:2011年陕西文科卷选择4:  显然,出题者认为 ,并依此画出了函数 在 上的图像。但是要注意,高
视觉形象作为美术基本特征和根本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根”,它关联到美术教学的各个因素,能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理念应以人为本,立足于实现全面综合性素质发展教育的道路,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形象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发挥视觉形象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感悟形象——对生活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