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叙事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莱辛在《金色笔记》的创作中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技巧,使她成为战后别具风格的作家之一。在这部小说中,莱辛摒弃了传统小说的线性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模式,用错综复杂的五个笔记本构成一个散乱的结构,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分裂的自我,进而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非线性 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当代英国女作家。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这样评价她:“莱辛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即使她不具有这个时代的风格,也具有一种时代精神。”作为一位作家,莱辛对于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形式不断探索,她要寻求“创作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形式,从而包含她所关注的内容。”《金色笔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莱辛充分实践并集中展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对于小说传统的发展与沿革做出了发问与思考。
  莱辛认为,传统的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展开与事件发展的小说经常将人物所处的环境与活动都安排在一个常规的规范化的和谐的框架里。这样的结构的确体现了某种因果性逻辑,但同时也局限了读者的视野,使他们只能看到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无法领悟到隐藏在现象之后的生存的深刻意义。然而,现实世界是杂乱无章的,事件本身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事件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我们生存的空间不是数学几何的空间,同样,时间也不是同它相一致的机械的时间,而是其中方向根本不同的时间”。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内心不受任何现实的时空的束缚,它可以打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限,让想象、回忆、联想、幻想纵横驰骋。
  在《金色笔记》中,莱辛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开局—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种规范的叙述模式,而是将现实空间和时间不断分割、切断,镶嵌在作品的各个章节里。四本笔记即黑色笔记、红色笔记、黄色笔记和蓝色笔记分别被分成四个部分,传统小说《自由女性》被分割成五个部分。她把《自由女性》的故事用以上四个笔记片断切割开来,然后将它们并置于《自由女性》中,最终使得《自由女性》和四本笔记呈现如下这样一个既有纵向脉络、又有横向联系的似断实连、交错复杂的网状结构,构建了一种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金色笔记》→《自由女性》1→黑色笔记1、红色笔记1、黄色笔记1、蓝色笔记1→《自由女性》2、黑色笔记2、红色笔记2、黄色笔记2、蓝色笔记2→《自由女性》3→黑色笔记3、红色笔记3、黄色笔记3、蓝色笔记3→《自由女性》4→黑色笔记4、红色笔记4、黄色笔记4、蓝色笔记4→金色笔记→《自由女性》5。
  《自由女性》是全书的框架,占据了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主人公安娜同其女友莫莉的生活经历。安娜热情敏感、善良多情,是典型的具有独立精神的知识女性。她年过三十,离异,独自把女儿带大,自称是获得解放的自由女性。她的第一部小说《边缘战争》所赚的稿费,使她在一段时间内无须工作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情感方面,她可以自由选择情人而不受婚姻的约束。可是当与她同居多年的情人弃她而去时,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自由”生活,这时她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身为作家,她患了“写作障碍症”,无法写出新的作品;作为共产党员,她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所信仰的共产主义并不能改变世界,因而政治理想破灭;作为自由女性,她发现自己并不自由,因为她既无法摆脱因被情人抛弃所造成的痛苦,又不能找到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这些使她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因而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为了能够在混乱无序中理出来一个头绪,把支离破碎的生活归类整合,安娜记录了四本颜色各异的笔记,用来分别记录她不同的自我,希望以此能够抵御当前面临的混乱,使自己免于精神崩溃。
  安娜把笔记分为政治与个人的,现实与虚构的:黑色笔记本记录了她早年在非洲一个左翼团体中的活动以及后来理想的破灭;红色笔记本讲述了安娜的政治生活;黄色笔记本是一部虚构的小说《第三者的影子》,记录了与安娜本人极其相似的艾拉的爱情与生活;蓝色笔记本则是如实记录她日常生活的私人日记。然而隨着笔记记录的发展,安娜越来越难以维持内容上的划分。虚构与现实常常交织在一起,政治与个人的情感也相互渗透。她对艺术的反思主要记录在黑色笔记中,但同时也渗透在黄色笔记和蓝色笔记中。安娜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及她遇到纳尔逊的一次政治会议都记录在蓝色笔记中,而不是红色笔记中。红色笔记和黑色笔记在最后都停止了记录,让位于对安娜的思想意识产生极大影响的新闻简报。黑色笔记到第四片断时,除了安娜的两则日记外,上面粘满了剪报,这些剪报内容涉及暴力、死亡、混乱、仇恨。红色笔记的最后片断也同黑色笔记一样,粘满了剪报。剪报涉及的事件几乎与非洲的完全相同,地点在欧洲、苏联、美国和中国。黄色笔记最后部分演变为十几篇未完成的短篇小说的片断和提纲。蓝色笔记的第一部分除了粘贴的37条剪报,没有关于安娜的任何记载。新闻剪报内容涉及美朝战争、暴力和压迫。虽然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要舞台在英国,但通过剪报拼贴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
  拼贴是一种模仿新闻短片的方法,它将其它文本如文学作品中的片段、日常生活中的俗语、报刊文摘、新闻等组合在一起,使这些毫不相干的片段构成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统一的形式结构,产生了常规叙述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巴塞尔姆认为:“拼贴的要点在于不相似的事物被粘在一起,在最佳的状态下,创造出一个现实。这一新现实在其最佳状态下可能是或者暗示出对它源于其中的另一现实的评论,或者,还不只这些。”通过拼贴手法的运用,莱辛使四本笔记增加了层次感和混乱感,涉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等命题,真实地展示了整个20世纪50年代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的社会风貌。安娜把剪报放入描写私人生活的日记里,预示她自我分裂的开始,同时也表明安娜无法直接面对内心的混乱。从内容上看,四部笔记作为附本的形式远远大于正文故事的容量,这种超负荷的比重明显影响了故事的线性叙事,造成了“偏离”,因此小说并不具有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情节,读者也很难概述整个故事的情节与内容。
  在突破空间结构的同时,莱辛打破了传统小说那种时间的线性发展,采用了意识流式的时间回流与脱节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时间结构。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将故事时序与文本时序之间的各种不协调形式称作“时间倒错,并将之分成倒叙和预叙两种基本类型。倒叙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而预叙则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从整部作品来说,《金色笔记》的时间结构是一个大的倒叙,时间倒错贯穿整部作品。小说一开始讲述的是在1957年的夏天,安娜与莫莉两个自由女性单独呆在伦敦的一套住宅里聊天的情景。然而接下来的黑色笔记、红色笔记、黄色笔记、蓝色笔记并没有按线性的顺序讲述故事,而是不时地采用倒叙的方式将读者带回到过去。整部作品的时间在“将来—过去—过去—无日期—过去”为轨迹的模式中循环,如此重复四次。具体表现为“自由女性”的叙述起止时间为1959年-1965年;“黑色笔记”的叙述起止时间为1951年-1956年;“红色笔记”的叙述起止时间为1950年1月3日-1957年;“黄色笔记”无日期;“蓝色笔记”的叙述起止时间为1950年1月7日-1956年9月;“金色笔记”的叙述起止时间为1956年9月-1965年。现在、过去和将来的随意置换同时也体现在作品时态的混用上。在黑色笔记、红色笔记、黄色笔记、金色笔记这四本笔记中,安娜分别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时态来叙事。安娜用一般过去时追忆非洲的往事,她被情人迈克尔抛弃而倍感痛苦的故事却以一般现在时的时态不时地穿插进来。在以日记体裁记录安娜精神危机的蓝色笔记中,用一般过去时记录的日记片段有时也穿插在用一般现在时记录的片断中。这样,莱辛通过打破时间和时态的线性结构将作品的历时叙事手法与共时叙事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现实时间与历史时间随意颠倒。这样一个不连续的时间叙述结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叙述时间与小说现实时间的分裂。《金色笔记》的现实时间是现在,而叙述的是“昨天”发生的历史往事。小说现实时间的穿插破坏了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同时,历史时间的出现又扰乱了现实时间。五本笔记均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记叙,时间跨度从1950年到1957年。笔记本中的日记部分有准确的日期,准确标明的日期使日记具有很强的主观真实性;同时,作者在日记中拼贴的大量的剪报也使日记具有强烈的真实性。然而,读者一旦仔细阅读文本,便能发现作品叙述时间错乱,其真实性并不可靠。以自由女性1为例,在自由女性1中,作者讲述了安娜与莫莉在1957年夏天里讨论了莫莉20岁整的儿子汤姆在这个年龄的心理和前途问题。可是在这之后的蓝色笔记中,我们又得知汤姆在1950年过的是他的17岁生日。按时间推断,1957年汤姆应该有24岁了。时间的错乱使读者一瞬间陷入时间的迷雾中。
  第二,叙述时间不按故事发展顺序而演进,而是由叙述者主观调度,有极强的跳跃性。如蓝色笔记记录了1954年9月15日,安娜与迈克尔分手前的争吵后,又记录了安娜于1954年9月17日一天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变化,之后又返回记录了她在1954年9月15日的生活和想法。在黑色笔记中,安娜现在的叙述常常被她对过去的回忆打断,或者被小说《战争边缘》的摘要、评论所打断。在蓝色笔记里,在安娜的日记中间又剪贴有1950年3月至1954年3月30日的部分报纸摘要。
  第三,后现代空白艺术的运用。《金色笔记》散乱的结构与不连续的时间破坏了文本的完整性,作品中有的地方留有一定的空白,出现了叙事的省略和情节的中断,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思考、补充并重新进行建构。如红色笔记1的结束日期为1952年1月3日,而红色笔记2的开始日期则为1954年4月28日,中间相隔了一年之久。蓝色笔记2与蓝色笔记3之间也有为期18个月的时间空白。这样一种跳跃使时间模糊化、碎片化。叙事上的空白极大增加了小說的隐语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到创作与阐释中,进而激励读者寻找文本中作者留下来的各种信息。分裂的主题在时间中得以展现,时间也在分裂中化为碎片。
  综上所述,莱辛在《金色笔记》中通过打破传统写作的线性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让过去、现在和未来混为一体,幻觉、幻想和回忆交织在一起,互相渗透、消除,制造出特殊的美学效果,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安娜迷乱的、失重的灵魂,展示了整个20世纪50年代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的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1] Harold Bloom.Introduction[A].Harold Bloom ed.Doris Lessing[C].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
   [2] Dorothy Brewster.Doris Lessing.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Inc,1965.
   [3] 米歇尔·布托:《小说技巧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争论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 唐纳德·巴塞尔姆,周荣胜、王柏华译:《白雪公主》,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
   [5] Genette,Gerald.Narrative Discourse.[M].Trans.J.Lewii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6] 多丽丝·莱辛,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译林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作者简介:李侠,女,1980—,陕西延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具特色的画种之一,它对笔墨情趣的追求,对描写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辨证理解,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把水墨画技法应用于动画创作,使得它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在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中国的水墨动画无疑是一朵震惊世界影坛的奇葩。但任何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必须有所改变才能被大众接受,只有不断突破,才能使动画影片意蕴深邃,耐人品味。  关键词:水墨技法 二维动画 中
期刊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2008年,这部小说被导演乔·怀特以颇为忠诚的姿态搬上银幕,跻身第80届奥斯卡竞选的热门影片行列,并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奖项。影片《赎罪》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几乎继承了原著作品的所有现代精神,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对爱情、罪错、战争和小说之小说进行了细腻而动情的描绘。  与小说一样,影片的叙事结构主要被分成四段视点与场所不断变化的章节。第一
期刊
摘要动画设计是一种现代的时尚艺术。中国古代神话一直是动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之一,而动画技术也赋予了中国古代神话新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组合方式、题材再造、人物造型、中国元素这4个方面,着重分析古代神话等中国元素对动画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动画设计 古代神话 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在21世纪的今天,动画设计已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小至一张贺卡,一本连环画册
期刊
摘要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不仅体现着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时日的憧憬,更在其中蕴涵着他们对幸福生活前景的企望和对平和安详的祝愿。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现代服装设计灵感的来源之一,作为时尚元素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它的发掘和再创造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国际时装舞台刮起的日渐强劲的“中国风”,无疑是传统与民族精髓对当代设计影响的最有力证明。  关键词:传统服饰图案 灵感本源 美学通则 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演绎的少数民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塑造了以达玛拉、妮浩和伊莲娜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为爱而苦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作品展现了鄂温克民族忠于爱情、恪守传统、坚持信仰、甘于奉献的美好品德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彷徨无助、艰难求索;表达了作家对山林文明的欣赏与赞美、对弱小文明行将消失的惋惜与留恋,以及对鄂温克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关键词:《额尔古
期刊
摘要杜光辉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作家,他在生态写作、底层写作、知识分子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实绩。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杜光辉小说的独特异质,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可可西里精神 底层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一个苦行僧式写作的中年人沉潜于众声喧哗的文坛之中,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却又时常冷不丁地冒出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来,给颇为浮躁
期刊
摘要“死亡”在《马桥词典》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本文仿照《马桥词典》,以词典体的形式分别对“无名的死亡”、“为名的死亡”、“正名的死亡”、“命名的死亡”、“可名的死亡”以及“名正言顺的死亡”进行相关考察,从而探讨韩少功对于死亡与众不同的理解和言说方式。  关键词:《马桥词典》 死亡 无名 为名 正名 命名 可名 名正言顺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死亡是韩少功“比较喜欢的几个
期刊
摘要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开阔空灵,在于她很好地把参禅与做诗融合在了一起。她的诗总是在人心灵最静谧的时候给人以新鲜的启迪,禅意在其诗歌里得到了最好的表现,诗歌也因为有了禅意而更深邃辽远。本文试从爱情和人生两个主题;禅意、禅境和禅的意象三个角度对席慕容的诗歌进行解读,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由爱入禅的席慕容。  关键词:作诗 禅意 禅境 禅的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严羽《沧
期刊
摘要《湘西散记》是沈从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湘西散记》中不同作品的分析,突出表现了沈从文对他所钟情的“湘西人”所表现出的鲜活、洒脱的生命形态的把握和尊重。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散记》 生命 感悟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许多现代作家都怀有“恋土”情结,所谓“恋土”情结,实质上是对他们理想中的健全人性与生命形态的一种向往与追求。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大概要算
期刊
摘要在现代文学中,呈现出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多元竞争态势:从1900年的义和团的失败到1911年民国建立的挫败再到“五四”运动的兴起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现代文学中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多元化的激励竞争,从这一系列的竞争中,我们能够看出现代文学自我意识的发展方向,既要引进外来经验,又不能简单进行西方经验的移植,建立平衡的、和谐的民族自我意识。本文以现代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变化视角,对现代文学中自我意识的多元竞争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