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土不二”一词最早的出处是《大乘经》。据记载,“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其实意是指万物皆为一体,天人合一,不可分开,相互关联。韩国医学家许浚在1610年完成的医学名著《东医宝鉴》也提出了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人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健康。同时,日本著名的医僧伊藤真愚也曾经在《禅与汉方医学》一书中提到过“身土不二”一词,他说应该随着季节变化,吃与自己的气息想通的土地所生产的食物。除此之外,中医也认为饮食应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中的“因地”便是指本地的食物更适合本地人食用。台湾作家林清玄也曾说过“人们吃身边自然生出的蔬果,就会得到顺天应有的生之力量,反之,生命力就会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