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不是电影,是张艺谋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我老公都认张艺谋这块牌子,就算他导个晚会,他都一脸了不得地说:张艺谋导的。搁全中国,那多少人听到张艺谋的名字就如雷贯耳的。
  可是,拍电影,算是玩艺术吧。这压根就不是个制造业啊,制造业金字招牌出来了,下面的产品都是如法炮制一模一样,你大可放心。拍电影是创造,今天这创造力有,你创得出来;明天没了,你的东东只好歇菜。那是个跟激情共舞的玩意儿。金牌导演不要说跟制造业比,就是跟生孩子的妇人都没得比,一个娘胎的孩子,还各生各样呢。
  从这个理论上说,《红高粱》之后的张艺谋拍不出好电影很正常。如果真正是对电影有期待的人,可以看完一个伟大导演的伟大作品后心满意足地离场,再不必期待他有更HIGH的表现。你得如同一个高段位的猎艳高手,一场出乎意料的完美猎艳后,就不再跟猎物纠缠,所有后期的纠缠只会消损你当初的满足感。
  然而对于张艺谋,俺们一些影迷却跟个花痴似的(对不起了啊,咱们影迷),没完没了地要求对方再给个更高的高潮来。他们把张大导的每一部电影都推上最高票房,然后花一次钱失望一次,不满足一次,然而只要他说一句下次再来,大家伙儿还是掏钱再跟他来。
  不过,大伙也不要一古脑儿怪罪张大导,他背后的张伟平更是罪魁祸首。我甚至觉得,张艺谋弄到“卖身不卖艺”这地步,都是张伟平给拐卖调教的。
  我也不再说脏话,摆事实讲道理,《红高粱》给我们惊艳之后,《大红灯笼》和《菊豆》还差强人意。到了《我的父亲母亲》、《英雄》、《黄金甲》就一部不如一部。这三部电影不说没有灵感就是连人的气息都没有,姑且可以看作一具具妆容美丽的僵尸。张艺谋作为一个人,他都已经死了,他不过是跟张伟平绑在一起的捞钱机器。对不起,又说脏话了。说点正经的,一个艺术家,才华喷薄弄出惊世之作后,虽然再创辉煌的时机已难可期,但是,只要他对生活和艺术有诚意,他的艺术生命就没死,就有再次喷发的可能。可是,张艺谋已没有艺术诚意,他只残存对名与利的诚意。
  《三枪》韩寒说“土”,其实,“土”未必多糟糕,怕的还是不洋不土的“土”,就是韩寒说的城乡结合部的那种“土”,韩寒在说郭敬明的时候也说到城乡结合部。我依稀记得钱钟书说女人可怕的俗气是小城人学大城市洋学得半吊子那种。纯粹的土,像赵本山那样,我本“铁岭大城市郊区的乡下人”,唱个二人转,耍点中国农民的小聪明,他就是扎扎实实地表现自己这个农民,挺有味道。张艺谋不是这种“土”——虽然他的《三枪》用色比东北大花被还艳俗,人物都跟杨柳青年画上走下来似的……问题是,他知道这个“土”其实土出了特色和艺术,他在有样学样的,没错,跟当年城乡结合部的姑娘学大城市姑娘赶时髦呢。
  我们要看的还是张艺谋的电影,不是山寨赵本山的感觉哎。
  我也对张艺谋又指望起来。不过这只能说明,对万事万物,人总有个起码的要求。再难听的咱就不说了。
  在中国,一个“大导”完全失去创造力,及至完全失去生命之后,一般会进入以下几个阶段,一,拍没有灵魂和生命的大片,靠瞻仰遗容发财;二,改行导晚会;三,搞山寨艺术。包括山寨别人或者山寨自己的成名作。前者不用再说,后者譬如陈凯歌《梅兰芳》山寨自己的《霸王别姬》。
  其实一个导演走什么样的艺术道路是他自己的事,吊诡的是,他们电影拍得越来越差,他们却还会越来越有钱,还会越来越出名。人这叫拍的不是电影,拍的只是自己那名导的一块金字招牌。大家要看的不是张艺谋拍了啥,而是张艺谋拍了啥。第一句话的重音在宾语,后一句话的重音在主语。
其他文献
全世界的唐人街似乎都是由一个设计师和他的同一张图纸决定的:以高大的牌楼作为它的空间起点,用诸如“德备天下”或“中华一心”的题写来昭示种族意义。蹲在带有铭文的底座上的石狮,以深不可测的目光斜睨着世界。此外是用琉璃或类似的筒瓦覆盖的屋顶、花岗石板铺砌的狭窄道路,以及高悬的中式餐馆门外的红色灯笼。而在它的尽头,是另一座牌楼和另一对石狮。说着广东话的体形矮小的中国人在其间行走,像拥挤在一座孤立无援的古代村
期刊
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说我的创作在甘肃起步的,又在河北省生活过六七年,后来定居天津——在天津作协领薪水十几年,为什么作品大都发表在上海?他们尤其觉得奇怪的是,上海的文学以新洋奇著称,以“海派”著称,独领风骚,而我的写作传统、土气、无空灵之感,为什么能在上海发表?我说不知道,我自己也糊涂。最终想出来“缘分”两个字:可能我与上海有什么神秘的缘分吧。  我写第一篇小说是1979年,还是我在甘肃生产建设兵
期刊
谢晋导演不久前蓦然离我们而去。在仰视大师西去背影的时候,不由浮起二十余年前的一桩关于“谢晋电影模式”争论的公案。争论发生在谢导事业如日中天、其声名趋于巅峰状态之时。青年评论家朱大可的一篇《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以颠覆权威的架势,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在当时文坛引起的震动,中年以上的读者耳熟能详,在此不赘述。不久前得知:当其时,谢导的心理压力很大,而朱大可则云当时所受外界压力也很大。  对某类电影艺术手法
期刊
同事最近到越南、柬埔寨走了一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在那两个国家除了能看到一些中国商品之外,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其他“形象”。街头那些大幅广告,多是日本韩国的产品;与当地人士交谈,也体会不到想象中的“中国热”。中国形象似乎并没走远。  朋友是在刚刚看了国庆大阅兵后出门的,难免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可以说,在越南、柬埔寨的经历,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中国形象在周边的影响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吗?这是朋友提出的
期刊
2009年12月6日17点50分,美琪大戏院外的黄牛们已倾巢出动,相比其他地方的黄牛,他们显得更加“另类”,他们不喊“票要伐?”,而是问“周立波的票有伐?”应和着他们话的是手中一迭红灿灿的百元现钞。本刊记者上去打探:“380的票有吗?现在卖多少?”“我这里有,1500。”“嘎贵,啥人买啊?”某黄牛理直气壮:“到了晚上7点,这里要票的人都排长队呢!侬等着瞧!”18点,记者进入了后台贵宾室,此时的周立
期刊
编者按:本刊《印象上海》栏目留下过他们的身影:王蒙、池莉、邓刚、李欧梵、储福金、梁晓声、叶兆言、徐小斌、张平、方方、陆文夫、石楠、马识途、陈忠实、洁泯、周涛、范小青、吴若增、刘醒龙、冯苓植、曾敏之、陈世旭、张锲、陆天明、柳建伟、翟泰丰、梁凤仪、谢冕、裘山山、丹晨、文洁若、肖复兴、易中天、航鹰、韩石三、丛维熙、蒋子丹、舒婷、袁鹰……如今重启《印象上海》,期待“非上海作家”赐稿。    我是成都人,是
期刊
19日,奥斯陆,下雪  晨起咖啡香缭绕,囡囡已在厨房煮了一大壶咖啡,顿时有了安全感,好像生活又回归到你熟悉的秩序。  从冰箱拿出昨天买的面包黄油火腿肉肠水果等,早餐丰盛,大家便忧虑晚餐,在西方旅行的东方人(不仅仅是中国人,在美国曾有过和韩国土尔其朋友花几小时寻找东方餐馆的经历)都有“吃什么”的忧虑。  张献说起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的吃饭经验,他们是吴文光和文慧主持的中国最早的独立表演艺术家团体,
期刊
曾在去年写过一篇《把“笑点”提高一点》。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个笑点,笑点有高低之分。笑点低的人常常会将一些笑点高的人认为没什么好笑的事或话,笑到肚子疼;笑点高的人不等于不喜欢笑,但能触动其笑点的必定是一种智慧,一种对事物本质透彻的一语中的。当时我主要针对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来写的,觉得周的笑点还不高,“红”并不等于“高”。  于是说到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它的刚放映就招来骂声一片,原因大概
期刊
I’d love to get you on a slow boat to China,  All to myself alone.  Get you and keep you in my arms ever more.  Leave all you loves weeping on the far away shore.    我要把你带上去中国的慢船,  就只同我一个人。  从此把你紧紧拥在怀
期刊
张爱玲看《万家灯火》,认为其中演得最好的不是蓝马,不是上官云珠,而是一个在银幕上只有几秒时间的女佣。  张爱玲的这点意见,应该是“参差”的一个表达,就像她一边喜欢中产阶级,一边也让中产阶级露马脚。不过,对张爱玲的态度,不知是受了“祖师奶奶”名头的镇压,还是因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观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叹。这让我在看完她的剧本,比如,《小儿女》和《一曲难忘》后,内心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