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用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来辅助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不仅仅可以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技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为了顺应需求,数学课程改革目标就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更多地设计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教学,抑或安排实际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到必需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生产。
一、重视数学语言的应用
著名教育家、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语言才是数学的灵魂,解释数学语言才是数学教学的实质。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兢兢业业,不可谓不用心,但教学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数学语言素养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使数学语言趣味化,让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倾向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效率。例如,在教学符号“<”“>”时,教师可以导入通俗易懂、充满情趣的语言方式,比如顺口溜:小于号,大于号,哥俩一起来报到,开口在后是小于,尖角在后是大于,哥俩专往中间凑,开口专咬大一号。生动有趣的顺口溜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让学生乐于去接受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简单统计”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以汽车销售为例进行知识的情景导入:有一个汽车销售经理打算进一批汽车销售,但由于不知道行情,所以打算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当地人们的消费情况;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模拟了一条马路上汽车的过往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这位经理统计一下这条道路上汽车的过往情况。然后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经过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选择的地点要具有代表性,也有的学生认为要注意统计的时间段,避免偶然性的发生。最后,教师再导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经过之前的铺垫,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同时理解、掌握起知识来也变得轻松容易了许多。
三、采撷生活实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离得越近,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就越好。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采撷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生活。比如:我在给学生讲“按比例分配”的时候,先是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看了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的车辆行驶状况,看完这段录像,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你们认为路口的红绿灯停留时间应该如何设置?”学生听完问题之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有的考虑到了车流量的问题,有的考虑到了时间段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意识到的问题都反馈给了我,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想要设置红绿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得到这些信息呢?”学生听完之后又展开讨论,最后将答案说出来,认为需要知道每小时或者每分钟内车流量的情况,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的形式来计算。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按比例分配”的意识,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就更好办了。在教学中多挖掘一些这样的实例,既让学生觉得好理解,又能带动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施启发式教学
数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来促进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学思维。比如:我为了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结婚想买房子,你们能帮我设计一套方案吗?”学生一开始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我就接着提供了自己的月收入和存款情况,并且启发他们应该从户型、地段上都挑一挑,学生得到这些启发,马上上网或问家长,帮助我找房源。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了解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提高了生活实际操作能力。
五、优化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例子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并不紧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优化处理教材,融入一些生活元素进去。比如,在讲到“百分数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商店的商品一律八折,老师花了240买了一双鞋,那么这双鞋的原价是多少?”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买过鞋,所以对于这样的例子感觉更加亲切,就会很容易想到该怎么做,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真正提高其数学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丽儿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四条途径[J].新课程,2010,(02)。
[2]陈顺平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不仅仅可以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技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为了顺应需求,数学课程改革目标就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更多地设计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教学,抑或安排实际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到必需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生产。
一、重视数学语言的应用
著名教育家、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语言才是数学的灵魂,解释数学语言才是数学教学的实质。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兢兢业业,不可谓不用心,但教学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数学语言素养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使数学语言趣味化,让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倾向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效率。例如,在教学符号“<”“>”时,教师可以导入通俗易懂、充满情趣的语言方式,比如顺口溜:小于号,大于号,哥俩一起来报到,开口在后是小于,尖角在后是大于,哥俩专往中间凑,开口专咬大一号。生动有趣的顺口溜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让学生乐于去接受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简单统计”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以汽车销售为例进行知识的情景导入:有一个汽车销售经理打算进一批汽车销售,但由于不知道行情,所以打算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当地人们的消费情况;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模拟了一条马路上汽车的过往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这位经理统计一下这条道路上汽车的过往情况。然后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经过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选择的地点要具有代表性,也有的学生认为要注意统计的时间段,避免偶然性的发生。最后,教师再导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经过之前的铺垫,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同时理解、掌握起知识来也变得轻松容易了许多。
三、采撷生活实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离得越近,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就越好。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采撷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生活。比如:我在给学生讲“按比例分配”的时候,先是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看了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的车辆行驶状况,看完这段录像,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你们认为路口的红绿灯停留时间应该如何设置?”学生听完问题之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有的考虑到了车流量的问题,有的考虑到了时间段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意识到的问题都反馈给了我,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想要设置红绿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得到这些信息呢?”学生听完之后又展开讨论,最后将答案说出来,认为需要知道每小时或者每分钟内车流量的情况,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的形式来计算。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按比例分配”的意识,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就更好办了。在教学中多挖掘一些这样的实例,既让学生觉得好理解,又能带动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施启发式教学
数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来促进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学思维。比如:我为了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结婚想买房子,你们能帮我设计一套方案吗?”学生一开始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我就接着提供了自己的月收入和存款情况,并且启发他们应该从户型、地段上都挑一挑,学生得到这些启发,马上上网或问家长,帮助我找房源。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了解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还提高了生活实际操作能力。
五、优化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例子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并不紧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优化处理教材,融入一些生活元素进去。比如,在讲到“百分数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商店的商品一律八折,老师花了240买了一双鞋,那么这双鞋的原价是多少?”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买过鞋,所以对于这样的例子感觉更加亲切,就会很容易想到该怎么做,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真正提高其数学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丽儿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四条途径[J].新课程,2010,(02)。
[2]陈顺平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