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给他们文字过多的书籍,幼儿很难理解书本上的内容,会感到无从下手,变得不愿意读书。经典绘本内容以图片为主,文字极少,主题也多数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从绘本阅读起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绘本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凭借夸张的表现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有趣的故事情节,绘本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故事情节相结合,提高绘本课堂的趣味性,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经典的绘本材料,比如,在主题为“爱”的绘本中,《我爸爸》《我媽妈》《抱抱》都是比较经典的绘本,这些绘本图片鲜明,人物表情生动,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一遍之后,可以请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然后组织幼儿就绘本主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对于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幼儿一起阅读,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在班级内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首先,幼儿园要准备好充足的绘本,并对各班级教师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培训,以便幼儿有足够的绘本可读,阅读时能得到必要的指导。其次,教师要围绕一些经典的绘本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根据绘本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设计表演游戏,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绘本故事。在阅读课堂上融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将绘本内容制成视频,为绘本中的人物配音,给故事增加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绘本中故事的变化、人物的情感,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重视材料的选择,根据绘本内容建立由易到难的梯度阅读计划,对于不同类型的绘本,也要做必要的分类,引导幼儿有层次地开展阅读。比如在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幼儿不理解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蝴蝶,教师提前做好准备,用图片的形式向幼儿展示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有利于增进幼儿的理解。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规律地开展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阅读适合自己年龄和阅读能力的绘本,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绘本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绘本的艺术性强,内容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能促使幼儿主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绘本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富有童趣的故事,幼儿阅读绘本时,会主动观察绘本中的图片细节,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知,猜测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绘本《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和兔妈妈想了各种主意,不停地在变化,但是通过细心阅读,幼儿能很快发现故事发展的线索,兔妈妈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根据小兔子的变化来的,而小兔子的变化来自孩子自然的联想。幼儿还发现,小兔子变成小鱼在水里游泳,小鱼的脑袋还是小兔子的样子;兔妈妈变成了参天大树,但是树冠依然是兔子的模样;兔妈妈在湖边垂钓时,她使用的不是一般钓鱼用的鱼食,而是小兔子最喜欢的胡萝卜。这些有趣的细节,不仅增加绘本的趣味性,调动幼儿主动观察的意识,提高幼儿的洞察力,还培养幼儿关注细节内容的习惯,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
经典绘本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扩展经典绘本作品的内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理解绘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创编新的故事情节。一些经典绘本情节曲折有趣,可以引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故事,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身临其境地对故事内容进行扩展。幼儿可以自己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在特定情景中的表现,将自己的想象付诸表演实践。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还是以绘本《逃家小兔》为例,小兔子说要离家出走,它想了一个又一个主意,但是聪明的兔妈妈总能找到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小兔子要变成什么,逃到哪里才能不被发现。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调皮的小兔子,幼儿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幼儿可以一边做跳水的动作一边说:“如果我钻到水底的石缝里,妈妈就发现不了我了。”幼儿可以蜷缩起身体,然后小声说:“躲在草丛里,妈妈就看不见我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想象成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幼儿延伸创编故事,可以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使绘本阅读活动更加丰富立体。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经典绘本画面风格多变,故事情节耐人寻味,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幼儿的经典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感受绘本中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帮助幼儿学会深度阅读。一些人文生活类的绘本画面生动形象,内容饱含情感,能够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加深幼儿对亲情、友情的理解,滋养幼儿的心灵。
例如,在阅读绘本《彩虹的尽头》时,教师先询问幼儿对故事的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幼儿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幼儿说,最喜欢兔爷爷讲述宝贝的内容,教师追问,“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幼儿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兔爷爷的宝贝是狐狸所认为的金银财宝吗?”幼儿都知道不是的。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提问:“宝贝一定是贵重的东西吗,每个人心中的宝贝是一样的吗?”经过层层提问,大部分幼儿都开始思考,最后,幼儿得出结论:宝贝不一定是金银财宝,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或者重要的人,一个好朋友、一段珍贵的回忆都可以是我们的宝贝。在引导幼儿寻找“宝贝”的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升华了绘本的内涵,强化了绘本的主题,让幼儿有所感悟,并转换为自己的经验。
绘本种类丰富,包括生命教育类绘本、趣味性绘本、科普类绘本以及亲情类绘本等。许多绘本可以作为角色表演游戏的剧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来表演、模仿以及创作,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深化绘本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阅读绘本《逃家小兔》后,幼儿自编自导,演绎了新的情境剧。幼儿记住了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自主扮演小兔子和兔妈妈进行对话,“我要跑走了,我要变成小鱼游到远处。”“如果你变成小鱼,我就变成捕鱼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先是模仿绘本中的对话,随后慢慢演绎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变成一只小蝌蚪,躲到荷叶下,让你找不着。”“如果你变成小蝌蚪,我就变成一个拿着网子的小男孩,一下子网住你。”绘本中的句式很容易模仿,幼儿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编出类似的对话,教师记录幼儿的对白,并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阅读绘本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对绘本阅读教育进行探索,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绘本资源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学会思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绘本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凭借夸张的表现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有趣的故事情节,绘本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有趣的故事情节相结合,提高绘本课堂的趣味性,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经典的绘本材料,比如,在主题为“爱”的绘本中,《我爸爸》《我媽妈》《抱抱》都是比较经典的绘本,这些绘本图片鲜明,人物表情生动,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一遍之后,可以请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然后组织幼儿就绘本主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对于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幼儿一起阅读,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在班级内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首先,幼儿园要准备好充足的绘本,并对各班级教师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培训,以便幼儿有足够的绘本可读,阅读时能得到必要的指导。其次,教师要围绕一些经典的绘本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根据绘本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设计表演游戏,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绘本故事。在阅读课堂上融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将绘本内容制成视频,为绘本中的人物配音,给故事增加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绘本中故事的变化、人物的情感,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重视材料的选择,根据绘本内容建立由易到难的梯度阅读计划,对于不同类型的绘本,也要做必要的分类,引导幼儿有层次地开展阅读。比如在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幼儿不理解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蝴蝶,教师提前做好准备,用图片的形式向幼儿展示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有利于增进幼儿的理解。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规律地开展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阅读适合自己年龄和阅读能力的绘本,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重视开发幼儿思维
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绘本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绘本的艺术性强,内容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能促使幼儿主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绘本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富有童趣的故事,幼儿阅读绘本时,会主动观察绘本中的图片细节,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知,猜测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绘本《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和兔妈妈想了各种主意,不停地在变化,但是通过细心阅读,幼儿能很快发现故事发展的线索,兔妈妈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根据小兔子的变化来的,而小兔子的变化来自孩子自然的联想。幼儿还发现,小兔子变成小鱼在水里游泳,小鱼的脑袋还是小兔子的样子;兔妈妈变成了参天大树,但是树冠依然是兔子的模样;兔妈妈在湖边垂钓时,她使用的不是一般钓鱼用的鱼食,而是小兔子最喜欢的胡萝卜。这些有趣的细节,不仅增加绘本的趣味性,调动幼儿主动观察的意识,提高幼儿的洞察力,还培养幼儿关注细节内容的习惯,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经典绘本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扩展经典绘本作品的内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理解绘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创编新的故事情节。一些经典绘本情节曲折有趣,可以引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故事,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身临其境地对故事内容进行扩展。幼儿可以自己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在特定情景中的表现,将自己的想象付诸表演实践。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还是以绘本《逃家小兔》为例,小兔子说要离家出走,它想了一个又一个主意,但是聪明的兔妈妈总能找到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小兔子要变成什么,逃到哪里才能不被发现。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调皮的小兔子,幼儿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幼儿可以一边做跳水的动作一边说:“如果我钻到水底的石缝里,妈妈就发现不了我了。”幼儿可以蜷缩起身体,然后小声说:“躲在草丛里,妈妈就看不见我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想象成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幼儿延伸创编故事,可以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使绘本阅读活动更加丰富立体。
五、重视幼儿的阅读体验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经典绘本画面风格多变,故事情节耐人寻味,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幼儿的经典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感受绘本中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帮助幼儿学会深度阅读。一些人文生活类的绘本画面生动形象,内容饱含情感,能够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加深幼儿对亲情、友情的理解,滋养幼儿的心灵。
例如,在阅读绘本《彩虹的尽头》时,教师先询问幼儿对故事的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幼儿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幼儿说,最喜欢兔爷爷讲述宝贝的内容,教师追问,“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幼儿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兔爷爷的宝贝是狐狸所认为的金银财宝吗?”幼儿都知道不是的。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提问:“宝贝一定是贵重的东西吗,每个人心中的宝贝是一样的吗?”经过层层提问,大部分幼儿都开始思考,最后,幼儿得出结论:宝贝不一定是金银财宝,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或者重要的人,一个好朋友、一段珍贵的回忆都可以是我们的宝贝。在引导幼儿寻找“宝贝”的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升华了绘本的内涵,强化了绘本的主题,让幼儿有所感悟,并转换为自己的经验。
六、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绘本种类丰富,包括生命教育类绘本、趣味性绘本、科普类绘本以及亲情类绘本等。许多绘本可以作为角色表演游戏的剧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来表演、模仿以及创作,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深化绘本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阅读绘本《逃家小兔》后,幼儿自编自导,演绎了新的情境剧。幼儿记住了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自主扮演小兔子和兔妈妈进行对话,“我要跑走了,我要变成小鱼游到远处。”“如果你变成小鱼,我就变成捕鱼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先是模仿绘本中的对话,随后慢慢演绎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变成一只小蝌蚪,躲到荷叶下,让你找不着。”“如果你变成小蝌蚪,我就变成一个拿着网子的小男孩,一下子网住你。”绘本中的句式很容易模仿,幼儿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编出类似的对话,教师记录幼儿的对白,并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阅读绘本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对绘本阅读教育进行探索,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绘本资源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学会思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