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提梁壶的演变与欣赏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梁壶乃壶式之一,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提梁壶以提梁为把,它是一种比端把壶年代更早的壶式,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宜兴紫砂自宋代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本文同绕紫砂壶的提梁造型,从历史探源、當代探析进行论证。
  关键词:提梁;紫砂壶;造型
  1 引言
  提梁壶是一种比端把壶年代更早的壶式,因为古人饮茶,是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用提梁壶较为方便。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只是斟注时较为费力。
  提梁为紫砂器传统式样,分素式和花式两种,素式提梁通常用于光器,花式提梁常见用于仿真器(花器)。提梁之形状,相传是从瓦炊、青铜壶提梁等造型借鉴而来。提梁壶由于壶体与提梁,虚实对比分明,造型优美,别具情趣。宜兴紫砂壶,历代艺人创制有很多提梁款式,变化十分丰富。
  2 关于提梁壶的传说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经过几个月的细作精修,茶壶作成了,苏东坡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因为这种茶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做“东坡提梁壶”,或简称“提苏”。这是最初关于提梁壶造型来源的故事 ,从最初东坡提梁开始,各式各样的提梁壶开始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大众眼前,先我们来了解下提梁造型的演变过程。
  3 紫砂壶提梁造型的演进过程
  3.1 宋代紫砂提梁壶
  紫砂壶为了适应冲泡茶时提拿的日用需求,离不开壶把,壶把造型通常有执手把与提梁把二种。紫砂壶提梁把在历史上,最早出现是传说中的“东坡提梁壶”,该壶据传是宋代苏东坡在宜兴时设计、请当地陶工创作的。东坡先生一生好茶,他发现宜兴紫砂泥创作的茶具泡茶不走味,因此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件圆身筒以树枝干为型的提梁,因为宋代喝茶是煮茶,苏东坡为使茶壶便于在火炉上烧煮,将壶把设计成铜炊壶式样,壶把呈提梁式,便于火上提拿,这就诞生了第一把紫砂提梁壶。
  3.2 紫砂提梁壶的明式家具味
  到了明代时期,饮茶之风气从“煮”改为“泡”,虽然大部分茶壶的壶把改为“执”把,但提梁式依然常常见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梁式已成为艺人们在保持茶具“日用”功能的同时,把提梁当作一种装饰和审美的需求了。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考古记载的最早提梁壶是1965年于南京中华门外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即“吴经提梁”。这件提梁的“梁”,带有明显的明式家具的味道,具有唯美的装饰性,同时也保留紫砂茶具的日常使用功能。当然,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时大彬的一件“大彬提梁”,更明显突出了审美功能,一架提梁跨壶身,犹如长虹飞挂,气势磅礴。这种提梁的经典造型,也成为了后来提梁壶创作者的经典范本。
  3.3 清代紫砂提梁壶的发展
  清代早中期是宜兴紫砂的又一个发展时期,受陈鸣远的影响,紫砂茶具更多倾向于追求欣赏的审美价值,因而提梁壶也留下了经典之作。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旭茂提梁”,壶体扁圆,壶把提梁粗而浑雄,最大限度地向外舒展,形成一种浑厚雄健的空间气势,与扁而圆的壶身相匹配,虚实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乾隆年间一位制壶艺人陈萌千设计的“竹形提梁壶”,以两根细竹缠绕,立在壶身两侧为提梁,是历史上最早以竹为形设计成的提梁壶,形态挺拔清秀,风格独特,是“提梁”史上的一件名作。另外,清末明初的陈光明,他制作的一把提梁壶,壶身浑圆略扁,而提梁把则是规则的“门”字形,圆把方形,看起来略小,实则,以规整略小的提梁,衬托壶身的硕大与浑圆,别有风味,这把件梁壶就称“光明提梁壶”。
  3.4 当代紫砂提梁壶艺术表现形式
  当代紫砂壶提梁的造型更加精彩纷呈,在保持基本日用功能的基础之上,“提梁”的审美欣赏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最著名的提梁壶,当数由中央工艺美院张守智老师设计、汪寅仙大师制作的“曲壶”了。曲壶由纯线条构成,壶把与壶身浑然一体,其流动的美感,动态的力度,构思的巧妙,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壶把,说是提梁但不见明显的梁,但却又提拿舒适,它不是简单的圆把、扁把,而是如造桥工程师设计的“双曲拱桥”,曲中又另有其曲,与壶身的连接完全是自然过渡,不见生硬。这件作品是提梁史上革命性的创造,是二十世纪最动人的经典之一。由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设计、顾景舟大师制作的一件提梁壶,实际也是一件提梁形壶,该壶简练大方,比例恰到好处,显现出一种学识高深的儒雅,也是二十世纪的一种提梁经典造型。吕尧臣大师的一件玉带提梁也属经典创作,扁方形的壶体,配以宽宽的、扁平的带状形提梁,显得华贵而端庄,突破了前人提梁壶圆把、方把之局限,以扁平的带状为形,故称“玉带提梁”。同时,由张守智设计、谢曼伦制作的“双竹提梁”也别具风采,以竹片为形,与竹节形壶身连在一起,自然贴切,优雅别致。
  参考文献:
  [1] 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2] 汪庆正.简明陶瓷词典[M].上海辞典出版社,1989.
  [3] 罗宗真,秦浩.中华文物鉴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周宗岳(1992—),男,江苏南京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其他文献
摘要: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贫困人口逐步摆脱贫困的趋势下,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特殊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弱势群体的范畴,其社会保障体系的提升与完善尤其需要得到关注与重视。限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仅浅议农村地区特殊老年人、五保、低保、残疾、病患部分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与完善之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特殊人员 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进
期刊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下,如何保证卷烟产品质量,杜绝烟草甲虫对卷烟产品的危害,已成为各卷烟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随着卷烟企业对烟草甲虫防治理念的转变,烟草甲虫的防治手段也发生了变化,生态防虫技术开始在卷烟企业试行运用,减少大规模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全面推行生态防虫。  关键词:烟草甲虫;化学防治;生态防虫  1 生态防虫理念  生态防虫是转变以往單纯依靠化学喷雾杀虫防治理念,构建以物理防治为核
期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题记  盛夏一日,乘车来到父母口中念叨已久的地方,而我心中却并没有多少期待——四川嘛,不是山就是水,山山水水看得多了,模樣都能猜个七八分。我站在景区门口,这样胡臆着,走进了我所见过第一个不收门票而又名声远扬的景区——槽渔滩。  沿着山边道路闲走,我平移着悠闲的目光,于交织斑驳的光影中,渐渐没这里的一草一木吸引——高峰外,云在湛蓝天空镶白银色的光轻柔流转;石草边,身披露珠
期刊
摘要:影视编导在现代影视媒体建设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实践中影视编导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这也是影视行业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本文相对当前影视编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创新发展,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编导;问题;创新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大观众对影视节目的选择和态度更加的理性,而且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该种情况下,
期刊
摘要:月份牌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风靡上海的广告绘画的印刷品形式。它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内容丰富、人物造型优美,广受欢迎,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月份牌画家人才辈出,因为年代不同,他们的绘画风格也在发展变化。不同阶段的月份牌画家之间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师承关系。年轻一辈向老一辈学习,同时也进行创新和变革,使月份牌异彩纷呈,具有灿烂持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月份牌;周慕桥;郑曼陀;擦笔画;徐泳青;杭
期刊
摘要:发达国家在国际动画市场的成功获得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动画也曾获得辉煌成就,但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动画同国际动画发达国家形成了差距。国际优秀动画片在传承经典文化基础上,在思想内涵、表达形式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本文对中国动画多元化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多元化发展中遭遇困境的原由,寻求国际动画多元化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借鉴途径。  关键词:多元化;动画创作;借鉴途径  1 动画创作中的多元化
期刊
摘要:以胖东来为代表的民营超商企业快速成长,在服务创新、扩大投资、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巨大成就,对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支撑。本研究以超强竞争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民营超商企业在应对环境中发展战略弹性的必要性,结合竞争互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战略弹性的基本构成情况,为今后的战略弹性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基础。  关键词:超强竞争;战略弹性;民营企业  经济全球化的步
期刊
摘要:陈洪绶的人物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他的人物画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宗法老莲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如海派画家、任熊、任薰、任伯年等。”本文从陈洪绶的生平、代表作品、师承关系等方面入手,对陈洪绶的人物画进行论述。由于目前对于陈洪绶的研究的工作已经有很多著名学者在做,且有很大的成果,因此本文一定还有不足之处,望学界同仁给予指正。  关键词:陈洪绶;人物画  1 陈洪绶生平  陈洪绶,浙江诸暨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陶瓷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陶瓷的造型十分丰富,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变迁。本文将从陶瓷造型的演变导入,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分析其当代特色。  关键词:陶瓷造型;历史演变;人类发展  1 原始彩陶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其造型经历了由粗拙到精致的漫长发展过程。在造型上,原始彩陶的造型基本为圆形,多为小口、鼓腹、尖底。从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
期刊
摘要:在当今西化的美术教育制度下,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启蒙时期,就缺少作为中国画艺术基础书法的学习。以至于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趣味产生一定偏离,在具体的创作中过度使用西洋画技法以及用笔的缺失。书学原本作为传统中国画入门的基础,而却得不到重视,线条在创作中没有体现出在作品当中的重要性。在这样创作的过程中似乎已经丢失了,中国画自身优秀传统的精神与审美趣味。笔者尝试通过这一现象阐述在当今时代下中国画变革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