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二十年,我不折不扣地在语文领域摸爬滚打二十年,一直以来,自以为还能胜任,虽不是桃李满天下,却也是一路的汗水,一路的芬芳。只是近年来,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我却无所适从,只剩下了苦心经营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调查过,只有20%的同学对语文感兴趣,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就是学习一些字词和课文。语文课堂不再是诗意的课堂,语文老师会没完没了的讲解孔乙己的笑,会一个"之"字讲三天。
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得可怜,他们的阅读空间小得让人吃惊。90%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有60%的学生的阅读量为零。10%的学生在家长的严重监督下进行阅读,经常阅读的课外读物是"作文选"、《作文大全》等。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仅有的一点"自由时间"宁可给网吧,给游戏,语文老师留的阅读作业不是作业,可以忽略。阅读这种真正有益身心的活动变得苍白无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我深知目前中學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今年的初一,作文课改为阅读课,隔周一次。第一次阅读课,我让大家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课了,80%的学生有书:《小学生必读》、《格林童话》、《故事会》等,还有20%的学生说没课外书,看课本。一节课下来,我调查学生,效果如何。学生倒也诚实:我根本看不进去,忒没意思。我竟无言以对。
第一课《忆读书》,冰心老人七岁读三国,一知半解地读,居然越看越懂。我调查学生读名著的情况。反馈是:我们都看过,是连续剧。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我哭笑不得。他们不看名著,在我的意料之中,农村的孩子的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重视意识不够;经济条件又相对有限。文字组合的魅力已被影视、网络所取代,学生陶醉其中,花花世界真精彩,白纸黑字好无奈!令人堪忧的问题是学生阅读层面的低下,家长、社会熟视无睹。有数字调查发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只有20%的学生全部读过,其他学生喜欢的是那些豪情、美艳的卡通书画......现在,我们岂不让人指着说:"误尽苍生是语文"?
第一次作文,以"我"为话题,我想让学生尽情地介绍真实的自己,原以为大家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必有惊喜,我期待着学生的佳作。下课后,我有惊却无喜可言,不夸张地说,98%的学生的习作模式几乎一样,似乎套用了一个公式,在做证明题。"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接着举例证明。"我是一个顽皮的男孩,"接着举例证明。我不知该如何写评语。
第一次交作业,他们的字让我胆颤,三个、五个差的不算什么,108个学生,只有13个学生的字还算端正,不是优美。学生面对我的吃惊,他们振振有词:老师,现在应聘,个人简历都要打印稿,写不好字没关系。我大谈汉字的重要,字如其人,开设的一节书法课。我要求我的学生最低限度得写一笔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每周写字课上,交上了的作业,字还算周正,基本过关。离开了写字课,他们的字又还原了。我只能对其他的任课老师说抱歉了。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不能把学生带入瑰丽的文学殿堂,我为此诚惶诚恐,觉得愧对为我们留下艺术瑰宝的文学先人;学生们学语文九年,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108篇文章就是他们的全部语文,知识没有内化为能力,我亦为此诚惶诚恐。我深深觉得:我愧对学生,愧对家长,愧对社会,更愧对语文。
余秋雨说过:"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广泛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朗诵、读书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
当然,我在困惑的同时,也在寻求出路。没忘从实际出发,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调整思路,寻求对策,在摸索着蹒跚而行。所以,恳请成功的同仁指点迷津,帮我早日走出阴霾,走出困惑,给我的语文课一个光明的未来,我将不胜受恩感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调查过,只有20%的同学对语文感兴趣,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就是学习一些字词和课文。语文课堂不再是诗意的课堂,语文老师会没完没了的讲解孔乙己的笑,会一个"之"字讲三天。
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得可怜,他们的阅读空间小得让人吃惊。90%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有60%的学生的阅读量为零。10%的学生在家长的严重监督下进行阅读,经常阅读的课外读物是"作文选"、《作文大全》等。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仅有的一点"自由时间"宁可给网吧,给游戏,语文老师留的阅读作业不是作业,可以忽略。阅读这种真正有益身心的活动变得苍白无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我深知目前中學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今年的初一,作文课改为阅读课,隔周一次。第一次阅读课,我让大家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课了,80%的学生有书:《小学生必读》、《格林童话》、《故事会》等,还有20%的学生说没课外书,看课本。一节课下来,我调查学生,效果如何。学生倒也诚实:我根本看不进去,忒没意思。我竟无言以对。
第一课《忆读书》,冰心老人七岁读三国,一知半解地读,居然越看越懂。我调查学生读名著的情况。反馈是:我们都看过,是连续剧。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我哭笑不得。他们不看名著,在我的意料之中,农村的孩子的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重视意识不够;经济条件又相对有限。文字组合的魅力已被影视、网络所取代,学生陶醉其中,花花世界真精彩,白纸黑字好无奈!令人堪忧的问题是学生阅读层面的低下,家长、社会熟视无睹。有数字调查发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只有20%的学生全部读过,其他学生喜欢的是那些豪情、美艳的卡通书画......现在,我们岂不让人指着说:"误尽苍生是语文"?
第一次作文,以"我"为话题,我想让学生尽情地介绍真实的自己,原以为大家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必有惊喜,我期待着学生的佳作。下课后,我有惊却无喜可言,不夸张地说,98%的学生的习作模式几乎一样,似乎套用了一个公式,在做证明题。"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接着举例证明。"我是一个顽皮的男孩,"接着举例证明。我不知该如何写评语。
第一次交作业,他们的字让我胆颤,三个、五个差的不算什么,108个学生,只有13个学生的字还算端正,不是优美。学生面对我的吃惊,他们振振有词:老师,现在应聘,个人简历都要打印稿,写不好字没关系。我大谈汉字的重要,字如其人,开设的一节书法课。我要求我的学生最低限度得写一笔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每周写字课上,交上了的作业,字还算周正,基本过关。离开了写字课,他们的字又还原了。我只能对其他的任课老师说抱歉了。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不能把学生带入瑰丽的文学殿堂,我为此诚惶诚恐,觉得愧对为我们留下艺术瑰宝的文学先人;学生们学语文九年,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108篇文章就是他们的全部语文,知识没有内化为能力,我亦为此诚惶诚恐。我深深觉得:我愧对学生,愧对家长,愧对社会,更愧对语文。
余秋雨说过:"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广泛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朗诵、读书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
当然,我在困惑的同时,也在寻求出路。没忘从实际出发,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调整思路,寻求对策,在摸索着蹒跚而行。所以,恳请成功的同仁指点迷津,帮我早日走出阴霾,走出困惑,给我的语文课一个光明的未来,我将不胜受恩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