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白板、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与学模式走进课堂,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新常态的伟大变革、知识与信息的融合与创新。随即,微课,开启了教育“微时代”的大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迅速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策略,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在教学策略中引入微课,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微课策略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
(一)实验型微课的课堂实践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一节中,笔者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事先录制并编辑为微课。
为探究实验型微课是否对课堂教学起重要作用,针对《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笔者分别对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分别为高一(3)班和高一(4)班,各36人,且在前三次正规考试中,高一(4)班的平均分比高一(3)班高1分左右。授课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2人一组,每个班各18组),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实验记录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严谨考核。对高一(3)班的18组同学实验后实行微课教学,高一(4)班只用实验教学,高一(3)班的18组同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明显较高一(4)班好。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一(3)班学生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后,又通过微课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及时巩固,加深了认识,同时本班学生感兴趣于教学方式的丰富及多样性;另一方面,高一(3)班学生在观看完该实验微课后,又积极主动向老师拷贝该微课,以备在实验课前的复习乃至后续的复习。由此可见,实验型微课对课堂实验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该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实验操作中要求“小心加热”,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试管内液体处于微沸状态,若剧烈沸腾,大量乙醇与乙酸挥发,势必影响反应的进行与产物的纯度。笔者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时间,结果表明,完成整个实验至少需20分钟,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出现明显油状液体层的等待时间为 15分钟左右,这无疑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将该实验制作成微课,第一,可将等待的这段时间剪去,为此笔者将该实验操作过程制成3分50秒的微课,这样无形中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第二,实验现象进行近景展示,学生观察直观而深刻;第三,课后将视频通过微信群、QQ群等聊天软件发送给学生,便于其随时复习,自主答疑解惑;第四,避免客观上因实验操作所存在的潜在性危险。
(二)讲授型微课的课堂实践
笔者曾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课的教学中,遇到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与精力主要集中于前半节课,而后半节课通常处于疲惫状态,而这一节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文字内容较多,那么,如何能使学生一堂课下来,不感觉疲惫,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呢?
就这一问题,笔者引入微课进行探究。针对教材后《科学视野》中的电泳实验,对高一(4)班一位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进行课前指导,并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录制为微课,欲在课堂最后几分钟进行播放,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了解 “胶体的电泳”这一知识点。微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微视频可以消除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冗长感,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切实有效地了解胶体的电泳现象;通过编辑使视频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节省课堂时间,明显减轻了课容量,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播放微课时,高一(4)班全体学生无一不集中精力观看,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此外,同伴演示,可以使全班同学对该同学刮目相看,有效地激发该同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对微课进行再回顾,调动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问题解决型微课的课后实践
一直苦于找寻“学生在课堂上对典型题目消化吸收效果差,那课下如何能够对重难点进行及时有效地巩固呢?”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终于,微课时代的到来使问题迎刃而解。在曾任职的九年级教学工作中,对于“量筒读数时仰视或俯视”及“托盘天平在称量时将物质与砝码放反”两大问题,本校学生(基础较差)对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知所云,即使课堂上听懂了但一遇到题就不知所措,导致在后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课中分析误差时错误频出,从而产生基础不牢固、知识提升难度大的“多米诺效应”。
为此,笔者这两大问题的分析过程录制成微课,课后通过聊天软件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家长,家长在家即可监督学生及时复习。一旦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可以先通过微课进行复习,然后再进行练习。同时,笔者也将练习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录制,随时上传到聊天群组里,以便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学习。一学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已见成效。可见,此类问题解决型微课,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同时实现了家校互助,促进了学生自我成长。
实验型微课对指导实验教学起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浓缩了课堂内容。此外,讲授型微课将课堂“化繁为简”,减轻了课堂负担与学生的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家校互助,实现了课上课下的高效性。
二、微课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微课在教学一线的推广过程中,不免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偏远地区条件较差,没有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
二是有些家长不重视、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于微课的课后实践不能与教师配合,难以实现家校互助;
三是某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可能在利用电子设备学习过程中上网聊天、玩游戏……这些问题仍是我们在推广微课策略时有待解决的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它的适时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实现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策略,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在教学策略中引入微课,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微课策略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
(一)实验型微课的课堂实践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一节中,笔者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事先录制并编辑为微课。
为探究实验型微课是否对课堂教学起重要作用,针对《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笔者分别对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分别为高一(3)班和高一(4)班,各36人,且在前三次正规考试中,高一(4)班的平均分比高一(3)班高1分左右。授课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2人一组,每个班各18组),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实验记录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严谨考核。对高一(3)班的18组同学实验后实行微课教学,高一(4)班只用实验教学,高一(3)班的18组同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明显较高一(4)班好。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一(3)班学生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后,又通过微课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及时巩固,加深了认识,同时本班学生感兴趣于教学方式的丰富及多样性;另一方面,高一(3)班学生在观看完该实验微课后,又积极主动向老师拷贝该微课,以备在实验课前的复习乃至后续的复习。由此可见,实验型微课对课堂实验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该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实验操作中要求“小心加热”,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试管内液体处于微沸状态,若剧烈沸腾,大量乙醇与乙酸挥发,势必影响反应的进行与产物的纯度。笔者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时间,结果表明,完成整个实验至少需20分钟,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出现明显油状液体层的等待时间为 15分钟左右,这无疑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将该实验制作成微课,第一,可将等待的这段时间剪去,为此笔者将该实验操作过程制成3分50秒的微课,这样无形中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第二,实验现象进行近景展示,学生观察直观而深刻;第三,课后将视频通过微信群、QQ群等聊天软件发送给学生,便于其随时复习,自主答疑解惑;第四,避免客观上因实验操作所存在的潜在性危险。
(二)讲授型微课的课堂实践
笔者曾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课的教学中,遇到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与精力主要集中于前半节课,而后半节课通常处于疲惫状态,而这一节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文字内容较多,那么,如何能使学生一堂课下来,不感觉疲惫,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呢?
就这一问题,笔者引入微课进行探究。针对教材后《科学视野》中的电泳实验,对高一(4)班一位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进行课前指导,并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录制为微课,欲在课堂最后几分钟进行播放,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了解 “胶体的电泳”这一知识点。微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微视频可以消除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冗长感,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切实有效地了解胶体的电泳现象;通过编辑使视频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节省课堂时间,明显减轻了课容量,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播放微课时,高一(4)班全体学生无一不集中精力观看,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此外,同伴演示,可以使全班同学对该同学刮目相看,有效地激发该同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对微课进行再回顾,调动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问题解决型微课的课后实践
一直苦于找寻“学生在课堂上对典型题目消化吸收效果差,那课下如何能够对重难点进行及时有效地巩固呢?”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终于,微课时代的到来使问题迎刃而解。在曾任职的九年级教学工作中,对于“量筒读数时仰视或俯视”及“托盘天平在称量时将物质与砝码放反”两大问题,本校学生(基础较差)对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知所云,即使课堂上听懂了但一遇到题就不知所措,导致在后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课中分析误差时错误频出,从而产生基础不牢固、知识提升难度大的“多米诺效应”。
为此,笔者这两大问题的分析过程录制成微课,课后通过聊天软件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家长,家长在家即可监督学生及时复习。一旦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可以先通过微课进行复习,然后再进行练习。同时,笔者也将练习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录制,随时上传到聊天群组里,以便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学习。一学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已见成效。可见,此类问题解决型微课,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同时实现了家校互助,促进了学生自我成长。
实验型微课对指导实验教学起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浓缩了课堂内容。此外,讲授型微课将课堂“化繁为简”,减轻了课堂负担与学生的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家校互助,实现了课上课下的高效性。
二、微课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微课在教学一线的推广过程中,不免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偏远地区条件较差,没有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
二是有些家长不重视、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于微课的课后实践不能与教师配合,难以实现家校互助;
三是某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可能在利用电子设备学习过程中上网聊天、玩游戏……这些问题仍是我们在推广微课策略时有待解决的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它的适时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实现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