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写作文时,大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看到作文题目时,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挖空心思、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内容虚假、空话连篇,不符合事实,没有真情实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有许许多多让他们自己感动、震惊、悲伤、痛苦、惭愧、留恋的人和事,曾经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过,只不过是将它们遗忘或置于某个角落罢了!那么,怎样挖掘出这些被学生埋藏了的“金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即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农村学生,面向大自然,生活空间比较广阔,感受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周围的人和事更是层出不穷。所以,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认真地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注意积累素材的来源。教师在诱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而学生素材的积累,就是要求他们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于日记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平时在校内或校外,可根据小学生所具有的童趣,从德、智、体、美教育方面出发,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积累素材的活动;可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田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求他们每天劳动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结束后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
  二、训练学生将素材提炼成题材
  题材是经过学生自己根据作文题目的需要,将素材经过加工、选择、提炼,写进作文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恰当地选择内容。比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我爱劳动》的作文,有一个学生写了他和父母去割麦子的经过,写麦桩如何戳破了他的脚和手,写汗水粘在被戳破的伤口处,感觉火辣辣的痛。他确实写出了收割麦子的艰辛。而另一个学生也写了类似前一位学生割麦子的经历,但他却把素材进行了加工提炼,他写道:虽然麦桩戳破了我的脚和手,但是我看见一大片直立着的麦子被割倒了,就好象被打倒的俘虏一样,东一个西一个斜躺在地上,向我们俯首投降了,我的心情非常愉快。
  三、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思路和步骤
  思路是把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都要踏踏实实地摸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沿着这条写作的思路步步落实,注意有没有跳过一两段路、有没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后到达的终点,正好是自己思路的终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意思就前后连贯。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记一件难忘的事》时,首先,我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一件事令自己最难忘?时间是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事情的起因、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启示?理清这一思路后,让学生开始拟提纲,然后动手打草稿。写作时要求学生注意写的句子下一句跟上一句是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又是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的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是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把它辨一辨、想清楚。
  四、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些学生写作文象应付“差事”一样,写完后就觉得如释重负、大功告成,不加修改就急着交给老师,其结果自然不是一篇好的文章。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亲自动手修改作文的习惯,要激发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的自觉性和懂得“文章不厌百回头”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去启发开导他们,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凡是著名的文章都是经过作者无数次地修改、补充才成为好的文章和作品的,使他们从心底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可将某学生作文中问题较多的和写得较好的段落抄在黑板上(行距宽一些以便进行修改),并在要修改的地方加上A、B、C、D等符号,先让全班同学都开动脑筋,帮该同学修改作文,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别人作文中的优缺点,具体地把握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并且,还锻炼了学生分析作文的能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教师的职业面临两大课题:一是本领危机,特别是新课程在客观上给教师的岗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生存危机,随着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的优胜劣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两大课题,教师又该如何应对呢?以上两大课题落到一个问题上就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职业专业化,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好的良策。  一、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教育
期刊
一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做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雅、更高尚,使现代人拥有乐观开朗、善于沟通的心胸,有悲天悯人、恻隐同情的情怀,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超脱,有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品格。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二
期刊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组给学生推荐了三本课外阅读书目:《木偶奇遇记》、《海的女儿》、《三毛流浪记》。该汇报《木偶奇遇记》的读书成果了,我设计了一堂《木偶奇遇记》读书汇报课。  从学生写的读后感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盖比希卖掉大衣给比诺曹买识字课本这一情节感受很深,所以我对这一段设计了两个问题:  “读了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盖比希太爱比诺曹了。”“盖比希真好。”“比诺曹真可恶,竟然
期刊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而往往学生反映化学知识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做到名实互现、名实结合,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迹的深度,提高记忆效果;其二是掌握学生的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  一、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
期刊
课堂教学是目前实施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而数学教育实质性的价值,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已逐渐被人们重视。学生的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要靠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下达动脑筋的任务,强迫学生去思考,而且是多角度、多广度;有时还要我们提前设定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发诱导,促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口语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能力,不需要训练与培养。其实不是这样,要达到得体、准确、简洁、连贯的口语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现行的升学考试大多只进行笔试,再加上由于语文中考、高考均不单独考口头表达能力,即使题目有考查口语能力的,试题中涉及的也是凤毛麟角;另外社会上的一些旧观念也束缚着人的头脑,认为人人会讲话,无须训练,抱着一种“树大自然直”的思想,轻视口语训练。因而在语文
期刊
近代的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可以从参与中获得活动的原动力,而只有不断获得新动力,满足人高度自主、主体需要的活动,才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活动。既然学生活动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呢?  一、探索  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课堂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于是,笔者大胆尝试用“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授课模式讲了《椭
期刊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所以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化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上,渗透环保教育。  一、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正式向环境问题宣战。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备课其实不只是写教案的这段时间,他平常所有的学习,都是他备课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是用一生来备课。要备好一节课,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所备之课要贴近实际,让学生喜欢、有收获。  通过暑期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备好一节课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备学情   在设计一节课前,要通过自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在一切都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学校教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有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