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学术研究的动态及我国会计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文从总体数量分析与栏目分类分析两个方面归纳对比分析了2001年~2007年《会计研究》的目录,望能给予今后的研究工作一定的启蒙。
[关键词] 会计研究 目录 变化分析 趋势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会计的重要性得到了财经界乃至社会各行业阶层人士的充分肯定。学术界对会计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亦更广阔更深入更长远。纵观历史,纵然有多种会计学术期刊各有所长,各显神通,但《会计研究》始终独领风骚,其学术地位不可动摇,可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中国会计研究的水平和趋势。读者可以从题目中了解文章讨论的中心、对象、背景及起源等等重要信息,此时即有了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故笔者归纳对比分析了2001年~2007年《会计研究》的目录。
二、总体数量分析
总体来看,《会计研究》的文章总篇数呈波动变化:2001年~2003年逐年缓量递增,但从未超过150篇。最高峰出现在2004年,达到了205篇。虽然从2004年开始文章篇数逐年递减,但是总体水平高仍于2001年~2003年,文章篇数维持在150篇~200篇之间。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文章总篇数的增多反映出了供需关系及学术界对会计研究的热衷。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我国做出承诺最迟到2006年底开放我国会计市场,从此开始加速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准备,这个大环境就要求相关会计人士及学者对我国会计制度理论及其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探讨,能提出并解决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现时问题与将来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三、栏目分类分析
1.具体栏目列示及其比重分析
按照《会计研究》对每年文章按其内容分类汇总拟成的总目录,共有19个栏目,这19个栏目并不是以均匀比重篇数出现的,其占2001年~2007年总篇数的百分比各异。绝大多数的比重在10%以下,能保持较高比重的仅三个栏目(即其百分数大于10%),它们依次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这三个栏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受重视度始终如一,它们依然是会计研究的主流。
2.各年栏目变化比较
具体来看,2001年~2007年总共出现了19个栏目,但每年的《会计研究》栏目设置都不尽相同(见表),即学者们与编辑们在内容的取舍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都有哪些变化呢,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
变化一:《会计研究》2002年的栏目较2001年新增了会计监管、环境会计与会计舞弊案例研究。其背景是我国在2001年做出了承诺开放我国会计市场及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表面上看这两者之间无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对新增三个栏目的研究探讨是我国开放会计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会计监管、环境会计与会计舞弊案例研究这三个栏目中大部份的内容是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职业道德,信息披露与国内外发生的多起会计舞弊案例的探讨,可以算做是列出前车之鉴,给我们以警示。
变化二:2003年较2002年新增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和正在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加速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效率。会计信息化相关文章可帮助我们捕捉有用信息,拓展视野。
变化三: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会计新领域在2004年的栏目中出现。中国由来已久的预算纪律松弛和财政风险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行预算会计系统却无力记录和报告所必需的一系列前瞻性信息。民间非营利组织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准则来规范。另外,随着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交互影响,相互碰撞,以及众多新兴行业的出现繁荣,一些新的概念理论被学者提出,如供应链会计,智力资本等等。这些新内容新火花需要我们深入发展,是我们学科完善与前进的动力。
变化四:2005年是我国施行《会计法》20周年。《会计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会计活动的重要法律,它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为推动会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故为了纪念设置纪念《会计法》施行20周年栏目。
变化五: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全面推出了由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对我国会计界的影响深远。学术界就此进行了相关准则的新旧比较,新概念的实证研究及其展望等等。故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栏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会计研究》目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今会计不是单纯的狭义的会计了,也不是闭门造车的纯学术讨论了,而是与整个社会环境与经济状况密不可分。会计更需要有前瞻性与预测性,不能停留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1]章铁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国际实践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7(7)
[2]李连军:会计制度变迁与政府治理结构[J].会计研究,2007(6)
[3]刘峰(加)雷科罗: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J].会计研究,1993(5)
[关键词] 会计研究 目录 变化分析 趋势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会计的重要性得到了财经界乃至社会各行业阶层人士的充分肯定。学术界对会计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亦更广阔更深入更长远。纵观历史,纵然有多种会计学术期刊各有所长,各显神通,但《会计研究》始终独领风骚,其学术地位不可动摇,可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中国会计研究的水平和趋势。读者可以从题目中了解文章讨论的中心、对象、背景及起源等等重要信息,此时即有了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故笔者归纳对比分析了2001年~2007年《会计研究》的目录。
二、总体数量分析
总体来看,《会计研究》的文章总篇数呈波动变化:2001年~2003年逐年缓量递增,但从未超过150篇。最高峰出现在2004年,达到了205篇。虽然从2004年开始文章篇数逐年递减,但是总体水平高仍于2001年~2003年,文章篇数维持在150篇~200篇之间。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文章总篇数的增多反映出了供需关系及学术界对会计研究的热衷。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我国做出承诺最迟到2006年底开放我国会计市场,从此开始加速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准备,这个大环境就要求相关会计人士及学者对我国会计制度理论及其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探讨,能提出并解决更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现时问题与将来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三、栏目分类分析
1.具体栏目列示及其比重分析
按照《会计研究》对每年文章按其内容分类汇总拟成的总目录,共有19个栏目,这19个栏目并不是以均匀比重篇数出现的,其占2001年~2007年总篇数的百分比各异。绝大多数的比重在10%以下,能保持较高比重的仅三个栏目(即其百分数大于10%),它们依次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这三个栏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受重视度始终如一,它们依然是会计研究的主流。
2.各年栏目变化比较
具体来看,2001年~2007年总共出现了19个栏目,但每年的《会计研究》栏目设置都不尽相同(见表),即学者们与编辑们在内容的取舍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都有哪些变化呢,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
变化一:《会计研究》2002年的栏目较2001年新增了会计监管、环境会计与会计舞弊案例研究。其背景是我国在2001年做出了承诺开放我国会计市场及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表面上看这两者之间无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对新增三个栏目的研究探讨是我国开放会计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会计监管、环境会计与会计舞弊案例研究这三个栏目中大部份的内容是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职业道德,信息披露与国内外发生的多起会计舞弊案例的探讨,可以算做是列出前车之鉴,给我们以警示。
变化二:2003年较2002年新增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和正在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加速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效率。会计信息化相关文章可帮助我们捕捉有用信息,拓展视野。
变化三: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会计新领域在2004年的栏目中出现。中国由来已久的预算纪律松弛和财政风险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行预算会计系统却无力记录和报告所必需的一系列前瞻性信息。民间非营利组织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准则来规范。另外,随着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交互影响,相互碰撞,以及众多新兴行业的出现繁荣,一些新的概念理论被学者提出,如供应链会计,智力资本等等。这些新内容新火花需要我们深入发展,是我们学科完善与前进的动力。
变化四:2005年是我国施行《会计法》20周年。《会计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会计活动的重要法律,它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为推动会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故为了纪念设置纪念《会计法》施行20周年栏目。
变化五: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全面推出了由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对我国会计界的影响深远。学术界就此进行了相关准则的新旧比较,新概念的实证研究及其展望等等。故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栏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会计研究》目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今会计不是单纯的狭义的会计了,也不是闭门造车的纯学术讨论了,而是与整个社会环境与经济状况密不可分。会计更需要有前瞻性与预测性,不能停留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1]章铁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国际实践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7(7)
[2]李连军:会计制度变迁与政府治理结构[J].会计研究,2007(6)
[3]刘峰(加)雷科罗: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J].会计研究,1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