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与以往的教学过程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已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做出隐性和显性贡献。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并尊重他们的贡献,以便更好的实施教学过程。
【关键词】贡献 ;隐性 ;显性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 to contribute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Zhang Hai-xia
【Abstract】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modern English classroom with former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had very big of variety, the student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corpus of classroom, they take oneself of special of feeling, arrive at classroom to carry on exchanges.All is constantly doing a recessiveness in the whol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with show sex contribute.This demand teacher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heir contribute,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Contribute;Recessiveness;Show sex
课堂教学过程是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特殊认识过程。英语教学真实的课堂是发生在学校中的,发生在课堂里,发生在师生的互动中。因为,课程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中,人的因素有两个:教师与学生,他们都是主体,是认识者,而且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传统法与听说法的课堂忽视和抹杀了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贡献,学生只是接受知识,学会技能。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于教师的组织与能力,学生只要跟从教师不唱反调,这堂课就很好,把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贡献丢在一边。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刺激一反应方程式的消极执行者。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而且还对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作出贡献。Legutke和Thomas(1991:18)在 Breen(1983)的基础上把学生对课堂交互过程的贡献分为两大类:隐性贡献(implicit contribution)和显性贡献(explicit contribution)。
1.隐性贡献
隐性贡献指的是学生带到课堂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积累和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包括他们的知识基础、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对老师和他人的态度、对交流的乐意程度、对冒险的准备等。从表面来看,也许我们觉得这些似乎很难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切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对课堂教学过程作出不可代替的贡献。
学生过程能力超过传统教学概念中语言学习必需之知识和技能所涵盖范围,他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之需,也是课堂教学之目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将社会认识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这种转化是长期校内外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带来了自己的经历、观点和期望值。这些经历、经验、观点和他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他们对语言学习的期望、对文化的态度、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对自己的要求、对同学和老师关系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发生语言学习过程的变化,孕育着语言的潜能。这些潜能难以用量化手段进行衡量,但在每节课的即时即刻(here and now)他们都在起着作用,潜移默化,有时大些,有时小些。语言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潜能也各不相同,对语言课堂的影响也就不同。把这些隐性贡献转化为显性贡献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培养过程能力的过程。
2.显性贡献
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的显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生参与教学集中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①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现代课程理念。
2.1.1 从哲学角度讲,活动是人的存在形式。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过程与质量。学生在此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例如在3L课中讲stamp一词时,老师可以根据实物来引课,也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问一些问题:If you want to say “Hello” to your friends, what can you do?学生踊跃的回答:Send e-mail, write a letter, go to their house ,make a telephone call and so on。这样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老师还可以问:What do we need to write a letter?学生马上想到stamp, glue, pen, envelope等等单词。在接下来的课文理解中老师还可以问一些简单到难度大的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后就自然的表演出来了。在这种充分的课堂交往中,教师给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营造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得到了体现。
2.1.2 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当我们讲到环境保护问题时,学生会有各种想法:有的人乱扔垃圾,有的人破坏植物﹑森林等等。那么怎么解决呢?学生说:人口太多……。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作为教师不应打断他们,而等他们发完言之后,再引导他们,这样课堂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这种思想是英语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平等也表现在生生之间。在进行各种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当互相尊重出现在课堂中,学生就不会感到被冷落、被讽刺、被耻笑的现象。每当“学困生”能回答出一个简单点的问题时,大家全部给予鼓掌,这样他就有了信心。课堂上,人人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人人都有机会当裁判。
2.1.3 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程实施中的自由是指学生自主而非強制学习的一种状态。主体参与教学是让学生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是心理的自由,是思维与想象的自由。当我们在谈论job时,教师会给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What will you do in ten years? 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与大家分享。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赛,如:Is it good to watch TV? 等等。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一点有点难,学生可能掌握不了,所以每一节课教授的知识也不多。但是,孩子的能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衡量他们。只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他们就会舒张自己的想象,给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
2.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的着眼点。
英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语言创造性来自于学生 新潜能的挖掘与发挥。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的需要,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②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才能开发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也许会超出教师的设计或估计,但这正是新课标下课堂中的特点: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3 教师提供一种评价手段。
以往的英语教学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核心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方式实现的。而这些考试又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技能的熟练程度。然而,我们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评价呢?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有许多的个人展示机会,每个孩子通过展示来树立自信、培养成就感以及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的展示,也给教师提供了客观评价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式。
2.4 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教学的成败。这样,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作用就被抛在一边。教师们在观摩课后谈论最多的是教师的讲课、备课等等。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时候,一堂事先准备的很精密的课却得到不尽人意的结果。而有时,临时应付学生不测事件的课却让教师回味无穷。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學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收到预想的结果的。
在英语课堂上,所有课堂参与者的隐性和显性贡献既微妙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课堂交互活动的巨大潜力。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做出贡献,有些贡献显而易见,有些却要经过我们的观察与分析才会发现,但这些贡献却一直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仔细分析学生, 了解并尊重他们的贡献,在备课及上课时要记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以便更好的实施教学过程。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和他们的能力,给学生一点自由与空间,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蓝天。
引文出自
① 王升《课程实施的核心是主体参与》2002年中国教育报
② 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2002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薛中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2002年 安徽教育出版社
[2] 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2002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陈坚林 《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2000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11-19
【关键词】贡献 ;隐性 ;显性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 to contribute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Zhang Hai-xia
【Abstract】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modern English classroom with former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had very big of variety, the student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corpus of classroom, they take oneself of special of feeling, arrive at classroom to carry on exchanges.All is constantly doing a recessiveness in the whol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with show sex contribute.This demand teacher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heir contribute,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Contribute;Recessiveness;Show sex
课堂教学过程是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特殊认识过程。英语教学真实的课堂是发生在学校中的,发生在课堂里,发生在师生的互动中。因为,课程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中,人的因素有两个:教师与学生,他们都是主体,是认识者,而且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传统法与听说法的课堂忽视和抹杀了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贡献,学生只是接受知识,学会技能。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于教师的组织与能力,学生只要跟从教师不唱反调,这堂课就很好,把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贡献丢在一边。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刺激一反应方程式的消极执行者。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而且还对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作出贡献。Legutke和Thomas(1991:18)在 Breen(1983)的基础上把学生对课堂交互过程的贡献分为两大类:隐性贡献(implicit contribution)和显性贡献(explicit contribution)。
1.隐性贡献
隐性贡献指的是学生带到课堂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积累和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包括他们的知识基础、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对老师和他人的态度、对交流的乐意程度、对冒险的准备等。从表面来看,也许我们觉得这些似乎很难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切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对课堂教学过程作出不可代替的贡献。
学生过程能力超过传统教学概念中语言学习必需之知识和技能所涵盖范围,他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之需,也是课堂教学之目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将社会认识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这种转化是长期校内外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带来了自己的经历、观点和期望值。这些经历、经验、观点和他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他们对语言学习的期望、对文化的态度、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对自己的要求、对同学和老师关系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发生语言学习过程的变化,孕育着语言的潜能。这些潜能难以用量化手段进行衡量,但在每节课的即时即刻(here and now)他们都在起着作用,潜移默化,有时大些,有时小些。语言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潜能也各不相同,对语言课堂的影响也就不同。把这些隐性贡献转化为显性贡献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培养过程能力的过程。
2.显性贡献
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的显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生参与教学集中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①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现代课程理念。
2.1.1 从哲学角度讲,活动是人的存在形式。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过程与质量。学生在此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例如在3L课中讲stamp一词时,老师可以根据实物来引课,也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问一些问题:If you want to say “Hello” to your friends, what can you do?学生踊跃的回答:Send e-mail, write a letter, go to their house ,make a telephone call and so on。这样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老师还可以问:What do we need to write a letter?学生马上想到stamp, glue, pen, envelope等等单词。在接下来的课文理解中老师还可以问一些简单到难度大的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后就自然的表演出来了。在这种充分的课堂交往中,教师给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营造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得到了体现。
2.1.2 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当我们讲到环境保护问题时,学生会有各种想法:有的人乱扔垃圾,有的人破坏植物﹑森林等等。那么怎么解决呢?学生说:人口太多……。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作为教师不应打断他们,而等他们发完言之后,再引导他们,这样课堂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这种思想是英语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平等也表现在生生之间。在进行各种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当互相尊重出现在课堂中,学生就不会感到被冷落、被讽刺、被耻笑的现象。每当“学困生”能回答出一个简单点的问题时,大家全部给予鼓掌,这样他就有了信心。课堂上,人人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人人都有机会当裁判。
2.1.3 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程实施中的自由是指学生自主而非強制学习的一种状态。主体参与教学是让学生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是心理的自由,是思维与想象的自由。当我们在谈论job时,教师会给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What will you do in ten years? 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与大家分享。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赛,如:Is it good to watch TV? 等等。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一点有点难,学生可能掌握不了,所以每一节课教授的知识也不多。但是,孩子的能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衡量他们。只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他们就会舒张自己的想象,给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
2.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的着眼点。
英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语言创造性来自于学生 新潜能的挖掘与发挥。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的需要,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②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才能开发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也许会超出教师的设计或估计,但这正是新课标下课堂中的特点: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3 教师提供一种评价手段。
以往的英语教学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核心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方式实现的。而这些考试又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技能的熟练程度。然而,我们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评价呢?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有许多的个人展示机会,每个孩子通过展示来树立自信、培养成就感以及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的展示,也给教师提供了客观评价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式。
2.4 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教学的成败。这样,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作用就被抛在一边。教师们在观摩课后谈论最多的是教师的讲课、备课等等。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时候,一堂事先准备的很精密的课却得到不尽人意的结果。而有时,临时应付学生不测事件的课却让教师回味无穷。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學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收到预想的结果的。
在英语课堂上,所有课堂参与者的隐性和显性贡献既微妙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课堂交互活动的巨大潜力。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做出贡献,有些贡献显而易见,有些却要经过我们的观察与分析才会发现,但这些贡献却一直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仔细分析学生, 了解并尊重他们的贡献,在备课及上课时要记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以便更好的实施教学过程。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和他们的能力,给学生一点自由与空间,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蓝天。
引文出自
① 王升《课程实施的核心是主体参与》2002年中国教育报
② 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2002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薛中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2002年 安徽教育出版社
[2] 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2002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陈坚林 《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2000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