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式”的美术教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一项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
“融合式”美术教学是指健全儿童与特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互动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美术素养、拓展创新思维。幼儿园“融合式”美术教学是以健特幼儿“情感上、操作上、精神上的融合”为课程理念,在优化六种融合范式的主导下,促发健特儿童的情感更加内化深入、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并在多维度评价的辅助下,让强的更强、让弱的变强。
一、基于融合的实施需求,优化六种范式
“融合式”美术教学是一种“加”的美术教学,也是一种“减”的美术教学,包含着一种有容乃大的思想。在教学方式上以帮扶、合作、游戏、情境、角色、自主六种融合形式为主,且灵活调整、融会贯通。
1.帮扶融合式
帮扶融合式中教师先要“善”于观察幼儿,尤其是特殊幼儿的表现。同时留意普通幼儿在指导特需幼儿时的行为是否恰当。
(1)师帮幼:师幼间的帮扶是指在教师有效观察的前提下,在尊重特殊幼儿自身实际需求的原则下,有的放矢地通过个别化材料、肢体、言语、视觉等多种辅助形式进行帮扶。
(2)幼帮幼:幼幼间的帮扶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幼幼间自发性的或者间接性的主动帮助或隐性帮助,但同时需要教师留意或引导帮扶者的帮扶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2.合作融合式
合作学习、创作是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健特幼儿对于创作过程的参与度,并提高彼此的动手实践能力。
(1)师幼合作:我園采用 2+1+1 的师资配比方案,(即两名幼教教师、一名特教教师、一名保育员),为师幼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好的人力保障。
(2)幼幼合作:此合作形式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幼儿间的有机组合,互相取长补短,组合“最佳搭挡”,形成角色互依的关系,促进健特幼儿的共同成长。
3.游戏融合式
美术教育只有在幼儿真实生活和游戏中,才能为幼儿所感受和接纳,在游戏精神的滋养下幼儿才能得以持续、良好地发展。
(1)肢体类:个别幼儿或集体合作表现一组动态动作,引导健特幼儿发散性思维,针对这一组动作,根据各自的理解、绘画水平,结合各种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2)智力类:采用猜测、猜谜等方式,体现教学的趣味性与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健特幼儿的参与度,凸显活动的游戏精神。
4.情境融合式
众所周知,幼儿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是对场景情有独钟。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情境,把健特幼儿带进充满想象的空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1)创情境:借助真实生活情境或者故事情境的创设,引起健特幼儿情感的共鸣和切身的体验,从而让健特幼儿在情境中萌生绘画兴趣、体验创作乐趣。
(2)临其境: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园所内及园所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让健全孩子带着特殊孩子一起,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5.角色融合式
在“融合式”美术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健特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进入角色后, 能够进一步激发其表现兴趣,为后续想象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1)轮流体验:教师提供给每一位幼儿选择角色和体验角色的机会,既避免表演欲望强烈的幼儿“垄断”体验,又能够满足每个幼儿体验自己喜欢角色的愿望。同时健特幼儿还能在轮流表演、欣赏的过程中学习灵活运用非语言工具来传达信息。
(2)全员体验:将全体幼儿置身与情景角色中,运用声调、语气、表情与手势等体验并表现角色的言行、心理、情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体验相结合,健特幼儿会更好地投入创作中。
6.自主融合式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因此,我们的“融合式”美术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展开。
(1)课内自主:课内自主是指允许健特幼儿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自主的结伴组合、自主的选择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
(2)课后自主:课后自主是指集体活动的延伸,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连续地进行个别化、合作化的创造表现。
二、基于融合的创作需求,创新五步程序
为了提升并丰富健特幼儿的创作技能,表现形式,我们的“融合式”美术教学还需通过五步程序实现幼儿对美的感知、表现和创造过程。
1.融情中激趣
融情不仅表现在健特幼儿间、师幼间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还包含情感的传递和共鸣,从而在主动、积极,充满兴趣和情趣的状态中创作出真情实意的作品。
(1)巧设游戏激趣:特需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求知欲差,精神不稳定,所以在绘画课上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巧设游戏环节来吸引,通过健特幼儿间趣味化、游戏化的互动,引发幼儿的快乐体验,从而促使其从情感上愿意积极投入。
(2)巧设提问推趣:美术活动中幼儿的酝酿想象是自主创作的源泉,教师的有效启发设问则是引导幼儿想象的风向标。教师针对健特幼儿的能力水平,分别提出有趣味、有层次的问题,既能充分发挥健特幼儿的自主性,又能顺其自然地推动活动进程。
(3)巧设生成创趣:一是巧设时尚元素,比如牙膏状的爆米花笔遇热风后会变成小花绽放的样态,更容易吸引特殊幼儿参与进来。二是把准生成内容,例如散步时、节假日中幼儿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强烈兴趣时,教师可顺势而为,及时生成。
2.融知中迁移
知识迁移策略就是教师利用幼儿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实践方法,引导幼儿
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从而促进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极迁移,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 (1)横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向难度同等、形式相似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叫横向迁移。如把关于点的认识梳理成“规则形点——自然形点——寻找生活中的点”这样的教学思路,那么在关于线的教学中,就可以迁移过来,即“规则线条——自然形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这样的横向迁移更适宜特殊幼儿的学习轨迹。
(2)纵向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与后续学习处于不同水平,是下位的、先前的学习向更高级的后续学习发生的积极迁移。比如第一次创作幼儿是自由畫出几何图形,第二次创作是在第一次作画的基础上添画出如“海底世界”这样的主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视特殊幼儿的能力水平,放慢迁移的进度、放宽迁移的深度。
(3)生活迁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引导幼儿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去,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以及观察、欣赏等能力。比如将优美的画卷设计成扇子、书签、留言卡等,将精致的手工作品设计成笔筒、花瓶、卡包等。当然, 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可邀请特殊孩子的家长共同参与,有意识地配合孩子一起完成。
3.融技中表现
融合式的操作、表现形式可以使作品的呈现更加完美、内容的表达更加多元、情感的传递更加强烈。因此,我们关注健特幼儿在操作形式上、技能上的融合。
(1)铺垫式融合:“融合式”美术课堂除了关注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更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与审美多样性。在面对不同个性、能力的健特幼儿时,因人而异,采用“你打底我添画”等形式合作表现作品。比如由特需幼儿用颜料打底做铺垫,健全幼儿在底色上添画、创作,形成完整作品等。
(2)改造式融合:改造式则是先由特殊幼儿进行某一个主题的练习和创作,健全幼儿利用特殊幼儿的制作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做出另一个主题的画面和创想。从而让特需幼儿和健全幼儿分别在玩一玩、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贴一贴、做一做等过程中共同参与并完成创作。
(3)往返式融合: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学段,设计不同的趣味课堂进行有层次的学习。比如抓住幼儿的审美兴趣点,从特需——健全——特需,或者健全——特需——健全幼儿之间来回往返合作创作。有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提高特殊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操作过程的真正融合。
4.融思中启迪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让儿童成为那种拥有灵动思想的人, 他们才会真正地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
(1)联想思维:联想并不是空想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师可结合特殊幼儿视觉敏感上的优势,先提供一定数量的视觉元素,比如一条线、一颗点、一个图形等,同时提供联想思考的方法,如从造型方向联想、从相似性方向联想、从组合方向联想、从功能方向联想等,让健特幼儿在分享碰撞出产生新的创作思维点。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比如利用文学作品的场景、角色,让健特幼儿在欣赏、交流中获得启迪,进而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相反的方向去观察和思考,避免单一正向思维和单向认识过程的机械性,克服认识物体表面现象的简单化。比如蚂蚁比人大,人比建筑物高;比如太阳除了是圆的,还可以是方的、三角形的、棱形的随意形状等,这样的逆向思维也符合特殊幼儿会奇思妙想的特性。
5.融创中突破
“创意”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特征,幼儿美术创意思维的培养是“融合式”美术教育的重头戏。“创意”即为“创造性构思”,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打破常规的想法。
(1)千里姻缘一线牵:指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跨界联姻”。比如当美术与音乐浪漫“邂逅”,视觉的美感和听觉的愉悦完美组合,就能调动喜欢音乐的健特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比如当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也能更好地触动幼儿的创意点,发展其更多的想象空间。
(2)头脑风暴集思想:指的是教师在美术课堂中担任主持的角色,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哪怕是异想天开,尽可能多而广地展开创想,从而提高团队的创造力。
(3)丰富教学巧突破:新理念下,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养成,是重要的教学开展路径,因此在“融合式”美术教学中,丰富教学开展方式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开展“形体变形”“材料变异”等多种教学活动,能够大大丰富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使得美术教学从常态中巧妙创变、突破,促进健特幼儿的共同蜕变和成长。
(嘉兴市阳光智障(孤独症)幼儿教育康复中心 浙江嘉兴)
“融合式”美术教学是指健全儿童与特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互动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美术素养、拓展创新思维。幼儿园“融合式”美术教学是以健特幼儿“情感上、操作上、精神上的融合”为课程理念,在优化六种融合范式的主导下,促发健特儿童的情感更加内化深入、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并在多维度评价的辅助下,让强的更强、让弱的变强。
一、基于融合的实施需求,优化六种范式
“融合式”美术教学是一种“加”的美术教学,也是一种“减”的美术教学,包含着一种有容乃大的思想。在教学方式上以帮扶、合作、游戏、情境、角色、自主六种融合形式为主,且灵活调整、融会贯通。
1.帮扶融合式
帮扶融合式中教师先要“善”于观察幼儿,尤其是特殊幼儿的表现。同时留意普通幼儿在指导特需幼儿时的行为是否恰当。
(1)师帮幼:师幼间的帮扶是指在教师有效观察的前提下,在尊重特殊幼儿自身实际需求的原则下,有的放矢地通过个别化材料、肢体、言语、视觉等多种辅助形式进行帮扶。
(2)幼帮幼:幼幼间的帮扶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幼幼间自发性的或者间接性的主动帮助或隐性帮助,但同时需要教师留意或引导帮扶者的帮扶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2.合作融合式
合作学习、创作是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健特幼儿对于创作过程的参与度,并提高彼此的动手实践能力。
(1)师幼合作:我園采用 2+1+1 的师资配比方案,(即两名幼教教师、一名特教教师、一名保育员),为师幼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好的人力保障。
(2)幼幼合作:此合作形式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幼儿间的有机组合,互相取长补短,组合“最佳搭挡”,形成角色互依的关系,促进健特幼儿的共同成长。
3.游戏融合式
美术教育只有在幼儿真实生活和游戏中,才能为幼儿所感受和接纳,在游戏精神的滋养下幼儿才能得以持续、良好地发展。
(1)肢体类:个别幼儿或集体合作表现一组动态动作,引导健特幼儿发散性思维,针对这一组动作,根据各自的理解、绘画水平,结合各种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2)智力类:采用猜测、猜谜等方式,体现教学的趣味性与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健特幼儿的参与度,凸显活动的游戏精神。
4.情境融合式
众所周知,幼儿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是对场景情有独钟。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情境,把健特幼儿带进充满想象的空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1)创情境:借助真实生活情境或者故事情境的创设,引起健特幼儿情感的共鸣和切身的体验,从而让健特幼儿在情境中萌生绘画兴趣、体验创作乐趣。
(2)临其境: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园所内及园所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让健全孩子带着特殊孩子一起,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5.角色融合式
在“融合式”美术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健特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进入角色后, 能够进一步激发其表现兴趣,为后续想象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1)轮流体验:教师提供给每一位幼儿选择角色和体验角色的机会,既避免表演欲望强烈的幼儿“垄断”体验,又能够满足每个幼儿体验自己喜欢角色的愿望。同时健特幼儿还能在轮流表演、欣赏的过程中学习灵活运用非语言工具来传达信息。
(2)全员体验:将全体幼儿置身与情景角色中,运用声调、语气、表情与手势等体验并表现角色的言行、心理、情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体验相结合,健特幼儿会更好地投入创作中。
6.自主融合式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因此,我们的“融合式”美术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展开。
(1)课内自主:课内自主是指允许健特幼儿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自主的结伴组合、自主的选择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
(2)课后自主:课后自主是指集体活动的延伸,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连续地进行个别化、合作化的创造表现。
二、基于融合的创作需求,创新五步程序
为了提升并丰富健特幼儿的创作技能,表现形式,我们的“融合式”美术教学还需通过五步程序实现幼儿对美的感知、表现和创造过程。
1.融情中激趣
融情不仅表现在健特幼儿间、师幼间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还包含情感的传递和共鸣,从而在主动、积极,充满兴趣和情趣的状态中创作出真情实意的作品。
(1)巧设游戏激趣:特需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求知欲差,精神不稳定,所以在绘画课上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巧设游戏环节来吸引,通过健特幼儿间趣味化、游戏化的互动,引发幼儿的快乐体验,从而促使其从情感上愿意积极投入。
(2)巧设提问推趣:美术活动中幼儿的酝酿想象是自主创作的源泉,教师的有效启发设问则是引导幼儿想象的风向标。教师针对健特幼儿的能力水平,分别提出有趣味、有层次的问题,既能充分发挥健特幼儿的自主性,又能顺其自然地推动活动进程。
(3)巧设生成创趣:一是巧设时尚元素,比如牙膏状的爆米花笔遇热风后会变成小花绽放的样态,更容易吸引特殊幼儿参与进来。二是把准生成内容,例如散步时、节假日中幼儿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强烈兴趣时,教师可顺势而为,及时生成。
2.融知中迁移
知识迁移策略就是教师利用幼儿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实践方法,引导幼儿
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从而促进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极迁移,促进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 (1)横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向难度同等、形式相似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叫横向迁移。如把关于点的认识梳理成“规则形点——自然形点——寻找生活中的点”这样的教学思路,那么在关于线的教学中,就可以迁移过来,即“规则线条——自然形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这样的横向迁移更适宜特殊幼儿的学习轨迹。
(2)纵向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与后续学习处于不同水平,是下位的、先前的学习向更高级的后续学习发生的积极迁移。比如第一次创作幼儿是自由畫出几何图形,第二次创作是在第一次作画的基础上添画出如“海底世界”这样的主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视特殊幼儿的能力水平,放慢迁移的进度、放宽迁移的深度。
(3)生活迁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引导幼儿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去,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以及观察、欣赏等能力。比如将优美的画卷设计成扇子、书签、留言卡等,将精致的手工作品设计成笔筒、花瓶、卡包等。当然, 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可邀请特殊孩子的家长共同参与,有意识地配合孩子一起完成。
3.融技中表现
融合式的操作、表现形式可以使作品的呈现更加完美、内容的表达更加多元、情感的传递更加强烈。因此,我们关注健特幼儿在操作形式上、技能上的融合。
(1)铺垫式融合:“融合式”美术课堂除了关注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更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与审美多样性。在面对不同个性、能力的健特幼儿时,因人而异,采用“你打底我添画”等形式合作表现作品。比如由特需幼儿用颜料打底做铺垫,健全幼儿在底色上添画、创作,形成完整作品等。
(2)改造式融合:改造式则是先由特殊幼儿进行某一个主题的练习和创作,健全幼儿利用特殊幼儿的制作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做出另一个主题的画面和创想。从而让特需幼儿和健全幼儿分别在玩一玩、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贴一贴、做一做等过程中共同参与并完成创作。
(3)往返式融合: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学段,设计不同的趣味课堂进行有层次的学习。比如抓住幼儿的审美兴趣点,从特需——健全——特需,或者健全——特需——健全幼儿之间来回往返合作创作。有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提高特殊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操作过程的真正融合。
4.融思中启迪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让儿童成为那种拥有灵动思想的人, 他们才会真正地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
(1)联想思维:联想并不是空想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师可结合特殊幼儿视觉敏感上的优势,先提供一定数量的视觉元素,比如一条线、一颗点、一个图形等,同时提供联想思考的方法,如从造型方向联想、从相似性方向联想、从组合方向联想、从功能方向联想等,让健特幼儿在分享碰撞出产生新的创作思维点。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比如利用文学作品的场景、角色,让健特幼儿在欣赏、交流中获得启迪,进而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相反的方向去观察和思考,避免单一正向思维和单向认识过程的机械性,克服认识物体表面现象的简单化。比如蚂蚁比人大,人比建筑物高;比如太阳除了是圆的,还可以是方的、三角形的、棱形的随意形状等,这样的逆向思维也符合特殊幼儿会奇思妙想的特性。
5.融创中突破
“创意”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特征,幼儿美术创意思维的培养是“融合式”美术教育的重头戏。“创意”即为“创造性构思”,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打破常规的想法。
(1)千里姻缘一线牵:指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跨界联姻”。比如当美术与音乐浪漫“邂逅”,视觉的美感和听觉的愉悦完美组合,就能调动喜欢音乐的健特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比如当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也能更好地触动幼儿的创意点,发展其更多的想象空间。
(2)头脑风暴集思想:指的是教师在美术课堂中担任主持的角色,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哪怕是异想天开,尽可能多而广地展开创想,从而提高团队的创造力。
(3)丰富教学巧突破:新理念下,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养成,是重要的教学开展路径,因此在“融合式”美术教学中,丰富教学开展方式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开展“形体变形”“材料变异”等多种教学活动,能够大大丰富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使得美术教学从常态中巧妙创变、突破,促进健特幼儿的共同蜕变和成长。
(嘉兴市阳光智障(孤独症)幼儿教育康复中心 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