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品文的风格比较自由活泼,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对两篇小品文进行比较阅读,更能体会文学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小品文;逆境;美景;知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65-02
“小品”一词,据专家考证,晋代就已经出现。后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陈继儒)、《无梦集园小品》(陈仁锡)、《文饭小品》(王思任);亦有用以名各種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与正宗的高文大册(如策论、碑传)庄重严肃、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小品文的风格则比较自由活泼,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
一、逆境抒胸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于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当时,苏轼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居于闲职,甚至与一介平民无异,于是公职之余便带领家人种田帮补生计。他们当时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于是“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家世显赫,他享尽了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他特别喜爱繁华热闹,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子,喜欢娇俏可人的婢女,喜欢精美细致的服饰,喜欢古玩美食,喜欢骏马梨园。
张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却在仕途上不甚顺利,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在公元1644年,满清入主,社稷倾覆,民生涂炭,家道破败后,年届知命的张岱“披发入山”避兵隐居浙江剡溪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安贫著述。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二、美景显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先写月色诱人,作者欲睡又起,前往承天寺邀友张怀民赏月;然后写与友一起散步赏寺中秋夜月色,最后自嘲闲人,在随遇而安、旷达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思绪。《湖心亭看雪》先写西湖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作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途中看湖上冬夜雪景,再写到湖心亭不期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最后借舟子喃喃,表达自己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这两篇小品文都有叙事、描写和简洁有力的议论,特别是其中的描写,实在称得上是“写景双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清水、藻、荇、竹、柏,这六个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院下面犹如注满了晴水的深潭。人们常用的比喻是“月光如流水”,苏轼却能变幻出新意,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看不见,却实有其物,似有若无的。秋夜的月光不正是如此,似有若无、澄澈空明吗?第二句则用借喻,以客代主,干脆就直接把庭中当作水来比喻,说“藻、荇交横”,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最后以“盖竹柏影也”作结,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抑抑扬扬,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晕染朦胧的雪夜湖山图!作者先用大笔点染,绘出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的样子,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联成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整个意境苍茫寥廓、纯洁幽静。接着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迭用几个“一”字,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不仅选词新奇,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值得一提的是,还将赏雪人他自己融入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如此澄澈空明的月色,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闲适、平静,再结合他当时的处境,令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自适、随遇而安。月景与心境浑为一体,极富诗情画意。张岱在湖心亭看到如此寥廓寂静的雪景,表达了作者看雪的惊喜,不随流俗的遗世独立。他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进行组合,令人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茫然、无所寄托的深沉的思考。
三、知己解真意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既写尽了他的寂寥,也不由自主地透漏出张怀民就是他的真知己。张怀民当时也被贬谪到黄州,但是他坦然自适,还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帮他取名为“快哉亭”,并赋词相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苏轼的诗文看似是写给张怀民的,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借安慰知己的话也来安慰自己那颗沧桑的心呢?
当苏轼来到承天寺,张怀民也没入睡。这时的张怀民没有酣睡而被苏轼叫醒,也没有与他人欢宴,不然,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只不过苏轼想到就行动了。一个不经意的“亦”字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也体味到了“知己两相知”的难能可贵。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他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颇有意味。
偶遇的知己“拉余同饮”,“余强饮三杯而别”不觉道破天机。酒逢知己,自是痛快淋漓,遗世孤立的他不期然而遇知音,酣畅至极!这样的画面给寂静清冷的西湖雪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畅快饮酒,纵情交谈之后分别之时,才想起“问其姓氏”,然而作者此时故意地忘却了知己的回答,只记得他们说“是金陵人,客此”。“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二位湖心亭上偶遇的知己原来是客居此地的他乡游子,而作者想到自己也是客居清朝的前朝遗民,大家都漂泊如浮萍一般,心中愁绪又起。
结语:
苏轼和张岱,在时空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不期而遇。他们都来到人生的低谷,他们却又都保持了旷达自适的闲情雅趣,他们用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千古共赏的“寺中秋月图”和“湖上冬雪图”,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贡献了两轴不可多得的画卷。
语文教学中,这两篇小品文同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我大胆地设想,若将这两篇小品文放在同一课,编为《小品文两篇》,或许更好。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小品文的特点,更好地比较两位作者的经历,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相异之处,更好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的默契。
参考文献:
[1]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J].名作欣赏,1983,(3).
[2]吴战垒.诗的小品,小品的诗[J].散文名作欣赏,1983.
关键词:小品文;逆境;美景;知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65-02
“小品”一词,据专家考证,晋代就已经出现。后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陈继儒)、《无梦集园小品》(陈仁锡)、《文饭小品》(王思任);亦有用以名各種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与正宗的高文大册(如策论、碑传)庄重严肃、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小品文的风格则比较自由活泼,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
一、逆境抒胸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于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当时,苏轼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居于闲职,甚至与一介平民无异,于是公职之余便带领家人种田帮补生计。他们当时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于是“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家世显赫,他享尽了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他特别喜爱繁华热闹,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子,喜欢娇俏可人的婢女,喜欢精美细致的服饰,喜欢古玩美食,喜欢骏马梨园。
张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却在仕途上不甚顺利,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在公元1644年,满清入主,社稷倾覆,民生涂炭,家道破败后,年届知命的张岱“披发入山”避兵隐居浙江剡溪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安贫著述。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二、美景显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先写月色诱人,作者欲睡又起,前往承天寺邀友张怀民赏月;然后写与友一起散步赏寺中秋夜月色,最后自嘲闲人,在随遇而安、旷达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思绪。《湖心亭看雪》先写西湖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作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途中看湖上冬夜雪景,再写到湖心亭不期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最后借舟子喃喃,表达自己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这两篇小品文都有叙事、描写和简洁有力的议论,特别是其中的描写,实在称得上是“写景双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清水、藻、荇、竹、柏,这六个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院下面犹如注满了晴水的深潭。人们常用的比喻是“月光如流水”,苏轼却能变幻出新意,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看不见,却实有其物,似有若无的。秋夜的月光不正是如此,似有若无、澄澈空明吗?第二句则用借喻,以客代主,干脆就直接把庭中当作水来比喻,说“藻、荇交横”,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最后以“盖竹柏影也”作结,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抑抑扬扬,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晕染朦胧的雪夜湖山图!作者先用大笔点染,绘出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的样子,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联成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整个意境苍茫寥廓、纯洁幽静。接着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迭用几个“一”字,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不仅选词新奇,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值得一提的是,还将赏雪人他自己融入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如此澄澈空明的月色,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闲适、平静,再结合他当时的处境,令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自适、随遇而安。月景与心境浑为一体,极富诗情画意。张岱在湖心亭看到如此寥廓寂静的雪景,表达了作者看雪的惊喜,不随流俗的遗世独立。他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进行组合,令人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茫然、无所寄托的深沉的思考。
三、知己解真意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既写尽了他的寂寥,也不由自主地透漏出张怀民就是他的真知己。张怀民当时也被贬谪到黄州,但是他坦然自适,还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帮他取名为“快哉亭”,并赋词相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苏轼的诗文看似是写给张怀民的,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借安慰知己的话也来安慰自己那颗沧桑的心呢?
当苏轼来到承天寺,张怀民也没入睡。这时的张怀民没有酣睡而被苏轼叫醒,也没有与他人欢宴,不然,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只不过苏轼想到就行动了。一个不经意的“亦”字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也体味到了“知己两相知”的难能可贵。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他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颇有意味。
偶遇的知己“拉余同饮”,“余强饮三杯而别”不觉道破天机。酒逢知己,自是痛快淋漓,遗世孤立的他不期然而遇知音,酣畅至极!这样的画面给寂静清冷的西湖雪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畅快饮酒,纵情交谈之后分别之时,才想起“问其姓氏”,然而作者此时故意地忘却了知己的回答,只记得他们说“是金陵人,客此”。“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二位湖心亭上偶遇的知己原来是客居此地的他乡游子,而作者想到自己也是客居清朝的前朝遗民,大家都漂泊如浮萍一般,心中愁绪又起。
结语:
苏轼和张岱,在时空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不期而遇。他们都来到人生的低谷,他们却又都保持了旷达自适的闲情雅趣,他们用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千古共赏的“寺中秋月图”和“湖上冬雪图”,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贡献了两轴不可多得的画卷。
语文教学中,这两篇小品文同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我大胆地设想,若将这两篇小品文放在同一课,编为《小品文两篇》,或许更好。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小品文的特点,更好地比较两位作者的经历,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相异之处,更好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的默契。
参考文献:
[1]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J].名作欣赏,1983,(3).
[2]吴战垒.诗的小品,小品的诗[J].散文名作欣赏,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