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水平方法的讨论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经验及不足,根据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措施,对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快城镇建设现代化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在小城镇中,城镇中心作为城镇生长与发展的极核和全镇居民的活动重心和对外窗口,是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如何将设计的观念、政策的指引渗透到小城镇中心的建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 回首往昔
  (一)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历史回顾
  在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而成为城市(镇)的中心。中世纪,教权高于政权,故教堂占据了城市(镇)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镇)的主要中心。文艺复兴时期,城市(镇)中心成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广场是中心的核心空间。近代和现代西方的城镇中心有了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延续了从中世纪开始的密实、封闭的中心形态,小广场、教堂、连绵的店铺成为中心的主要景观,给人以亲切感和归属感。
  当然,在受到工业化冲击较大的小城镇建设中,以汽车尺度为标准的建设受到大城市的影响,使小城镇中心更为大型化和综合化。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关于营造城市规制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城镇中心是宫殿和祖庙“,市”处于次要的位置。从宋代开始,打开街坊,沿街发展商业“,街”成为中心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小城镇大多自明清开始形成,因为贸易经济而发展,形成了线状或网状的空间形态。小城镇中心历史是以商业活动为主體,线形空间是小城镇中心的典型空间形态。从小城镇中心发展的要求来看,更加反映出集聚、流通、高价、可达的特征,在社会的各方面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二)小城镇中心建设的经验
  新时期的小城镇中心的建设是在政府领导下和规划设计团队影响下进行的。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中化。小城镇的经济日益繁荣加速,小城镇中心得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农村走进来,消费和生产都向其集中。小城镇中心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形成了综合的建筑群。
  2、 功能完善,呈多元化。小城镇中心的多元化包括内容和风格的多元化。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镇域居民对衣食住行及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并逐步向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导致小城镇中心的内容日益丰富。
  3、规划的重要性得到共识。小城镇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复杂,规划的重要性也逐步被基层领导、房地产开发商及使用者所接受认同。
  4、一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等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保护老镇区和建设新镇区同时并进的方针,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建设模式,传统历史的无形价值重新被认识。
  (三)小城镇中心建设的教训
  在小城镇中心建设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1、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小城镇中心土地的有偿使用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便宜,而规划和管理又不是很严格,造成中心附近地区重复建设。
  2、和周围城市攀比,中心地区建筑体量过大。为了片面追求和营造小城镇中心的现代化风貌,体量大型化,建筑体量和风格与周围的建筑不协调,利用率低,空间冷漠。
  3、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城镇中心大多是从原来的一条街发展过来的,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城镇中心的建设往往只关心实体建筑建设,忽视基础设施投入。
  4、错误的理解现代化。把传统当成落后的代名词,雷同化、无个性化的小城镇中心面貌比比皆是,很多小城镇的地区特色和个性消失。改建更新的小城镇正在推倒重建,割断了原有的脉络。
  5、规划与管理脱节,或盲目建设,权力至上,技术和民意沦为陪衬。各种违章建筑在小城镇中心屡屡出现,管理和管理滞后,跟不上建设的需要。
  6、优美的生态环境强调不够,自然环境日益被钢筋混凝土森林代替。
  7、中心的功能不完善,活力不足。尤其在公共服务的多样化方面,反映出聚集度不够,服务水平不高。
  8、中心空间特征不明确。与小城镇其它区域的差异不明显,缺少较强的空间识别性。
  二、再看今朝
  回首往事,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小城镇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更好的把小城镇建设得富有活力和人性化,让住在小城镇的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小城镇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小城镇发展的大局,服从小城镇的总体规划。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力求实现资源在规划期内的时空化配置和合理转移,既要使当代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能满足下一代的需要;既要本地区或本行业得到充分发展,又不能影响或牺牲其它地区或行业发展的权利和利益,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高度协调。用地布局充分结合城镇性质,反映城镇中心职能和特色,结合镇区中心建设现状统一考虑。对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地方特色等也应予重视保护,体现城镇中心的特色及文脉。
  (一)小城镇中心的作用
  小城镇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其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中心的特点都十分明显。
  1、政治和信息的服务作用。小城镇中心是小城镇的政治、信息中心,是大多数政策、法规的传播源和实施地,是小城镇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具有很大的敏感性。
  2、形象和价值观的作用。小城镇的中心是镇域乃至一定区域的“窗口”和“门户”,对塑造小城镇的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给城镇居民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场所、活动的空间,其组成、结构、形态表达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价值观。
  3、公共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区域服务、社会服务的作用。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文体娱乐活动的增加,已成为各年龄、各阶层人群的活动中心。商品的门类和品种全面进入中心,增加了中心的商业功能。一些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城镇,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等城镇,其中心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城镇中心的构成和特征
  小城镇中心的构成主要有实体建筑和开放空间中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组成。实体建筑包括行政及经济管理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居住建筑、邮电信息、对外交通枢纽、宗教建筑、商业建筑等组成,开放空间中的步行道路、广场、休闲绿地、水面和路灯、指示牌、广告牌等城市家具和相应服务设施组成。
  小城镇中心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与其所在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相吻合。按照功能可分为综合中心,以政府机关为主体形成的中心;文化中心,以文化建筑为主体形成的中心;商业中心,以集中的商业、娱乐建筑为主体形成的中心;交通中心,以车站、码头等为主题形成的中心;传统中心,以传统的建筑或传统街区等为主体形成的中心;旅游中心,以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为主形成的中心。
  (三)城镇中心的布局形式和空间形态
  小城镇的布局形式有多种,有单一中心的集中式布置,有散点式布置;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形、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出现偏心、边缘形及双中心、多中心等布局。当然,每个小城镇都有其特点,应该根据其特征和发展情况合理布置,选择恰当的布局形式。
  小城镇中心的空间布局形态体现了城镇风貌,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孕育出风格迥异的布局形态, 大致有沿街式、组团式和广场式等。
  沿城镇的街道布置,有沿步行街布置的、有半边街布置的等,布置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广场式多在景观比较好的地段形成,人们在广场中有很好的视觉景观。在广场的周围有不同方式的围合,使人们有更好的交流、休息、活动、集会等空间。组团式是按功能不同分区设置,是近几年来小城镇中心建设的主流之一。
  (四)城镇中心的空间环境
  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等构成了城镇中心的物质环境。城镇中心空间是由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一起组成的。小城镇中心的景观形态,就是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人们在空间内的日常活动和公共活动,并由此反映出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等,使城镇中心既是一个优美的环境,又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
  1、空间环境:小城镇的美,是说小城镇的每个环境小到细部都应该是美的。像周庄,一切东西如建筑、青石板铺地、桥梁、码头、古树等每件东西或元素都在合适的位置闪烁着光芒,由它们构成城镇中心空间环境的“要素”。
  2、视觉空间环境:小城镇是一个物质实体,具有可视性,它在合理功能安排的同时,让人们在视觉上有好的感受。空间环境在视觉上的远近感受不同,人们在小城镇中心的活动,使视线连续地运动着。在考虑主要景点的同时,注意远、中、近景的结合,在三维空间中引入四维概念。
  3、地区空间环境:传统的小城镇中心的空间环境各地不同,南北方有着明显差异。北方城镇中心大多以商业街为框架,居民为实体,重要的地段设立主要的公建,外围以城墙安内御外,形成肌理。南方小城镇则有传统水乡泽国的特有气质。
  三、关注未来
  小城镇中心的建设发展对小城镇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小城镇能否形成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研究小城镇中心建设发展的趋向,关注未来小城镇的发展,针对不同模式构建合理的发展目标,促进小城镇的整体建设。
  1、注重小城镇中心的历史文化风貌
  风貌的形成是小城镇长期建设并与其特殊自然环境融合的结晶,是社会文化与其相适应的过程。我国许多小城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规划设计中应突出其地方特色的可识别性,营造优美的、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立可与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把握每个“文化节点”的表现主题、空间性质、艺术特点以及人的感受,营造富有特色的空间景观,使小城镇中心可游、可赏、可探、可居。
  2、把握合適的尺度
  小城镇中心的合理尺度是建立在人与城镇、人与建筑、人与空间之间以及城镇中建筑实体、空间、实体与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尺度关系。随着小城镇中心的规模、机动交通的变化,建立怡人的空间尺度和空间体系,让人们享受那种适宜舒适的空间。
  3、建立绿色开放空间
  组织重要的景点、观景点和视觉走廊系统,提出视觉走廊范围内建筑物的位置、体量和造型及确定小城镇眺望系统及其控制的原则。景观特征可以是自然风景、山林河海、文化古迹、传统建筑、文化娱乐、商业闹市、传统及现代工业、交通设施等等。构造小城镇景观体系还必须提出开放空间系统的布局,包括位置、序列和层次、滨水岸线和山体的控制原则,从而使景观点的最佳位置在可视范围之内。
  小城镇周围被农田等自然环境包围,农田、山野、水系是绝好的天然绿化防护用地和大环境绿化。因此,在小城镇中心的规划设计中,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来设计绿色开放空间。充分利用自然的景观要素,构成小城镇中心的开放空间的基体、深谷、自然岸线、山体、湿地等应是永久的开放空间。
  4、设计良好的小城镇轮廓线
  小城镇的中心往往由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构成生动的空间形态。根据小城镇中心的自然地形条件和景观、建筑特征,对城镇中心整体建筑高度进行分区,确定较高的建筑物和制高建筑的布点。竖向轮廓的设计还包括小城镇的主入口、江湖河海沿岸、山体走向等天际线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小城镇轮廓线。
  四、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加速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在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及“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指引下,小城镇再次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同时,小城镇中心也在不断更新,在数量、质量都有很大的增加和提升。当然,在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盲目的模仿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修建大广场、大马路、追求大气魄、“做大做强”的情况严重,使小城镇固有的特色丧失殆尽。因此,在小城镇中心的建设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的安排和布局,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城镇空间环境的质量,营造一个美好的、适宜的、健康的居住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士兰,陈行上,陈钢炎.中国小城镇规划新视角[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2] 夏健,龚凯.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士兰,游宏滔.小城镇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4] 高文惠,刑天河,王海乾.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学科技能竞赛是一个面向广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能力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创新意识。校内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更多的是营造校内竞赛气氛,展示专业技能,了解职场技能知识,选拔参加校级以上竞赛的人选。    关键词:校内 学科技能竞赛 信息化    一、前言  校内开展学科技能竞赛突破了长期以来受到的课堂教学中心论、理论教学中心论与教师讲课中心论传统观念的束缚。校
期刊
摘要: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常常用到地锚,地锚的安全使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为此,于本计算提出科学的参数,以求工程安全有科学依据!  Summary: In transmission line construction is often used to anchor, anchor for the safe use of the engineering safety, therefore, in th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在道路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混凝土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有许多种,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炎热季节及大风、干燥天气里施工产生的收缩裂缝,这种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叫做早期裂缝,它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使用日益紧张,建筑行业对高层建筑加大了力度,同时,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高层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几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然实行分段控制、动态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要依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期刊
摘要:简述了我国拱桥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和技术水平,并对拱桥的整体技术水平以及以后面临的发展做了评述。  关键词: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钢拱桥  1、概述  拱桥是我国公路上常用的一种桥梁型式。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撑处除有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推力,正是这个水平推力,使拱内力产生轴向压力,并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它的主拱截面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跨越能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出现厌学的情况日益增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来改善这种状况,是我们应该探讨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  【关键词】:中专生,教学改革,学生心理  近几年来,随着中专教育出现的诸多变化:招生、就业形势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相对容易与大众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
期刊
1.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载能力预测的研究综述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在安全运行区内对系统运行人员来说是首要的。考虑各种安全边界的负载能力极限是运行人员感兴趣的主要工具。  1990s以来,应用神经网络于电力系统问题的广泛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NN是一种高效计算工具,可以用于负载能力在线估计。一些NN应用于电压安全估计和监控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已经用于潮流极限估计关联于静态电
期刊
摘要:我校历来比较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由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可以覆盖到每一位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作用是也是巨大的。本文将以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基础,对已有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有益于当今大学生干部的培养。  关键词:社会实践;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1.大学生
期刊
摘要:根据高校就业质量监测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基于B/S架构下的数字校园就业质量监测信息系统,在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框架下实现就业监测系统原型设计,为高校毕业生质量的管理提供可行的理念和模型,有益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实时跟踪与调查。    关健词: 就业系统质量监测     自2004年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以来,高校普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就业率”往往只是简单
期刊
[摘要]:近年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由于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拉强度以及基体的变形能力,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在各类工程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本文从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认识;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纤维混凝土的有关性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性能探讨  1引言  混凝土的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