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如何借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推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是广大地理教师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程改革、地理学习
  
  随着的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正以让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学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整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到地理学科中去,以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除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外,还有信息的获取、使用、处理、加工等能力)等。
  下面就谈谈笔者从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点感受。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整合”存在的问题
  1、课件过于简单或“花哨”
  应该承认,对于地理事像或地理运动规律的演变,我们的教学语言与教材并不令人满意。有的地理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要求制作课件时,常出现的问题是课件过于简单,如只是将课本的纲要文字说明简单在放在课件上面,如同“课本搬家”、“习题搬家”,而没有必要的地理图像、音频或视频等,造成了学生感知的障碍,从而失去了信息技术特有的意义和优越性,还不如不用信息技术的好。而有的制作的过于“花哨”,如在整个课件上加入与课本内容无关的运动着的图片或背景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就可能会被这些无关的内容或音乐所吸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2、以辅代主,本末倒置
  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一些地理规律的演变,学生未见的或难以再现的地理事物,通过多媒体展示,是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但有的老师却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所有教学环节都纳入了他制作的课件之中,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本应由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做出反应的也由计算机代劳了,从而造成了整堂课都由多媒体霸占的局面。学生只是按着教师手按鼠标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有的问题来不及思考又看到了新的一幅画面,学生失去了积极思考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虽然表面看起来这种教学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外衣,但实质上是变相的“填鸭式”、“满堂灌”,是违背现代地理教育理念的。长期以往,学生会失去他们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计算机的奴隶的局面。事实上,整堂课都是学生对着屏幕,还会造成学生脖子酸痛、眼球疲劳等一些的生理问题。
  3、“整合”方式的固定化
  有时教师,强调的是某种整合的固定化,或将之称之“最优化”,其实,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看法。
  我们知道,地理课的类型很多,有的侧重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感知,有的侧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或地理规律的理解、有的侧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等。每种类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都应根据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来作处理,因此整合的模式是没有固定化或最优化的。地理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是突出个性化,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同样也体现在教师上面,如教师教学的过程、方法、策略以至模式等。这就需要广大地理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更多的“整合”模式,然后通过广泛的交流,沟通,并取长补短,来提高“整合”的效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二、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地理教学“整合”,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整合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开展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应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具备在现代信息技术下设计教学的技能。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组的调查表明“75%的中小学教师会基本的Window操作,会上网查找教学资料的占21%,能进行文字处理占57.25%,仅有18%的教师使用电脑进行教学,其中经常使用的占9%左右。另外,中学教师平均每周使用信息技术为38分钟,每人每周只有1.9分钟用于课堂演示,设计交互式学习为0.38分钟。从上面的数字来看,目前教师的素质状况,是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际需求的。为此,只有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业务进修,提高电脑操作技能,才以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展示地理事物、演变地理规律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处于配角的角色,笔者认为,一切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如一味地否认信息技术手段,自然是不可取的观念,但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手段,以辅代主,会造成学生、教师被机器所束缚,成了课堂的“仆人”。
  3、充分认识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图像的表现力有些是无法用其它形式来代替的。它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规律的演变,地理知识的记忆起着至关的作用。但地理图像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不能只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的,它同样需要地理教师对这些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因此,许多地理教育家也建议,要求学会看地图放在地理学习的首位,因此空间观念的形式以及对地理事物分布事实与规律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地图感知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基于地理学科性质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整合”,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注意地理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这是最关键的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动体”,而非“受动体”,正如有的人说“你可以把马牵扯到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地理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从哲学角度来看,在地理学科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地理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科“整合”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转到学生是如何“学”这方面来。也就是说,整个课件中的教学思路、设计、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是如何来“学”这节课而进行的,一切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特征,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培养等。换句话说,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整合”。
  5、建立地理学科资源库,资源共享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广大地理教师不可能由自己来采集,开发学科中全部的教学素材,这对教师进行学科“整合”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能使用广泛的教学资源,就必须提供为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库,让教师可以在比较短时间里根据教学目标调动他们认为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我校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初步建立了地理学科资源库,并不断地进行充实。
  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也需要教师运用辩证的思想,通过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正确地运用教育技术,加大步伐推动课改进程。
其他文献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摘 要】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教师应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新课改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新课改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的课程,同时又是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课程,在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宽松的气氛,放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既没有成体系的作文教程,也没有科学的训练序列,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总是煞费苦心,惨淡经营。学生作文能力低下,写记叙文主要表现在题材缺钙,思想贫血,文体失范。针对这弊端,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着眼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题材库。中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写实,叙写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表现真知灼见,按照柳斌先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呢?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摸索,我认为应从
期刊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程改革的力度大,改革思路清,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创造性。最突出的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笔者试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习方式和数学教学的方面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谈谈个人的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赐教于同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自主探索的信心  《国家数学课程
期刊
【摘要】非智力因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提供学习动力、提供内在潜能、融洽师生关系等作用。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等途径。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非智力因素     目前, 高中生厌学体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体育课中的学习气氛不太活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其中教师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忽视是一个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
期刊
初中生物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逐步过渡到能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得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科学的实验结论。这就体现了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在上生物实验课时,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新的尝试,着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和方法”,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