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园林水景、实现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在景观设计特别是在人工湿地的设计时对生态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景观的美学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充分展现出来,实现自然和人类环境的良好结合。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造景;生态景观
一、湿地的概念
湿地一般是指由人工建成的或者天然形成的浅水区,有时也将低潮时水深小于6米的水域称作是湿地。湿地的分布比较广,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并且在湿地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动植物,因此在对待湿地的问题上普遍比较重视。同时,湿地是进行水利文明和水生文明建设的基础,并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降解污染物、控制污染和调节洪水的作用,是鸟类栖息的重要场所。
二、人工湿地的营造途径
(一)合理利用废弃场所。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城市废弃场所,由于废弃场所的人员较少,因此存在一定的生态价值。目前已经有区域在尝试开发城市废弃地,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创造更好的生态系统,供鸟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的生存和发展。
(二)恰当选择建设地点。以往的人工湿地建设大多将选址定在存在湿地或者是地区与附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建设人工湿地区域的安全性。通过开辟人工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使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加丰富的栖息场所,不但有助于实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恢复,还能够进一步丰富自然景观,创造更加环保的生存环境。
三、人工湿地营造的方式与重点
(一)人工湿地营造的方式。目前,常用的构建人工湿地的方式包括主动创造和被动导向两种。1、主动创造就是在人为改造的基础上实现非湿地改造成湿地的目的;2、被动导向则是通过降低人工的干预程度,结合地点的自我演变和设计的规律,建设最小维护管理需求的人工濕地。
(二)城市人工湿地生态营造的重点。1、人工湿地生态工艺与城市景观环境的结合。建设人工湿地不仅有生态工艺要求,也是景观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对象,对景观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要因地制宜,将湿地的生态工艺与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结合起来,缓解城市绿色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通常可将人工湿地的生态工艺与雕塑喷泉、自然生态河堤、植被、水生动植物巧妙融合在一起。2、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与监测。人工湿地的建设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多方专业团队的协调合作与持续性的维护、管理与监测。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则、了解湿地生态平衡机制、以生态学经济原理为指导,运用技术、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自然和人为损害湿地的活动,达到既满足城市发展对湿地的需要,又不超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阈值的目的。
四、湿地型景观的植物造景设计
(一)坚持设计适空原则。湿地植物种植时,预先须考虑水面总体空间的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达到在一定水体区域面积范围内种植适当数量的湿地植物并使整个湿地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正常、茁壮健康生长。种植浮叶植物,如睡莲等,水面的叶片所占面积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
(二)注重对水生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造景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景致的美观,而且会因对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水生植物造景有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
(三)坚持设计配置原则。植物景观配置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统一,既满足湿地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各湿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意境美。
(四)物的选择。以培育地方性、乡土化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湿地的归化植被群落。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人工湿地植物搭配如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湿地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少量采用几何式造景;在湿地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设置自然式植物造景,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缓坡草地,形成拟自然的湿地群落。
五、典型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
(一)自然式配置。自然湿地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一种自然、随意的情趣,其中没有线、形、组织、构图等的严格要求,旨在摹拟自然、再现自然风韵。在植物的选择上,有很大自由度。
(二)规则式配置。该造景形式盡管不如自然式那样的使用广泛,仍可借鉴其鲜明的几何构图构感、规整性、平衡性以及层次感等。一般用于岸沿挺水植物配置中,如千屈菜、鸢尾等的色块造景,或芦苇、慈姑、泽泻等的对称搭配。同时岸缘湿生植物如乔木配置中,规则式造景使用最广泛,植物材料在岸边规则地排列,与水中植物的自然生态式布置形成一种视觉上对比、平衡与鲜明的构图感,避免植物栽植的杂乱无章。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人工湿地具有观赏价值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属性。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湿地的建设方式、建设重点和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简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强调了应该遵循人工湿地建设的要求,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能有效的提升人工湿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慧妍.浅论水生植物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2] 吴荣.浅论水生植物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49-50.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造景;生态景观
一、湿地的概念
湿地一般是指由人工建成的或者天然形成的浅水区,有时也将低潮时水深小于6米的水域称作是湿地。湿地的分布比较广,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并且在湿地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动植物,因此在对待湿地的问题上普遍比较重视。同时,湿地是进行水利文明和水生文明建设的基础,并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降解污染物、控制污染和调节洪水的作用,是鸟类栖息的重要场所。
二、人工湿地的营造途径
(一)合理利用废弃场所。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城市废弃场所,由于废弃场所的人员较少,因此存在一定的生态价值。目前已经有区域在尝试开发城市废弃地,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创造更好的生态系统,供鸟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的生存和发展。
(二)恰当选择建设地点。以往的人工湿地建设大多将选址定在存在湿地或者是地区与附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建设人工湿地区域的安全性。通过开辟人工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使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加丰富的栖息场所,不但有助于实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恢复,还能够进一步丰富自然景观,创造更加环保的生存环境。
三、人工湿地营造的方式与重点
(一)人工湿地营造的方式。目前,常用的构建人工湿地的方式包括主动创造和被动导向两种。1、主动创造就是在人为改造的基础上实现非湿地改造成湿地的目的;2、被动导向则是通过降低人工的干预程度,结合地点的自我演变和设计的规律,建设最小维护管理需求的人工濕地。
(二)城市人工湿地生态营造的重点。1、人工湿地生态工艺与城市景观环境的结合。建设人工湿地不仅有生态工艺要求,也是景观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对象,对景观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要因地制宜,将湿地的生态工艺与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结合起来,缓解城市绿色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通常可将人工湿地的生态工艺与雕塑喷泉、自然生态河堤、植被、水生动植物巧妙融合在一起。2、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与监测。人工湿地的建设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多方专业团队的协调合作与持续性的维护、管理与监测。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则、了解湿地生态平衡机制、以生态学经济原理为指导,运用技术、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自然和人为损害湿地的活动,达到既满足城市发展对湿地的需要,又不超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阈值的目的。
四、湿地型景观的植物造景设计
(一)坚持设计适空原则。湿地植物种植时,预先须考虑水面总体空间的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达到在一定水体区域面积范围内种植适当数量的湿地植物并使整个湿地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正常、茁壮健康生长。种植浮叶植物,如睡莲等,水面的叶片所占面积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
(二)注重对水生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造景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景致的美观,而且会因对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水生植物造景有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
(三)坚持设计配置原则。植物景观配置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统一,既满足湿地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各湿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意境美。
(四)物的选择。以培育地方性、乡土化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湿地的归化植被群落。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人工湿地植物搭配如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湿地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少量采用几何式造景;在湿地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设置自然式植物造景,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缓坡草地,形成拟自然的湿地群落。
五、典型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
(一)自然式配置。自然湿地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一种自然、随意的情趣,其中没有线、形、组织、构图等的严格要求,旨在摹拟自然、再现自然风韵。在植物的选择上,有很大自由度。
(二)规则式配置。该造景形式盡管不如自然式那样的使用广泛,仍可借鉴其鲜明的几何构图构感、规整性、平衡性以及层次感等。一般用于岸沿挺水植物配置中,如千屈菜、鸢尾等的色块造景,或芦苇、慈姑、泽泻等的对称搭配。同时岸缘湿生植物如乔木配置中,规则式造景使用最广泛,植物材料在岸边规则地排列,与水中植物的自然生态式布置形成一种视觉上对比、平衡与鲜明的构图感,避免植物栽植的杂乱无章。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人工湿地具有观赏价值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属性。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湿地的建设方式、建设重点和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简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强调了应该遵循人工湿地建设的要求,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能有效的提升人工湿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慧妍.浅论水生植物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2] 吴荣.浅论水生植物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