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为解决经济发展和防备侵略战争,中国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以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也包括解决“吃穿用”的民生项目,还有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中国经济能力的一次大调度,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调整。其中,仅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间,在“三线”扩建、续建、新建的大中型项目即三百余项,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和成昆铁路,就是最重要的两大项目。经过十年左右时间,“三线建设”的相关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使中国内地的经济主要是工业经济的结构大为改变,使原先相对落后薄弱的中国内地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而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内地社会文化的大进步。有研究者称,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及其关联的成昆铁路、六盘水煤矿的建设和云南西部的开发,便直接影响了当地及辐射地区的二千万人口的命运,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五十年。
“三线建设”一方面动员内地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从经济和科技相对发达的华东、华北、东北等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抽调大批人员和设备迁移内地。当时中央有关内迁单位务必提供“好人、好马、好设备”的要求,基本上在相关各地都得贯彻执行。据一份资料记录,在“三线建设”开始的头三年中,各地内迁四川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即有三万七千人,各种大中型设备即有五千余台。各种内迁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是“三线建设”的主力军,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内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了
自贡位于四川省南部,1939年正式设市。在历史上,自贡以出产井盐闻名于世,素有“川省精华之地”、“富甲蜀中”美誉。自贡的井盐生产,早在汉代已有记载,近代以还更有两次鼎盛时期。在“三线建设”开始前,自贡工业的主要支柱,依然是井盐和相关的盐化工业产;到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自贡仍是位居重庆、成都之后的四川省辖市。自贡之所以会被选定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除了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在不小程度上也因其具有一定的工商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开始前,据1964年的人口普查统计,自贡市区有居民四十余万人,企业职工三万余人。作为当时自贡支柱产业的井盐生产,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相当陈旧落后。一位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支内到自贡的上海工程师回忆,他当时曾与同事参观一家井盐工场,看到的是木制井架,工人普遍赤膊手工操作,用竹筒提取盐卤,用铁制平锅熬盐,他和同事都为这样近乎原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连续感叹。
“三线建设”开始后,陆续内迁自贡的企事业单位近二十家,“三线建设”十年间陆续内迁自贡的各地人员超过一万人,占当时自贡市居民总数的四十分之一强,占自贡企业职工总数的将近一半。至于内迁工厂的规模、设备、科技层次与含量、企业管理等,都较自贡当地原有工业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自贡市的“三线建设”中也有一些四川省新建和自贡市扩建的项目,但它们的规模、实力等均不能与内迁工厂相比。内迁工厂是自贡“三线建设”的主体。
内迁工厂的到来和陆续建成投产,大大改变了自贡市的工业经济结构,使其由原先科技含量和劳动附加值较低,偏重以井盐生产为主的单一性,顿然变为科技含量和劳动附加值大大提高,汇会机械、冶金、机电、化工、建材、井盐等的多元性。自贡因此由原先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一跃成为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
内迁工厂的到来,在为自贡市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位六十年代在自贡市计划委员会工作,亲自参与接待、协调内迁工厂建设,后来担任主管全市工业的副市长的退休老干部说,内迁工厂的到来,对自贡干部群众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小的冲击,使旧有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改变。历史上四川受地理条件制约,交通比较闭塞,外部信息传达较少,川民思想趋于保守、封闭,有较强的“盆地意识”。自贡对外通商较早,井盐虽然也向川省邻近的云、贵、陕、湘、鄂的部分地区销售,但视野比较狭小;再加上井盐工业尽管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值算不上高,但地区经济与邻近市县相比还是好出一截,这使不少自贡市民也存在一定的“知足”意识。内迁工厂使自贡的干部群众亲眼见识到现代化企业的规模、科技和管理,知道了差距;而内迁工厂的原材料需求和产品销售等,大多面向全国,后来还有走向世界的,这就使自贡人的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了。
从“苗子”到“洋棒”
对“三线建设”项目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厂的建设选址,当时中央制定的原则是“靠山、隐蔽、分散”,这主要基于当时的立足反侵略战争的考虑。自贡是低山丘陵地区,内迁工厂的选址,主要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像东方锅炉厂这样的较大型企业,就建于当时的市区边缘,各车间散布在好几条丘谷之间,厂区面积达方圆几乎方公里,而受制于客观环境,该厂至今没有工厂围墙,厂区内仍散布不少民居。这种情况一方面对工厂的生产和管理造成许多不利,另一方面又使工厂生活始终与当地社会没有隔离。像东方锅炉厂这样的企业,除了生产设施,还建有一整套生活保障体系,如医院、托儿所、学校、公安分局等等。东方锅炉厂的职工中,曾不无几分自豪地流行“除了火葬场,厂里什么都有”的说法。这样的厂办托儿所、学校,起初只接纳本厂职工的子女,医院主要为本厂职工服务,但也救治前来求医的危急病市民和农民。一些大中型工厂,如东方锅炉厂、硬质合金厂、长征机床厂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迁建初期,多尚未建筑自己的影剧院,但经常组织文娱活动,放映电影、表演歌舞一般都在露天空地。每逢这样的露天演出,除了本厂职工,厂区周围方圆数公里的自贡市民、农民,也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在电视远未普及的当时,这些露天演出,也是自贡群众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节目,对开阔自贡群众的文化娱乐视野和充实、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起过不小作用。自贡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水泥道路,第一套闭路电视系统,普通职工最早购买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出现在内迁工厂中。
一些自贡市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等,也在内迁工厂到来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自贡历史上久有“盐都”美誉,“富甲蜀中”使不少自贡市民不乏自豪感的同时,也滋生一定的优越意识。抗战时期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许多外地人流落到自贡,自贡的部分市民就有过怨责,认为拥人的外地人,有他们看不惯的生活方式,干扰破坏了他们习惯的生活秩序,当时曾有识大体的自贡媒体专门 对此进行过批评和规劝。“三线建设”初期,有些自贡市民将内迁职工称为“苗子”,语含讥蔑,似乎内迁职工来自蛮荒之地,是未经开化的愚蛮之辈。过了一段时间,有些自贡市民又将内迁职工改称为“洋棒”,因为内迁来的外地人的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都带有明显的“洋气”。“洋气”代表着更为开化,是相对于不够开化的“土气”而言。对内迁的外地人的称呼由“苗子”转为“洋棒”,反映了自贡市民优越意识的潜在消退和自卑意识的不自觉流露。从这时起,内迁职工的服饰打扮,如北京的松紧布鞋,上海的皮鞋、网球鞋,上海的化纤料衬衣、青年装、夹克衫、尼龙袜等,逐渐成为不少喜爱时尚的自贡市民的追求物品,他们想方设法托请自己的内迁职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从北京、上海等地购买,能用这样的服饰装扮自己,成为一种荣耀,就像今天的不少时尚人士竞相穿戴“耐克”、“鳄鱼”、“爱乐”等品牌的衣裤鞋帽一样。当时自贡市民对内迁职工带来的外地物品的喜爱和追求,还包括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光明牌奶粉、玉兔牌羊毛衫、红灯牌收音机等。当时上海青年结婚流行置备套的“老虎脚”家具、“捷克式”组合家具。有上海内迁职工在自贡结婚成家,特意从上海购买这种家具运到自贡,不久便引得自贡新婚家庭纷纷仿效。据说,有位心灵手巧的自贡农村木匠,照葫芦画瓢,学会制作成套的“上海家具”,于是求者接踵,生意兴隆,因此发过一笔财。“三线建设”有一条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这使内迁工厂建造的第一批职工住宅的标准普遍较低,东方锅炉厂最初建造的职工家属宿舍,就是沿袭五六十年代那种卫生、厨房多家合用的“筒子楼”。八十年代再次改扩建职工家属宿舍时,东方锅炉厂决定参照上海、广州新出现的住宅样式,建造了卫厨独用、有室有厅的单元套房,建成后引来自贡的不少单位和市民参观,此后单元套式住宅又陆续在自贡出现。
地域与“厂族”
在当地人眼中,内迁到自贡的东北人豪爽,北京人正直,上海人精明会过日子。非但自贡市民,就是内迁到自贡的东北职工、北京职工等,都认为内迁到此的上海职工最善于布置家庭,居室美观整洁,情调比较高雅;同时也认为一些上海内迁职工对自家以外的公共环境卫生不够关心,为人处事比较自私。一些自贡市民和其他地区内迁到自贡的职工还谈到,上海内迁职工在农贸集市买菜,最爱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有的人按说好的价格与农民成交后,走时还要拿农民的一两棵蔬菜或瓜果,让旁人看不惯也看不起。
自贡历史上有王、李两大姓家族,解放前这两大家族在当地有相当势力,当地曾流行一句话——“不姓王,不姓李,老子不怕你”,说民间发生纠纷,只要对方不是这两大家族的人,就不用惧怕。解放后这种情况明显改变,但民间仍有一定的家族意识。内迁工厂到来后,各地的内迁职工,除了普遍怀有故乡情结,还有一种“同为异乡人”的情结。一些内迁工厂特别是大中型的内迁工厂,一般都有各自的生产、生活体系,形成一各状似“小社会”的特殊社区。这种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再加上“同为异乡人”情结,在内迁职工中便形成一种以各自工厂为根基,以工厂职工共同利益作维系的“厂族”意识。同一工厂的内迁职工,在厂区内或许会有你来自东北,他来自上海的念头,可一到厂区外的社会上,他们的想法和说法都成了“我是某某厂人”。
内迁工厂的“厂族”意识,这突出表现在另外两方面。其一是工厂职工的“近亲繁殖”,就是内迁工厂招收新工人,往往优先安排内迁职工的子女。在六七十年代,这样做主要为调回山迁职工的上内下乡子女;在八九十年代,主要为解决没能考上大专院校的内迁职工子女的就业。改革开放后社会就业门路增多,大部分内迁工厂的福利待遇也不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依旧存在。内迁职工两代人、三代人都在同一内迁工厂工作的情况,在自贡的内迁工厂尤其在几家大中型工厂中较为普遍。与此相似,内迁工厂在物色、选拔下一辈各级领导干部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先考虑内迁职工后代的情况。
另一是内迁职工之间及其子女间婚姻结成广泛复杂的关系网。第一代内迁职工中的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大多首先在内迁职工中选择对象,来自同一地区的最好,其次考虑来自其他地区的,再其次才会与当地青年结婚。形成这种情况,主要基于当时内迁工厂职工的福利待遇普遍较当地职工、干部要高,也由于同一或相近地区的人往往有相同相近的生活习惯。内迁职工不愿与当地人结婚,除了上述原因外,还顾虑当地人在家乡有一大群亲戚,唯恐结婚后难于应付。同样的原因,也形成内迁职工子女间结婚的普遍情况。自贡某内迁大厂的一位工会干部,其父母是第一代内迁职工,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同朋友聚餐,偶然说到某人,没想到饭桌上的十人中居然有六七人自称是某人或近或远的亲戚。大量内迁职工间及内迁职工子女间的结婚,使得不少内迁职工逐渐结成裙带性的亲戚关系,又导致在内迁工厂中出现了“新式”的“家族”现象。
内迁工厂的“厂族”意识,特别是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情况和广泛复杂的亲戚关系,使不少当地人和内迁职工、干部都不无非议。一位在八十年代初进入自贡某内迁大厂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厂里一直有“外来人”感觉,认为再有能力,好事也难遇到自己,他对“近亲繁殖”情况坦言自己的不满。一位内迁大厂现已退休的前车间主任,本人也是内迁来自贡的,我问他对内迁职工普遍的亲戚关系有什么看法,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不好”。他说,车间领导开会要处理某位违纪工人,会议刚结束,就有人找上家门为这位工人说情;还经常有托他照顾车间某某人的事,因为托请人与某某是亲戚。出现在自贡一家内迁大厂中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和“亲戚网”现象,我还同主持该厂筹建、一度担任该厂主要领导、现已退休的一位老干部谈到。我说,你们厂内迁时是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有当时算得上科学严格的管理,后来工厂出现了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和“家族”关系网,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工厂以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不利于工厂的科学严格管理,与工厂的现代化发展和要求相悖离,也不利于工厂更强有力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位老干部想了一会儿说,是会有一些不利影响;安排内迁职工子女进本厂就业,当初主要考虑稳定内迁职工的人心,没想到后来会出现这些情况;而这些情况恐怕在当年“三线建设”的所有内迁大中型工厂中都普遍存在,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他说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内迁工厂存在的这类情况的有效措施。
在九十年代以前,内迁工厂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内迁工厂职工的福利待遇通常高于当地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那时,不少自贡市民 希望进入内迁工厂,尤其是像东方锅炉厂这类大中型国营企业,成为其中的职工。在七八十年代的,自贡市党政机关的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过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亲友进入东方锅炉厂的事。在七十年代,不少自贡青年都愿意将内迁工厂的职工特别是内迁职工,作为自己婚嫁的首选对象,其中原因,除了内迁职工的工资收入较高,还由于内迁职工有文化,有技术,头脑灵活等。有位自贡市民说,她年轻时的一位同龄女友,执意要嫁给晨光化工研究院的一位上海内迁青年职工,原因之一是对方身材较高,他们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也可以比本地孩子高一些。九十年代后,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深入发展,自贡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很大,国企改革,市场竞争,使一些内迁工厂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好,内迁工厂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等,也渐渐与自贡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差不多。这时,特别希望进入内迁工厂当其职工,特别希望与内迁工厂职工结婚的自贡青年市民,也就不多了。
内迁工厂在迁建初期,一般都受到当地的欢迎和照顾,尤其是内迁的国家部、委直属大厂,规模大,效益好,级别高,更一直受到尊敬。这种特殊的礼遇,也使内迁工厂的有些干部、职工,有意无意地滋生一定的自大意识,有过一定的“高人一等”的傲慢态度和轻蔑当地干部、群众的言谈举止。这些表现难免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和非议。对内迁工厂因社会历史原因在后来出现的经济效益下降,对有些内迁工厂的无奈停工、转产等,当地群众多心怀惋惜和同情。九十年代中期,东方锅炉厂的某届厂领导发生集体经济违法犯罪事件,则在自贡群众中引起不小震惊,造成极坏影响。
“三线建设”和内迁工厂都是当代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内地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且不乏历史意义的贡献,对内地乃至中国的社会文化的内容丰富和品质提高,也产生过极大且不乏历史意义的影响。现在,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宏伟规划,“西部开发”成为其中的重头戏。当年数百万“三线建设”者尤其是数十万内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举谱写了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给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有益启示。
“三线建设”一方面动员内地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从经济和科技相对发达的华东、华北、东北等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抽调大批人员和设备迁移内地。当时中央有关内迁单位务必提供“好人、好马、好设备”的要求,基本上在相关各地都得贯彻执行。据一份资料记录,在“三线建设”开始的头三年中,各地内迁四川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即有三万七千人,各种大中型设备即有五千余台。各种内迁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是“三线建设”的主力军,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内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了
自贡位于四川省南部,1939年正式设市。在历史上,自贡以出产井盐闻名于世,素有“川省精华之地”、“富甲蜀中”美誉。自贡的井盐生产,早在汉代已有记载,近代以还更有两次鼎盛时期。在“三线建设”开始前,自贡工业的主要支柱,依然是井盐和相关的盐化工业产;到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自贡仍是位居重庆、成都之后的四川省辖市。自贡之所以会被选定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除了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在不小程度上也因其具有一定的工商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开始前,据1964年的人口普查统计,自贡市区有居民四十余万人,企业职工三万余人。作为当时自贡支柱产业的井盐生产,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相当陈旧落后。一位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支内到自贡的上海工程师回忆,他当时曾与同事参观一家井盐工场,看到的是木制井架,工人普遍赤膊手工操作,用竹筒提取盐卤,用铁制平锅熬盐,他和同事都为这样近乎原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连续感叹。
“三线建设”开始后,陆续内迁自贡的企事业单位近二十家,“三线建设”十年间陆续内迁自贡的各地人员超过一万人,占当时自贡市居民总数的四十分之一强,占自贡企业职工总数的将近一半。至于内迁工厂的规模、设备、科技层次与含量、企业管理等,都较自贡当地原有工业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自贡市的“三线建设”中也有一些四川省新建和自贡市扩建的项目,但它们的规模、实力等均不能与内迁工厂相比。内迁工厂是自贡“三线建设”的主体。
内迁工厂的到来和陆续建成投产,大大改变了自贡市的工业经济结构,使其由原先科技含量和劳动附加值较低,偏重以井盐生产为主的单一性,顿然变为科技含量和劳动附加值大大提高,汇会机械、冶金、机电、化工、建材、井盐等的多元性。自贡因此由原先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一跃成为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
内迁工厂的到来,在为自贡市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位六十年代在自贡市计划委员会工作,亲自参与接待、协调内迁工厂建设,后来担任主管全市工业的副市长的退休老干部说,内迁工厂的到来,对自贡干部群众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小的冲击,使旧有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改变。历史上四川受地理条件制约,交通比较闭塞,外部信息传达较少,川民思想趋于保守、封闭,有较强的“盆地意识”。自贡对外通商较早,井盐虽然也向川省邻近的云、贵、陕、湘、鄂的部分地区销售,但视野比较狭小;再加上井盐工业尽管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值算不上高,但地区经济与邻近市县相比还是好出一截,这使不少自贡市民也存在一定的“知足”意识。内迁工厂使自贡的干部群众亲眼见识到现代化企业的规模、科技和管理,知道了差距;而内迁工厂的原材料需求和产品销售等,大多面向全国,后来还有走向世界的,这就使自贡人的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了。
从“苗子”到“洋棒”
对“三线建设”项目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厂的建设选址,当时中央制定的原则是“靠山、隐蔽、分散”,这主要基于当时的立足反侵略战争的考虑。自贡是低山丘陵地区,内迁工厂的选址,主要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像东方锅炉厂这样的较大型企业,就建于当时的市区边缘,各车间散布在好几条丘谷之间,厂区面积达方圆几乎方公里,而受制于客观环境,该厂至今没有工厂围墙,厂区内仍散布不少民居。这种情况一方面对工厂的生产和管理造成许多不利,另一方面又使工厂生活始终与当地社会没有隔离。像东方锅炉厂这样的企业,除了生产设施,还建有一整套生活保障体系,如医院、托儿所、学校、公安分局等等。东方锅炉厂的职工中,曾不无几分自豪地流行“除了火葬场,厂里什么都有”的说法。这样的厂办托儿所、学校,起初只接纳本厂职工的子女,医院主要为本厂职工服务,但也救治前来求医的危急病市民和农民。一些大中型工厂,如东方锅炉厂、硬质合金厂、长征机床厂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迁建初期,多尚未建筑自己的影剧院,但经常组织文娱活动,放映电影、表演歌舞一般都在露天空地。每逢这样的露天演出,除了本厂职工,厂区周围方圆数公里的自贡市民、农民,也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在电视远未普及的当时,这些露天演出,也是自贡群众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节目,对开阔自贡群众的文化娱乐视野和充实、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起过不小作用。自贡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水泥道路,第一套闭路电视系统,普通职工最早购买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出现在内迁工厂中。
一些自贡市民的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等,也在内迁工厂到来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自贡历史上久有“盐都”美誉,“富甲蜀中”使不少自贡市民不乏自豪感的同时,也滋生一定的优越意识。抗战时期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许多外地人流落到自贡,自贡的部分市民就有过怨责,认为拥人的外地人,有他们看不惯的生活方式,干扰破坏了他们习惯的生活秩序,当时曾有识大体的自贡媒体专门 对此进行过批评和规劝。“三线建设”初期,有些自贡市民将内迁职工称为“苗子”,语含讥蔑,似乎内迁职工来自蛮荒之地,是未经开化的愚蛮之辈。过了一段时间,有些自贡市民又将内迁职工改称为“洋棒”,因为内迁来的外地人的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都带有明显的“洋气”。“洋气”代表着更为开化,是相对于不够开化的“土气”而言。对内迁的外地人的称呼由“苗子”转为“洋棒”,反映了自贡市民优越意识的潜在消退和自卑意识的不自觉流露。从这时起,内迁职工的服饰打扮,如北京的松紧布鞋,上海的皮鞋、网球鞋,上海的化纤料衬衣、青年装、夹克衫、尼龙袜等,逐渐成为不少喜爱时尚的自贡市民的追求物品,他们想方设法托请自己的内迁职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从北京、上海等地购买,能用这样的服饰装扮自己,成为一种荣耀,就像今天的不少时尚人士竞相穿戴“耐克”、“鳄鱼”、“爱乐”等品牌的衣裤鞋帽一样。当时自贡市民对内迁职工带来的外地物品的喜爱和追求,还包括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光明牌奶粉、玉兔牌羊毛衫、红灯牌收音机等。当时上海青年结婚流行置备套的“老虎脚”家具、“捷克式”组合家具。有上海内迁职工在自贡结婚成家,特意从上海购买这种家具运到自贡,不久便引得自贡新婚家庭纷纷仿效。据说,有位心灵手巧的自贡农村木匠,照葫芦画瓢,学会制作成套的“上海家具”,于是求者接踵,生意兴隆,因此发过一笔财。“三线建设”有一条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这使内迁工厂建造的第一批职工住宅的标准普遍较低,东方锅炉厂最初建造的职工家属宿舍,就是沿袭五六十年代那种卫生、厨房多家合用的“筒子楼”。八十年代再次改扩建职工家属宿舍时,东方锅炉厂决定参照上海、广州新出现的住宅样式,建造了卫厨独用、有室有厅的单元套房,建成后引来自贡的不少单位和市民参观,此后单元套式住宅又陆续在自贡出现。
地域与“厂族”
在当地人眼中,内迁到自贡的东北人豪爽,北京人正直,上海人精明会过日子。非但自贡市民,就是内迁到自贡的东北职工、北京职工等,都认为内迁到此的上海职工最善于布置家庭,居室美观整洁,情调比较高雅;同时也认为一些上海内迁职工对自家以外的公共环境卫生不够关心,为人处事比较自私。一些自贡市民和其他地区内迁到自贡的职工还谈到,上海内迁职工在农贸集市买菜,最爱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有的人按说好的价格与农民成交后,走时还要拿农民的一两棵蔬菜或瓜果,让旁人看不惯也看不起。
自贡历史上有王、李两大姓家族,解放前这两大家族在当地有相当势力,当地曾流行一句话——“不姓王,不姓李,老子不怕你”,说民间发生纠纷,只要对方不是这两大家族的人,就不用惧怕。解放后这种情况明显改变,但民间仍有一定的家族意识。内迁工厂到来后,各地的内迁职工,除了普遍怀有故乡情结,还有一种“同为异乡人”的情结。一些内迁工厂特别是大中型的内迁工厂,一般都有各自的生产、生活体系,形成一各状似“小社会”的特殊社区。这种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再加上“同为异乡人”情结,在内迁职工中便形成一种以各自工厂为根基,以工厂职工共同利益作维系的“厂族”意识。同一工厂的内迁职工,在厂区内或许会有你来自东北,他来自上海的念头,可一到厂区外的社会上,他们的想法和说法都成了“我是某某厂人”。
内迁工厂的“厂族”意识,这突出表现在另外两方面。其一是工厂职工的“近亲繁殖”,就是内迁工厂招收新工人,往往优先安排内迁职工的子女。在六七十年代,这样做主要为调回山迁职工的上内下乡子女;在八九十年代,主要为解决没能考上大专院校的内迁职工子女的就业。改革开放后社会就业门路增多,大部分内迁工厂的福利待遇也不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依旧存在。内迁职工两代人、三代人都在同一内迁工厂工作的情况,在自贡的内迁工厂尤其在几家大中型工厂中较为普遍。与此相似,内迁工厂在物色、选拔下一辈各级领导干部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先考虑内迁职工后代的情况。
另一是内迁职工之间及其子女间婚姻结成广泛复杂的关系网。第一代内迁职工中的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大多首先在内迁职工中选择对象,来自同一地区的最好,其次考虑来自其他地区的,再其次才会与当地青年结婚。形成这种情况,主要基于当时内迁工厂职工的福利待遇普遍较当地职工、干部要高,也由于同一或相近地区的人往往有相同相近的生活习惯。内迁职工不愿与当地人结婚,除了上述原因外,还顾虑当地人在家乡有一大群亲戚,唯恐结婚后难于应付。同样的原因,也形成内迁职工子女间结婚的普遍情况。自贡某内迁大厂的一位工会干部,其父母是第一代内迁职工,他告诉我,有一次他同朋友聚餐,偶然说到某人,没想到饭桌上的十人中居然有六七人自称是某人或近或远的亲戚。大量内迁职工间及内迁职工子女间的结婚,使得不少内迁职工逐渐结成裙带性的亲戚关系,又导致在内迁工厂中出现了“新式”的“家族”现象。
内迁工厂的“厂族”意识,特别是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情况和广泛复杂的亲戚关系,使不少当地人和内迁职工、干部都不无非议。一位在八十年代初进入自贡某内迁大厂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厂里一直有“外来人”感觉,认为再有能力,好事也难遇到自己,他对“近亲繁殖”情况坦言自己的不满。一位内迁大厂现已退休的前车间主任,本人也是内迁来自贡的,我问他对内迁职工普遍的亲戚关系有什么看法,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不好”。他说,车间领导开会要处理某位违纪工人,会议刚结束,就有人找上家门为这位工人说情;还经常有托他照顾车间某某人的事,因为托请人与某某是亲戚。出现在自贡一家内迁大厂中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和“亲戚网”现象,我还同主持该厂筹建、一度担任该厂主要领导、现已退休的一位老干部谈到。我说,你们厂内迁时是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有当时算得上科学严格的管理,后来工厂出现了职工、干部的“近亲繁殖”和“家族”关系网,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工厂以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不利于工厂的科学严格管理,与工厂的现代化发展和要求相悖离,也不利于工厂更强有力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位老干部想了一会儿说,是会有一些不利影响;安排内迁职工子女进本厂就业,当初主要考虑稳定内迁职工的人心,没想到后来会出现这些情况;而这些情况恐怕在当年“三线建设”的所有内迁大中型工厂中都普遍存在,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他说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内迁工厂存在的这类情况的有效措施。
在九十年代以前,内迁工厂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内迁工厂职工的福利待遇通常高于当地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那时,不少自贡市民 希望进入内迁工厂,尤其是像东方锅炉厂这类大中型国营企业,成为其中的职工。在七八十年代的,自贡市党政机关的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过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亲友进入东方锅炉厂的事。在七十年代,不少自贡青年都愿意将内迁工厂的职工特别是内迁职工,作为自己婚嫁的首选对象,其中原因,除了内迁职工的工资收入较高,还由于内迁职工有文化,有技术,头脑灵活等。有位自贡市民说,她年轻时的一位同龄女友,执意要嫁给晨光化工研究院的一位上海内迁青年职工,原因之一是对方身材较高,他们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也可以比本地孩子高一些。九十年代后,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深入发展,自贡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很大,国企改革,市场竞争,使一些内迁工厂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好,内迁工厂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等,也渐渐与自贡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差不多。这时,特别希望进入内迁工厂当其职工,特别希望与内迁工厂职工结婚的自贡青年市民,也就不多了。
内迁工厂在迁建初期,一般都受到当地的欢迎和照顾,尤其是内迁的国家部、委直属大厂,规模大,效益好,级别高,更一直受到尊敬。这种特殊的礼遇,也使内迁工厂的有些干部、职工,有意无意地滋生一定的自大意识,有过一定的“高人一等”的傲慢态度和轻蔑当地干部、群众的言谈举止。这些表现难免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和非议。对内迁工厂因社会历史原因在后来出现的经济效益下降,对有些内迁工厂的无奈停工、转产等,当地群众多心怀惋惜和同情。九十年代中期,东方锅炉厂的某届厂领导发生集体经济违法犯罪事件,则在自贡群众中引起不小震惊,造成极坏影响。
“三线建设”和内迁工厂都是当代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内地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且不乏历史意义的贡献,对内地乃至中国的社会文化的内容丰富和品质提高,也产生过极大且不乏历史意义的影响。现在,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宏伟规划,“西部开发”成为其中的重头戏。当年数百万“三线建设”者尤其是数十万内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举谱写了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给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