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由于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上深深的伤痛,渐渐地产生了委屈、自卑和失落,从而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若要挽救这些孩子们,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也能与别的孩子们一样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那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心是打开他们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爱心是唤起他们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爱心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滋滋细雨。
关键词:爱心;留守儿童;唤起;自信心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每当这首歌总是在我脑海里响起,我总会想起这些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孩子们,这些失去父母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忍痛离开了家,离开了孩子,去外地打工,留下的这些孩子们就成了缺失爱的孩子。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上深深的傷痛,渐渐地产生了委屈、自卑和失落,从而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若要挽救这些孩子们,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也能与别的孩子们一样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那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心是打开他们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爱心是唤起他们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爱心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滋滋细雨。
一 、用一顆赏识的爱心,唤起的学生的自信
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殷切地盼望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被人接受,被人欣赏,被人肯定。因此在他们身上总是闪烁着一定积极向上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也不能放过。善于调动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因素,然后再予以肯定,甚至是标榜、表扬、赞赏,从而唤起孩子们的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善”,也就是他们的闪光点,然后再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他们,鼓励他们,激励和鞭策他们,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再接再砺,扬长避短,从而拯救他们的“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这部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大胆思考,虽然有时候他们回答问题另人啼笑皆非,但我还是给予他们高度的肯定和赞赏,赞赏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给他们爱心,让他们感悟人生中处处充满着爱,让他们修心养性不断成人。给他们爱心,让他们不断感受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无比的关爱,倍感班集体无限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爱,让他们自发地走出自卑的阴影。
二、用爱心的批语,唤起对学生的自信
课后的作业批改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过程,可别小看那一点一滴的充满爱心、寄托着殷切希望的批语,它可是唤醒学生自信的催化剂,它可是让许许多多的学困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因此,在批改作业时,在考试总结中,都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给失落的孩子,即将丧失自信心的孩子们,予以最大的安慰、鼓励,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敢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我所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孩子,胆子小,而且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比较差,也不爱说话。有一次,我在作业批语中写道:“你的作业很认真,说明你有强烈的自尊心,能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你的努力慢慢会体现出你的实力,相信自己,抬起头,不要自卑,上课发言声音再大些好吗?”通过多次这样的鼓励和安慰之后,我发现这位学生的进步可大了。从过去的纯粹不举手回答问题,到后来上课时爱回答问题,因为她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老师给予深深的爱,正是老师的这份爱,唤起了她埋在心底已久的那份自信,获得了学习动力和勇气。同时,批语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而定,因人而异地给每一位学生写批语,有鼓励性的,有建议性的,有指出学习中存在不足的,也有诚恳地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的具体意见与殷切的希望,无论学生是哪一种情况,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一个亲人的身份给他们填写批语,每一个批语都寄托了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溶入老师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关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三、让爱心走进孩子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很难被别人理解、宽容和信任,往往是很自卑,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尊重、关心和鼓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虽然不是什么神,但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这些被爱遗忘的孩子进行真诚的、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重新抬起头来做人,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学习与革命》的作者戈登、德莱顿和珍娓特、沃斯在他们的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自信”,教师要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了解他们心灵的疾苦和创伤,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我所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同学,自尊心很强,学习也很努力,但由于反应较慢,化学成绩每次考的都不理想,总觉得自己笨,对不起老师父母,情绪很低落。一次,我在发试卷时,发现她的头低的很低,眼泪不停地外流,发完试卷后,我走到她面前说:“你的大题丢分很多,但是你的小题做得很好,说明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只要找出错误的原因,下次你一定会成功的。”课后,我和她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了她丢分的根本原因。事后,她流着泪向我诉说了父母不在家中的疾苦,我又诚恳地安慰了她,鼓励了她。自这次谈话后,这位女同学深受感动,自信心明显增强了,她的学习进步也更大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大家或许听过,一个孩子在先生的欣赏中行为习惯得到了彻底地矫正,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学会欣赏孩子,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以一颗平常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失落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缺失爱的孩子,那些心灵受到了创伤的孩子,他们需要的就是爱,用我们的爱心,把他们失去的父爱、母爱给他们补回来,让他们在这个充满阳光、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吉林.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11)
[2]陶行之.《四块唐》.北京出版社[M].2005,(1)
[3]高时良.《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M].1982(作者单位:宁夏平罗第四中学753400)
关键词:爱心;留守儿童;唤起;自信心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每当这首歌总是在我脑海里响起,我总会想起这些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孩子们,这些失去父母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忍痛离开了家,离开了孩子,去外地打工,留下的这些孩子们就成了缺失爱的孩子。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上深深的傷痛,渐渐地产生了委屈、自卑和失落,从而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若要挽救这些孩子们,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也能与别的孩子们一样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那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心是打开他们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爱心是唤起他们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爱心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滋滋细雨。
一 、用一顆赏识的爱心,唤起的学生的自信
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殷切地盼望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被人接受,被人欣赏,被人肯定。因此在他们身上总是闪烁着一定积极向上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也不能放过。善于调动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因素,然后再予以肯定,甚至是标榜、表扬、赞赏,从而唤起孩子们的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善”,也就是他们的闪光点,然后再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他们,鼓励他们,激励和鞭策他们,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再接再砺,扬长避短,从而拯救他们的“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这部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大胆思考,虽然有时候他们回答问题另人啼笑皆非,但我还是给予他们高度的肯定和赞赏,赞赏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给他们爱心,让他们感悟人生中处处充满着爱,让他们修心养性不断成人。给他们爱心,让他们不断感受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无比的关爱,倍感班集体无限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爱,让他们自发地走出自卑的阴影。
二、用爱心的批语,唤起对学生的自信
课后的作业批改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过程,可别小看那一点一滴的充满爱心、寄托着殷切希望的批语,它可是唤醒学生自信的催化剂,它可是让许许多多的学困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因此,在批改作业时,在考试总结中,都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给失落的孩子,即将丧失自信心的孩子们,予以最大的安慰、鼓励,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敢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我所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孩子,胆子小,而且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比较差,也不爱说话。有一次,我在作业批语中写道:“你的作业很认真,说明你有强烈的自尊心,能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你的努力慢慢会体现出你的实力,相信自己,抬起头,不要自卑,上课发言声音再大些好吗?”通过多次这样的鼓励和安慰之后,我发现这位学生的进步可大了。从过去的纯粹不举手回答问题,到后来上课时爱回答问题,因为她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老师给予深深的爱,正是老师的这份爱,唤起了她埋在心底已久的那份自信,获得了学习动力和勇气。同时,批语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而定,因人而异地给每一位学生写批语,有鼓励性的,有建议性的,有指出学习中存在不足的,也有诚恳地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的具体意见与殷切的希望,无论学生是哪一种情况,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一个亲人的身份给他们填写批语,每一个批语都寄托了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溶入老师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关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三、让爱心走进孩子的心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很难被别人理解、宽容和信任,往往是很自卑,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尊重、关心和鼓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虽然不是什么神,但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这些被爱遗忘的孩子进行真诚的、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重新抬起头来做人,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学习与革命》的作者戈登、德莱顿和珍娓特、沃斯在他们的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自信”,教师要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了解他们心灵的疾苦和创伤,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我所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同学,自尊心很强,学习也很努力,但由于反应较慢,化学成绩每次考的都不理想,总觉得自己笨,对不起老师父母,情绪很低落。一次,我在发试卷时,发现她的头低的很低,眼泪不停地外流,发完试卷后,我走到她面前说:“你的大题丢分很多,但是你的小题做得很好,说明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只要找出错误的原因,下次你一定会成功的。”课后,我和她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了她丢分的根本原因。事后,她流着泪向我诉说了父母不在家中的疾苦,我又诚恳地安慰了她,鼓励了她。自这次谈话后,这位女同学深受感动,自信心明显增强了,她的学习进步也更大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大家或许听过,一个孩子在先生的欣赏中行为习惯得到了彻底地矫正,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学会欣赏孩子,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以一颗平常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失落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缺失爱的孩子,那些心灵受到了创伤的孩子,他们需要的就是爱,用我们的爱心,把他们失去的父爱、母爱给他们补回来,让他们在这个充满阳光、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吉林.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11)
[2]陶行之.《四块唐》.北京出版社[M].2005,(1)
[3]高时良.《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M].1982(作者单位:宁夏平罗第四中学7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