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柳树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穿过一段弥漫着尘埃和漫步着细小的沙石地段之后遇见他们的。他们居住在一座繁华的城市里。
  从远处望去,他们像一位位在黎明的晨曦中梳理头发的美女。瞧,翡翠色柔软而纤长的头发顺风浮起,犹如一片绿色水雾,显得十分漂亮。走近一点,才发现他们如同一道道碧绿色的水晶帘,代替这座城市的主人热情地欢迎你。当我刚想动手抚摸他们时,他们竟然轻轻一躲就避开了我的触碰,接着所有的枝条都动了起来。我想他们应该是在向我诉说他们那可怜的身世,让我不要为难他们。
  几十年前,他们生长在一条有着晶莹的流水的山溪旁边。他们用每天清晨微风送来的第一滴露珠沐浴,又以第一缕阳光拂去身上的尘土。他们曾经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脚下的蚂蚁搬家,觅食,嬉戏;倾听着优雅婉转的鸟鸣;咀嚼着土里肥沃的有机物;喝着甘甜的,不掺杂质的溪流。现在,他们每天只能以飞在空中的脏乱不堪的尘土为自己进行装饰;呼吸着污浊腐臭的空气。他们看到的只是川流不息的汽车;听到的只是嘈嘈切切的车笛声;吃的只是藏在土地深层的尘土;喝的却是来自洒水车上的锈水。即使这样他们依旧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每当第一缕阳光照到这座城市时,他们就舒展开绿玉般的嫩叶迎接光明。我常常站在他们的身边,仔细的端详着他们,他们似乎年纪较大了,深棕色的树皮龟裂了,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但依旧伸展着长长的嫩嫩的枝条。
  当我走进他们时,我才开始发现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许在他们之间,我已忘记了那时的我了吧!为了再次走进他们,我学习了早就应该懂的事情:
  我已懂得了接收尘土的拥抱。
  我也懂得笑着迎接朝阳,点头恭送落日。
  而且我几乎学会了平静,不在去抱怨。
  [点评教师 谢永芳]
  读完本文,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这个坚强又热情并带点愁绪的小女孩拨动了,她的文字是那么的有灵性,化生活为一批批从深山老林里挪移过来的吸取尘土、释放氧气的绿化树——柳树;她的笔是铿锵有力的,因为她热爱生命,热爱有着奉献精神的绿化树——柳树;她的笔是向往自由的,因为她的绿化树——柳树才有了没有自由的自由。假以时日,她一定会实现心中的理想,让自己也成长为绿化树。像柳树一样的人物:不计较得失,甘于奉献。
其他文献
总喜欢掀开杏色的窗帘,任阳光肆意地泼洒进昏暗的书房,连同心头逼仄的天空。  即便不敢像尼采一般说出“我是太阳”,也要做一个阳光少女,守望花开的美丽。  小时候考试失败,总是沮丧地徘徊在夜深的街区。直到人潮散尽,只剩下路灯光影摇曳生姿。那时候总觉得人生不过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没有花香,只有雪飘。积雪覆盖在冰冷的心上,又添一丝凉意。  然而有一天,在一个破旧的胡同里,听到一位俊朗优雅的少年安然弹奏《晨
期刊
艾琳娜不知道奶奶最近到底是怎么回事,总是丢三落四的。她一会儿忘记了把钥匙放在哪儿,一会儿又忘记了钱包在什么地方,有一次出门购物她竟然在商场里迷了路,找不到出口……  “奶奶怎么啦?”艾琳娜焦急地问妈妈,“以前她挺精神、挺能干的,现在看起来却情绪低落,丢三落四的,而且特别容易忘事。”  “奶奶现在已经变老了。”妈妈告诉艾琳娜。  “变老就是这个样子啊?人老了都会健忘吗?我以后变老了会不会也健忘呢?”
期刊
迁西一个朋友发来短信:栗花节到了,来看栗花吧。  想起了你。  去年,也是这个时节,你发来同样内容的短信。我说:忙啊。你说:栗花不等人。我开始在心里跟自己打架。结果,那个忙俗务的自己打败了那个想看花的自己。  新板栗上市了,却传来不幸的消息——你与夫人,在去遵化的路上遇到车祸,双双殒命。  我哭着,赶到迁西去为你送行。  一路想着你小小亮亮的眼睛,想着你温煦的笑。师姐,你总是这样叫我。是在一个会上
期刊
近日,一组爸爸与女儿的“婚纱照”在网上迅速走红,这组照片温馨感人,更充满了怀念的味道,引发了网友们热议,大家纷纷留言祝福这对父女并转发高达上百万次。那到底是一组什么样的照片,在它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这要从照片中的爸爸哈本·纳瑞的忧伤说起。  2009年,年轻的英国摄影师哈本·纳瑞邂逅了美丽的姑娘艾莉,两人一见钟情并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同年底,哈本与艾莉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并约定要相爱一世,相伴一生
期刊
为了解决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成本问题,安德东克招募了大量华工。尽管中国劳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可是他们的一切却被轻轻抹杀,只留下铁路沿线的华工墓地和一位无名诗人的诗句:“为修路而死”。  1867年7月1日,英国在北美大陆东部的四个省组成联邦,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就是加拿大的雏形。之后,陆续有一些省加入联邦,成为了目前加拿大的样子。
期刊
如果让人细数生命中的懊悔之事,怕是每个人都会口袋满满。诗人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人生有多少怅然若失的后悔之事啊,永远无法回过头去,重走一遍。只能于窗前默默看着那株梅花,看着那落瓣成蝶,不挣扎,任秋日的阳光摄走魂魄,阳光便也有了盈盈暗香。  我便是那口袋满满的人。总是念念不忘,那曾经的惊鸿一瞥。  那时的她风华正茂,独自经营着一家茶社。每日里零星的有些客人来喝茶,生意不
期刊
明末清初文人喜用“试”字,就是浅尝辄止,带有一种短暂性,并不是执著地全身去投入。即兴为之,适可而止。一种行为摆弄完之后再换一种,永远保持兴趣的新鲜和身心适宜;后人当事业去做就非文化初衷了。当时的文人吴从先概括得好:“乘起兴之所适,无使神情太枯”,点明了工作理念。  晚明时代的文人讲究雅致,追求悠闲情趣,米兰昆德拉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名句,晚明文人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古人不像我们,我们
期刊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在郑国卖明珠的楚国人,用木兰木做了个匣子(装明珠),用桂椒为它熏香,用珍珠玉石来点缀它,用玫瑰石来装饰它,用羽毛翡翠来衬托它。一个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明珠还了。这说明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期刊
“铃……”下午4点刚过,一阵电话铃声传来。这个钟点谁会打电话来?一定是润兰。果然,话筒里响起了她那柔美的声音:“你好吗?最近到哪去了……”于是乎拉起家常,海阔天空地聊起来。  这些看似平常的电话,嘘寒问暖、侃侃而谈,充满温馨和惦念。我很感慨:如今这个年代,个个都忙得一塌糊涂。当老板的忙于谈生意赚钱,当领导的忙于开会作报告,上班一族没完没了地加班,退休的上有老下有小,还参加各种爱好班……别说给你打电
期刊
抢劫胜利果实  抗战胜利消息的传来,使戴笠既兴奋又有些茫然,尽管他很清楚,日本一投降,中共就成了主要敌人。他命令各特务武装集结待命,同时,命令冈村宁次不要向中共缴械。老蒋暗中命令戴笠,尽全力接收上海,维持京沪地区治安,整肃汉奸,处理伪军,等候中央军队到来。  戴笠首先命令忠义救国军淞沪地区指挥阮清源,连夜率部队向无锡太湖一带及吴淞一带挺进;令集结在温台区的忠义救国军,及军统海上行动总队以及中美所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