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首先,对林语堂的译作与翻译思想进行概述。其次,论林语堂对严复翻译理论的发展,旨在说明林语堂的翻译观对中国翻译理论的重大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论文《论翻译》里。在《论翻译》里,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并且这三条标准”与严复的“信、 达、 雅”说一脉相承,并对其有所发展。另外,本文拟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鲁迅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鲁迅主张“硬译”和“洋气”,强调“异化”的翻译策略;而林语堂则更多地关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倡“句譯”和“反对洋化”、更倾向于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忠实;通顺;美;硬译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一名学贯中西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以精通英语之所长,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30年代是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坛最活跃的时期。他曾主编《论语》、《宇宙风》等刊物。从1928年起,他开始用英文写作,1935年结集出版了英文版《小评论选集》(上、下),同年,他还英译了《浮生六记》、《老残游记》。他的长篇小说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啼笑皆非》、《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林语堂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以及他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掌握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就为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语堂一生所写的翻译理论文章很多。但是最有名的译论,是《论翻译》。在《论翻译》里,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他承认说他所说的这三条标准”与严复的“信、 达、 雅”说一脉相承。忠实就是‘信’,通顺就是‘达’,至于翻译与艺术文的关系并不是‘雅’字所能全部涵盖。但是林语堂还把这三条翻译标准进一步阐释为:“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 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并且由此提出了译者的三条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 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
林语堂还把“忠实”的程度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对于直译与意译,他还提出“句译”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即翻译应该以句子为单位,不能以字为单位的“字译”。他的“句译”提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以来,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一直是当时译坛的热门话题。林语堂对当时译坛上风行的直译、意译之争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鲁迅提出了“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硬译”理论, 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上发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大力批判鲁迅的硬译理论,他认为“硬译”就是“死译”,赵景深也主张翻译宁“顺而不信”。而林语堂则提出,“直译”和“意译”本是相互对立且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在成功的翻译中,两者应该是可以互相并行的,融为一体的。
林语堂关于“美”的标准对严复的“雅”做了实质上的补充和发展。林语堂在《论翻译》中开篇即指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是较早地提出“翻译即艺术”的翻译家。他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在此基础上,林语堂提出了对译者素质的三点要求“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楚畅达的中文; 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这里的“手术”一词,相当于“技术”和“方法”等。
林语堂翻译审美标准的中心思想是“达意传神”,译文应该具备“五美”:音美、意美、形美、气美、神美。这是林语堂翻译美学的精魂。林语堂是中国第一位把美学思想融入翻译理论的翻译家,他把“美译”看作是翻译的终极标准,并对“美译”的原则进行了系统化的概括和研究。林语堂对于严复翻译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于第三个层次,即“美”的标准。林语堂将严复的翻译理论从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文艺心理的高度。“美译”标准发展了严复的翻译观,对翻译界的后来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鲁迅的翻译思想,首先,最突出的就是“宁信而不顺”,即使是文学翻译,也主张直译,要保存原作的风姿。所以鲁迅是主张异化,反对归化的。他主张翻译必须保存原作的“洋气”。鲁迅在1935年6月10日写的《“题未定”草.二》中提到:“ 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文章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鲁迅还多次论述了“欧化”问题。和鲁迅不同的是,林语堂不赞成使用洋化的中文,而且提出了“翻译也是一种创作”的主张。林语堂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且,他對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着浓厚的兴趣,且颇有研究。到美国之后,他不断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为了易于西方读者接受,他是更倾向于“归化”策略的。
鲁迅注重翻译的“忠实”问题。主张“宁信而不顺”。在《“题未定”草》一文中,鲁迅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个方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在他看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信”和“顺”兼顾。鲁迅竭力想要兼顾“信”与“顺”,但是当两者的确不能兼顾时,他认为为了“忠实”,可以将“易解”搁置一旁。林语堂在1933年发表的长篇论文《论翻译》中,对忠实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忠实是译者对本国读者所要尽的责任。并且,他还指出,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字译”。译者在领会了原作中的意思之后再用本国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但如果做不到的话,则应放弃字字对译的方法,而要寻求与原文相近的表达方式。而且林语堂提出的“句译”原则,为译界所普遍接受。这也是他对前人正确翻译方法的总结。另外,他提出忠实必须要以“传神”为目的,最后,他还提出,翻译的第二个标准“通顺”。比鲁迅更进一步的是,他指出了忠实意味着译作与原作必须保持风格上的相似性。
小结:严复、鲁迅和林语堂都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大家,他们的翻译思想都为中国翻译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林语堂一生思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道路的真实写照。另外,林语堂对翻译标准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严复“信、雅、达”的三字标准,其次他对“忠实”的论述也对当时的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和“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且他的“异化”思想也为当时以“归化”策略为主流的翻译界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思路。而林语堂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他的翻译作品在国外深受读者欢迎,有效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9
[2] 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
[3] 黄寿娟,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
[4] 韩远飞,论鲁迅的“欧化”翻译观及其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5] 马骁,鲁迅林语堂翻译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 年第 4 期
[6] 宋雪莹,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浅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摘要】:首先,对林语堂的译作与翻译思想进行概述。其次,论林语堂对严复翻译理论的发展,旨在说明林语堂的翻译观对中国翻译理论的重大贡献。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论文《论翻译》里。在《论翻译》里,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并且这三条标准”与严复的“信、 达、 雅”说一脉相承,并对其有所发展。另外,本文拟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鲁迅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鲁迅主张“硬译”和“洋气”,强调“异化”的翻译策略;而林语堂则更多地关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倡“句譯”和“反对洋化”、更倾向于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忠实;通顺;美;硬译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一名学贯中西的作家、学者和翻译家,他以精通英语之所长,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30年代是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坛最活跃的时期。他曾主编《论语》、《宇宙风》等刊物。从1928年起,他开始用英文写作,1935年结集出版了英文版《小评论选集》(上、下),同年,他还英译了《浮生六记》、《老残游记》。他的长篇小说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啼笑皆非》、《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林语堂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以及他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掌握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就为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语堂一生所写的翻译理论文章很多。但是最有名的译论,是《论翻译》。在《论翻译》里,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他承认说他所说的这三条标准”与严复的“信、 达、 雅”说一脉相承。忠实就是‘信’,通顺就是‘达’,至于翻译与艺术文的关系并不是‘雅’字所能全部涵盖。但是林语堂还把这三条翻译标准进一步阐释为:“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 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并且由此提出了译者的三条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 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
林语堂还把“忠实”的程度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对于直译与意译,他还提出“句译”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即翻译应该以句子为单位,不能以字为单位的“字译”。他的“句译”提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以来,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一直是当时译坛的热门话题。林语堂对当时译坛上风行的直译、意译之争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鲁迅提出了“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硬译”理论, 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上发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大力批判鲁迅的硬译理论,他认为“硬译”就是“死译”,赵景深也主张翻译宁“顺而不信”。而林语堂则提出,“直译”和“意译”本是相互对立且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在成功的翻译中,两者应该是可以互相并行的,融为一体的。
林语堂关于“美”的标准对严复的“雅”做了实质上的补充和发展。林语堂在《论翻译》中开篇即指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是较早地提出“翻译即艺术”的翻译家。他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在此基础上,林语堂提出了对译者素质的三点要求“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楚畅达的中文; 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这里的“手术”一词,相当于“技术”和“方法”等。
林语堂翻译审美标准的中心思想是“达意传神”,译文应该具备“五美”:音美、意美、形美、气美、神美。这是林语堂翻译美学的精魂。林语堂是中国第一位把美学思想融入翻译理论的翻译家,他把“美译”看作是翻译的终极标准,并对“美译”的原则进行了系统化的概括和研究。林语堂对于严复翻译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于第三个层次,即“美”的标准。林语堂将严复的翻译理论从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文艺心理的高度。“美译”标准发展了严复的翻译观,对翻译界的后来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鲁迅的翻译思想,首先,最突出的就是“宁信而不顺”,即使是文学翻译,也主张直译,要保存原作的风姿。所以鲁迅是主张异化,反对归化的。他主张翻译必须保存原作的“洋气”。鲁迅在1935年6月10日写的《“题未定”草.二》中提到:“ 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文章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鲁迅还多次论述了“欧化”问题。和鲁迅不同的是,林语堂不赞成使用洋化的中文,而且提出了“翻译也是一种创作”的主张。林语堂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且,他對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着浓厚的兴趣,且颇有研究。到美国之后,他不断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为了易于西方读者接受,他是更倾向于“归化”策略的。
鲁迅注重翻译的“忠实”问题。主张“宁信而不顺”。在《“题未定”草》一文中,鲁迅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个方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在他看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信”和“顺”兼顾。鲁迅竭力想要兼顾“信”与“顺”,但是当两者的确不能兼顾时,他认为为了“忠实”,可以将“易解”搁置一旁。林语堂在1933年发表的长篇论文《论翻译》中,对忠实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忠实是译者对本国读者所要尽的责任。并且,他还指出,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字译”。译者在领会了原作中的意思之后再用本国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但如果做不到的话,则应放弃字字对译的方法,而要寻求与原文相近的表达方式。而且林语堂提出的“句译”原则,为译界所普遍接受。这也是他对前人正确翻译方法的总结。另外,他提出忠实必须要以“传神”为目的,最后,他还提出,翻译的第二个标准“通顺”。比鲁迅更进一步的是,他指出了忠实意味着译作与原作必须保持风格上的相似性。
小结:严复、鲁迅和林语堂都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大家,他们的翻译思想都为中国翻译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林语堂一生思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道路的真实写照。另外,林语堂对翻译标准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严复“信、雅、达”的三字标准,其次他对“忠实”的论述也对当时的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和“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且他的“异化”思想也为当时以“归化”策略为主流的翻译界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思路。而林语堂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他的翻译作品在国外深受读者欢迎,有效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9
[2] 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
[3] 黄寿娟,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
[4] 韩远飞,论鲁迅的“欧化”翻译观及其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5] 马骁,鲁迅林语堂翻译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 年第 4 期
[6] 宋雪莹,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浅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