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茅卫东先生的《重寻教师尊严》,每每废卷无言:17年的教学生涯,河北江南,体制内外,教过的学生,相处过的同事,呆过的若干个学校,他们竟然,都从字缝里,让我看见!
一
不是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茅卫东先生在他这部教育评论集里,所评论的那些“教育”现象。
□ “兵法”治班,传授“秘笈”,切磋“武功”,深得教师青睐。(《我们为什么要收服学生——读万玮<班主任兵法>后的担忧》)
□ 变异的“评优”,以激励之名,忽略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已遍地开花。(《取消学生评优不行吗》)
□ 视学生的网络言论如洪水猛兽,占据道德制高点,盖棺定性,义正辞严,还自以为是在运用“正确妥当的方法”施以教育。(《爱,不是教育出来的》)
□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中国孩子的创造力排名倒数。最会计算的孩子,最会算计,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功利。(《教育让学生变成了什么》)
□ 为了学校的声誉而威逼利诱学生填报名牌学校,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侵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参与其中,非但不自知耻,反而津津乐道。(《填报志愿,谁的权利》)
□ 担心学生知道太多,实施信息封锁,为便于管理而不择手段。(《“信息封锁”错在哪》)
□ 以作秀的方式表演“诚信”,以株连的手段摧毁个体价值,如此无人监考,为之鼓与呼者,大有人在。(《“无人监考”,秀到何时》)
□ 上级要来检查,全校一起造假,集体荣誉感,是一面无往而不胜的战旗,指哪打哪,出之能战,战之能胜,什么运动会奖杯、高考指标、先进单位……全都能拿下!(《诚信的教育与教育的诚信》)
□ 教室里安装监视器,既监督教师又监控学生,只考虑管理的便利,却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注。(《“第三只眼”,不长也罢》)
□ 教师考核评优失利,轻者郁郁寡欢,重者投河自尽;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既不敢奋起抗争,也不敢光明正大维权……(《找回失去的教育乐趣》、《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总得有点担当精神》)
……
够了,够了,够了!
脸红。心跳。呼吸急促。我实在不想再列举下去了!
这是怎样的教育者,这是怎样的教育环境,这是怎样的教育啊!
如果,你是校长,你治下的学校,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如果,你是教师,你的教育生涯中,有没有参与过某些事情?
如果,你是学生,你的成长过程里,是不是还在上演这些故事?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回答我。
可是,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就曾经做过!
二
1936年10月15日,爱因斯坦在奥耳巴尼(Albany)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这样阐述学校教育的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他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变成一只蜜蜂或蚂蚁,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的,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70多年以后,茅卫东先生在《重寻教师尊严》中的话,同样令人深思:“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丧失的仅仅是想象力和创造精神,那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丧失了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丧失了对自由平等幸福的向往,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教育让学生变成了什么》)
茅卫东,何许人也?
《重寻教师尊严》一书的扉页上是这样介绍的:
当过13年中学教师。曾在多个教育论坛担任版主,发表文章近百篇;1996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结业论文《论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现实意义》获第一名;2002年教师节前,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个性的魅力》节目录制。
做了6年的教育媒体编辑记者。2006年至2007年连续三次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深度报道,引发了持续至今的杜郎口热;连续两次获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奖,多篇稿件被人大资料中心收录;应邀到中小学及师范院校做关于教育写作、教师成长讲座十余次。
现为浙江省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
作为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又再度潜沉其中的教育媒体人,茅卫东的经历使他具备了不同于寻常教师的视角;作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人,茅卫东一直以来的思考、表达及行为,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既连接现实又抵达内心的大门;而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茅卫东对于教育的诚挚、对于学生的尊重、对于理想的执着,对于同行的了解、同情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痛心,都足以令知心者为之动容。
这样的一个对教育满怀热爱的资深教育人,他的文字自然能够触动教师的心灵。初读,也许会倍感尴尬,也许会觉得刺耳,也许会如芒在背。但是,只要你是一个对我们的教育现状不盲视不讳饰的人,你就不得不捧起这本《重寻教师尊严》来,读下去,再读下去,直至你读到最后,仍会在心底里不断自问,咀嚼之,回味之,深思之:
“面对当今教育之可怕的现状,教师,该当何罪?”
在质问教师该当何罪之前,真的应该问一问,教师,尊严何在?
三
那么,现实的种种坚硬冰冷,就是一个教师丧失尊严的全部原因吗?
茅卫东老师在他的《重寻教师尊严》一书中,硬着心肠,对期期艾艾的教师们,大声说:“不!”
现实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是不是到了教育者必须出卖自己的良心才能工作,非违背自己的良知无法生存的地步?”(《教师成长中的自我与现实问题》,下同)茅卫东的询问,发人深思。
“很多时候,我们的‘卖身’(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的确是为了‘求荣’,而不是迫于生计。只是在这个物质化时代,很多人以为,生命价值就在于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舍此无他。所以,良知与良心,都成为了可以出售的物品。”茅卫东的回答,一针见血。
“我所说的改变自我,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改变自己对校长的期待,改变自己对当前教育大环境的期待,不陶醉于自己构想的美好却是虚幻的教育氛围,直面教育现实。尽管这个教育现实可能与我想象得很不一样,很让我失望,但,这就是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我的工作,不能是基于梦幻,更不是在想象中进行,而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现实的校园、现实的学生开展的。”茅卫东的主张,平和理性。
“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教育者来说,停留于对现实事物的喜恶还不够,还要努力去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了解社会百态以及其发展演变。对社会的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把握。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不会轻易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不会轻易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会对自己所不满的社会和他人抱有一种真切的理解之同情,同时也会对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充满热情而又理性的期待。”茅卫东的建议,振聋发聩。
茅卫东老师,不单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教育人,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者。他的《重寻教师尊严》一书,书如其名,落在一个“寻”字上。
纵观《重寻教师尊严》,可以清晰地发现他的思路与他践行自己观念的努力。全书共四卷,分别从学生观、教育观、程序制度与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结合教育的现实处境,给出了具体的批评与建议。
第一卷,“师生何必成朋友”,阐述的是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理性的学生观——如何建立专业的基于尊重的师生关系。
第二卷,“教育不能只有爱”,探寻的是如何构建完整的教育观——我们需要以教育的名义,重新审视我们对学生的爱。
第三卷,“至少可以不拖堂”,强调程序制度的建设,小到微观的课堂细节,大到宏观的精神旨归,既有操作性的建议,又有科学理性的分析,缜密而充满激情。
第四卷,“站到屋顶看风景”,张扬理想与信念的风帆,振翮傲游。茅老师所张扬的是这样的理想与信念:植根于现实土壤中的理想,培土于生存压力中的信念。惟其直面现实,正视自己,才给人以真正的力量!
我深信,读完此书的教师,定会有如此感慨: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做!
□编辑 江泓
一
不是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茅卫东先生在他这部教育评论集里,所评论的那些“教育”现象。
□ “兵法”治班,传授“秘笈”,切磋“武功”,深得教师青睐。(《我们为什么要收服学生——读万玮<班主任兵法>后的担忧》)
□ 变异的“评优”,以激励之名,忽略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已遍地开花。(《取消学生评优不行吗》)
□ 视学生的网络言论如洪水猛兽,占据道德制高点,盖棺定性,义正辞严,还自以为是在运用“正确妥当的方法”施以教育。(《爱,不是教育出来的》)
□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中国孩子的创造力排名倒数。最会计算的孩子,最会算计,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功利。(《教育让学生变成了什么》)
□ 为了学校的声誉而威逼利诱学生填报名牌学校,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侵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参与其中,非但不自知耻,反而津津乐道。(《填报志愿,谁的权利》)
□ 担心学生知道太多,实施信息封锁,为便于管理而不择手段。(《“信息封锁”错在哪》)
□ 以作秀的方式表演“诚信”,以株连的手段摧毁个体价值,如此无人监考,为之鼓与呼者,大有人在。(《“无人监考”,秀到何时》)
□ 上级要来检查,全校一起造假,集体荣誉感,是一面无往而不胜的战旗,指哪打哪,出之能战,战之能胜,什么运动会奖杯、高考指标、先进单位……全都能拿下!(《诚信的教育与教育的诚信》)
□ 教室里安装监视器,既监督教师又监控学生,只考虑管理的便利,却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注。(《“第三只眼”,不长也罢》)
□ 教师考核评优失利,轻者郁郁寡欢,重者投河自尽;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既不敢奋起抗争,也不敢光明正大维权……(《找回失去的教育乐趣》、《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总得有点担当精神》)
……
够了,够了,够了!
脸红。心跳。呼吸急促。我实在不想再列举下去了!
这是怎样的教育者,这是怎样的教育环境,这是怎样的教育啊!
如果,你是校长,你治下的学校,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如果,你是教师,你的教育生涯中,有没有参与过某些事情?
如果,你是学生,你的成长过程里,是不是还在上演这些故事?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回答我。
可是,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就曾经做过!
二
1936年10月15日,爱因斯坦在奥耳巴尼(Albany)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这样阐述学校教育的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他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变成一只蜜蜂或蚂蚁,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的,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70多年以后,茅卫东先生在《重寻教师尊严》中的话,同样令人深思:“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丧失的仅仅是想象力和创造精神,那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丧失了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丧失了对自由平等幸福的向往,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教育让学生变成了什么》)
茅卫东,何许人也?
《重寻教师尊严》一书的扉页上是这样介绍的:
当过13年中学教师。曾在多个教育论坛担任版主,发表文章近百篇;1996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结业论文《论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现实意义》获第一名;2002年教师节前,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个性的魅力》节目录制。
做了6年的教育媒体编辑记者。2006年至2007年连续三次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深度报道,引发了持续至今的杜郎口热;连续两次获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奖,多篇稿件被人大资料中心收录;应邀到中小学及师范院校做关于教育写作、教师成长讲座十余次。
现为浙江省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
作为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又再度潜沉其中的教育媒体人,茅卫东的经历使他具备了不同于寻常教师的视角;作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人,茅卫东一直以来的思考、表达及行为,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既连接现实又抵达内心的大门;而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茅卫东对于教育的诚挚、对于学生的尊重、对于理想的执着,对于同行的了解、同情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痛心,都足以令知心者为之动容。
这样的一个对教育满怀热爱的资深教育人,他的文字自然能够触动教师的心灵。初读,也许会倍感尴尬,也许会觉得刺耳,也许会如芒在背。但是,只要你是一个对我们的教育现状不盲视不讳饰的人,你就不得不捧起这本《重寻教师尊严》来,读下去,再读下去,直至你读到最后,仍会在心底里不断自问,咀嚼之,回味之,深思之:
“面对当今教育之可怕的现状,教师,该当何罪?”
在质问教师该当何罪之前,真的应该问一问,教师,尊严何在?
三
那么,现实的种种坚硬冰冷,就是一个教师丧失尊严的全部原因吗?
茅卫东老师在他的《重寻教师尊严》一书中,硬着心肠,对期期艾艾的教师们,大声说:“不!”
现实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是不是到了教育者必须出卖自己的良心才能工作,非违背自己的良知无法生存的地步?”(《教师成长中的自我与现实问题》,下同)茅卫东的询问,发人深思。
“很多时候,我们的‘卖身’(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的确是为了‘求荣’,而不是迫于生计。只是在这个物质化时代,很多人以为,生命价值就在于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舍此无他。所以,良知与良心,都成为了可以出售的物品。”茅卫东的回答,一针见血。
“我所说的改变自我,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改变自己对校长的期待,改变自己对当前教育大环境的期待,不陶醉于自己构想的美好却是虚幻的教育氛围,直面教育现实。尽管这个教育现实可能与我想象得很不一样,很让我失望,但,这就是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我的工作,不能是基于梦幻,更不是在想象中进行,而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现实的校园、现实的学生开展的。”茅卫东的主张,平和理性。
“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教育者来说,停留于对现实事物的喜恶还不够,还要努力去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了解社会百态以及其发展演变。对社会的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把握。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不会轻易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不会轻易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会对自己所不满的社会和他人抱有一种真切的理解之同情,同时也会对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充满热情而又理性的期待。”茅卫东的建议,振聋发聩。
茅卫东老师,不单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教育人,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者。他的《重寻教师尊严》一书,书如其名,落在一个“寻”字上。
纵观《重寻教师尊严》,可以清晰地发现他的思路与他践行自己观念的努力。全书共四卷,分别从学生观、教育观、程序制度与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结合教育的现实处境,给出了具体的批评与建议。
第一卷,“师生何必成朋友”,阐述的是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理性的学生观——如何建立专业的基于尊重的师生关系。
第二卷,“教育不能只有爱”,探寻的是如何构建完整的教育观——我们需要以教育的名义,重新审视我们对学生的爱。
第三卷,“至少可以不拖堂”,强调程序制度的建设,小到微观的课堂细节,大到宏观的精神旨归,既有操作性的建议,又有科学理性的分析,缜密而充满激情。
第四卷,“站到屋顶看风景”,张扬理想与信念的风帆,振翮傲游。茅老师所张扬的是这样的理想与信念:植根于现实土壤中的理想,培土于生存压力中的信念。惟其直面现实,正视自己,才给人以真正的力量!
我深信,读完此书的教师,定会有如此感慨: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做!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