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世界形势经历了巨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稳中求进,迎难而上,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未来几年依旧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发现机遇,甚至创造机遇,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和平外交;路径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外交表达和行动,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新阶段,表现出未来几年中国外交的特征与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务实灵活,同时姿态上也更为从容自信。当前外交继承而且努力完善关于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
一、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
当前我国外交形势的主流积极向好。首先是积极优化国际秩序,国际认可度提高。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主张循序渐进,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致,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中国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朝核、伊核等重大地区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反映了中国在使用武力问题上严肃、审慎的态度,对国际局势的演进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同多数大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在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的演变中目前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致力于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本,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世界核大国兼能源大国俄罗斯与中国有着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升级,已发展为当今世界上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1]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领导人互访密集,双方部长级会议、副部长级会议已机制化。中国和欧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非常广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的周边外交处在黄金时期。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将建设和谐周边作为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重点。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發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2]
最后,立足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与很多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也优势互补。在金砖五国的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充满豪气地告诉世界,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尽管还有各种问题,但只要志同道合、只要心气相连、只要彼此放眼未来,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一定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更平衡、国际关系更多元、世界治理模式更有效。
二、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第一,国际大环境负面因素增多。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日益凸显。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涌动,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四处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国博弈明显升温,全球治理步履维艰,世界经济持续低迷。[3]同时,全球性问题和危机加重,诸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环境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等。
第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矛头主要针对中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这影响到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大国地位,于是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对外战略重心东移,锋芒所向主要是冲着中国。这是中国外交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最大和最主要的挑战。
第三,中国周边环境趋于严峻和复杂化。中国周边国家存在对中国崛起的不信任感,尤其是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等主权问题争议的东盟国家尤为如此。印度对中国有着浓重的“瑜亮情结”,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它在加强同美国军事合作的同时,增加了针对中国的行动,在中印边境增强军力,这些都将在中印关系中留下阴影。
三、实现和平外交的路径
1.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至关重要
时代主题的转换往往是国际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把握时代主题可以说是最高战略层次上的决策和分析。我国一直用准确把握的时代主题来制定对外政策,指导外交实践。2005年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外交路线和方针,准确把握了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宣示。一以贯之坚持“和谐世界”思想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主旋律,不仅对于指导我国外交工作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更可以指导我们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以自我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的发展环境是国际社会中每个行为主体最为关切的问题,推动建设和平的世界是每个行为主体应尽的国际义务。纵观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外交成绩,我国始终坚持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4]我们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致力于自我发展以促进世界和平,既是以往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外交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3.构建全方位的多边外交网络
多边外交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内容,中国对多边外交的深化参与是中国在认清世界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战略选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大,未来多边外交活动将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众多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进一步参与国际机制的创建。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中国务实地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新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 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5]国际舞台上将会出现更多的中国声音。 4.不断深化外交理论创新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善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指导中国各个时期对外关系的外交理论,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从不同时期的世情、国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思想,使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成熟。毛泽东外交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江泽民外交思想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在当代的再创造,是新中国丰富外交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吸取其他国家和人民优秀思想和成功实践的结果。[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先后在一百多个重要场合阐述这一倡议,并全面论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已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决议等,从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7]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鉴于大国间纵横交错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以及核武器的巨大毁灭性,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但地区性的混乱在所难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当前的全球体系不可持续,但是中国必须以和平的方式发展。与过去相比,新的世界结构将不再是某大国预先设计的产物,而是独立行动的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合作与竞争的综合结果。在这种合作和竞争中,中国外交需要更多的理论创新,在充分判断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及蕴含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同时使中国从理论上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从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參考文献:
[1]“北京宣言”二十载 中俄关系正当年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3_223843.html.
[2]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http://news.sina.com.cn/c/2013-10-25/221028534216.shtml.
[3]盘点2019国际形势,展望2020中国外交.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94386&ivk_sa=1023197a.
[4]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9/c_114538253.htm.
[5]陈少铭.新时代的新外交.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7期.
[6]杨洁勉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309页.
[7]王磊.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 http://theory.gmw.cn/2018-03/23/content_28086671.htm.
作者简介:屈荣(1988.12-),女,河南,汉族,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新时代;和平外交;路径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外交表达和行动,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新阶段,表现出未来几年中国外交的特征与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务实灵活,同时姿态上也更为从容自信。当前外交继承而且努力完善关于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
一、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
当前我国外交形势的主流积极向好。首先是积极优化国际秩序,国际认可度提高。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主张循序渐进,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致,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中国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朝核、伊核等重大地区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反映了中国在使用武力问题上严肃、审慎的态度,对国际局势的演进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同多数大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在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的演变中目前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致力于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本,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世界核大国兼能源大国俄罗斯与中国有着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升级,已发展为当今世界上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1]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领导人互访密集,双方部长级会议、副部长级会议已机制化。中国和欧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非常广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的周边外交处在黄金时期。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将建设和谐周边作为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重点。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發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2]
最后,立足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与很多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也优势互补。在金砖五国的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充满豪气地告诉世界,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尽管还有各种问题,但只要志同道合、只要心气相连、只要彼此放眼未来,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一定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更平衡、国际关系更多元、世界治理模式更有效。
二、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第一,国际大环境负面因素增多。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日益凸显。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涌动,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四处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国博弈明显升温,全球治理步履维艰,世界经济持续低迷。[3]同时,全球性问题和危机加重,诸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环境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等。
第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矛头主要针对中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这影响到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大国地位,于是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对外战略重心东移,锋芒所向主要是冲着中国。这是中国外交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最大和最主要的挑战。
第三,中国周边环境趋于严峻和复杂化。中国周边国家存在对中国崛起的不信任感,尤其是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等主权问题争议的东盟国家尤为如此。印度对中国有着浓重的“瑜亮情结”,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它在加强同美国军事合作的同时,增加了针对中国的行动,在中印边境增强军力,这些都将在中印关系中留下阴影。
三、实现和平外交的路径
1.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至关重要
时代主题的转换往往是国际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把握时代主题可以说是最高战略层次上的决策和分析。我国一直用准确把握的时代主题来制定对外政策,指导外交实践。2005年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外交路线和方针,准确把握了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也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宣示。一以贯之坚持“和谐世界”思想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主旋律,不仅对于指导我国外交工作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更可以指导我们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以自我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的发展环境是国际社会中每个行为主体最为关切的问题,推动建设和平的世界是每个行为主体应尽的国际义务。纵观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外交成绩,我国始终坚持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4]我们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致力于自我发展以促进世界和平,既是以往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外交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3.构建全方位的多边外交网络
多边外交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内容,中国对多边外交的深化参与是中国在认清世界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战略选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大,未来多边外交活动将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众多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进一步参与国际机制的创建。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中国务实地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新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 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5]国际舞台上将会出现更多的中国声音。 4.不断深化外交理论创新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善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指导中国各个时期对外关系的外交理论,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从不同时期的世情、国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思想,使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成熟。毛泽东外交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江泽民外交思想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在当代的再创造,是新中国丰富外交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吸取其他国家和人民优秀思想和成功实践的结果。[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先后在一百多个重要场合阐述这一倡议,并全面论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已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决议等,从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7]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鉴于大国间纵横交错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以及核武器的巨大毁灭性,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但地区性的混乱在所难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当前的全球体系不可持续,但是中国必须以和平的方式发展。与过去相比,新的世界结构将不再是某大国预先设计的产物,而是独立行动的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合作与竞争的综合结果。在这种合作和竞争中,中国外交需要更多的理论创新,在充分判断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及蕴含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同时使中国从理论上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从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參考文献:
[1]“北京宣言”二十载 中俄关系正当年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3_223843.html.
[2]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http://news.sina.com.cn/c/2013-10-25/221028534216.shtml.
[3]盘点2019国际形势,展望2020中国外交.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94386&ivk_sa=1023197a.
[4]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9/c_114538253.htm.
[5]陈少铭.新时代的新外交.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7期.
[6]杨洁勉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309页.
[7]王磊.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 http://theory.gmw.cn/2018-03/23/content_28086671.htm.
作者简介:屈荣(1988.12-),女,河南,汉族,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