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现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艺术行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样,现代的艺术发展也会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所以,作为年轻的一代,作为朝气蓬勃的一代,我們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符号,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一起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现代雕塑;传统符号;仕女
一、中国现代雕塑
1、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
中国现代雕塑就是在继承传统文明的基础上,传达出一种前卫思想的艺术。在进入20世纪后,我国的宗教雕塑逐渐走向衰落,民间雕塑充满活力。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受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领袖纪念像和架上肖像雕塑。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基于新中国成立的现状,出现了许多具有纪念、鼓励、积极向上意义的雕塑,主要是人物雕塑,以静态为主,代表作品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雕塑创作也出现了消极低沉、数量减少的现象,代表作品是四川的《收租院》。在抗战期间,出现了一些具有纪念性意义的雕塑,这时期的雕塑主要是用来作宣传和教育,出现了动态的雕塑;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稳定,科技开始发达,雕塑种类增多,材料丰富,这时期的雕塑注重形式美,也出现了平民化的特点。90年代,受外来文化影响,更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与现实世界,表达内心情感。21世纪以来,雕塑更具创新性,引进了许多西方现代雕塑的东西,加上科技的发展,雕塑变得形式多样了、内容丰富了、形态各异了、材质多种了,中国现代雕塑迎来了春天。
2、中国现代雕塑的特点
⑴现代雕塑最显著地特点就是,材料更加丰富。比如:玻璃钢、不锈钢、植物纤维等。
⑵ 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相比更突出的特点是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雕塑不仅仅是处在本身的意寓范围内,它还能与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雕塑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新意。
⑶现代雕塑在造型上比传统雕塑更夸张。传统雕塑大部分是静态,现代雕塑追求的是动态夸张的态势。但是现代雕塑追求的是雕塑本身造型的夸张和抽象,着重突出外在形体的动态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⑷现代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相比,在题材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⑸成型角度:在以往的雕刻、塑造、铸造等的传统成型工艺上又有所发展,如:焊接、构造、组合等。
二、中国现代雕塑下的傳统符号——“仕女”
1、中国现代雕塑与传统符号的关系
现代雕塑不是单纯的全部直接取材于当下,而是会结合传统的文化或传统的题材,创作出符合时代的雕塑。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年的时间洗礼后,仍然能伫立在东方这块神圣的大地上,这是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拟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本土的文化开始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了,导致了今天有许多领域被逐渐地“西华”了。特别在一些后来引进的学科上更是明显,如我现在所学的专业——“雕塑”。它刚从外国引进来时,就完全按照外国的体制去发展,可以说是全盘引进了,它以西方的写实道路去发展,忽略了中国传统雕塑的意境。不过现在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一些雕塑家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重要性,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一些传统元素。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现代雕塑事实上就是将传统符号经过推敲提炼,转化成了现代符号,使其具有现代化特征。反过来,现代雕塑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样就会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光大。我的作品就是借鉴中国唐代仕女形象,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形象,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将传统符号进行了创新。
2、仕女
仕女指宫女,以美女为题材的 中国画,旧指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在宋以后多叫士女,代表的是中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历代画家合并者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仕女形象,但是,在男性至上的中国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与天理人情琴棋书画相伴,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
三、创作过程
整个作品是通过塑造中国传统的“仕女”,再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加以点缀,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的创新,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素材,让现代雕塑更具民族特色,让传统题材历久弥新,更具特色。作品参考了《山海经》中的神兽,将神兽与仕女结合,视觉效果会更突出。自己查阅了《山海经》中各神兽的资料,最后选出了与我所塑造的仕女能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兽“虎蛟”与“朱雀”。“虎蛟”是一种既像鱼,又像蛇的神兽,可以给人带来健康。在我的创作《仕女系列一》的外观造型上,我把“虎蛟”和仕女高耸的发髻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仕女看起来就有了很强的趣味性,更引人瞩目,也能够让作品充满活力与张力。在之后的修改中,将原来有纹理的头发改成了与神兽形象相适应的水波纹纹理,也就是由之前的繁密改为了现在的疏简,使得整个雕塑的繁简疏密更恰当合理。“朱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能给人带来祥瑞。在《仕女系列二》中,将朱雀作为了仕女手中的琵琶,这样比单一的琵琶更具活力、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也给仕女雕塑注入了新的形象特征。在衣服的处理上,上半身衣服处理简单,下半身衣服与“朱雀”的身体相结合,做了具有羽毛特征的纹理,就使得整个雕塑的疏密关系和谐统一了。
四、创新之处
立意新颖、独特,创意上将古神话中的“兽”与唐代“仕女”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地塑造唐代仕女或是塑造神兽的的规律,将两者有意地结合起来,更具吸引力。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题材,并将传统形象完美结合,这样就会丰富现代雕塑的内容。与其他一些人做的仕女雕塑相比,他们也是采用了现代手法,但是他们就只是做出了单一的唐代仕女形象,我的创作是把仕女形象卡通化,再将神话故事中“兽”的形象和仕女形象结合起来的,比其他人的作品更具趣味性,显得更具活力与张力。
结语
经过这次创作,深刻地体会到现代雕塑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现代雕塑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创新与延续。我们在创作时,要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现代化,这样既丰富了现代雕塑的内容,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唐代仕女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她们“丰肥艳丽,浓烈放姿”的特征,体现了唐朝人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个性,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学习、创作中,我会继续研究、挖掘、引用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符号,将其与自己的作品完美结合,让自己的作品能够继承传统又不失创新。
参考文献:
[1],曾倩婷,现代雕塑的“因循”与“革命”[J],艺术·生活,2006,06
[2],孙建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08
[3],常宁生,传统文化与现代雕塑,雕塑,2004,05
[4],侯瑞雯,唐彩绘贵妇俑风华绝代的另类美女[J],检察风云,2008,08
[5],蒋道银,唐代彩绘陶仕女俑的修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关键词】:中国现代雕塑;传统符号;仕女
一、中国现代雕塑
1、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
中国现代雕塑就是在继承传统文明的基础上,传达出一种前卫思想的艺术。在进入20世纪后,我国的宗教雕塑逐渐走向衰落,民间雕塑充满活力。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受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领袖纪念像和架上肖像雕塑。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基于新中国成立的现状,出现了许多具有纪念、鼓励、积极向上意义的雕塑,主要是人物雕塑,以静态为主,代表作品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雕塑创作也出现了消极低沉、数量减少的现象,代表作品是四川的《收租院》。在抗战期间,出现了一些具有纪念性意义的雕塑,这时期的雕塑主要是用来作宣传和教育,出现了动态的雕塑;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稳定,科技开始发达,雕塑种类增多,材料丰富,这时期的雕塑注重形式美,也出现了平民化的特点。90年代,受外来文化影响,更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与现实世界,表达内心情感。21世纪以来,雕塑更具创新性,引进了许多西方现代雕塑的东西,加上科技的发展,雕塑变得形式多样了、内容丰富了、形态各异了、材质多种了,中国现代雕塑迎来了春天。
2、中国现代雕塑的特点
⑴现代雕塑最显著地特点就是,材料更加丰富。比如:玻璃钢、不锈钢、植物纤维等。
⑵ 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相比更突出的特点是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雕塑不仅仅是处在本身的意寓范围内,它还能与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雕塑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新意。
⑶现代雕塑在造型上比传统雕塑更夸张。传统雕塑大部分是静态,现代雕塑追求的是动态夸张的态势。但是现代雕塑追求的是雕塑本身造型的夸张和抽象,着重突出外在形体的动态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⑷现代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相比,在题材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⑸成型角度:在以往的雕刻、塑造、铸造等的传统成型工艺上又有所发展,如:焊接、构造、组合等。
二、中国现代雕塑下的傳统符号——“仕女”
1、中国现代雕塑与传统符号的关系
现代雕塑不是单纯的全部直接取材于当下,而是会结合传统的文化或传统的题材,创作出符合时代的雕塑。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年的时间洗礼后,仍然能伫立在东方这块神圣的大地上,这是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拟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本土的文化开始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了,导致了今天有许多领域被逐渐地“西华”了。特别在一些后来引进的学科上更是明显,如我现在所学的专业——“雕塑”。它刚从外国引进来时,就完全按照外国的体制去发展,可以说是全盘引进了,它以西方的写实道路去发展,忽略了中国传统雕塑的意境。不过现在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一些雕塑家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重要性,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一些传统元素。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现代雕塑事实上就是将传统符号经过推敲提炼,转化成了现代符号,使其具有现代化特征。反过来,现代雕塑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样就会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光大。我的作品就是借鉴中国唐代仕女形象,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形象,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将传统符号进行了创新。
2、仕女
仕女指宫女,以美女为题材的 中国画,旧指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在宋以后多叫士女,代表的是中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历代画家合并者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仕女形象,但是,在男性至上的中国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与天理人情琴棋书画相伴,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
三、创作过程
整个作品是通过塑造中国传统的“仕女”,再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加以点缀,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的创新,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素材,让现代雕塑更具民族特色,让传统题材历久弥新,更具特色。作品参考了《山海经》中的神兽,将神兽与仕女结合,视觉效果会更突出。自己查阅了《山海经》中各神兽的资料,最后选出了与我所塑造的仕女能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兽“虎蛟”与“朱雀”。“虎蛟”是一种既像鱼,又像蛇的神兽,可以给人带来健康。在我的创作《仕女系列一》的外观造型上,我把“虎蛟”和仕女高耸的发髻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仕女看起来就有了很强的趣味性,更引人瞩目,也能够让作品充满活力与张力。在之后的修改中,将原来有纹理的头发改成了与神兽形象相适应的水波纹纹理,也就是由之前的繁密改为了现在的疏简,使得整个雕塑的繁简疏密更恰当合理。“朱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能给人带来祥瑞。在《仕女系列二》中,将朱雀作为了仕女手中的琵琶,这样比单一的琵琶更具活力、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也给仕女雕塑注入了新的形象特征。在衣服的处理上,上半身衣服处理简单,下半身衣服与“朱雀”的身体相结合,做了具有羽毛特征的纹理,就使得整个雕塑的疏密关系和谐统一了。
四、创新之处
立意新颖、独特,创意上将古神话中的“兽”与唐代“仕女”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地塑造唐代仕女或是塑造神兽的的规律,将两者有意地结合起来,更具吸引力。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题材,并将传统形象完美结合,这样就会丰富现代雕塑的内容。与其他一些人做的仕女雕塑相比,他们也是采用了现代手法,但是他们就只是做出了单一的唐代仕女形象,我的创作是把仕女形象卡通化,再将神话故事中“兽”的形象和仕女形象结合起来的,比其他人的作品更具趣味性,显得更具活力与张力。
结语
经过这次创作,深刻地体会到现代雕塑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现代雕塑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创新与延续。我们在创作时,要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现代化,这样既丰富了现代雕塑的内容,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唐代仕女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她们“丰肥艳丽,浓烈放姿”的特征,体现了唐朝人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个性,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学习、创作中,我会继续研究、挖掘、引用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符号,将其与自己的作品完美结合,让自己的作品能够继承传统又不失创新。
参考文献:
[1],曾倩婷,现代雕塑的“因循”与“革命”[J],艺术·生活,2006,06
[2],孙建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08
[3],常宁生,传统文化与现代雕塑,雕塑,2004,05
[4],侯瑞雯,唐彩绘贵妇俑风华绝代的另类美女[J],检察风云,2008,08
[5],蒋道银,唐代彩绘陶仕女俑的修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