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州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迈进的过程中,无论是清末民初新学的推广,还是二十世纪30年代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以至4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在徐州的发展,活跃在其中的广大留学生都是业绩昭著、功不可没。
关键词:留学生;徐州;城市文化;教育事业
一、建立新式学堂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实质内容表现在新旧之学的变迁更易上,新式学堂的创立则被视为教育近代化的显性成果。在韩至正、顾子扬、梁懋卿、梁中枢、刘仁航、李昭轩、张含章、饶圣裕等一批留学生人士的积极推动下,新式学堂犹如烈火燎原般地在徐州发展起来。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李昭轩创立了推广新学的沛县传习所;饶圣裕建立了新式的铜山树德小学堂。①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张含章建立了培养新学师资力量的睢宁潼北师范传习所。②徐州教育先驱人杨懋卿则在徐州陆续创办了五所新式的高等小学堂。③截止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徐州仅新式小学堂就有二十三所④,大部分是归国的留学人士所办。在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中,徐州近代女子教育事业也晨曦微露,女子学堂应运而生。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韩至正和长女韩仲英创办了坤成女学堂,这是近代徐州的首所女子学校。
另外,私塾改良也是建立新式学堂的重要内容。私塾是进行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文化机构,同时也是阻滞新学堂发展的顽固壁垒。对这些已附在旧学肌体上的私塾进行近代式的改良,则被视为推广新学的关键所在。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担任铜山县劝学所所长兼教育会会长的杨懋卿就开始了督促私塾改良的活动,成绩显著。⑤在他建立的六十余所初等小学堂中,就有很多是改良的私塾。后来继任的铜山县劝学所所长梁中枢、教育局局长韩至正以及邳县劝学所所长刘仁航、沛县视学李昭轩等人都是徐州私塾改良活动中的旗手,业绩斐然。截止到二十世纪20年代,新式学堂已遍布徐州城乡土壤。
新式学堂是新学取代就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历史结果。徐州的城镇要邑是留学人员和开明人士云集之地,新思想异常活跃,私塾改良活动较为顺利。而乡间僻壤一些处在新学浪潮冲击边缘的村塾,依然墨守陈规或因循观望,新学在这里形同虚设,名实存亡。所以,私塾改良不可能在徐州一蹴而就的实现,只能由局部至整体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良提升,这是新学在徐州推广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相较江南而言,徐州历来是教育基础薄弱,教育事业明显滞后。在建立新式学堂的运动中,这些矢志于振兴徐州教育事业的新学驱动者们把心血主要倾注在徐州基础教育上,创建的新式学堂都是清一色的小学和中学,其中小学又占百分之八十多。这是新学在徐州推广中的又一显著特点。
二、教育思想和内容的变革
晚晴时期,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冲击下已经渐趋没落,广大留学生们认为必须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才能适应近代化的客观需要。清末新政的实施为变革传统教育创造了条件,而在变革的过程中,学习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是相始终的。
清末徐州知识分子多赴衣带水的日本留学生,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炽热熔炉,公民教育、军国民教育、事业教育及科技教育等思想被他们带回徐州,为徐州传统教育的变革推波助澜。当然,徐州留日人员多是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他们承认近代西方教育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进步性,但是凝结在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使其不会以西方文化彻底消弭中国传统文化的,只是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髓去批判地变革中国传统教育。所以,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仍存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烙印。比如留学日本的徐州著名人士韩至正在看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曾说过:“强调重科学,钻研声、光、电、化,但更应重视汉文。因汉文为科学之基础,轻视自己固有之国粹,而科学亦仅学得皮毛。”⑥但是随着教育近代化步伐的加快,大批留学欧美的人士把原味的西方教育思想传播到徐州,使人们对日本之外的其它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在教育内容方面,兴办新式学堂的留学人士冲破了八股文、试贴诗等传统教育内容的束缚,注重传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以韩至正和韩仲英创办的坤成女学堂为例,学堂除保留了传统的国文、女红课程外,还开设了体操、音乐、美术等新课程,并且音乐课上还有钢琴伴奏。⑦后来在韩至正的倡导下,徐州很多中、小学陆续开设了军训课,出习兵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刘平江在任省立徐州第七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期间,在该校成立了童子军,为徐州各校之先。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经沛县视学李昭轩在省教育行政会议上请议徐州各县小学建立童子军后,铜山、邳县、沛县等地的小学相继建立了童子军。⑧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杨懋卿还把日本的“五段教学法”介绍到徐州中、小学。⑨这些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确实使当时的徐州社会耳目一新。
三、小结
在清末民初的徐州社会里新旧势力交织抵牾,新旧思想在教育变革中斗争激烈。广大留学生作为新思想的代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着新学在徐州的扩展,把徐州传统教育事业推入近代的大门,加速了徐州近代化的进程。
注释:
①②③⑤⑧⑨陆宝仑主编:《徐州明清教育》,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97、100、101、98、263、43页。
④徐州教育局教育志编写办主编:《徐州教育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⑥吴书锦:《爱国志士韩元方》,载《铜山文史资料》,政协铜山文史委1984年版,第三辑,第87页。
⑦陈朴如:《徐州第一所女校—坤成女校》,载《徐州文史资料》,政协徐州文史委1983年版,第三辑,第73页。
(作者简介:李玉铭,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留学生;徐州;城市文化;教育事业
一、建立新式学堂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实质内容表现在新旧之学的变迁更易上,新式学堂的创立则被视为教育近代化的显性成果。在韩至正、顾子扬、梁懋卿、梁中枢、刘仁航、李昭轩、张含章、饶圣裕等一批留学生人士的积极推动下,新式学堂犹如烈火燎原般地在徐州发展起来。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李昭轩创立了推广新学的沛县传习所;饶圣裕建立了新式的铜山树德小学堂。①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张含章建立了培养新学师资力量的睢宁潼北师范传习所。②徐州教育先驱人杨懋卿则在徐州陆续创办了五所新式的高等小学堂。③截止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徐州仅新式小学堂就有二十三所④,大部分是归国的留学人士所办。在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中,徐州近代女子教育事业也晨曦微露,女子学堂应运而生。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韩至正和长女韩仲英创办了坤成女学堂,这是近代徐州的首所女子学校。
另外,私塾改良也是建立新式学堂的重要内容。私塾是进行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文化机构,同时也是阻滞新学堂发展的顽固壁垒。对这些已附在旧学肌体上的私塾进行近代式的改良,则被视为推广新学的关键所在。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担任铜山县劝学所所长兼教育会会长的杨懋卿就开始了督促私塾改良的活动,成绩显著。⑤在他建立的六十余所初等小学堂中,就有很多是改良的私塾。后来继任的铜山县劝学所所长梁中枢、教育局局长韩至正以及邳县劝学所所长刘仁航、沛县视学李昭轩等人都是徐州私塾改良活动中的旗手,业绩斐然。截止到二十世纪20年代,新式学堂已遍布徐州城乡土壤。
新式学堂是新学取代就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历史结果。徐州的城镇要邑是留学人员和开明人士云集之地,新思想异常活跃,私塾改良活动较为顺利。而乡间僻壤一些处在新学浪潮冲击边缘的村塾,依然墨守陈规或因循观望,新学在这里形同虚设,名实存亡。所以,私塾改良不可能在徐州一蹴而就的实现,只能由局部至整体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良提升,这是新学在徐州推广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相较江南而言,徐州历来是教育基础薄弱,教育事业明显滞后。在建立新式学堂的运动中,这些矢志于振兴徐州教育事业的新学驱动者们把心血主要倾注在徐州基础教育上,创建的新式学堂都是清一色的小学和中学,其中小学又占百分之八十多。这是新学在徐州推广中的又一显著特点。
二、教育思想和内容的变革
晚晴时期,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冲击下已经渐趋没落,广大留学生们认为必须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才能适应近代化的客观需要。清末新政的实施为变革传统教育创造了条件,而在变革的过程中,学习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是相始终的。
清末徐州知识分子多赴衣带水的日本留学生,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炽热熔炉,公民教育、军国民教育、事业教育及科技教育等思想被他们带回徐州,为徐州传统教育的变革推波助澜。当然,徐州留日人员多是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他们承认近代西方教育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进步性,但是凝结在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使其不会以西方文化彻底消弭中国传统文化的,只是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髓去批判地变革中国传统教育。所以,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仍存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烙印。比如留学日本的徐州著名人士韩至正在看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曾说过:“强调重科学,钻研声、光、电、化,但更应重视汉文。因汉文为科学之基础,轻视自己固有之国粹,而科学亦仅学得皮毛。”⑥但是随着教育近代化步伐的加快,大批留学欧美的人士把原味的西方教育思想传播到徐州,使人们对日本之外的其它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在教育内容方面,兴办新式学堂的留学人士冲破了八股文、试贴诗等传统教育内容的束缚,注重传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以韩至正和韩仲英创办的坤成女学堂为例,学堂除保留了传统的国文、女红课程外,还开设了体操、音乐、美术等新课程,并且音乐课上还有钢琴伴奏。⑦后来在韩至正的倡导下,徐州很多中、小学陆续开设了军训课,出习兵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刘平江在任省立徐州第七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期间,在该校成立了童子军,为徐州各校之先。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经沛县视学李昭轩在省教育行政会议上请议徐州各县小学建立童子军后,铜山、邳县、沛县等地的小学相继建立了童子军。⑧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杨懋卿还把日本的“五段教学法”介绍到徐州中、小学。⑨这些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确实使当时的徐州社会耳目一新。
三、小结
在清末民初的徐州社会里新旧势力交织抵牾,新旧思想在教育变革中斗争激烈。广大留学生作为新思想的代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着新学在徐州的扩展,把徐州传统教育事业推入近代的大门,加速了徐州近代化的进程。
注释:
①②③⑤⑧⑨陆宝仑主编:《徐州明清教育》,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97、100、101、98、263、43页。
④徐州教育局教育志编写办主编:《徐州教育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⑥吴书锦:《爱国志士韩元方》,载《铜山文史资料》,政协铜山文史委1984年版,第三辑,第87页。
⑦陈朴如:《徐州第一所女校—坤成女校》,载《徐州文史资料》,政协徐州文史委1983年版,第三辑,第73页。
(作者简介:李玉铭,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