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模式.文化生态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晋导演不久前蓦然离我们而去。在仰视大师西去背影的时候,不由浮起二十余年前的一桩关于“谢晋电影模式”争论的公案。争论发生在谢导事业如日中天、其声名趋于巅峰状态之时。青年评论家朱大可的一篇《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以颠覆权威的架势,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在当时文坛引起的震动,中年以上的读者耳熟能详,在此不赘述。不久前得知:当其时,谢导的心理压力很大,而朱大可则云当时所受外界压力也很大。
  对某类电影艺术手法和特点的批评和反批评,本来是一个开放社会正常现象,它的结果应该是双赢,没想到是双方都受到伤害,这表明当时我国社会的“文化生态”还比较脆弱或不成熟。这类现象后来在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批评和争论上又重复了一次。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类批判、颠覆名人或权威的事就更多了。例如199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十作家批判书》,该书封面眉头上写着两行字:“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把获取了不正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其批判对象为钱钟书、余秋雨、王蒙、梁晓声、王小波、苏童、贾平凹、汪曾祺、北岛和王朔。这时候人们已比较适应这类“颠覆”,该书在社会上已不能引起作者所期望的反响。到了本世纪,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出了名,接着就有十位博士撰文挑错。这时广大受众对此类事情已经习惯,不太介意。于丹看后亦能泰然处之,照样笑容可掬地四处演讲。我们不要以为名人对批评麻木不仁或故作镇静。不是。余秋雨最初对那些“咬文嚼字”的批评是有些抵拒情绪的,但等到冷静下来之后,他对人家的批评则逐一过目、审慎思考,斟酌取舍,认真修改原著,并宣布:今后出版他的书一律以此为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或批判完全可能成为自己观点的砥砺之石,自己大树的啄木之鸟,有时甚至对自己大有帮助。记得巴尔扎克时代的一位不知名的批评家撰文反问大作家说:你的作品当传之后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小说内容与某些短命的法国政治派别联得那么紧呢?它对你有害无益。巴尔扎克接受了这位批评家的意见,他后来的作品获得了更高更久的艺术价值。
  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允许艺术领域的说三道四。尽管确有人想借批名人达到炒作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人家所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并有部分的正确性,我们也没有理由不让人家说话。我们应该相信广大受众的判断力。名人也该有名人的气度和雅量,能够适应这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的思想和做派。该改正的就改正,该坚持的仍需坚持。其实,某些名为“暴动和颠覆”,并非“暴动和颠覆”,如上述《十作家批判书》中,作者何多对王小波的批判,题为《一个被误读的文坛异数》,该文对王小波的评析还是相对公允的,甚至有为王小波叫屈的味道。我们理解某些青年作者的所言:在这个信息泛滥、广告铺天盖地的世界,没有一点尖锐的怪声,没有一点炒作,谁会听你说话?但我们还是为整个社会的日趋浮躁有些隐忧。
  当年谢晋和朱大可的苦恼,除了文化生态以外,还在于对艺术“模式”理解的负面。艺术上一种模式出现,表明一种流派已经形成并取得公认的成果。谢晋能领衔一种模式,本应感到骄傲才是,何况他的那批电影(《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和《高山下的花环》等)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可和喜爱,民族审美的琴弦被拨动,蓄积已久的感情得到了宣泄,这是很大的成就——在当时的中国触及那些题材是需要勇气的。能“煽情”是本领,艺术不是冷冰冰的政治论文或政治历史。艺术的特质之一,就在于它诉诸情感,尽管我们不否认艺术有思想和政治倾向。
  成功的艺术模式各民族是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更何况是国际交流频繁的电影艺术。没有当时左翼艺术家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就没有后来上海的一批进步电影。一种新的模式对老模式的批判,往往是对老模式的纠正和补充,而并不是把老模式彻底打倒。法国巴赞的长镜头模式批评蒙太奇模式的虚假性,说蒙太奇是导演把意图强加给观众,有违电影自然真实记录生活的特性。巴赞的确触及了蒙太奇模式的软肋,长镜头是对蒙太奇的纠正和弥补,但我们不会忘记电影艺术本质上是建立在蒙太奇基础之上的,取消了蒙太奇就没有了电影。我们在接受长镜头的时候不会丢掉蒙太奇。现代抽象派画家批评写实派画家说,你们永远比不过现代照相艺术。现代西方抽象绘画用主观感受的色彩、线条、光影和变形的物像唤起人们的美感和联想,但它不能否定达·芬奇的《蒙那丽莎》、《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圣母像》永久的魅力。而今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长笛手》得到很高评价、卖出天价,说明绘画写实模式至今没有过时,仍有魅力,仍有市场。问题不在于是这个模式还是那个模式,问题在于你在具体模式里达到了什么水平和境界。不同的艺术模式都可以创造经典。艺术的规律是创造美和支持变化。有时候遗忘了的陈旧也会变成新鲜。高明的艺术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自己的长处。艺术家要有自知之明,善于扬长避短。当年朱大可的文章出现后谢导三年未拍片,后来则为了突破模式,倾力改变风格,拍出了《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等,艺术价值稍不如前。朱大可后来的文章认为其原因是“争论没有深化,谢晋本人也未能抓住自我调整的契机”,并说“艺术价值不断衰退,好像在蓄意验证我的预言”。笔者则认为,谢导虽有情感的一时矛盾,最终还是接受了青年人的意见,从自己所长模式突围,向外进行新的探索。新的探索不可能像原来那样驾轻就熟(当然还是有突破,如《鸦片战争》对历史反思的深度和广度就超过以前同类题材电影)。但谢导为了探索,无意中放弃或回避了自己所长,这正是艺术成就不如以前的原因之一。这就是代价。对已有较高成就的艺术家来说,不改变模式显得保守,要改变就得承担风险。这是悖论。究竟如何做,艺术家有权自己选择。
  任何艺术模式都有局限。随着时代前进和认识的深化,随着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和艺术技巧(及技术)的发展,既定艺术模式的局限会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人们去突破和创造。我们看到有一些“颠覆”之作缺乏历史地看问题的态度,我们看到有些批评和反批评都缺少一点王蒙先生提倡的“费厄泼赖”精神。为了真理和社会进步,为了构建一种健康开放的文化生态,文化批评和争论必不可少,但历史唯物主义和“费厄泼赖”精神仍需提倡。
  对于本民族有成就的大师我们也应该有宽容精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师也是人,也会有人的弱点或过失,学术上或艺术上也可能有某些失误,可以批评,应该争鸣,尖锐一点也无妨,但不宜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刻意抹黑,否则群众也不会认可。我们看到国外人家对莎士比亚、对歌德、对雨果、对马克·吐温、对安徒生、对普希金……虽允许批评但总体是爱护有加,因为他们是民族的骄傲。这些大师思想和生活就没有缺点?艺术上就完美无瑕?当然不是。只是人家采取了恰当的态度。由此联想到中国对于当代已经相当稀少的大师似也应该如此。一个只善颠覆而不善珍惜的民族是不成熟的民族,也是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
其他文献
从品牌剧目、品牌院团到品牌剧场,近十年来,中国杂技正展开着意味深长的蜕变,不断注入国际化、市场化意识的同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状态走出国门进入国外的演出市场。沈阳杂技团不断编排着创新剧目,频繁地迈出国门进行巡回演出。近两年中国杂技团的市场重心开始悄悄从海外撤回到国内,改革创新杂技品牌,为之后更有力地“走出去”做准备。而与前两者立足国内、拳打海外的策略不同的是,赵力志带领一支杂技团索性在海外安营扎寨
期刊
2009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日前举行  2009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近日隆重举行。颁奖仪式上,歌剧《雷雨》、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昆曲《长生殿》、电影《赤壁》等16部作品获得“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芭蕾舞《秋》、中国舞《恰同学少年》、杂技《四人造型》等25部作品获“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陈燮阳、秦文君、余红仙、黄蜀芹、焦晃、奚美娟、张静娴、宗福先等17位
期刊
整个冬天都没有回过上海。虽然今年北京的天气格外的冷,却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些有趣的人好玩儿的事以他们那燃烧着的创意把我和我的梦想滞留在这个城市。腊八那天,我的 “影子的戏院”所在的798艺术区搞了一次艺术家露天派对,一晚上除了几尊表现主义的冰雕不惧低温在零下十五度的雪地上狂撒野,艺术家们全都喝着红酒隔着玻璃齐齐仰望北京格外澄澈的星空。  我一个做上海音乐的上海朋友,即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北漂生活回去上海住
期刊
近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亮眼的字眼。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领导再次要求“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较大提高”。回首近十年,中国文化确实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一幅幅中国文化忙碌着“走出去”的景象络绎不绝。然而倘若仔细观察,热闹风景线的背后却藏着诸多尴尬。与外国院团“走进来”相比,中国团队的“走出去”便显
期刊
贺友直,上海画家、连环画泰斗,日前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美术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并由中国美协承办的国家级美术最高奖,含“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三个子项。对于此次获奖,近90高龄的贺老十分宁静,也很满足。    是英雄不问家世  贺友直,1922年11月生,浙江镇海人。史书载,浙江文人的祖先迁移自北方,带着北方人的倔强和奋争精神。
期刊
在艺术界,诸如夫妻同台、子承父业,“同吃一行饭”的似不足为奇。但一对同胞兄妹,同在一个戏曲剧种,同登一舞台,同唱一出戏,却鲜有所闻,他们就是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杨华生和绿杨——一对难得的“兄妹档”。  从《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伪警察“三六九”与女流氓“二房东”,到《糊涂爷娘》中丈夫孙平与其小市民气十足的妻子朱娟,他们塑造的形象已深深留在观众的记忆中。许多观众颇为关心他们退休后的生活和近况,为此,捎着大
期刊
上海文艺界有着这么一个令人羡慕的艺术之家——父亲是对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界发挥过重要影响的中国戏剧导演大师,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探索戏剧——新时期话剧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活跃在上海戏剧界的近十年间,导演剧目多达40余出。大儿子26岁执导话剧便荣获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奖,赴美留学并受邀执导英语影片,成为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好莱坞华人导演。小儿子在电影学院拍摄的学生习作便获得美国奥斯卡电影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期刊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赚钱不做梦,既然“戏剧编剧”这个行业本身已如文艺批评家毛时安所说,像老虎熊猫一样临危待救,而年轻人又是任何职场里机遇和报酬都最弱势的那一群,于是,在做这次采访以前,我们是做好准备要听到很多抱怨的声音的。然而事情出乎预料,接受采访的青年编剧们确实都提到了经济的窘迫,然而他们首先呼吁的却是:能否得到充分的平台和机会;首先关心的亦是:行业的未来和戏
期刊
全世界的唐人街似乎都是由一个设计师和他的同一张图纸决定的:以高大的牌楼作为它的空间起点,用诸如“德备天下”或“中华一心”的题写来昭示种族意义。蹲在带有铭文的底座上的石狮,以深不可测的目光斜睨着世界。此外是用琉璃或类似的筒瓦覆盖的屋顶、花岗石板铺砌的狭窄道路,以及高悬的中式餐馆门外的红色灯笼。而在它的尽头,是另一座牌楼和另一对石狮。说着广东话的体形矮小的中国人在其间行走,像拥挤在一座孤立无援的古代村
期刊
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说我的创作在甘肃起步的,又在河北省生活过六七年,后来定居天津——在天津作协领薪水十几年,为什么作品大都发表在上海?他们尤其觉得奇怪的是,上海的文学以新洋奇著称,以“海派”著称,独领风骚,而我的写作传统、土气、无空灵之感,为什么能在上海发表?我说不知道,我自己也糊涂。最终想出来“缘分”两个字:可能我与上海有什么神秘的缘分吧。  我写第一篇小说是1979年,还是我在甘肃生产建设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