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特殊家庭环境之下,学生的成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性格的成长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积极心理的养成,对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本文结合实际,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推动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01-02
  当前许多地区中特殊家庭的数量增加,父母关怀和教育的缺乏使得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呈现出了一些不良问题,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利影响。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在当前的环境之下,应当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教学,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1.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
   现代化教育行业对于学生自身教育引导有很高要求,这就应要求教育行业在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之前对学生家庭因素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等基础因素有所了解,以此规划符合现代化教育行业发展要求的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策略,从而避免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时出现问题。特殊家庭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学校和教师应当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统计,并在日常的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以此来针对性的设计教育计划,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成绩以及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来设计教学策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而且按照各项具体要求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时,还应在各项现代化手段支持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严防学生在接受各项教育引导时因自身综合素质干扰而产生排斥感,保证教育引导与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之间关联性,全面落实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目标。而对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引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言,必须要求教师在考虑各项基础因素条件下妥善处理各项教育引导问题,继而保证各项教育引导在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作用。例如,部分特殊家庭学生由于缺乏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往往存在性格孤僻等问题,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交际有着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或是课外来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引导特殊家庭学生与普通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和交流,用师生感情和同学感情来弥补这些学生在成长中缺乏的关爱,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感情基础。在学生的日常交流中,特殊家庭学生可以学会从积极的方面来认识自己的生活,进而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观念,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当和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与家长进行交流,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不同家庭学生思维状态和综合素质涵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应保证教师可以在全面掌握各项基础因素和特殊家庭学生基础教育接受力度条件下规划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以避免教育行业在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受到外在因素。同时还应在考虑家庭教育要求条件下强化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力度,继而保证家庭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现实要求。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示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保证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与特殊家庭家长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并指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教师和学校也应当使用不同的交流和指导方式,以此来保证家长可以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价值,学习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家庭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参与学生日常家庭教育的家庭成员角色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针对特殊家庭的种类,教师应当设计不同的教育和交流模式。例如,针对留守儿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为了保证交流的即时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使用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家庭进行交流,保证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并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借助家庭教育,學生可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从家长的行为开始培养自身的健康心理和思想道德,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留守儿童在独自生活中遇到问题,则需要教师通过信息系统向家长汇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问题,使得教师和家长可以在相互合作条件下规划合理改善措施,逐步提升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力度,针对性调整留守儿童以及相关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缺陷,继而推进相应培养稳步开展。
  3.教师要通过自身行为,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从现代化教育行业入手,明确各项实践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意识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果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要求教师通过自身模范表现对特殊家庭学生展开有效指导,使得学生可以全身心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氛围当中,使得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生活动,鼓励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在此过程中锻炼交流能力,并克服自卑以及自闭等心理问题,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并培养与同学的感情。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应当从自身入手,借助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和心理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长和教师的行为,进而养成生活行为习惯。
  为了保证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规范自身的行为,用积极的心理来完成日常的教学活动,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帮助其养成积极心理品质。为降低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难度,还应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到一起,促使双方在相互合作条件下优化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缺陷。例如,在学校和班级的清扫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清扫活动中,用自身的行为来为特殊家庭学生作为参考,帮助这些学生改变自身不良的心理和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班级的互动活动中来,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生活和学习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4.结语
  特殊家庭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和不良生活习惯,对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强化家庭教育引导,用自身的行为来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上文还通过多个方面阐述了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使得相关培养与现代化教育行业发展相契合。
  参考文献
  [1]何立功.浅谈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才智,2018(21):147
  [2]韩雪.浅谈“幸福教育”下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辽宁教育,2018(02):63-6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度加快,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在实处,教师需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构建满足学生成长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更好掌握解题技巧。对此,本文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构建原则,明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现状,提出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日益严格,其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更加自主的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的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以自身创新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发展,世界各地文化得到融合,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经济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但通过当今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足够重视,反而过多的热衷于网络漫画等文化,并且调查显示受影响过多的较多数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因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实践性的教学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应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积极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与启迪下,实现自身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中,仍存在着低效的教学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应进行积极的优化策略,来提高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是巨大的。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和语言艺术对于小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当注重语言艺术,运用恰当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为良好的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目前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语言艺术和良好沟通方法的运用对于班级管理的意义,最后阐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和沟通措
期刊
摘 要: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学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美术课堂中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原因,从思想观念、教学技巧、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等方面多方位引导学生提高对美术的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提高;农村中学;美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18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进一步发展,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数量,以此来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同时数学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是当
期刊
摘 要:当前幼儿素质教育开始深入,同时幼儿园教学也在加快改革,致使早期阅读日益受到幼师关注,因此,在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实施时,需要关注幼儿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师要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阅读环境,提升阅读效果。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04-02  幼儿早期阅读大多以图画读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老师要贯彻好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精神必须提升自身素养,做“六位一体”的思品老师。具体做到:上下求索,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无私奉献,致力提振道德素养;推陈出新,竭力提起技能素养;知行合一,悉力提顿能力素养;激发潜能,奋力提升文化素养;开发潜力,合力培养创新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身素养;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小學英语教学因其开课时间短,加之儿童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小学英语教学犹如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只要教师精心耕耘,付出心血与汗水,就一定能创造出累累硕果。根据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状况,笔者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也就是教学法作了如下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效措施;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