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在现阶段,由于受特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各种制约因素,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城市的建设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显著增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例不断下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极大,人均占有的可耕地面积极少,隐性失业问题在农民群体中长期存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农民就业的分配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中就业,但他们的户籍却仍在农村,他们的职业和地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换,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许多农民工都扮演着“亦公亦农”的角色,这就造成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趋势较为缓慢。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市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辩证关系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进程是一种影响范围极广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变迁过程。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发展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是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转化和空间地域的永久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反之,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在此过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城市人口和规模都迅速扩张,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利益,也一定程度上解决的中国的“三农问题”。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有悖于西方经典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职业和地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诸多困境。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较多和城市吸纳力较小的悖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人也向来以此而骄傲。但是巨大的人口压力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狭小,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过剩,给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重大影响。据统计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4.9亿左右,其中至少还有2亿-2.5亿左右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职业转换的空间。然而,受我国特定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不够充分,还处于工业化的传统阶段,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空间还很有限,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业部门。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是农村人口绝对过剩;另一方面是城市对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吸纳空间不足,这就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和城市吸纳力较小的悖论。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和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悖论。2001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83%(其中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约占7.6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8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28%(其中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占9.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3%)。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之后,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或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在城市中立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迅速扩张,城市中的非农业产业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过去对体力型就业人员的需要逐步转变到技能型就业人员的需要。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匮乏,又没有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在城市中争取就业的机会就明显降低。在我国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和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之间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转移的悖论。建国初期,根据当时我国的国情,实行了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我国农村实际上长期得不到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实施不同的政策间接造成了农村和城市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人口迁徙和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户籍制度越来越宽松,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其对农村劳动力的阻力仍然不可轻视。城市化进程的真正内涵不仅是指人口的迁移,而是包括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地域、职业的永久性转移。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后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在失业、疾病、养老保险方面仍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顾虑,这就致使农村劳动力只是把外出务工当作一种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他们不可能彻底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保障。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转移悖论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必然是艰难的。
3 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探索
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受历史、政治以及经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困境,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约的多种困境,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我国拥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只好涌入城市加入打工者的行列。大中型城市固然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要吸纳我国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就必须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不仅使国家无法承受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给城市本身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根本目的在于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有效载体,通过城镇工业化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城镇产业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当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过剩,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空间也不大,而农村中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长空间还较大。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实施小城镇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2)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以满足城市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竞争机制,城市企业和乡镇企业容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而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却逐渐提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低素质、非熟练劳动力众多,特别是流动中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在就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和岗前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农民只有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生活意愿,也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迁移意愿和动机。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产生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从根本上阻碍了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自由流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身份障碍,给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要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民提供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他们在离开土地后的种种顾虑,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具有平等的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然而,由于受我国特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一定要克服各种障碍和制约因素,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参考文献
[1]花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制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75.
[3]中国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21.
[4]周琳琅.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学术论坛,2005(4).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城市的建设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显著增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例不断下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极大,人均占有的可耕地面积极少,隐性失业问题在农民群体中长期存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农民就业的分配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中就业,但他们的户籍却仍在农村,他们的职业和地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换,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许多农民工都扮演着“亦公亦农”的角色,这就造成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趋势较为缓慢。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市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辩证关系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进程是一种影响范围极广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变迁过程。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发展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是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转化和空间地域的永久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反之,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在此过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城市人口和规模都迅速扩张,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利益,也一定程度上解决的中国的“三农问题”。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有悖于西方经典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职业和地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诸多困境。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较多和城市吸纳力较小的悖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人也向来以此而骄傲。但是巨大的人口压力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狭小,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过剩,给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重大影响。据统计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4.9亿左右,其中至少还有2亿-2.5亿左右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职业转换的空间。然而,受我国特定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不够充分,还处于工业化的传统阶段,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空间还很有限,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业部门。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是农村人口绝对过剩;另一方面是城市对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吸纳空间不足,这就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和城市吸纳力较小的悖论。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和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悖论。2001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83%(其中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约占7.6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8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28%(其中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占9.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3%)。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之后,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或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在城市中立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迅速扩张,城市中的非农业产业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过去对体力型就业人员的需要逐步转变到技能型就业人员的需要。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匮乏,又没有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在城市中争取就业的机会就明显降低。在我国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和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之间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转移的悖论。建国初期,根据当时我国的国情,实行了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我国农村实际上长期得不到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实施不同的政策间接造成了农村和城市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人口迁徙和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户籍制度越来越宽松,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其对农村劳动力的阻力仍然不可轻视。城市化进程的真正内涵不仅是指人口的迁移,而是包括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地域、职业的永久性转移。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后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在失业、疾病、养老保险方面仍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顾虑,这就致使农村劳动力只是把外出务工当作一种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他们不可能彻底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保障。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转移悖论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必然是艰难的。
3 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探索
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受历史、政治以及经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困境,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约的多种困境,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我国拥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只好涌入城市加入打工者的行列。大中型城市固然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要吸纳我国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就必须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不仅使国家无法承受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给城市本身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根本目的在于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有效载体,通过城镇工业化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城镇产业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当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已经过剩,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空间也不大,而农村中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长空间还较大。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实施小城镇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2)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以满足城市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竞争机制,城市企业和乡镇企业容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而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却逐渐提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低素质、非熟练劳动力众多,特别是流动中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在就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和岗前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农民只有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生活意愿,也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迁移意愿和动机。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产生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从根本上阻碍了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自由流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身份障碍,给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要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民提供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他们在离开土地后的种种顾虑,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具有平等的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然而,由于受我国特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一定要克服各种障碍和制约因素,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参考文献
[1]花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制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75.
[3]中国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21.
[4]周琳琅.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学术论坛,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