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点”列举个性解读 源“点”思考深化思维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yigesh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思想失误
  (老生常谈,思想单薄,没有深度)
  考场作文分数大多集中在40~43之间,究其根本则是他们能够找到關键词和核心词,但是就此的解读却深浅各异,表达观点时缺乏思辨,显得无条理、无深度,整体说来有如下三种情况:清晰流畅不够而显僵化滞涩;生动形象不足而现呆板僵泛;观点鲜明欠缺而附证以材料。
  很多时候,考生表达上的缺漏实质上是立意方向不明确、思维无法深入导致的,他们只有立场而无观点。
  什么是立场呢?立场是指很多人都持有的观点,由于这些观点具有同样的倾向性,于是被归纳为一种立场。什么是观点呢?观点则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综合体,前人未曾提出的。简言之,立场是“我们的”,观点则是“我的”。如何促使考生通过已观察到的现象或已有认知,形成个体独有的观点呢?
  一、抓“点”列举概述,提升思维独创性
  以题为例:
  一个名厨烹饪了一份菜,不至于使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使人莫名其妙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生命的夭折。——钱穆《湖上闲思》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钱穆先生谈“美的生活”,是以物质与精神为分野的,“美”主要指精神上的充实、自足、境界。考场作文中,很多考生凭借直觉感受将其表达为“诗意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美的”“诗意的”呢?这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追问人人可有,得出结论至关重要!
  切身见闻,即联系个体所见所闻谈所感所悟,如联系课文所学《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可将美的含意具体化。如:
  归有光的那一篇《项脊轩志》,其中有云:“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如果明确感知到这种生活是美的,那么就要说清阐明它美在哪里。如“虽然他的家境是贫寒的,所读之书又大多是借来的,但这一种悄然中的‘诗意地栖居’,无疑有着一种难得的静雅之美。”
  在朦胧感知的基础上多一步明确的概述,抽象的“美的生活”就具化为贫寒生活中有着的“一种难得的静雅之美”,个性解读将取代空泛的议论。
  同理,可延伸联想:
  倘若将梭罗隐居于瓦尔登湖畔,三毛流浪到撒哈拉沙漠,海子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相似事例整合到一起,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美的生活源于尊重内心的选择,获得心灵的满足!
  由此可以提供两种抓“点”深入思考的方式:其一,单一事例深入思考解读;其二,同类事例合并归纳总结,不但能充实文本内容,且结论会更有力度、更深入。
  二、源“点”延伸思考,提升思维深刻性
  大多数考生没有思维深入的过程,因此无清晰的行文思路,往往处于就事论事,空泛而浮于表面的论述层面,更遑论对抽象概念的个性化解读了!精准化解决思路延展问题就在于源“点”延伸思考。
  以此文题为例: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近日在一则博客中写道:“立夏之日又来到杭州的西溪湿地……西溪也修了三条堤,定名福堤、禄堤、寿堤。”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思考?
  若将个体思考与马老的思考比对,会发现马老不但思考这现象的成因,明确个体想法,甚至思考其背后的指向意义,博客原文如下:
  我听了有些诧异,询问由来,答曰:群众投票,专家敲定。【谈现象】我知道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文化一定会向世俗低头,但也没想能低得如此深刻。【点成因,深入思考背后的心理取向或文化取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稍雅一点儿的有“松竹梅”,再雅一点儿的有“风雅颂”,起什么名不好,非得福禄寿吗!【提想法,直觉式】其实细一想,禄不如福,福不如寿,作为堤名实为不妥。栽几棵古松——松堤,种两行新竹——竹堤,移一株老梅——梅堤,配以故事,让多年以后的子孙不再向往福禄寿,而是向往松竹梅。【深入思考,明确意义】
  紧抓某一现象深入思考是有其思考走向的,明确思维的深入路径:
  谈现象——点成因——提想法——明意义
  当然,为使思维得以拓展不致僵化,可以在审题时明确个体的疑问方向,如: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危害?相关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反思?……
  只要凝视生活现象,总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顺此提问并不断主动探究得出个体的独特认知,哪怕浅薄稚嫩,仍是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一个小故事读出一段哲理,一段哲理升华整个人生——曾几何时,《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是小编们那个年代的最爱的读物,一堂作文课,老师大手一挥:去读读《读者》吧,大家就喜滋滋地沉浸在书香中了。  后来,随着网络时代兴起,以《读者》为代表的鸡汤型杂志似乎衰败了,大家都在说,鸡汤灌多了也会腻喔。但偶尔再次相遇,却也有一种别样的温馨。那么,今天的小编,和《读者》等杂志有没有不得不说的故事和感悟?当年是否曾
期刊
史学上“三范修史”的佳话,说的是修编《新唐书》的三位范姓巨匠。其中范镇的著述和生平最是传奇。范镇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翰林学士,为人所知。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范镇的成名离不开一个叫薛奎的太守。甚至可以说,没有薛奎的唯才是举,也许就没有后来范镇的功名天下。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请他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
期刊
这是一位投身边疆,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教育振兴事业的校领导。  2002年,安春辉任和静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兼行政办主任,积极探索教改之路,显现出超群的工作能力与勇往直前的教改魄力。  2005年高考首战告捷,他所教的班级,高考上线率位居全校前茅。  教书生涯中,他勤勉执教,爱生如子。课堂上他是谆谆教诲学生的导师,课下他是与学生无话不说的兄长,所谓如父如兄也。  担任校领导期间,他厉兵秣马,扬鞭奋蹄,将
期刊
一、时评作文误区提示  1.强调现象的存在,但是不做深入的探究。只是从为什么角度论证,没有思考现象背后的根源、危害,正面的观点没有提出的意义与价值;也没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提出有见地的做法。  2.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权衡欠佳:要么没有事例名言,通篇有说不完的道理;要么事例发散过宽,脱离中心意思。  3.语言和思维太过武断,不具有思辨性,不能有效說服阅卷老师。  4.时评文是要老师认真看才能看
期刊
应对审题失误  (混淆概念,错解内涵,难以破题)  我们先来看个笑话。  妈妈说:“这小伙很帅,人品好,收入也高,你偏不同意,到底要找一個什么样的对象?”女儿说:“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妈妈很惊奇地说:“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呢?”  在这里,两个“共同语言”不是一个意思,前一个是“共同想法、共同兴趣”的意思,后一个是“同一种语言”的意思。这个笑话违反了“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逻辑
期刊
应对论证失误  (论证无效,泛泛而谈,游离主题)  考场作文,要讲究作文应试技巧,要会写“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作文。分论点的论证我们一般采用“点、引、述、析、结”的格式,“点”就是分论点;“引”就是阐释分论点向自己的论据材料靠拢;“述”就是叙述论据材料——议论文里的“述”,不能大量地叙述,要会简洁地使用论据材料,一般地说,材料的叙述不要超过70字;“析”就是分析论据材料向自己的分论点靠拢;最后
期刊
应对素材失误  (大脑空白,饥不择食,错选食材)  考生由于受心理、环境、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考场写作文时会遇到选取素材失误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大脑空白,筛选不到合适的素材,或有了素材却不符合文章要求。在此以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文明的韧性”为例,结合考生在考场写作中的实际情况,谈谈作文素材失误的补救妙招。  第一种情况是大脑空白,筛选不到合适的素材。当考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不能从记忆中调取
期刊
应对字数失误  (作文快结束,字数还不够,谁来救救我)  许多语文老师总是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同学们,要努力把作文写到800字以上”。老师常常会告知同学们目标,却忽略了方法指导。  其实,同学们都明白自己一定要在有限时间里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可是实际操作起来的感觉就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写作文时,同学们有时候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时候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有时候是眼看着考试时间要结束了,却还差
期刊
高考的脚步渐渐临近,由于心理、环境、经验等种种因素影响,考生在写作考场作文时总会出现一些失误,致使与理想分数擦肩而过。我们在此选取考场作文写作常见六种失误,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对策,力图对考生有所助益。当然,考场作文出现失误属于正常状况,但并不是所有失误和问题都能在考场上补救解决,把失误和问题消滅在事先或萌芽状态,方为上策。
期刊
应对偏题失误  (写到中间,发现偏题,不知所措)  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大都是新材料任务驱动型,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考生在短短十分钟左右,读题、审题、立意、构思、准备写作,可谓极具挑战性。而写作时能否抓住材料核心,精准立意,扣题成文,恰好是考场作文成败的关键。  可往往越担心,越容易跑题。有时构思挺好的,可写到中途,不知不觉就跑偏了,等回过神来,便惊出一身冷汗。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