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麻醉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甲组治疗优良率为79.07%,同乙组的93.02%相比,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在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临床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必要的麻醉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78-02
在临床上,髋关节置换术,不仅可替代人工骨关节,而且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改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干预的体会报告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0例,女36例,年龄均在64~81岁间,平均年龄是(71±3)岁。其中,40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0例为外伤性股骨头骨折,13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它3例,且所有患者中,13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冠心病。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3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麻插管麻醉,术中体位为侧卧位。其中,甲组患者在为手术期间为给予常规护理,即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与术后体征观察等,而乙组患者则被给予针对性的麻醉护理干预。
1.3观察项目
参照Harris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的髋关节情况进行有效判定,若分数在90~100分间,则为优,若分数在80~89分间,则为良,若分数在70~79分间,则为可,若分数低于70分,则为差[1]。同时,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5.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用X2检验其中的计数资料,若比较发现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甲组治疗优良率为79.07%,同乙组的93.02%相比,显著差异(P<0.05),而且乙组无一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同甲组的4例比较,差异显著,同时,甲乙两组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40%、10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3.1术前护理
术前1d,配合手术的护士对患者展开术前访视,准确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心理状态与合并症等,详细告知患者有关手术室的情况与相关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手术配合;用亲切的语言准确回答患者的疑问,以安抚患者术前的不安、紧张情况。同时,因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与手术耐受力比较差,故术前护士需努力纠正患者情况,如引导患者补充足够的能量与蛋白质,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脂与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表1 两组治疗与护理效果比较分析(n=43)
3.2术中麻醉护理
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严格检查,取下患者佩戴饰品与义齿,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同麻醉医师就麻醉药物进行核实,并配合其静脉给药;准备好所需麻醉药品与急救药物,并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配合医师做好麻醉诱导与气管插管等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状态,根据手术需求与患者舒适度,引导患者保持良好手术体位,确保患者气道的通畅与循环的稳定,避免出现受压损伤。同时,患者因术前的禁食禁饮与麻醉后受阻滞部位或器官的血管扩张,术中创面的渗血与渗液与蒸发,极易导致体液的快速丢失,从而诱发血压下降,为此,护士需始终保持患者静脉输液通道的顺利通畅,根据麻醉医师的准确指导进行输液处理,合理控制好输液的量与速度,并动态观察患者在术中的失血情况,具体结合吸引量与纱布块血量来决定输液量,以此来确保循环系统的稳定[2]。此外,术中,护士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好抢救措施,强化术中保暖工作,将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2~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而且术中的静脉输注液也需加温至37℃,最好选用温水对患者体腔进行冲洗,严格控制好术中麻醉药的合理选用与应用。
3.3术后护理
因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已经出现了衰竭,故在麻醉过程中极易出现药物过量反应,为此,术后,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具体结合患者情况,适当延长其苏醒与拔管的时候,待患者完全清醒,有较清晰表达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可拔管,并在拔管之前,观察其肺部呼吸音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则需停止拔管,而拔管后,也需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处理,以免引发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3]。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均被给予了针对性的麻醉护理,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02%,同仅仅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的甲组的79.07%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乙组无一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更是高达100%,均同甲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针对临床上那些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给予其必要的麻醉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下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冬云.老年患者髖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2):241-242.
[3]陈文媚,黄惠燕,罗润娥.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5):107-108.
[4]李敏惠.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242-243.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78-02
在临床上,髋关节置换术,不仅可替代人工骨关节,而且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改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干预的体会报告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0例,女36例,年龄均在64~81岁间,平均年龄是(71±3)岁。其中,40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0例为外伤性股骨头骨折,13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它3例,且所有患者中,13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冠心病。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3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比较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麻插管麻醉,术中体位为侧卧位。其中,甲组患者在为手术期间为给予常规护理,即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与术后体征观察等,而乙组患者则被给予针对性的麻醉护理干预。
1.3观察项目
参照Harris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的髋关节情况进行有效判定,若分数在90~100分间,则为优,若分数在80~89分间,则为良,若分数在70~79分间,则为可,若分数低于70分,则为差[1]。同时,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5.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用X2检验其中的计数资料,若比较发现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甲组治疗优良率为79.07%,同乙组的93.02%相比,显著差异(P<0.05),而且乙组无一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同甲组的4例比较,差异显著,同时,甲乙两组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40%、10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3.1术前护理
术前1d,配合手术的护士对患者展开术前访视,准确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心理状态与合并症等,详细告知患者有关手术室的情况与相关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手术配合;用亲切的语言准确回答患者的疑问,以安抚患者术前的不安、紧张情况。同时,因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与手术耐受力比较差,故术前护士需努力纠正患者情况,如引导患者补充足够的能量与蛋白质,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脂与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表1 两组治疗与护理效果比较分析(n=43)
3.2术中麻醉护理
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严格检查,取下患者佩戴饰品与义齿,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同麻醉医师就麻醉药物进行核实,并配合其静脉给药;准备好所需麻醉药品与急救药物,并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配合医师做好麻醉诱导与气管插管等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状态,根据手术需求与患者舒适度,引导患者保持良好手术体位,确保患者气道的通畅与循环的稳定,避免出现受压损伤。同时,患者因术前的禁食禁饮与麻醉后受阻滞部位或器官的血管扩张,术中创面的渗血与渗液与蒸发,极易导致体液的快速丢失,从而诱发血压下降,为此,护士需始终保持患者静脉输液通道的顺利通畅,根据麻醉医师的准确指导进行输液处理,合理控制好输液的量与速度,并动态观察患者在术中的失血情况,具体结合吸引量与纱布块血量来决定输液量,以此来确保循环系统的稳定[2]。此外,术中,护士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好抢救措施,强化术中保暖工作,将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2~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而且术中的静脉输注液也需加温至37℃,最好选用温水对患者体腔进行冲洗,严格控制好术中麻醉药的合理选用与应用。
3.3术后护理
因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已经出现了衰竭,故在麻醉过程中极易出现药物过量反应,为此,术后,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具体结合患者情况,适当延长其苏醒与拔管的时候,待患者完全清醒,有较清晰表达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可拔管,并在拔管之前,观察其肺部呼吸音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则需停止拔管,而拔管后,也需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处理,以免引发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3]。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均被给予了针对性的麻醉护理,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02%,同仅仅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的甲组的79.07%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乙组无一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更是高达100%,均同甲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针对临床上那些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给予其必要的麻醉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下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冬云.老年患者髖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2):241-242.
[3]陈文媚,黄惠燕,罗润娥.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5):107-108.
[4]李敏惠.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