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教学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在这些要素中,我认为基本概念的建立、审题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的分析、解题思路的掌握、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较为关键的几个要素。要抓好应用题的教学,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建立由这几个要素组成的训练序列,由浅入深,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系统训练。
一、帮助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概念,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和推理,也就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在一年级,教材虽然未明确概括加、减法的定义,但是在教学加、减法的定义时,已经通过操作和大量的具体实例来使学生了解加、减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未能使学生全面地领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只是强调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剩下多少用减法,那么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就容易出现见“一共”就加,见“剩余”就减的错误。因此,在各个年级的教学中,都要十分重视解答应用题有关的概念、名词、术语的教学,务必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准确清晰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首要条件
应用题解答的成功与否,首先依赖于儿童对应用题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首要条件。要理解題意首先要读懂题目,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一年级以朗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二、三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默读,高年级主要采用默读,以加快学生思考和理解题意的速度。在培养学生领会、复述题意的能力方面,要注意改变让学生读题后只要求学生讲“题目讲一件什么事,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这样一种简单化的审题模式,对不同年级要有不同要求。同时,画线段图和画表摘录条件是帮助学生审好题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要注意教会并训练学生使用这些辅助手段进行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做到:(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能力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逐步培养、逐步提高;(二)要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一些基本模式和方法;(三)要注意把依据题意画图和看图说题意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懂得看、懂得用线段图;(四)画线段图和列表分析应用题两种手段的运用要恰当,要符合题目内容的需要。
三、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中心环节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数量关系是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的依据,数量关系的分析是掌握解题思路、找出解题方法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懂得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懂得依据数量关系来进行判断、分析和推理,使学生顺利地找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二年级可以让学生依据算式在说的基础上书写出数量关系,并开始让学生先想想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数量,要求的是什么数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想出算式。三年级,在学生接触大量具体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地分阶段地抽象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部分数+部分数 = 总数)。到了四年级,结合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把简单应用题的具体数量关系归纳为四大类:(一)两个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二)较大数、较小数和差的关系;(三)每份数、份数和总数的关系;(四)两数的倍数关系。每一类三个量之间是相关联的,知道其中两个量可以求出另一个量。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教师要经常利用每节课的头几分钟进行一些数量关系的基本训练。如:看题目、看线段图说出数量关系,根椐关系句说出你能想到的数量关系等等。
四、训练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关键
解题思路的实质就是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主要是分析法和综合法,除此以外,也有一些题目要用到其他的一些思维方法(如假设法、比较法)。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逐步地进行训练。我认为,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訓练学生以综合法为主进行思考。三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了解得比较多,开始懂得求一种量必须知道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后,可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进行思考,并逐步过渡到更多地用分析法进行思考。四年级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开始注意到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结合运用。五、六年级随着应用题步数的增多,则应运用分析---综合法。另外,从四年级开始,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用假设法、比较法等方法解答应用题。
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一个人来说,随着语言的逐步掌握和语言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他的思维内容日益丰富,调节着他的思维活动逐步完善,促使他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应用题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部分是结合审题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的分析、解题思路的训练来进行的。从数量名称的表达、数量关系的表达、题意的复述、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分析,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应用题列式依据的表达和解题思路的口述,都贯穿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促进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提高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力求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洁、规范化,对同样的内容,要用同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总之,以上是我个人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一些不够成熟的认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要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待更加成熟,望各位专家及同行不吝指教!
一、帮助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概念,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和推理,也就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在一年级,教材虽然未明确概括加、减法的定义,但是在教学加、减法的定义时,已经通过操作和大量的具体实例来使学生了解加、减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未能使学生全面地领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只是强调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剩下多少用减法,那么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就容易出现见“一共”就加,见“剩余”就减的错误。因此,在各个年级的教学中,都要十分重视解答应用题有关的概念、名词、术语的教学,务必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准确清晰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首要条件
应用题解答的成功与否,首先依赖于儿童对应用题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首要条件。要理解題意首先要读懂题目,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一年级以朗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二、三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默读,高年级主要采用默读,以加快学生思考和理解题意的速度。在培养学生领会、复述题意的能力方面,要注意改变让学生读题后只要求学生讲“题目讲一件什么事,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这样一种简单化的审题模式,对不同年级要有不同要求。同时,画线段图和画表摘录条件是帮助学生审好题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要注意教会并训练学生使用这些辅助手段进行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做到:(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能力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逐步培养、逐步提高;(二)要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一些基本模式和方法;(三)要注意把依据题意画图和看图说题意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懂得看、懂得用线段图;(四)画线段图和列表分析应用题两种手段的运用要恰当,要符合题目内容的需要。
三、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中心环节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数量关系是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的依据,数量关系的分析是掌握解题思路、找出解题方法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懂得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懂得依据数量关系来进行判断、分析和推理,使学生顺利地找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二年级可以让学生依据算式在说的基础上书写出数量关系,并开始让学生先想想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数量,要求的是什么数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想出算式。三年级,在学生接触大量具体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地分阶段地抽象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部分数+部分数 = 总数)。到了四年级,结合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把简单应用题的具体数量关系归纳为四大类:(一)两个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二)较大数、较小数和差的关系;(三)每份数、份数和总数的关系;(四)两数的倍数关系。每一类三个量之间是相关联的,知道其中两个量可以求出另一个量。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教师要经常利用每节课的头几分钟进行一些数量关系的基本训练。如:看题目、看线段图说出数量关系,根椐关系句说出你能想到的数量关系等等。
四、训练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关键
解题思路的实质就是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主要是分析法和综合法,除此以外,也有一些题目要用到其他的一些思维方法(如假设法、比较法)。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逐步地进行训练。我认为,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訓练学生以综合法为主进行思考。三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了解得比较多,开始懂得求一种量必须知道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后,可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进行思考,并逐步过渡到更多地用分析法进行思考。四年级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开始注意到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结合运用。五、六年级随着应用题步数的增多,则应运用分析---综合法。另外,从四年级开始,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用假设法、比较法等方法解答应用题。
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一个人来说,随着语言的逐步掌握和语言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他的思维内容日益丰富,调节着他的思维活动逐步完善,促使他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应用题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部分是结合审题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的分析、解题思路的训练来进行的。从数量名称的表达、数量关系的表达、题意的复述、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分析,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应用题列式依据的表达和解题思路的口述,都贯穿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促进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提高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力求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洁、规范化,对同样的内容,要用同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总之,以上是我个人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一些不够成熟的认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要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待更加成熟,望各位专家及同行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