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爱心,让学困生健康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应该如何对待!有一位名人说过:“既是一块石头,我也要把它暖热。”我在工作中始终以这句话作为动力,播洒爱心,时刻关注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培植自信心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面对个体差异,让学生充满自信
  有关调查表明:儿童的智力差异极小。他们有发育快慢、启蒙早晚之别,有些聪颖早慧,有些大器晚成。而且他们的智力差异大多是外在、客观的,很难凭着他们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护他们的自尊,挖在他们潜在的力量,千万不可只视其短处,一叶障目,把学困生视为另类!因为我们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愿看到他们自我封闭、消沉。
  苏霍姆林斯基增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儿童的自尊心理像含羞草,一触即发,教师对于学困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尤其尊重他们人格发展中不成熟的幼稚成分,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使他们真正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慰。
  实践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中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谁就找到开启他们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道路。
  二、发现闪光点,用情感滋润心田
  2017年上半年,我所带的班级转入一名语数两科总分不超过60分的男生,他学习松懈,没有上进心。我发现他每当和老师说话就脸红、声音发抖,有自卑心理,而且平日显得特别孤独,不主动与人交往。我决心先唤醒他的自尊、自信,以对他倾注更多的关爱,抓住他细微的闪光点,帮他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次,在学校清理垃圾时,我见他默不作声,一直在抢最脏、最重的活干。看着他淌着汗水的小脸,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不由自主地走到他身边,和他一道干起来,并不时关切地提醒他:“慢点干,别累着!”我这一问话对他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它涨红着脸干得更有劲了,至使我不得不“命令”他站在边上休息一会。这时周围同学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他成了榜样!在劳动结束的总结班会上,我又当众表扬了他,并鼓励他:“你劳动能这么出色,在学习方面只要多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和同学们永远是关注你的朋友!”接着我又让一名班干部和他结成对子,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他企盼成功的热望。他逐渐恢复了自信,学习自觉性增强了,而且也刻苦用功了,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对他们真誠的关爱,那么,教师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所谓的学困生,这何尝不是爱呢?这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他们久盼的甘露,能产生使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走进学生中,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学困生视为没有思想和感受的白板,这种忽视学困生独特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因而教师在学生们面前切不可时时,事事都表现出一副“尊者”的面孔,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能与他们同喜同忧的人,在他们困难时,老师能和自己一起分担;在他们忧愁时,老师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这种朋友式新型的师生关系,才是广大教师应努力做到的教育方式。学生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而我们以这种平等、真诚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又何愁不能使学生动之以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呢?有时甚至因我们一句平常简单的“对不起!”也可使学生激动万分啊!而这,不但不会降低我们的威信,相反,还会使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神圣。同时,这也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他们形成完美的人生。
  记得一次六年级毕业考试前夕,一天中午,学生们正在教室里紧张地互阅语文试卷,忽然听到一位女生在发笑,我过去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女生的同桌——一名男生把一道填空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者安徒生错写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国作家丑小鸭。看到这我也不禁笑出了声。这时只见这男生红着脸低着头主动站了起来。立刻,全班同学的目光刷地投向了他。我立刻意识到了我的失态,心中顿时油然涌起了深深的内疚感,便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俯下身亲切地对他说:“对不起,刚才我也犯了个小错误,我不该取笑你,因为谁都有粗心的时候,因此,我向你郑重道歉!让我们有错即改好吗?”听了我的这番话,他眼里噙满泪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力点了点头。这时,他的同桌,那位女生的脸也红了,全班学生也个个表情肃然。这一小小的道歉,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坦诚,不但挽回了学生的面子,也让这位男生彻底改掉了粗心的毛病,还教育了全班同学。
  教育实践中,我真切体会到:教师用无私的关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让他们充满自信心理,从而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抬头做人的机会。事实证明,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越到位,学生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也越坚定。他们就会在爱的长河里自由畅游,向着人生的彼岸奋力迈进。
其他文献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教学、学习、发现、创新同步协调。  全面提高全民
期刊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充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
期刊
2016年秋季学期,部编教材以它全新的姿态正式投入使用。旧的人教版的教材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翻开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从封面到内部插画都来了一次大换血。课文字体很大,并且穿插了许多情境图,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随手翻来,就像在读绘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年的教学让我对部编教材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人生第一课,先学方块字,再学汉语拼音  翻开部编教材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发现,第一课就
期刊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两条主线成长,教好课和带好班。时至今日,我较为欣慰的就是,在教育的沃土上,我默默耕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服气,班级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能让学生深受鼓舞,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成器,欣慰至极。阜新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推陈出新、硕果累累,经历了启发式教学、目标式教学、主体性教学、分层式教学,现在走“分组联动、和谐高效”教育模式,我为这种教育教学改革而震撼,因为这种教育模式
期刊
一、前言  武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今往来,被国人誉为“国宝”“国粹”。武术被国家教委编入体育课程内容,可是中小学在开展武术课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对武术的认识不足,教师资源缺乏,课时少,惧怕武术,场地器材的缺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中小学武术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相关理论依据,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国际互联网,小学武术教学开展的情况
期刊
高效课堂改革在我校如火如荼的进行,老师们积极响应,并在实践中进行孜孜不倦的探求,希望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我在实践课堂改革的同时,把自己的教学许体会与感触与教育理论研究放在一起,发现课堂改革要取得成效,除了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勇气进一步完善课堂模式之外,还需要相当的魄力打破陈旧的教学行为与观念。  现将几点感触,结合具体案例与大家共享与思考。  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强调掌握知识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支撑,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为什么这么说?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人的本质是文化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学校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质,又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学校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学校进而也是学生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之道。  一、建构“自主合作”的课堂文化,让师生感受“思维碰撞”的震撼  课堂,是实现
期刊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国家对于综合性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高中新课程改革标准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出市场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化学创新教育现状  在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学教育多处于维持性教育阶段。在该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实,我国高中生的几个突出软肋就
期刊
从教1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7年,7年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快乐源于我可爱的孩子们、源于支持我的家长和帮助我的同事们,此时就请大家与我一同走进我们班级,一起分享快乐!  两年前我和同学们一起努力获得了一笔意外的奖励。那年冬天,校园里每天课间播放《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首歌,旋律欢快动听,歌词朗朗上口。我和学生们一样,嘴里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就哼唱几句,看着他们那么喜欢唱这首歌,我就在课上教导他
期刊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出台《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提出解决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就学的新思路;2003年9月,国务院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大多数农民仍就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读书。  英德市浛洸镇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而随着近年来耕地数量的减少,生活成本的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