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时间观念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的观点来看,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人类学专家家霍尔教授认为,“时间会讲话”,并且,时间传达的信息是响亮而清晰的,有时甚至比有声语言更直白。从中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入手,对比分析其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时间;观念 ;跨文化交际
  一、时间的消亡与循环
  典型的西方文明认为,时间的起点是明确的,时间是前进并流逝着的,既珍贵又不可捉摸,一旦流逝就无法返回。英语语境中所表达出的时间观念,是一条起于起点并终将消逝的直线。根据西方基督教教义,“世界末日”是各色人等接受最终审判之日,人类以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原罪”为起点,在人生中不断的去忏悔、去赎罪,并最终接受末日审判后,被解救的一部分将可以进入七重天,获得人类所追求的幸福。西方文化认为,只有认真对待现在的每时每刻,才能真正走向光辉的明天。所以,不难发现,在典型的西方社会文明中,时间是有终点和始点的,并且必定会有消亡的时刻。
  在中国传统文明中,时间的更替与变化是与自然相调适的,是一种围绕时间本身做螺旋式变动的。有如昼夜更始,季节变换,植物枯荣以及农时更替。因而,时间就处于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之中。中华文明认为,此时若是没了,必定还会有明天, 会有无数个的明天,传统中华文化中的时间是不会消逝的。
  二、珍惜时间和挥霍时间
  一般情况下,欧美人的日程表上往往写满了时间安排,人们的时间被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片段。相邻的日程片段之间一般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许多的西方电影中,时钟的咔哒声、或是一个钟表的画面是一个常用常新的电影片段。在欧美,人们信奉工作时间好好工作、生活时间好好生活的准则,这种工作与生活方式给人一种秩序感,同时,也体现出西方文明对西方人士时间观念巨大的影响力——任何一段时间都是有始有终的。在英国,时间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更多的是一种人类基本权利的体现。在德国,守时被认为是一个人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德国人的首要标准——守时,这已经融化到德国文化和德国人的骨头里了。
  三、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
  典型的西方人,特别是欧美人,比较看重未来。对未来的规划和取向是欧美人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因为在他们看来,过去就意味是一种“原罪”,是一种倒退,是没有什么出路的。他们可以不在意现时的境遇,但他们坚信可以通过某种程度的救赎使未来更美好。在人生征程中,西方文明认为,如果丧失了年龄优势这一时间上的标志,那么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颓势。因而,在这种传统价值取向与观点的影响下,西方人不像我们那样墨守成规,也很少对自己的祖宗顶礼膜拜,所谓年龄、资历不是一个人受人敬重的条件。因此欧美人并不十分看重一个人的过往,而对一个人的未来特别重视。在他们看来,未来高于一切,未来的价值观念是西方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
  在传统中华文明中,儒、释、道这三家影响最深远的思想都不同程度的主张回归自然,这里的“自然”在中华文明中与“过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克已复礼”的哲学主张,就体现出了浓厚的“时间上的过往”是思想。在中华文明影响下的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对先王的礼数与规矩,以及先祖的训导都格外尊重。在时间观念上,中国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与西方有着不同取向的社会。人们在做事情之前,往往要寻思这件事过去是否有人做过、成败与否,如果成功了,那么有什么是值得借鉴的;如果没有做成功,那么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等等。中华文明圈直到今天,对“过往”是看重甚或是尊重都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在这个文明圈中生活的人们,并形成了一种迥异于西方世界时间观念的价值取向。
  对待时间的不同价值取向和观念的差异,深刻的反映了不同文化圈中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积淀。时间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而是通过人们长期的相互交往,并经过长久的社会实践才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个文化圈的融合,特别是不同文明之间交往、碰撞,时间观念的下一步发展必将会深深的刻上时代的烙印。当然,基于不同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时间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弭的,这种差异既会在非语言的表达层面上体现出来,更多的会是体现在思维层面,以及人们的语言结构和行动层面上。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时,都需要意识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尽量避免因时间观念的不同给交往带来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张隆溪著.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2]张劲松著.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邓立华著.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4]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杨立军编译.牛津品格——权威牛津教给年轻人的10堂课[M].学林出版社出版,2006.
  [6]杨柳青编译.美丽英文——推开生活之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毛泽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高度重视,他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艰辛的努力,提出了很多有关于“三农”的思想。深入地研究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三农问题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关注的大事,毛泽东的“三农”思想诞生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做出了
期刊
摘要:徐州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迈进的过程中,无论是清末民初新学的推广,还是二十世纪30年代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以至4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在徐州的发展,活跃在其中的广大留学生都是业绩昭著、功不可没。  关键词:留学生;徐州;城市文化;教育事业  一、建立新式学堂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实质内容表现在新旧之学的变迁更易上,新式学堂的创立则被视为教育近代化的显性成果。在韩至正、顾子扬、梁懋卿、梁中枢、刘仁航
期刊
摘要:在阐示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继而分析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化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了实现这一革新方向,我们就应该重塑对语言的认知,并且创新语言教学的理念,不再以知识传授为唯一目的,而是以语言的传授、兴趣激发与自我思考三个相互依存的方面为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专英语教学; 革新; 语言思维  随着国际化在我国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
期刊
摘要:地域特色文化以其地域和历史上的特殊优势日益彰显其独有的魅力光辉,已成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高校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龙头和阵地,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多层面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优势,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它给予
期刊
民营企业家,这个现如今让人听来略带一丝崇拜敬重之情的身份,这个越来越多参与国家政治讨论和决策的新阶层,这个曾被很多人怀疑、批判,如今却顶着红色光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向人民彰显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赤诚之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刚胜利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之间的这段时期,民营企业家在经济上从水深火热、东躲西藏到逐渐被认同和接纳,但政治上却始终没被给予
期刊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神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斯宾诺莎哲学大厦的基点和归宿。简要说明神这一概念的问题承接、含义及其影响,以期更好的理解斯宾诺莎哲学。  关键词:斯宾诺莎;神;概念;问题承接;含义;影响  据说斯宾诺莎曾对来访的莱布尼茨这样说:“一般哲学家是从被创造事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而我则从神开始”。神这一概念无疑在斯宾诺莎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致要掌握斯宾诺莎哲学,神这个概念是绝对无法
期刊
摘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医疗工作和医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对医院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和医院的不断发展,旧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的要求,需要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采取措施,促进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创新  医院档案包括了医疗、病人、人事等医院各个方面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目前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方面存在不适应的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结构、组织管理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以独立学院为范本进行创业教育研究,旨在总结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  独立学院是新时期按照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已经成为
期刊
大学教育虽然已经给予了文科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些工作的通行证,但却缺乏对他们从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培训。就我国的文科生教育现状而言,教学中很少注意对学生的技巧、实际操作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综合能力、思维的机敏以及雄辩的口才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缺乏教学中的启发性、互动性和真正的教学相长。学生毕业后只能靠自己边干边学、慢慢上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科学生的就业难现状。文科毕业生普遍存在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