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
【关键词】农村教育;素质;失学;教师;体系
Rural education status shallowly discussed
Ni Man
【Abstract】The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ts development in large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Rural education is a basic condi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mportant tokens of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education; Quality; School dropouts; Teachers; System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农村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长治久安。作为具有9亿农民人口的农业大国,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搞好农村教育,关系到社会稳定乃至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可是分析农村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
1 边远农村还有大量文盲半文盲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65%,大部分农民素质低,全国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约占2.19亿,小学文化程度者约372%,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为约4名,3/4以上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为什么呢?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是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
2 学龄阶段孩子入学率难以提高
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约1982万人,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流动儿童失学率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还有更多六周岁下的儿童没有入学。究其原因,导致学生辍学有“三大石”。
2.1 子女教育费用在国民消费中排第一:近年来中国教育费用持续攀升,绝大多数家庭为供养子女读书,不得不省吃俭用,抑制其他消费支出。大学收费更高,普通大学年年收费动辄五六千元,一些名校名系高达万元。还有一部分学校学生“买分”读书。供养一名大学生约等于4.2个城镇居民每年纯收入,或13.6个农民每年纯收入。贫困家庭面对入学通知书一筹莫展,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已不是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说,子女教育费用在国民消费中排第一,超过养老和住房,也超出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准。子女教育成了大多数农民心头最大的疼。“家里有孩子读书”是他们提及率最高的贫困原因之一。
边远农村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因此,在普遍实行两孩化的低收入家庭,昂贵的教育支出,迫使一些农民不的不作出人生最艰难抉择:保一个孩子上大学,迫使另一个孩子辍学。
2.2 高考迫使部分学生失学:现行农村教育的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遍教育模式,这与农村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在全国实行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孩子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几十分之一。
由于学校结构失衡,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只注意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又由于高考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压力,使差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辍学。
相当部分的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学生智力均衡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直无法走出的应试教育怪圈。究其原因: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拿初中升学率,小学毕业会考优秀率,合格率,中小学非毕业年级凭调考成绩进行统一排名,学生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加薪。同时,人事管理制度又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很多学校严重缺少音、体、美等科目的专业教师,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了。
2.3 读书无用论导致学生辍学: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到2005年,在我国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实现。学生失学常有发生,特别是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失学较多。家庭贫困,少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是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就业,相对而言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没什么用,使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学生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在与家长交流时,当老师提到农民子女应该多读书时有的农民说:“读书有啥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还不如种地放牛,或打工赚钱。”这是大部分边远农村农民的思想表现。边远农村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是因受传统思想影响和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毕业不分配,现在社会竟争激烈,即使几年大学后仍旧找不到工作。怀有这种思想的农民也会这样教育孩子,使孩子失去读书的兴趣,从而辍学。
3 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使教育滞后
中国约有800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可是农村教师数量正在减少。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当等问题。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不同地区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再者,因为教师工资低,教育工作艰苦,农村教师辛苦工作十多年却没钱买房,没钱让孩子上好学校读书,所以太多青年教师告别两袖清风的教学生涯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地方财政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也不用师范学校毕业生。可仔细分析,代课教师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部分代课教师学历低,找其他工作无门,缺少应有的教育技术,因边远农村环境较差,经济不发达,生财无门,家境困难,拿低微的代课费贴补家用;另一部分代课教师有较高学历,随时准备去考调其它工作岗位,边远农村这艰苦环境是留不住他们的,低微的代课费也是养不活他们的。所以代课教师工作缺少积极性,没干劲,更谈不上以身献教的伟大志愿。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将仍不断滑坡,必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形势。
4 征对农村教育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4.1 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能“挂羊头买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真正消除青壮年文盲,在农村办好各种职业技术学校,使浪费的人力资源有事可做,从而改变落后经济,并激发起农民的求知欲望。加强示范教育,使他们从心底有学习的需求,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4.2 留住骨干教师在边远农村安心工作:每年增加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准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工资,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让农村教师享受一定的比城镇教师优惠的政策,从而留住骨干教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安心工作,鼓励音、体、美等科目的专业教师到农村,使农村的孩子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改善和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缩小边远农村与城镇的教学设施与硬件上的差距。
4.3 减免收费,从而提高入学率:有了钱,可以给农村孩子提供更靠近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有了钱,农民子弟可以不因贫困而辍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从经济上落实体现。除了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减免高中到大专、本科的收费,让贫困家庭的农村孩子不因钱的问题而辍学。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免除“用钱买分”的大学门坎费。
4.4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正确对待高考问题:在近阶段消除高考政策可能不现实,但希望教育管理部门调整教育结构,走出应试教育怪圈,调整好科目结构均衡关系,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来,不要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又“隐身而退”。
重视农村教育不仅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还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转型正处于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竟争力差是造成“就业层次低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国民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那么“三农”问题的解决就遥遥无期。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除了搞好农村教育外,别无它路。
【关键词】农村教育;素质;失学;教师;体系
Rural education status shallowly discussed
Ni Man
【Abstract】The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ts development in large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Rural education is a basic condi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mportant tokens of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education; Quality; School dropouts; Teachers; System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农村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长治久安。作为具有9亿农民人口的农业大国,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搞好农村教育,关系到社会稳定乃至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可是分析农村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
1 边远农村还有大量文盲半文盲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65%,大部分农民素质低,全国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约占2.19亿,小学文化程度者约372%,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为约4名,3/4以上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为什么呢?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是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
2 学龄阶段孩子入学率难以提高
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约1982万人,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流动儿童失学率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还有更多六周岁下的儿童没有入学。究其原因,导致学生辍学有“三大石”。
2.1 子女教育费用在国民消费中排第一:近年来中国教育费用持续攀升,绝大多数家庭为供养子女读书,不得不省吃俭用,抑制其他消费支出。大学收费更高,普通大学年年收费动辄五六千元,一些名校名系高达万元。还有一部分学校学生“买分”读书。供养一名大学生约等于4.2个城镇居民每年纯收入,或13.6个农民每年纯收入。贫困家庭面对入学通知书一筹莫展,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已不是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说,子女教育费用在国民消费中排第一,超过养老和住房,也超出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准。子女教育成了大多数农民心头最大的疼。“家里有孩子读书”是他们提及率最高的贫困原因之一。
边远农村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因此,在普遍实行两孩化的低收入家庭,昂贵的教育支出,迫使一些农民不的不作出人生最艰难抉择:保一个孩子上大学,迫使另一个孩子辍学。
2.2 高考迫使部分学生失学:现行农村教育的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遍教育模式,这与农村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在全国实行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孩子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几十分之一。
由于学校结构失衡,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只注意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又由于高考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压力,使差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辍学。
相当部分的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学生智力均衡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直无法走出的应试教育怪圈。究其原因: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拿初中升学率,小学毕业会考优秀率,合格率,中小学非毕业年级凭调考成绩进行统一排名,学生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加薪。同时,人事管理制度又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很多学校严重缺少音、体、美等科目的专业教师,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了。
2.3 读书无用论导致学生辍学: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到2005年,在我国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实现。学生失学常有发生,特别是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失学较多。家庭贫困,少部分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是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就业,相对而言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没什么用,使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学生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在与家长交流时,当老师提到农民子女应该多读书时有的农民说:“读书有啥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还不如种地放牛,或打工赚钱。”这是大部分边远农村农民的思想表现。边远农村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是因受传统思想影响和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毕业不分配,现在社会竟争激烈,即使几年大学后仍旧找不到工作。怀有这种思想的农民也会这样教育孩子,使孩子失去读书的兴趣,从而辍学。
3 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使教育滞后
中国约有800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可是农村教师数量正在减少。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当等问题。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不同地区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再者,因为教师工资低,教育工作艰苦,农村教师辛苦工作十多年却没钱买房,没钱让孩子上好学校读书,所以太多青年教师告别两袖清风的教学生涯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地方财政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也不用师范学校毕业生。可仔细分析,代课教师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部分代课教师学历低,找其他工作无门,缺少应有的教育技术,因边远农村环境较差,经济不发达,生财无门,家境困难,拿低微的代课费贴补家用;另一部分代课教师有较高学历,随时准备去考调其它工作岗位,边远农村这艰苦环境是留不住他们的,低微的代课费也是养不活他们的。所以代课教师工作缺少积极性,没干劲,更谈不上以身献教的伟大志愿。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将仍不断滑坡,必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形势。
4 征对农村教育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4.1 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能“挂羊头买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真正消除青壮年文盲,在农村办好各种职业技术学校,使浪费的人力资源有事可做,从而改变落后经济,并激发起农民的求知欲望。加强示范教育,使他们从心底有学习的需求,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4.2 留住骨干教师在边远农村安心工作:每年增加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准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工资,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让农村教师享受一定的比城镇教师优惠的政策,从而留住骨干教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安心工作,鼓励音、体、美等科目的专业教师到农村,使农村的孩子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改善和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缩小边远农村与城镇的教学设施与硬件上的差距。
4.3 减免收费,从而提高入学率:有了钱,可以给农村孩子提供更靠近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有了钱,农民子弟可以不因贫困而辍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从经济上落实体现。除了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减免高中到大专、本科的收费,让贫困家庭的农村孩子不因钱的问题而辍学。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免除“用钱买分”的大学门坎费。
4.4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正确对待高考问题:在近阶段消除高考政策可能不现实,但希望教育管理部门调整教育结构,走出应试教育怪圈,调整好科目结构均衡关系,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来,不要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又“隐身而退”。
重视农村教育不仅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还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转型正处于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竟争力差是造成“就业层次低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国民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那么“三农”问题的解决就遥遥无期。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除了搞好农村教育外,别无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