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者对科学学科的怯魅是中国现今的学科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下降的科学类学科入学率和越发显著的性别差距两方面。这篇文章基于科学固有的形象对学习者的怯魅以及如何缓解及消除这种状况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怯魅;固有形象;消除怯魅
一、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科学素质教育旨在以科学素养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是中国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比较明显典型的现象就是科学学科下降的入学率及科技领域下降的征募率。
作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STEM教育(分别为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及Mathematics数学的首字母)与时代发展高度契合,力求培养具有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数学素质的人才,因此得到了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尤其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1]然而,在STEM学科选择中显著下降的学生数量以及越发显著的性别差距或许值得关注。此外,学生科学素养不高、创新创造能力弱、科学探究精神缺乏的现状也值得我们思考。
科学教育的现状根本性质上源于科学本身固有和不可磨灭的特点——客观性、中立性、公正性及合理性。然而,对于科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无意识间倾向的是一种以抽象理论为主且透着些许冰冷的实驗性科学。换句话说,于大多数没有涉足科学领域的人而言,科学就是那些人工的、理想化的实验环境中无穷无尽的实验,和高端的、银白的、冰冷的实验装备,还有泡在实验室那些怪怪的科学家们。我们所理解的这些科学的特点给科学蒙上了一层面纱,逐渐让人们缺乏对科学的认识,进一步造成对科学地位的疏忽。
实际上,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由科学根深蒂固的观念衍生出的敬畏让人们对科学浅尝辄止,略知皮毛又进而导致对科学地位的疏忽。这些因素循环往复,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此外,与文化、社会和历史维度以及与科学实时话题的脱轨更是加重了恶性循环,可以说这是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分离的结果。[2]任何脱离了人文背景的知识都很难让学习者习得,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尤其是科学教育。
二、消除学习者的怯魅
蒸汽机,大规模生产,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人类见证并且受益的这四次技术革命极有力的证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力量。如今,我们已踏上了由科学助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征程,现实已经不允许我们后退了。我们当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教育入手,确切地说从科学素质教育入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采用灵活的科学教育机制,大步向前。
首先,使科学教育灵活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科学教育体系中不适应的部分变为适应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科学固然需要下苦功夫,也需要学习者相当的智力劳动,但我们肯定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它调整为适应学习者能力及其需求的科学,让学习者体会到“无聊”的科学是贴近生活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的,而不再把科学学习看成是对枯燥无味的大概念和理论的啃食和咀嚼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消除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需要我们从主观方面改变科学固有的形象——权威且无可置疑的硬知识团子的形象——这样才能让科学教育灵活化变得可能并且可行。为了适应学习者发展以及适应时代这支进阶的大军,那些个由事实信息浓缩而来的,并且以耗费学习者精力为代价的大概念和准则就应该有所调整有所改变。
更确切些讲,科学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维度让学习者知道所学的科学是与生活相关联的,并且让学习者领悟到科学就是实际生活在理论方面升华的体现。只有当呈现给学习者的科学是与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环境相关联时,科学才能被灵活化并且延续下去,让学习者不再对科学心存怯魅,而是基于由事实观念及客观信息浓缩而来的概念和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阐述和深度发掘,让学习者消除由根深蒂固的观念衍生出来的对科学的敬畏,从而对科学不再是小酌小饮、浅尝辄止,从根本上消除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
总之,对学习者科学怯魅的消除需要从实际出发,把科学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亦即将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科学教育灵活化从而改变学习者对科学的固有观念,吸引更多的学习者转向科学学科领域。
三、结语
虽然在科学教育中学习者对科学怯魅的后果不能即刻分明的体现在科技研究领域,也并不会立刻对工业进程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但是这种怯魅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科学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它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此外,为顺应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批量”、“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人才复制”这些有关教育的定义也应该有所改变了。因此,终生教育,尤其是终生科学素质教育,应该成为灵活化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我们应该吸引学习者步入科学学科领域,用实践引导学习者把科学教育视为一种奢侈品和特权而非艰苦的任务。
科学无关教条和准则,它只是对普遍的客观事实和真理进行归纳和解释而已,这正是要求我们将科学教育放在更广的社会背景下去灵活化科学教育的原因。这种社会背景是多维的,它并不局限于正式的学校环境。相反,它关于社会,关于历史,也关于文化。
参考文献:
[1]兰世春,袁荣华,刘玲.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08(05):122-123.
[2]吴志华,程華.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0(09):46-48.
关键词:怯魅;固有形象;消除怯魅
一、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科学素质教育旨在以科学素养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是中国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比较明显典型的现象就是科学学科下降的入学率及科技领域下降的征募率。
作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STEM教育(分别为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及Mathematics数学的首字母)与时代发展高度契合,力求培养具有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数学素质的人才,因此得到了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尤其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1]然而,在STEM学科选择中显著下降的学生数量以及越发显著的性别差距或许值得关注。此外,学生科学素养不高、创新创造能力弱、科学探究精神缺乏的现状也值得我们思考。
科学教育的现状根本性质上源于科学本身固有和不可磨灭的特点——客观性、中立性、公正性及合理性。然而,对于科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无意识间倾向的是一种以抽象理论为主且透着些许冰冷的实驗性科学。换句话说,于大多数没有涉足科学领域的人而言,科学就是那些人工的、理想化的实验环境中无穷无尽的实验,和高端的、银白的、冰冷的实验装备,还有泡在实验室那些怪怪的科学家们。我们所理解的这些科学的特点给科学蒙上了一层面纱,逐渐让人们缺乏对科学的认识,进一步造成对科学地位的疏忽。
实际上,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由科学根深蒂固的观念衍生出的敬畏让人们对科学浅尝辄止,略知皮毛又进而导致对科学地位的疏忽。这些因素循环往复,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此外,与文化、社会和历史维度以及与科学实时话题的脱轨更是加重了恶性循环,可以说这是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分离的结果。[2]任何脱离了人文背景的知识都很难让学习者习得,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尤其是科学教育。
二、消除学习者的怯魅
蒸汽机,大规模生产,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人类见证并且受益的这四次技术革命极有力的证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力量。如今,我们已踏上了由科学助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征程,现实已经不允许我们后退了。我们当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教育入手,确切地说从科学素质教育入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采用灵活的科学教育机制,大步向前。
首先,使科学教育灵活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科学教育体系中不适应的部分变为适应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科学固然需要下苦功夫,也需要学习者相当的智力劳动,但我们肯定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它调整为适应学习者能力及其需求的科学,让学习者体会到“无聊”的科学是贴近生活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的,而不再把科学学习看成是对枯燥无味的大概念和理论的啃食和咀嚼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消除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需要我们从主观方面改变科学固有的形象——权威且无可置疑的硬知识团子的形象——这样才能让科学教育灵活化变得可能并且可行。为了适应学习者发展以及适应时代这支进阶的大军,那些个由事实信息浓缩而来的,并且以耗费学习者精力为代价的大概念和准则就应该有所调整有所改变。
更确切些讲,科学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维度让学习者知道所学的科学是与生活相关联的,并且让学习者领悟到科学就是实际生活在理论方面升华的体现。只有当呈现给学习者的科学是与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环境相关联时,科学才能被灵活化并且延续下去,让学习者不再对科学心存怯魅,而是基于由事实观念及客观信息浓缩而来的概念和理论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阐述和深度发掘,让学习者消除由根深蒂固的观念衍生出来的对科学的敬畏,从而对科学不再是小酌小饮、浅尝辄止,从根本上消除学习者对科学的怯魅。
总之,对学习者科学怯魅的消除需要从实际出发,把科学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亦即将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科学教育灵活化从而改变学习者对科学的固有观念,吸引更多的学习者转向科学学科领域。
三、结语
虽然在科学教育中学习者对科学怯魅的后果不能即刻分明的体现在科技研究领域,也并不会立刻对工业进程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但是这种怯魅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科学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它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此外,为顺应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批量”、“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人才复制”这些有关教育的定义也应该有所改变了。因此,终生教育,尤其是终生科学素质教育,应该成为灵活化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我们应该吸引学习者步入科学学科领域,用实践引导学习者把科学教育视为一种奢侈品和特权而非艰苦的任务。
科学无关教条和准则,它只是对普遍的客观事实和真理进行归纳和解释而已,这正是要求我们将科学教育放在更广的社会背景下去灵活化科学教育的原因。这种社会背景是多维的,它并不局限于正式的学校环境。相反,它关于社会,关于历史,也关于文化。
参考文献:
[1]兰世春,袁荣华,刘玲.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08(05):122-123.
[2]吴志华,程華.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0(09):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