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农村初级中学普遍存在着学生数量减少、优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滑坡的现象。多年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毋庸讳言,坐落在城市里的名校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师资队伍的配备上、学校管理的细化上都有很大优势。作为学生及家长,毫无疑问都会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随着名校及民办学校的规模扩大,当我们发现问题的严峻性时,已经积重难返,再来控制又显得力不从心。后期我们采取了加大教育投入的措施,但与优质学校还是有差距,尤其是教师配备有缺口、设施设备有代沟,导致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2.内部管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不可否认,我们农村学校的现任校长大多都是经过多岗位的历练,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校长的岗位。他们视野开阔、做事老练,但也存在着管理方式与教育发展形势脱节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思路“想当年”, 在工作中一直按照过去的工作思路来开展,缺乏创新意识。当老师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时,就摆出一副“想当年”的老资格,不能及时改进,创新意识不强。二是工作要求“想当然”, 在工作中一直按照过去的工作标准来要求,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工作经验来开展,以会议代替工作、以经验代替思考、以汇报代替成绩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工作浮于表面,不求沉底。
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招聘让教师的年龄结构有优化;培训让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仍然显得不充分、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一是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有名气的优秀教师都会跳槽城郊或城区。二是不少评上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安于现状,工作缺乏动力。三是在岗教师参加培训之后,部分教師不能把培训理念和名师经验迅速融入到课堂,徒有培训的表面形式,教学实质没有丝毫变化。四是不少教师不能使用好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课件制作嫌麻烦,存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任性课堂的情况。
学生生源少对小班制的精品教学是好事,但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却是沉重打击。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将面临撤校分流、教育资源浪费以及老百姓对农村公办教育不信任的局面。如何真正做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呢?
一、严肃统一招生政策,控制名校办学规模
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要探索把名校和农村学校一同纳入招生方案。要着力解决名校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苗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免试就近入学水平,片区确定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数量内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对年度招生中存在违纪违规情况,要及时通报、公开曝光、严肃处理、追责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农村学校的生存空间,学生人数才会有稳定,优质生源才会有保障,教学成绩才会有提高。
二、添置设施设备要雪中送炭,不宜锦上添花
针对城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普遍存在差距的情况,我们要秉着雪中送炭的思想,大力扶持农村学校,缩小城乡差距。每年的教学装备配置要避免对城市学校的锦上添花,而要给急需改善的农村学校雪中送炭,力争在3-5年消除城乡设施设备上的差距。
三、改善办学条件要精准扶贫,不宜遍地开花
近年来,上级对各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非常大,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红利,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城乡的差距还是存在。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的薄改经费都很大,而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大锅里撒盐,遍地开花。这样常年修补的补锅做法没有多大实际价值。我们可以在消除必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做好规划,把资金集中起来,精准扶贫。每一年集中改善某几所农村学校,让其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观,从而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教育满意度。
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施培训长效机制
办好乡村教育关键要依靠乡村教师,从战略上来看,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村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不放手。近年来农村教师的待遇有提高,但幅度不大。提高待遇是留住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现有的教师工资基本上是县级财政统筹并保障,大幅提高教师待遇财政有困难。我们可以尝试从省级或国家级财政为主保障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其它的津补贴可根据艰苦程度差别,由县级财政负责,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我们还要定期进行农村教师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可采取“送培到乡”、短期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农村教师的个人教学技能。学校还要高度重视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经常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轮流培训。只有长期的培训机制,才会避免培训仅仅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守农村教育阵地,坚定不移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地办好农村满意教育,把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村千家万户。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毋庸讳言,坐落在城市里的名校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师资队伍的配备上、学校管理的细化上都有很大优势。作为学生及家长,毫无疑问都会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随着名校及民办学校的规模扩大,当我们发现问题的严峻性时,已经积重难返,再来控制又显得力不从心。后期我们采取了加大教育投入的措施,但与优质学校还是有差距,尤其是教师配备有缺口、设施设备有代沟,导致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2.内部管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不可否认,我们农村学校的现任校长大多都是经过多岗位的历练,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校长的岗位。他们视野开阔、做事老练,但也存在着管理方式与教育发展形势脱节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思路“想当年”, 在工作中一直按照过去的工作思路来开展,缺乏创新意识。当老师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时,就摆出一副“想当年”的老资格,不能及时改进,创新意识不强。二是工作要求“想当然”, 在工作中一直按照过去的工作标准来要求,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工作经验来开展,以会议代替工作、以经验代替思考、以汇报代替成绩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工作浮于表面,不求沉底。
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招聘让教师的年龄结构有优化;培训让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仍然显得不充分、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一是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有名气的优秀教师都会跳槽城郊或城区。二是不少评上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安于现状,工作缺乏动力。三是在岗教师参加培训之后,部分教師不能把培训理念和名师经验迅速融入到课堂,徒有培训的表面形式,教学实质没有丝毫变化。四是不少教师不能使用好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课件制作嫌麻烦,存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任性课堂的情况。
学生生源少对小班制的精品教学是好事,但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却是沉重打击。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将面临撤校分流、教育资源浪费以及老百姓对农村公办教育不信任的局面。如何真正做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呢?
一、严肃统一招生政策,控制名校办学规模
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要探索把名校和农村学校一同纳入招生方案。要着力解决名校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苗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免试就近入学水平,片区确定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数量内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对年度招生中存在违纪违规情况,要及时通报、公开曝光、严肃处理、追责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农村学校的生存空间,学生人数才会有稳定,优质生源才会有保障,教学成绩才会有提高。
二、添置设施设备要雪中送炭,不宜锦上添花
针对城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普遍存在差距的情况,我们要秉着雪中送炭的思想,大力扶持农村学校,缩小城乡差距。每年的教学装备配置要避免对城市学校的锦上添花,而要给急需改善的农村学校雪中送炭,力争在3-5年消除城乡设施设备上的差距。
三、改善办学条件要精准扶贫,不宜遍地开花
近年来,上级对各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非常大,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红利,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城乡的差距还是存在。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的薄改经费都很大,而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大锅里撒盐,遍地开花。这样常年修补的补锅做法没有多大实际价值。我们可以在消除必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做好规划,把资金集中起来,精准扶贫。每一年集中改善某几所农村学校,让其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观,从而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教育满意度。
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施培训长效机制
办好乡村教育关键要依靠乡村教师,从战略上来看,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村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不放手。近年来农村教师的待遇有提高,但幅度不大。提高待遇是留住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现有的教师工资基本上是县级财政统筹并保障,大幅提高教师待遇财政有困难。我们可以尝试从省级或国家级财政为主保障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其它的津补贴可根据艰苦程度差别,由县级财政负责,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我们还要定期进行农村教师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可采取“送培到乡”、短期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农村教师的个人教学技能。学校还要高度重视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经常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轮流培训。只有长期的培训机制,才会避免培训仅仅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守农村教育阵地,坚定不移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地办好农村满意教育,把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