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前提条件,又是其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内容。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课積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能促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是促进教学的催化剂。师生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
二、案例描述
吴超,高二(一)班学生,身体素质较好,特别爱好打篮球。体育课上,不管上什么内容的课如果没有篮球内容他就魂不守舍。当我在讲解示范时他不是心不在焉,便是和其他同学谈笑,或是看其他班同学活动,更甚的是偷偷地溜去打篮球。这种无视课堂的行为一度让我非常生气。在一次课上,因为他打乱课堂秩序致使周围的同学都跟着起哄,根本无视我的存在,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而他竟然站在那一动不动,直用眼睛白我,嘴还在不停的嘀咕,最后干脆扭头走人。结果,接下来的几节课他都谎称有病不来上课。就这样过了几周时间,这件事大家也慢慢淡忘了。在后来的一节室内课时,当我走进教室时,他想起身走出教室时被我叫住了,并与他进行了语重心长的交谈。“那次,老师不该当着同学们的面那么严厉的批评你,对不起,你想上课吗?”“想!”他低下头低声回答。“既然想上课就应遵守课堂纪律,你喜欢打篮球老师很清楚,咱们上课内容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同学,你这样不但影响了咱们上课秩序,而且还打乱了老师上课的思路,以后上课老师会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听到这里,他红着脸并认真地向我道了歉。就这样,他又回到了体育课堂,而在以后的课中他表现地很积极,而且在课中还帮助老师进行课堂组织。
三、案例评析
其实,只要老师能够适当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1.了解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
每位同学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需求与爱好,并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爱好程度。因此,一些学生尽管对教师安排的上课内容不喜欢,但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而另一些学生则表现强烈,上例就是一个典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树立民主的观念,及时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一节课可适当开辟一块“自留地”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
2.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无论上什么内容的体育课,一节课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教师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理解不可能按他们的兴趣爱好上课,体育课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如果喜欢可以在课余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案例中,正是因为没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对吴超同学的心理疏导,才导致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3.教师要讲究方法,不能强制。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人依旧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绝对权威不可侵犯,而学生就应该对教师尊敬并服从,再加上处理方式失当,最终导致师生矛盾激化,也就出现了吴超不上体育课的现象。
四、案例反思
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使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得以建立。通过这件事,笔者充分认识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一直以来,教师习惯运用权威来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并在这种秩序下完成对学生知识与技术的灌输。当前,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从控制课堂秩序入手。
1.正确的施教引导。
教师应依靠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形成高度的自觉性,以共同构建新的、良好的课堂秩序。
2.树立教育民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案例中,正是由于错的专制导致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亲和、平等,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将专制型教学作风变为民主型教学作风才能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二)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1.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及和谐合作,教学相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平等、民主的观念出发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并经常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推动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先,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的情绪来左右自己。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个性的学生,他们还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予大度和宽容。其次,学生的心情与表情是善变的,并且极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
(3)艺术的批评,增强师生的密切关系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成长期,情绪不够稳定,自制力较差,社会经验欠丰富,往往发生这样那的问题,这种情绪不稳定的易激动特点,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因素。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在指正学生时,可以先从自己问题讲起,或迂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老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作为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就一定会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也会在这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得到长足的提高和发展。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前提条件,又是其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内容。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课積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能促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是促进教学的催化剂。师生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
二、案例描述
吴超,高二(一)班学生,身体素质较好,特别爱好打篮球。体育课上,不管上什么内容的课如果没有篮球内容他就魂不守舍。当我在讲解示范时他不是心不在焉,便是和其他同学谈笑,或是看其他班同学活动,更甚的是偷偷地溜去打篮球。这种无视课堂的行为一度让我非常生气。在一次课上,因为他打乱课堂秩序致使周围的同学都跟着起哄,根本无视我的存在,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而他竟然站在那一动不动,直用眼睛白我,嘴还在不停的嘀咕,最后干脆扭头走人。结果,接下来的几节课他都谎称有病不来上课。就这样过了几周时间,这件事大家也慢慢淡忘了。在后来的一节室内课时,当我走进教室时,他想起身走出教室时被我叫住了,并与他进行了语重心长的交谈。“那次,老师不该当着同学们的面那么严厉的批评你,对不起,你想上课吗?”“想!”他低下头低声回答。“既然想上课就应遵守课堂纪律,你喜欢打篮球老师很清楚,咱们上课内容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同学,你这样不但影响了咱们上课秩序,而且还打乱了老师上课的思路,以后上课老师会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听到这里,他红着脸并认真地向我道了歉。就这样,他又回到了体育课堂,而在以后的课中他表现地很积极,而且在课中还帮助老师进行课堂组织。
三、案例评析
其实,只要老师能够适当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1.了解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
每位同学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需求与爱好,并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爱好程度。因此,一些学生尽管对教师安排的上课内容不喜欢,但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而另一些学生则表现强烈,上例就是一个典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树立民主的观念,及时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一节课可适当开辟一块“自留地”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
2.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无论上什么内容的体育课,一节课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教师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理解不可能按他们的兴趣爱好上课,体育课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如果喜欢可以在课余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案例中,正是因为没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对吴超同学的心理疏导,才导致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3.教师要讲究方法,不能强制。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人依旧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绝对权威不可侵犯,而学生就应该对教师尊敬并服从,再加上处理方式失当,最终导致师生矛盾激化,也就出现了吴超不上体育课的现象。
四、案例反思
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使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得以建立。通过这件事,笔者充分认识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一直以来,教师习惯运用权威来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并在这种秩序下完成对学生知识与技术的灌输。当前,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从控制课堂秩序入手。
1.正确的施教引导。
教师应依靠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形成高度的自觉性,以共同构建新的、良好的课堂秩序。
2.树立教育民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案例中,正是由于错的专制导致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亲和、平等,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将专制型教学作风变为民主型教学作风才能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二)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1.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及和谐合作,教学相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平等、民主的观念出发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并经常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推动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先,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的情绪来左右自己。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个性的学生,他们还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给予大度和宽容。其次,学生的心情与表情是善变的,并且极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
(3)艺术的批评,增强师生的密切关系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成长期,情绪不够稳定,自制力较差,社会经验欠丰富,往往发生这样那的问题,这种情绪不稳定的易激动特点,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因素。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在指正学生时,可以先从自己问题讲起,或迂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老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作为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就一定会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也会在这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得到长足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