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位四年级数学教师“同课异构”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复习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下第117页第19题(如下):
1.教师A的处理。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后全班交流。在交流围平行四边形最多与最少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时,师生对答比较顺利;在交流围梯形最少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时则出现了争议:有的组认为最少用到3种,有的组认为最少用到2种。课堂时间在学生的争议中过去了三分钟,而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教师A当机立断,亲自在黑板上画出了最少用2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梯形,学生似有所悟,频频点头,最终解决了这场纷争。
2.教师B的处理。
课前,教师B预计此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难度,就设计了一张研究单(如下),课堂上学生结合这张研究单,同桌间合作想、理、围,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在交流围梯形最少用到几种小棒时,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围边展开讨论:
生1:我认为围出梯形最少要用到3种不同的小棒(图1)。
生2:可以把上底2cm换成3cm,那么最少会用到2种不同的小棒(图2)。
两位学生一围一改,掀起了课堂辩论的高潮,在辩论修改中全班学生恍然大悟。
思考:
1.数学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最终学生都理解了知识,但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这就引发了思考:数学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课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我们应将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A就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利用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就差了一些。
2.怎样“从学习数学到学会思维”?
赫尔巴特指出:“有时教师只需在某些事情上给学生以初步的推动,并继续注意引起他们的动机,给予他们材料,他们就会自己进行学习,并且也许会很快摆脱教师的照料。”研究单是数学研究性课堂中辅助学生开展研究的“脚手架”,也是教师辅导学生、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B能利用研究单引导学生整理记录、思考探索,学习出现问题时能动手操作去辩论验证,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研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研究单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一个前提是教师的思维必须发生改变,即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会思维的人。教学前,教师要研读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起点,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开发设计研究单;教学中,学生使用研究单的过程就是学会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单既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知识内容与研究单、教师与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可用示意图表示如下(图3):
实例解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研读教材,在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的困惑点等处设计研究单,让学生以研究单为载体展开学习,经历思维过程,养成思维品质。
1.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知识的生长点处设计研究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四上《乘法运算律》一课,教学前,教师应该会考虑到学生刚学过加法运算律,一定对乘法运算律有猜想、会验证。既然学生内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具备一定的分析类推能力,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研究单:
这张研究单既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准确解读与全面把握,同时也把这种解读与把握很好地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在这张研究单的引领下,经历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归纳等思维过程。相对于5×6=6×5这样的等式而言,最后得到的a×b=b×a是对诸多类似关系式的更高层次的概括,是透过表面现象揭示本质规律的思维过程,代表了学生认识上的重要进步,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凸现思维的抽象性。
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研究单,有助于凸现学生思维的抽象性。如六上《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研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是重难点。课堂上学生往往情绪高涨同时又手足无措,看到面的形状却丢了数量,数了棱的数量却丢了长度,迫切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此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研究单:
这张研究单首先反映的是教师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全面认识,教师的前期思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准了方向。在研究单的指引下,学生从长方体牙膏盒、正方体魔方等实物出发,从面的形状、数量、大小,棱的数量、长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学生经历了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凸现了学生思维的抽象性。
3.解析学习的困惑点,激发思维的独创性。
曾给五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测试题:10张参观券,如果拿2张连号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拿3张呢?结果发现,能直接报出答案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大多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就是学习的困惑点,教师以此为起点设计了下列研究单:
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困惑点,也就是思考的疑难点。开发这张研究单,学生根据研究单边尝试边填表,策略各有不同:有的平移,有的连线,有的计算。他们的思路新颖独特,感觉到规律后,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同桌共同归纳概括出规律,学习的困惑得以解决。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与感受,体现了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1.教师A的处理。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后全班交流。在交流围平行四边形最多与最少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时,师生对答比较顺利;在交流围梯形最少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时则出现了争议:有的组认为最少用到3种,有的组认为最少用到2种。课堂时间在学生的争议中过去了三分钟,而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教师A当机立断,亲自在黑板上画出了最少用2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梯形,学生似有所悟,频频点头,最终解决了这场纷争。
2.教师B的处理。
课前,教师B预计此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难度,就设计了一张研究单(如下),课堂上学生结合这张研究单,同桌间合作想、理、围,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在交流围梯形最少用到几种小棒时,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围边展开讨论:
生1:我认为围出梯形最少要用到3种不同的小棒(图1)。
生2:可以把上底2cm换成3cm,那么最少会用到2种不同的小棒(图2)。
两位学生一围一改,掀起了课堂辩论的高潮,在辩论修改中全班学生恍然大悟。
思考:
1.数学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最终学生都理解了知识,但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这就引发了思考:数学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课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我们应将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A就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利用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就差了一些。
2.怎样“从学习数学到学会思维”?
赫尔巴特指出:“有时教师只需在某些事情上给学生以初步的推动,并继续注意引起他们的动机,给予他们材料,他们就会自己进行学习,并且也许会很快摆脱教师的照料。”研究单是数学研究性课堂中辅助学生开展研究的“脚手架”,也是教师辅导学生、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B能利用研究单引导学生整理记录、思考探索,学习出现问题时能动手操作去辩论验证,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研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研究单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一个前提是教师的思维必须发生改变,即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会思维的人。教学前,教师要研读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起点,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开发设计研究单;教学中,学生使用研究单的过程就是学会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单既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知识内容与研究单、教师与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可用示意图表示如下(图3):
实例解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研读教材,在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的重难点、学习的困惑点等处设计研究单,让学生以研究单为载体展开学习,经历思维过程,养成思维品质。
1.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知识的生长点处设计研究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四上《乘法运算律》一课,教学前,教师应该会考虑到学生刚学过加法运算律,一定对乘法运算律有猜想、会验证。既然学生内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具备一定的分析类推能力,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研究单:
这张研究单既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准确解读与全面把握,同时也把这种解读与把握很好地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在这张研究单的引领下,经历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归纳等思维过程。相对于5×6=6×5这样的等式而言,最后得到的a×b=b×a是对诸多类似关系式的更高层次的概括,是透过表面现象揭示本质规律的思维过程,代表了学生认识上的重要进步,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凸现思维的抽象性。
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研究单,有助于凸现学生思维的抽象性。如六上《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研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是重难点。课堂上学生往往情绪高涨同时又手足无措,看到面的形状却丢了数量,数了棱的数量却丢了长度,迫切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此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研究单:
这张研究单首先反映的是教师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全面认识,教师的前期思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准了方向。在研究单的指引下,学生从长方体牙膏盒、正方体魔方等实物出发,从面的形状、数量、大小,棱的数量、长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学生经历了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凸现了学生思维的抽象性。
3.解析学习的困惑点,激发思维的独创性。
曾给五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测试题:10张参观券,如果拿2张连号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拿3张呢?结果发现,能直接报出答案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大多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就是学习的困惑点,教师以此为起点设计了下列研究单:
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困惑点,也就是思考的疑难点。开发这张研究单,学生根据研究单边尝试边填表,策略各有不同:有的平移,有的连线,有的计算。他们的思路新颖独特,感觉到规律后,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同桌共同归纳概括出规律,学习的困惑得以解决。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与感受,体现了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