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创新是指组织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或过程。它贯穿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通过组织的各项创新活动来表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对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活动。它通过改进与创新管理行为,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使之与环境相协调,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本文重点探讨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关键字:管理创新;问题;途径
作者简介:张广印, 男 (1973-), 山东省济宁市人, 济宁迪尔安装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改革与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55-0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因而,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解除企业“内忧外患”,为当前相对落后的我国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观念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厚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现有的管理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现代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当前,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商品保护意识等薄弱,企业管理者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2、缺少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其中追求利润和社会目标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些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表现出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不当倾向,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企业管理观念的不清晰引起其相关活动的盲目性。例如在财务活动方面,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水平上,由于财务管理观念不清,使得企业财务工作的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
(二)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了公司制的领导组织结构。由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改造并不彻底和完善,仍处于转型过渡阶段,企业的领导组织结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问题较为突出。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归属虚拟化。由于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造成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仍不明确,产权责任主体无法明确,国有股究竟由谁代表的问题始终也得不到合理解决。
2、企业领导组织结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不开,如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的人员基本重合或大面积交叉。中国的很多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与其下属的主要子公司的领导往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尤其是当其子公司是上市公司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国企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政府任命,都是由所有者直接委托,客观上都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人,从而造成总经理可以不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而董事会可以越权干涉总经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领导组织结构的不规范,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现代企业制度也就难以真正建立。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与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从技术水平方面看,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目前国内一些软件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集成能力稍差,产品开发工程化较弱,对企业的普遍适用性尚待提高。在开发管理软件的过程中,有的软件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过于迁就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固化了企业原有的落后流程。国外管理软件则存在本土化不够的问题,其软件不符合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实施难度大,刚性强,变通性差,费用高。同时售后服务跟不上,且流动性较大,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2、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作用了解不够,观念普遍落后于企业探索和实践,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少。
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要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要求企业对管理信息化有足够的认识,要充分、深入地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认清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能做表面文章,应切实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说还很落后,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精神、制度和物质两个层面构成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比较热衷于显现的物质层面的策划设计,可谓是样样齐全。如职工活动中心建设、企业标识设计、产品新包装设计、企业广告宣传等等,而没有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共同价值观以及经营哲学的营造。在企业对职工的教育与培训中,只重视技术、管理技能的培训,忽视企业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的培训。这样的做法只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浅层次的文化,并未真正被广大职工所认同和接受,也就不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力量。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合适的切入点,管理创新只有在关键的领域进行改革与突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较早,在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重视战略管理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二)调整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保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企业的运转节奏大大加快,要求企业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而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的广泛应用,又使得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调整和创新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结构的目标:一是扁平化,即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柔性化,即通过建立临时性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三是虚拟化,即通过通讯网络技术,把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联系在一起,组成动态的内部资源利用综合体,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并利用一定的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目标;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现代组织创新主要是希望创造新的组织共同愿景,针对各个成员的认知而改变,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营造一个有自我分析和自我学习机制的组织,使之成为既能按照创建者和成员的目标和意图发展,也能学会超越初始目标的主动的学习机构。
(三)强化知识管理
在工业社会,核心资源是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而成为核心资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管理创新必须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强化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技术知识视为一种商品,进行知识运作,也就是在生产流通领域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获取利润,在市场上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其次,要善于运用全球信息网,不断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优化组合与创新,从而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再次,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开发人才。最后,要设立知识主管业务,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员工共同分享知识,鼓励员工把信息与他们的认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新的知识。
(四)建立人本文化
当今管理的最新趋势之一是以人为本,其含义是从满足人在生存、相互关心、成长方面的需求出发,调动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将逐步取代金融资本而成为战略资源。知识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竟争。因此,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人本文化,首先,要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通过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即重视培养人,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重视激励人,运用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使用人,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舞台,使个人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施展。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制订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实施弹性工作制、自主管理、参与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化等方式方法,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的格局。
(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丙明杰.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邢以群等.生存之道——管理创新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冯务中.管理创新:企业创新体系的神经[J].科学管理研究,2006,(04).
关键字:管理创新;问题;途径
作者简介:张广印, 男 (1973-), 山东省济宁市人, 济宁迪尔安装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改革与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55-0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因而,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解除企业“内忧外患”,为当前相对落后的我国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观念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厚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现有的管理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现代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当前,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商品保护意识等薄弱,企业管理者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2、缺少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其中追求利润和社会目标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些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表现出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不当倾向,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企业管理观念的不清晰引起其相关活动的盲目性。例如在财务活动方面,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水平上,由于财务管理观念不清,使得企业财务工作的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
(二)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了公司制的领导组织结构。由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改造并不彻底和完善,仍处于转型过渡阶段,企业的领导组织结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问题较为突出。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归属虚拟化。由于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造成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仍不明确,产权责任主体无法明确,国有股究竟由谁代表的问题始终也得不到合理解决。
2、企业领导组织结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不开,如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的人员基本重合或大面积交叉。中国的很多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与其下属的主要子公司的领导往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尤其是当其子公司是上市公司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国企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政府任命,都是由所有者直接委托,客观上都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人,从而造成总经理可以不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而董事会可以越权干涉总经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领导组织结构的不规范,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现代企业制度也就难以真正建立。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与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从技术水平方面看,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目前国内一些软件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集成能力稍差,产品开发工程化较弱,对企业的普遍适用性尚待提高。在开发管理软件的过程中,有的软件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过于迁就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固化了企业原有的落后流程。国外管理软件则存在本土化不够的问题,其软件不符合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实施难度大,刚性强,变通性差,费用高。同时售后服务跟不上,且流动性较大,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2、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作用了解不够,观念普遍落后于企业探索和实践,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少。
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要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要求企业对管理信息化有足够的认识,要充分、深入地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认清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能做表面文章,应切实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说还很落后,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精神、制度和物质两个层面构成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比较热衷于显现的物质层面的策划设计,可谓是样样齐全。如职工活动中心建设、企业标识设计、产品新包装设计、企业广告宣传等等,而没有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共同价值观以及经营哲学的营造。在企业对职工的教育与培训中,只重视技术、管理技能的培训,忽视企业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的培训。这样的做法只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浅层次的文化,并未真正被广大职工所认同和接受,也就不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力量。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合适的切入点,管理创新只有在关键的领域进行改革与突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较早,在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重视战略管理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二)调整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保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企业的运转节奏大大加快,要求企业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而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的广泛应用,又使得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调整和创新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结构的目标:一是扁平化,即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柔性化,即通过建立临时性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三是虚拟化,即通过通讯网络技术,把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联系在一起,组成动态的内部资源利用综合体,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并利用一定的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目标;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现代组织创新主要是希望创造新的组织共同愿景,针对各个成员的认知而改变,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营造一个有自我分析和自我学习机制的组织,使之成为既能按照创建者和成员的目标和意图发展,也能学会超越初始目标的主动的学习机构。
(三)强化知识管理
在工业社会,核心资源是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而成为核心资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管理创新必须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强化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技术知识视为一种商品,进行知识运作,也就是在生产流通领域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获取利润,在市场上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其次,要善于运用全球信息网,不断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优化组合与创新,从而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再次,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开发人才。最后,要设立知识主管业务,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员工共同分享知识,鼓励员工把信息与他们的认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新的知识。
(四)建立人本文化
当今管理的最新趋势之一是以人为本,其含义是从满足人在生存、相互关心、成长方面的需求出发,调动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将逐步取代金融资本而成为战略资源。知识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竟争。因此,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人本文化,首先,要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通过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即重视培养人,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重视激励人,运用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使用人,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舞台,使个人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施展。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制订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实施弹性工作制、自主管理、参与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化等方式方法,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的格局。
(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丙明杰.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邢以群等.生存之道——管理创新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冯务中.管理创新:企业创新体系的神经[J].科学管理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