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处”与“卑下”的生存编码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過去,建筑业一直是“男人的领地”,但是近几年,建筑工地上,女工的身影越来越多。她们每天同男人们一样呼吸着工地的尘土,一样与机械为伍,干着重体力劳动。她们做着男人们干的事情,她们比男人承受更多的压力,挨饿,挨累。她们和工地上的男人们一样,在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之后,便辗转迁徙,从一个工地到另外一个工地,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叙事者把笔触引向她们,去还原并尊重生活原本的样子。她们便是一个个“饭堂里的佟四嫂”“开升降机的冯珠珠“爬在架子上的程有银”扎钢筋的夏双甜”“当杂工的刀小妹”,将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们的“们”换成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个体,记录她们艰难而努力的生活与奋斗,还原其生命个体所承受的苦难和伤痛。
  彤子凭借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眼光来观照“高处”的生活,客观冷静地揭示剖析社会现实问题和建筑工地众生相,用琐碎的着笔记录建筑工地那些“高处不胜苦”的又近乎平庸卑下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多地去还原最真实最严酷的一面。如佟四嫂的“越是付出,越是卑微”的“无证”人生;冯珠珠因何华对她的处罚“怒摔安全帽”;一根钢管,从最顶层飞了下来,插入了牛仁贵的脑顶;夏双福呈“大”字形躺在水泥地板上……那顶黄色的安全帽,滚得远远的;刀小妹是怎么掉进预留电梯井口的?至今成谜……琐碎、细微,充分描绘了普通建筑女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以细微而冷静的笔触展示“生活在高处”的建筑女工“卑下”的窘困的生存状态。
  从手法上看,它基本上是采用写实手法,个性人物的塑造和让位于状态描写和生存过程描写;从文学表现形态上看,作者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世界,破除了叙事的种种修饰与隔阂,尽力地呈现出了一种还原式的叙事状态。
其他文献
万物皆有一条细缝,适逢其会  无形的手会剥开尘封的记忆  剥开几万年前寂静的山谷里  清风明月草木葱郁的前生  风声在逼近 奇迹会降临  光阴里打坐 木头在修行  每一次的穷途末路都有咬紧牙关的时刻  每一个夜晚都有真相大白前的屏气凝神  与侏罗纪时代隆隆作响的风声相比  它有咬碎记忆的牙齿  它有吞没黑暗的喉咙  它有困于岩浆的疼痛  我不知道  有多少疼痛已经化成了堅硬的心肠  有多少柔软已迁
期刊
一个故事  时间:或许是 12 世纪40 年代。  后来闻名世界的萨拉丁苏丹,那时还是青年。他有个叫阿萨德的弟弟。一天,阿萨德独自骑马离开了家人,再也没回来。阿萨德的姐姐伤心而死。萨拉丁自责不已。12 世纪的叙利亚,正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百战之地。一个穆斯林孩子独自离开,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名叫阿萨德的男孩没有死。多年以后,他娶了基督徒为妻,自己也可能成了基督徒。改宗之后的阿萨德,不再叫阿萨德,成了
期刊
哦,曾经,在那个中式庭院  水在枕边轻轻荡漾,月在中天被我们仰望  当前庭的枇杷树叶间垂坠下一些星光  我们在后院奏琴品茗,看流水  从曲水流殇的亭中缓缓流出  那时,紫藤花还怒放在大姐戏园子的垂花门上  剑麻笔直地伸向栽满榆树的箭道跑马厅  后花园里,暂且有我俩偷偷供奉的四仙  夜晚时,它們不敢见人  选择出没于缄默的甬道中  那个庭院其实就在不远的地方  我无数次凝望爬满凌霄花的高墙  也无数
期刊
万里桐花,我只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朵  我的爱香气破碎 战战兢兢  像风中按下的满山惊慌喘息声  阳光浩荡,我却草木皆兵  一边走 一边丢弃满树的怜惜  也许还不仅仅如此  我还有过路过别人的故事  然后回到前一段对白里的不好意思  想想当初的春风埋下的伏笔  想想早年间的那些沉默固执  都一一被流水冲刷得不知所终  再也没有人会在爱的时候不动声色了  再也不会有人会被远处的目光打落在地  像每一個早
期刊
《生活在高处》也算得上是一场“观园”绘事,但此“观园”非红楼“大观园”般姹紫嫣红,最后还读者一个“白茫茫,大地一片好干净”怀金悼玉的结局。这座“观园”从彤子铺叙的文字颤动伊始就注定了尘土飞扬的灰色调,弥漫着人间尘土的字里行间惹人泪下。作为女性读者的我,读罢文本竟辨不清是泪迷了双眼还是尘埃仍未落定的迷蒙错觉,只当在一场生命游走里体验了不一样的坚硬人生。  可能有人会界定这是种“底层书写”,但我并不认
期刊
彤子的《生活在高处》是一部记录建筑工地上女性众生相的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因为它同样以真诚的文学品质直面社会底层的苦难,用复调书写的方式真实还原建筑工地上女工们血与汗的残酷生活场景,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挖掘她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彷徨。  《生活在高处》共描述了五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地女工形象,分别是食堂工佟四嫂、升降机工冯珠珠、架子工
期刊
所有的苦都浓缩在咖啡里  砂糖可以帮助你欺骗人生  咽下的一刻  你知道也在欺骗着自己  自己的口袋  装着一扇回不去的门  所有的欢乐都融化在夜晚里  向前遇见了晚霞  向后忽略了炊烟  鼻尖的露珠假装镇定  那些白天,被太阳收买  所有的嗓音都在一杯酒里  哽咽的嘶哑的煽情的忧郁的  在一根弦里,从大屏幕的后面  穿越时光,抵达一条鱼  是的,一条鱼  一条窒息的鱼,回到咖啡里  从一场中年得
期刊
有别于以往写作者个体人生阅历及思想情感的描摹,彤子的散文,以清晰的脉络,刻录出大时代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建筑女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的悲欢、疼痛,视角独特,视野开阔,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道。  本篇多线叙事,采用“花开五朵,各表一枝”的手法,杂而不乱。涉及的众多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有筋骨,有温度。她们,像男人一样,出力,流汗,在危险的高处讨生活,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柱,她们的呼吸,她们
期刊
她们是一群来自建筑工地上的女工,是一群女人,却又只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曾是电影《神女》中为抚养儿子而卖身的阮嫂,曾是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即将被典卖的妻,曾是罗伟章《大嫂谣》中身患重病却不得不到工地谋生的大嫂,曾是方方《万箭空心》中丧夫后艰难挑扁担的李宝莉,在非虚构作品《生活在高处——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们》中,她又成了佟四嫂、冯珠珠、程有银、夏双甜和刀小妹,她们卑微,胆怯,却又坚韧,忠诚,分别代表着
期刊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而女性的自我价值和魅力,也具有了其独有的社会力量和光芒。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仍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尤其是那些处于城乡边缘的女性个体生命。彤子的《生活在高处》,以一群活跃在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为例,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通过残酷而真实的生活之殇,离析出当代部分女性在职业生态环境中呈现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