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这是2500年前的管子经典的经济学观点,《管子》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学论著,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
  公元前685年起,至公元前643年,瑰丽的齐国以其魅力超越了同时代的诸侯国家,称霸中原。齐桓公当初连滚带爬地登上齐国国君的宝座,途中差点没被射死,却没想到成为一代霸主,更没想到的是,那个辅佐他成就霸业的相国不是别人,正式当初差点将他射死的敌人——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在鲍叔牙的极力举荐下,齐桓公舍弃私仇,拜曾经是对手的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管仲执政40年,辅佐齐桓公完成了春秋首霸的宏伟大业。管仲的思想、言论被管仲学派收集在《管子》一书中。甚至有人认为:统治者要治理天下,必须学习《管子》;做官之人要升迁,必须学习《管子》;经商之人要发财,必须学习《管子》;农民要种好地,必须学习《管子》;做人处事要求得心里平和,必须学习《管子》。中国人两千多年来重孔子而轻管仲的最大悲剧是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总以为只要推行了一种意识形态就能治理好国家,两千多年来的中外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思维其实是错误的。《论语》作为一部劝学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书,还是非常值得看的。但是作为一部治国安邦的书,实在不值一读,甚至应该多加批判,以免被误导。相反,管仲的《管子》却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治国安邦的好书,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修身养性,值得人们认真研读。
  一、治国必先富民
  管子明确提出“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显示了一位政治家的胸怀和眼光,《管子》论述了简单的道理: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就是现在常说的,穷则思变,富则居安。
  《牧民》篇中有句著名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是认为治国安邦必须从经济问题入手,把发展社会经济视为第一要务,朴素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是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只有首先满足那些基本的需求,人性的发展面才能逐步展现,百姓满足了温饱才知道荣辱进退。因此,国家在经济管理政策方面,必须优先考虑如何满足人性的基本需求。
  《治国》篇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即: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二、富民应顺民意
  人是自然的产物,追逐利益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特性。《禁藏》篇中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一语道破“趋利避害”是凡人的本性,这一本能,成为阶级社会产生的前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更加明确的指出“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在变化,但人的本性不会变。管仲不回避私欲,不以大道理自欺欺人,首先承认人是自私的,然后,以科学的方法和政策疏导,使人人焕发积极性,从而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效果。
  所以《牧民》篇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即: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进一步强调政令之推行根本在于顺应民意。民意即人心之向背。
  
  三、民意不可强求
  
  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管仲提出了欲取必予、取之有度、取之无形的思想。认为要顺应民心,因民众所好而予之,然后,民众才会有相应的回报,绝对不可以强求,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比竭泽而渔式、杀鸡取卵式的搜刮要好得多。认为国家取之于民要有所节制,要合理适度。《权修》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则上下相疾也……取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即:土地生产财富,受时令的限制;人民花费劳力,有疲倦的时候;但是人君的欲望则是无止境的。以“生财有时”的土地和“用力有倦”的人民来供养欲望无穷的君主,这中间若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上下之间就会互相怨恨。认为财富的产生是出于使用劳力,劳力的产生是出于劳动者的身体。所以,君主用财无限度,就等于人民用力无休止。保护百姓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政策便次第出台,这些政策对于引导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发展齐国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证明顺应民之本意才能真正实现富民,进而达到治国的目的。
  《管子》从人的本性入手分析了治国必先富民的道理,其道理朴素,分析透彻,这一思想与今天我国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富民政策不谋而合,其思想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尽管二者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上存在着本质差别,但是古人与今人对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对与我们今天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管子对人性的认识是直观的、朴素的,有些只是经验和体悟,并不系统。但是他运用的非常成功,这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政治天分和超人的领悟力。
  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如果没有他,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徘徊。”
  孔子这样评价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至今仍然是一群披散头发身著异服的野蛮人!)
其他文献
控申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和国家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 “纽带”。控申干警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天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理当率先树立和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一、在控申工作中执法为民的内涵    执法为民在控申工作中的内涵可诠译为以下五点:  1、以民为本  在控申工作中执法为民的内涵之一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历代民本思想的集
期刊
摘 要:照片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工作,是客观还原高校办学历程,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最佳途径。本文以吉首大学50周年校庆筹建《校史陈列馆》等经验与教训为例,阐明进一步加强高校照片档案工作的力度,客观真实的记录办学历程,尽可能的推动高校档案馆沿着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发展。  关键词:高校照片档案;收集;整理     国家标准对照片档案(ph
期刊
摘 要:世博会英国馆堪称标志性建筑,彰显出英国在创意和创新方面的杰出成就,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示英国在物种保护方面居于全球领导地位,以及英国在开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迎合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关键词:人与自然;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圣殿;活力城市;开放公园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
期刊
摘 要: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业和地方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挥着主要支撑作用。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对于该模式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不仅对于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和服务地方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人才    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方联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以行
期刊
摘 要:我院已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读者类型发生了变化,新增了大量培训班的读者,原有的服务结构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这类读者的需求。本文从培训班读者特点出发,以建立培训班阅览室为基础,提出了“认知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深入利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建议。  关键词:学院转型;创新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的使命就是通过收集、组织和揭示各类信息,用有效的手段将这些经过整理的信息展示和传递给读者,并有针对
期刊
军旅剧因其自身题材的特殊性,不论军营、战场都是铁血男儿的天下。军旅剧女性形象的塑造从开始,就一直躲在铁骨铮铮的男性阴影里,作为男性阳刚气质的陪衬和烘托,将军旅历程中女性的思想情感或包裹在没有性别色彩的军装之内;或将女性塑造成传统形象,仰望着男性英雄的“光环”。  进入新世纪,军旅剧女性形象的塑造理念,跟随社会女性意识的提高而有了较大的创新。随着军旅剧内容的不断变化,军旅剧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变化让军旅
期刊
摘 要:坚持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查办职务犯罪;社会效果    坚持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党和国家对检察工作的明确要求,是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殷切期待,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但是,实践中对社会效果内涵的理解还不是很统一,衡量社会效果的标准也模糊不清。目前,有的把社会效果仅理解为社会公众对办案的评价,没有全面理解和论述办案的社会效果;有的仅限于侦查办案方式(
期刊
摘 要:中世纪的西欧教会随着世俗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教会势力不断膨胀。教会全面地卷入世俗社会,甚至逐渐与世俗政权形成强势挑战。教会的世俗化对西欧中世纪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政权与教权交织,信仰与现实相抗衡。  关键词:中世纪;教会;世俗化;影响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的西欧,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古典奴隶制的衰落,中世纪西欧社会开始了它艰难的封建
期刊
摘 要:显著性是商标权产生的基础和商标权能够扩张的源泉,是商标权的灵魂。因此对商标的显著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极为必要。本文以商标显著性的基本理论为视角,通过研究,阐明商标显著性的的含义,揭示显著性对商标的意义所在以及显著性重要地位得以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对商标显著性的分类比较与形成机理的研究分析。基于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商标的显著性分类,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显著性,并对其分类意义进行比较研究,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西方早期建筑的时间发展为轴,着重论述西方早期建筑艺术的风格演变极其美学特征。其中主要谈及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以及巴洛克风格。之所以选择这三种建筑艺术风格,是因为经由他们智慧的累积与努力,为欧洲艺术长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应用基础,也深深影响了后代艺术家的思维与创作。透过这些关于西方建筑风格演化进程的阐述,我们还可以追溯到西方各名族关于建筑本体之外,表征于建筑之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