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能够呈现时空信息,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但在当今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展现力不够、开放性不足、生活化不强,多被当作孤立、静止的教学工具,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地理教师应如何运用地图辅助教学呢?本文以“图游绍兴”相关教学为例,探讨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 夯实地图知识
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教师在讲解方向的相关知识时,要讲清辨别方向的意义和方法;在讲解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时,要讲清比例尺的概念、大小、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比例尺计算距离;在讲解图例的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记住常用图例。
“图游绍兴”是一节复习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为了更好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地图知识,地图三要素都有哪些?
生:方向、比例尺、图例。
师:方向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生: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师: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和详略程度也不同。
生:比例尺越大,地图范围越小,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范围越大,越粗略。
师:让我们跟着地图游绍兴,绍兴在哪里?
二、 多元运用教学挂图、地理图册
在“图游绍兴”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①看地图,自主探究绍兴的地理位置,完成任务单;②看地图,自主探究绍兴的自然环境,完成任务单。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地图寻找所需信息,培养解读地图的能力。
三、有机结合生活与地图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因此教师要把地图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地图教学生活化。
在“图游绍兴”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根据“绍兴市交通旅游图”,设计绍兴一日游线路。这样就能营造轻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地图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利用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地图信息。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判定气候类型、根据等高线判定地形类型。
例如,在教学“图游绍兴”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根据“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和“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得出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2.多角度探索地图信息。
地图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教师要利用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资源、交通等信息,通过这些显性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气候、植被、水文、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布局、人口流动等隐性信息。
例如,在教学“图游绍兴”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得出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地形河流图,分析得出绍兴以丘陵为主,河流众多,种植水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3.建构知识,一图多用。
一幅地图可以包含多个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举一反三,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建构知识时,教师要注重有效信息的获取,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围绕地图提出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地图信息,探索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原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地图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角度运用地图,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认图、读图、析图、画图的能力。这样就能形象展现地理信息,提高地图的展现力、开放性、生活化。
一、 夯实地图知识
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教师在讲解方向的相关知识时,要讲清辨别方向的意义和方法;在讲解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时,要讲清比例尺的概念、大小、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比例尺计算距离;在讲解图例的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记住常用图例。
“图游绍兴”是一节复习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为了更好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地图知识,地图三要素都有哪些?
生:方向、比例尺、图例。
师:方向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生: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师: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和详略程度也不同。
生:比例尺越大,地图范围越小,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范围越大,越粗略。
师:让我们跟着地图游绍兴,绍兴在哪里?
二、 多元运用教学挂图、地理图册
在“图游绍兴”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①看地图,自主探究绍兴的地理位置,完成任务单;②看地图,自主探究绍兴的自然环境,完成任务单。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地图寻找所需信息,培养解读地图的能力。
三、有机结合生活与地图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因此教师要把地图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地图教学生活化。
在“图游绍兴”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根据“绍兴市交通旅游图”,设计绍兴一日游线路。这样就能营造轻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地图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认识生活、利用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地图信息。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判定气候类型、根据等高线判定地形类型。
例如,在教学“图游绍兴”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根据“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和“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得出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2.多角度探索地图信息。
地图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教师要利用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资源、交通等信息,通过这些显性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气候、植被、水文、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布局、人口流动等隐性信息。
例如,在教学“图游绍兴”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得出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地形河流图,分析得出绍兴以丘陵为主,河流众多,种植水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3.建构知识,一图多用。
一幅地图可以包含多个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举一反三,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建构知识时,教师要注重有效信息的获取,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围绕地图提出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地图信息,探索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原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地图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角度运用地图,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认图、读图、析图、画图的能力。这样就能形象展现地理信息,提高地图的展现力、开放性、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