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探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内涵、研究范围及其翻译,分析该术语汉译混乱的外部、内部原因,提出在翻译该学科中的术语时应加强沟通与合作,从而规范相关术语的使用,推动术语和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涵化,术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5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2SJD740032)
作者简介:张美伦(1980—),女,汉族,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通信方式:[email protected]。 引 言 术语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荀子·正名》中的许多论点与术语问题有关。然而关于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以下简称IC)中术语译名的研究却微乎其微。IC是研究不同文化交流领域具有代表意义的术语,对该术语的理解和翻译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并廓清其关联,于当下术语译文“辈出”的现状有参照意义。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文章,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诞生[1]。1983年,何道宽教授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向国内学者推介。1985年,胡文仲教授发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引入中国[2]。但30年来,关于该学科术语研究的论文和书籍却寥若晨星,这不利于解决日前该学科术语译名纷乱的问题,更不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语研究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其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比较;(3)跨文化大众传媒;(4)跨文化管理;(5)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跨文化培训[3]。而关于该学科术语翻译的却是屈指可数,只有陈国明先生的《“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安然女士的《“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和任瑞女士的《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4]。
200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跨文化交际系列丛书”,为读者学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该系列丛书中术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混乱。比如“acculturation”在丛书中有时被译为“文化适应”,有时则被译为“同化”,这又异于陈国明先生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使用的“濡化”,而百度百科则将该术语译为“涵化”[5]。
对于术语翻译、理解混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ommunication一词。虽然大家都在使用它,但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6],汉译也有差异。至于该学科中的核心术语IC,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具体分析。
二 术语IC翻译中的断裂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中核心术语IC的翻译理解,我国学术界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IC存在一词多义,即“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罗素(Russell)1903年曾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即指称”理论:“所有的词语作为代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符号,在这种简单的含义上它们是有意义的。”[7]指称义指的就是某些代词名词在文章中的具体称述对象。用来指称事物的词语叫“指称语”,所指称的事物叫指称对象。从根本上来讲,IC既可以指文化差异会对沟通产生不同解释和期望的交际现象,又可以指这一学科。当其所指对象为交际这一现象时,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然而当其所指对象是这一学科时,则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有些研究学者对IC的所指做了区分,而有些则不然,这样一来,读者只能根据语境来判断该术语的具体所指。
其次,IC与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CC)的内涵容易混淆。通常把西方的IC和CC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严格地讲,两者在概念和研究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早在1987年,古迪孔斯特(Gudykunst)就试着把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领域做了分类。他以互动(interactive)——比较(comparative)和人际间(interpersonal)——媒介(mediated)四个观念为两根主轴,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四类:(1) IC(跨文化交际);(2) CC(跨文化传播);(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间传播);(4) comparative mass communication(比较大众传播)[8]。跨文化交际由“人际间”和“互动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或者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互动过程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间、种族间和少数民族间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传播由“人际间”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比较来自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传播行为的异同;国际间传播由“互动的”和“媒介的”两个概念组成,主要是对其他国家媒介传播的研究;比较大众传播由“媒介的”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比较不同国家的媒介系统。
他认为,IC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者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而CC则是IC研究的一部分。CC源于文化人类学,其研究重点是文化对比研究。受人类学的影响,CC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譬如,强交际语境与弱交际语境交际之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面对面交际行为的对比研究,均属于CC的研究范围。CC的研究是IC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IC研究和认识的先决条件[9]。
再次,CC的研究等同于跨越国家疆界的研究。在如今多元化世界里存在诸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跨文化交际也一直存在,在许多人类学实地调查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一本讲述农民上访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就可以发现,一般农民和上访精英们的交流便是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妇女,她们对于整个事件基本处失语状态,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构建起完整的叙事,被问起时只会笑着说“不知道”“说不清”,或者只能以“琐碎”的情节片段来诠释整个事件。在一个小小的偏僻的乡村内部就存在如此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全球化、社会分层更明显的城市。而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分析《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总统、主席出访和重大外交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此来论证中美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这恐怕片面理解了CC的内涵[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涵化,术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5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2SJD740032)
作者简介:张美伦(1980—),女,汉族,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通信方式:[email protected]。 引 言 术语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荀子·正名》中的许多论点与术语问题有关。然而关于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以下简称IC)中术语译名的研究却微乎其微。IC是研究不同文化交流领域具有代表意义的术语,对该术语的理解和翻译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并廓清其关联,于当下术语译文“辈出”的现状有参照意义。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文章,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诞生[1]。1983年,何道宽教授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向国内学者推介。1985年,胡文仲教授发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引入中国[2]。但30年来,关于该学科术语研究的论文和书籍却寥若晨星,这不利于解决日前该学科术语译名纷乱的问题,更不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语研究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其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比较;(3)跨文化大众传媒;(4)跨文化管理;(5)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跨文化培训[3]。而关于该学科术语翻译的却是屈指可数,只有陈国明先生的《“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安然女士的《“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和任瑞女士的《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4]。
200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跨文化交际系列丛书”,为读者学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该系列丛书中术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混乱。比如“acculturation”在丛书中有时被译为“文化适应”,有时则被译为“同化”,这又异于陈国明先生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使用的“濡化”,而百度百科则将该术语译为“涵化”[5]。
对于术语翻译、理解混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ommunication一词。虽然大家都在使用它,但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6],汉译也有差异。至于该学科中的核心术语IC,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具体分析。
二 术语IC翻译中的断裂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中核心术语IC的翻译理解,我国学术界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IC存在一词多义,即“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罗素(Russell)1903年曾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即指称”理论:“所有的词语作为代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符号,在这种简单的含义上它们是有意义的。”[7]指称义指的就是某些代词名词在文章中的具体称述对象。用来指称事物的词语叫“指称语”,所指称的事物叫指称对象。从根本上来讲,IC既可以指文化差异会对沟通产生不同解释和期望的交际现象,又可以指这一学科。当其所指对象为交际这一现象时,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然而当其所指对象是这一学科时,则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有些研究学者对IC的所指做了区分,而有些则不然,这样一来,读者只能根据语境来判断该术语的具体所指。
其次,IC与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CC)的内涵容易混淆。通常把西方的IC和CC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严格地讲,两者在概念和研究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早在1987年,古迪孔斯特(Gudykunst)就试着把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领域做了分类。他以互动(interactive)——比较(comparative)和人际间(interpersonal)——媒介(mediated)四个观念为两根主轴,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四类:(1) IC(跨文化交际);(2) CC(跨文化传播);(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间传播);(4) comparative mass communication(比较大众传播)[8]。跨文化交际由“人际间”和“互动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或者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互动过程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间、种族间和少数民族间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传播由“人际间”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比较来自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传播行为的异同;国际间传播由“互动的”和“媒介的”两个概念组成,主要是对其他国家媒介传播的研究;比较大众传播由“媒介的”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比较不同国家的媒介系统。
他认为,IC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者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而CC则是IC研究的一部分。CC源于文化人类学,其研究重点是文化对比研究。受人类学的影响,CC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譬如,强交际语境与弱交际语境交际之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面对面交际行为的对比研究,均属于CC的研究范围。CC的研究是IC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IC研究和认识的先决条件[9]。
再次,CC的研究等同于跨越国家疆界的研究。在如今多元化世界里存在诸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跨文化交际也一直存在,在许多人类学实地调查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一本讲述农民上访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就可以发现,一般农民和上访精英们的交流便是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妇女,她们对于整个事件基本处失语状态,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构建起完整的叙事,被问起时只会笑着说“不知道”“说不清”,或者只能以“琐碎”的情节片段来诠释整个事件。在一个小小的偏僻的乡村内部就存在如此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全球化、社会分层更明显的城市。而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分析《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总统、主席出访和重大外交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此来论证中美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这恐怕片面理解了CC的内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