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帖子来源:U客论坛.UFO探索帖子名称:你相不相信有灵魂这回事? 
     帖子地址:http://bbs.fdts.com.
    cn/thread-1924-1-1.html 
     发贴时间:2009年6月2日
  
  
  
   楼主:把上帝笑死
  
  【编者】:一个全新的栏目,希望借助这个栏目,将大家在u客论坛中的“胡言乱语”集中发布到这里,使更多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稚嫩”的思想火花中有所思,有所得。也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论坛,积极参与论坛话题的讨论。提醒一下,本帖的楼主将获得创意奖金100元。
  【把上帝笑死】:你相不相信有灵魂这回事?下面是一个调查表,请朋友们选择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你相不相信有灵魂这回事?”
  不知道(3.38%)
  不相信(8.11%)
  相信(37.84%)
  理智上不相信,情感上相信(10.81%)
  见过(4.05%)
  宁愿有,但知道没有(2.70%)
  持保留态度,等待证明(12.16%)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8.78%)
  【阳光】:我想证明它(有或没有)(12.16%)
  dqxdy:理智上不相信,情感上相信。
  我是相信有灵魂的,不过我相信的“灵魂”可能与通常说的灵魂不大一样。
  【anziwu】:我是绝对相信有灵魂之说。
  【adobe】: 我是绝对不相信有灵魂之说,但又怕我的感觉错了,呵呵。
  【把上帝笑死】:这个嘛,我也有点疑惑,反正到底是什么……呵呵。
  【飞翔大地】:有灵魂是肯定的。犹如机器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合而成,人的身体是硬件,而灵魂则构成了人的软。熊两者统一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就不能叫人了。
  【dahu006yu8yu】:大休上和楼上说的差不多但是有点小区别。我认为,人的肉体硬件是可以思考的,软件是灵魂灵魂只能影响,不能控制硬件。软件病了,硬件也就病了,所以我们的会通过中医调理硬件身体,间接影响软件灵魂,达到治疗的目的。
  【ddlule】:灵魂之说太虚无缥缈,只是传说,从未证实。大多是以讹传讹,应了一句老话,谎话说多了,不信也相信了。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和曾子同名的人杀人了,有人马上告诉曾母,让她快跑;曾母不信依然坦然织布,后来接二连三有人告诉曾母让她快跑,曾母害怕了,扔下手中的梭机,跳窗逃跑了。
  【天将】:没错,三人成虎。
  【天将】:好像是一现象,叫哈奇森效应。百度一下可知。
  【蛇院】:鄙人眼中的“灵魂”和迷信上的“灵魂”是不太一样的,也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灵魂”也许就是一个能量体,一个让我们能够运动(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包括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字)的很神秘的东西。但是鄙人相信我们一定会证明出答案来的。
  【Ihwan】:持保留态度,等待证明。  【seraphlau】:我觉得“灵魂”是一种气场。能量强的就会被人类看到,能量弱的慢慢就消散了。能量强的甚至能移动物体(也许就是所谓的阴魂不散吧),有的气场甚至能强大到吸收声音和光线(要不怎么总有人报告说听见和看见)。呵呵,自己瞎猜的……
  【墨荷】:一些很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人怎么能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呢?如明过灵魂的存在,把一个将死之人放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上,此人死后天平变轻了。说明人体内在有灵魂Charl0221
  【zhujet】:非物质的东西我们从未未探索过。
  xyihf321】:你现在的思维就是灵魂在起作用。
  【寻Alien】: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niji:持保留态摩,等待证明。
  【中华不败】:灵魂是肉体的软件!
  【奎目郎 119】:持保留态度,等待证明!!
  【浑海大熊】:灵魂是硬件,而躯体是软件。灵魂是可以用不同的躯体当载体的。不过不是在同一时间段里,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和研究精神方面的课题。
  【Lhw1985:人类都会相信……
  【浑海大熊】:老早以前我就给我身边的朋友同学说过:人的一生不过就是一个过程,人类进化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在灵魂的进化。他们没人理解(唉,知音难求!)。那时就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和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不断增加,我更坚信这个理论。有时也苦恼,因为现在的科技确实没法证实“灵魂”这个问题。不知你们有何高见?
  【望月犀牛】:“好像听说过有人曾经证明过灵魂的存在,把一个将死之人放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上,此人死后天平变轻了。说明人体内存在有灵魂。”这不能说明人有灵魂,人死了不喘气了,在天平上气也是有重量的,所以这个实验没有一定的说服力。
  【蓝色UFO】:世上本无鬼,人心才有鬼。
  【中华不败】:灵魂是软件,没有软件怎么驱动生命运动?
  【jujueo3】:等你经过一次你就相信有这样的事情了,我是亲自经历过。
其他文献
会合点32:  欢迎第一个单细胞表亲!    时间:  可能在9亿年前,距离我们上一个会合点大约有1亿年。    地点:  海洋中。    加几者:  140种现生的领鞭毛虫。    形貌: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细胞了,长着一条用来做推进器的鞭毛。有时我们还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松散的小群体,但结构与海绵不同。此外,我们所有的细胞都是相同的,没有产生分化。    特征:  领鞭毛虫被认为是现存的生物中与
期刊
贴子来源:U客论坛·UFO探索   帖子名称:真的存在外星人吗?  帖子地址:http://bbs.fdts.com cn/threod-2816-1-6.html  发帖时间:2009年6月25日  楼主:简单    编者:一个全新的栏目,希望借助这个栏目,将大家在u客论坛中的“胡言乱语”集中发布到这里,使更多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稚嫩”的思想火花中有所思,有所得。也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论坛,积极参
期刊
来自于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成功地描述和解释了木星带状风圈的所有重要特征。这项模拟暗示,木星上的风流系统也许一直深入到7000千米以下的深层大气之中。  驱动这些风流的力量是一些较小的湍流,它们被行星弯曲的表面和迅速的自转整理成了环绕行星的带状风圈。这个计算机模型还解释了为什么会存在二种类型的风圈:赤道附近的是强劲
期刊
在食物供给不稳定的地区,难以预测的恶劣气候,为土壤、植物与人口带来更剧烈的冲击。面对夏季热浪干旱侵袭,究竟需要怎样的水资源策略?  气候科学专家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在21世纪下半段,夏季极端的高温与旱象将成为常态。而2003年年初欧洲大陆土壤水分的快速减少,似乎预示了欧洲接下来的夏季热浪。热浪使土壤水分快速消失,极其干燥的土壤,又助长了热浪,二者交互影响。  土壤水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土壤冲蚀、
期刊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一生投身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写出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令李约瑟困惑不解的是,中国古代创造出了杰出的技术成就,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起源?这一问题被中国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在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曾掀起一阵风潮,答案众说纷纭。主流的观点认为是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制约了科学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当代科学史专家
期刊
●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出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肯定者说:这项技术或可用来制造特定的藻类,以净化导致气候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可能为炼油厂生产新的碳氢化合物清洁能源;还有助于加速疫苗生产,以及制造新食材和化学物质。  ●否定者担忧:这是取代“
期刊
引力无穷的超大质量黑洞    恰恰在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2.6万光年远的地方,拥有银河系中最重的天体——一个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被压缩为一个点。距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越近,遭遇的引力就越强。一旦距离其过近,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而被吞噬。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对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令其减缓的速度远远超过银河系中的任何物体。这使得它成为一台“天生的时间机器”。  我喜欢想
期刊
生物学家认为:地球现存生物都源自同一先祖。这个观点似与人的直接觉不符,但从胚胎发生、同源器官到痕迹器官的形态学证据,再到蛋白质与基因的分子层面,都指向同一结论。根据这个论点,生物从单细胞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鱼到两栖在到爬虫乃至于鸟及哺乳动物,都该有处于过渡期的物种存在才是。发掘这些环节物种的化石,就成了古生物的重要工作。  成年后,我的典型夏季生活写照:穿越过北极圈,置身于冰天雪地中,在悬
期刊
C档案编号:NO.57  C档案编号:NO.57  目击时间:2005年5月25日 12时31分  目击地点:乌鲁木齐  南山庙儿沟镇停车场  目击人数:1人  飞行物数量:1个  飞行物形状:碟状  飞行物颜色:黑色  目击报告是否报告:是  相机型号:佳能400  目击人:吴涛  目击人地址: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车务段工会  备注:  2005年5月21日,我和单位同事六人参加了乌鲁木齐北山
期刊
“巴拉德先生因成功探险加的好运和科学带头人的专门只是而收益终身。”  国家地理驻会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是一名有着125次探险经历的老手,许多经历是搜寻失事的沉船和史前器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85年他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巴拉德是美国康涅狄格州密斯狄克探险协会主席,罗德岛州大学考古海洋学研究所长。  前海军军官巴拉德,已被授予过30多次奖励,包括6次战功和国家地理特技术领先的真知灼见。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