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企业中,培训对于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加强员工培训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但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尚不充分,管理者并没有将员工培训提升到关乎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解决企业培训动力问题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借助vroom的期望模型,对企业培训动力来源和动力强化进行探讨。

企业培训动力的期望模型
企业培训的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对员工培训活动产生内驱力的动力要素之和,它产生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员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在通过员工培训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吸引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内在动力,也是牵动企业培训的根本原因。借助期望模型,本文构建了如下的企业培训动力模型:
企业培训动力=企业培训效价×企业培训期望
企业培训效价是指企业对培训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和收益预期,反映了一个企业对培训成果的重视与渴望程度,简而言之,是指企业开展培训活动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这是决定企业培训动力的主要因素,任何性质的企业,其运营的直接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培训行为也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企业培训与企业利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等价关系,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培训期望是指企业对培训成果预期实现的可能性的估计与判断。企业培训需要一定的要素条件,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培训能否取得预期收益,也决定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培训活动。
企业培训效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战略目标 在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情况下,维持现有生产技术和产品格局,挖掘现有技术、管理及人力资源要素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可能采用的有效手段,因为培训效果发挥的滞后性特点,企业不可能产生以培训来追求效益的要求。而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着眼于未来,将会大力进行员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价格优势、产品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的战略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企业决策层所受到的激励、企业所处的发展状态、竞争的激励程度等。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企业的管理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奉行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设计,帮助员工实现其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提升需求得以满足,在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也培育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而只把员工作为实现利润的工具的企业,更多地会以任务为导向,忽视员工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到培训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员工培训方面会表现的较为吝啬。
3.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一般而言,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更强烈,员工培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更大,这些企业也更倾向于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4.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状况 如果外部市场人力资源供应充分,企业可以比较方便及时地获得所需的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人力资源,则企业会倾向于从外部市场上获得“现成”的人力资源,而不是更多地依赖于自我培养;相反,如果所需人力资源从外部市场上难以找到,或者雇用成本较高,企业则可能倾向于自身培养。
5.政府对培训行为的强制或激励政策 企业培训不仅能够带来企业效益,而且能够带来员工素质提高等外部效应,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培训行为进行调控,政府在促进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强制和激励政策,能够增强企业的培训动力。
企业培训期望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培训中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减弱企业培训动机。因此既使企业预期较高的收益,但如果培训效价实现的概率即期望很小,企业仍不会具有较强的培训内在动力。
影响企业培训期望的因素包括:
1.企业培训资源状况 企业培训资源包括企业内部能够用于员工培训的人力、设备等资源,以及企业能够利用的外部高校、培训机构等资源情况。这些资源是企业要顺利达成培训目标,实现培训效价的基本保障。
2.企业培训设计水平 企业培训设计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设计是否切合企业发展要求,培训方式是否合乎员工特点,是否建立了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机制等等。
3.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高低决定着培训风险。在员工流动率高的企业,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如果脱离企业,企业将失去培训投资回收的机会,企业培训将会失去效能。
4.受训员工的发展空间 受训员工的发展空间决定着受训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也反映着培训的效价。受训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增长了知识、技能和才干,如果能够获得更高或更适合的岗位,将会使培训效果较大和较快地显现出来。
提高企业培训动力的相应措施
鉴于企业培训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培训动力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对于政府而言,一是要强化有关法律法规中的员工培训有关条文的执行力度。如企业员工培训费用的提取比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方面,确保企业培训投入和员工上岗资格。二是加强和规范培训市场建设。受利益驱使,目前培训机构数量较多,难免良莠不齐,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机构行为,提高培训机构素质,并加强校企联合,鼓励有关高校参与到企业培训中去。
对于企业而言,一是要转变经营观念,树立企业长远发展观念,并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二是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员工提供发展、完善和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机会;三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方案,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素质现状设计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加强培训的可控性,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四是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稳定员工队伍,如各种激励措施的使用,企业文化建设,合同约束等手段,使受训员工在企业有较长的服务期限,确保培训效益的实现。

企业培训动力的期望模型
企业培训的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对员工培训活动产生内驱力的动力要素之和,它产生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员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在通过员工培训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吸引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内在动力,也是牵动企业培训的根本原因。借助期望模型,本文构建了如下的企业培训动力模型:
企业培训动力=企业培训效价×企业培训期望
企业培训效价是指企业对培训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和收益预期,反映了一个企业对培训成果的重视与渴望程度,简而言之,是指企业开展培训活动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这是决定企业培训动力的主要因素,任何性质的企业,其运营的直接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培训行为也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企业培训与企业利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等价关系,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培训期望是指企业对培训成果预期实现的可能性的估计与判断。企业培训需要一定的要素条件,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培训能否取得预期收益,也决定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培训活动。
企业培训效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战略目标 在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情况下,维持现有生产技术和产品格局,挖掘现有技术、管理及人力资源要素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可能采用的有效手段,因为培训效果发挥的滞后性特点,企业不可能产生以培训来追求效益的要求。而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着眼于未来,将会大力进行员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价格优势、产品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的战略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企业决策层所受到的激励、企业所处的发展状态、竞争的激励程度等。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企业的管理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奉行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设计,帮助员工实现其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提升需求得以满足,在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也培育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而只把员工作为实现利润的工具的企业,更多地会以任务为导向,忽视员工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到培训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员工培训方面会表现的较为吝啬。
3.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一般而言,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更强烈,员工培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更大,这些企业也更倾向于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4.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状况 如果外部市场人力资源供应充分,企业可以比较方便及时地获得所需的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人力资源,则企业会倾向于从外部市场上获得“现成”的人力资源,而不是更多地依赖于自我培养;相反,如果所需人力资源从外部市场上难以找到,或者雇用成本较高,企业则可能倾向于自身培养。
5.政府对培训行为的强制或激励政策 企业培训不仅能够带来企业效益,而且能够带来员工素质提高等外部效应,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培训行为进行调控,政府在促进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强制和激励政策,能够增强企业的培训动力。
企业培训期望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培训中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减弱企业培训动机。因此既使企业预期较高的收益,但如果培训效价实现的概率即期望很小,企业仍不会具有较强的培训内在动力。
影响企业培训期望的因素包括:
1.企业培训资源状况 企业培训资源包括企业内部能够用于员工培训的人力、设备等资源,以及企业能够利用的外部高校、培训机构等资源情况。这些资源是企业要顺利达成培训目标,实现培训效价的基本保障。
2.企业培训设计水平 企业培训设计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设计是否切合企业发展要求,培训方式是否合乎员工特点,是否建立了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机制等等。
3.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高低决定着培训风险。在员工流动率高的企业,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如果脱离企业,企业将失去培训投资回收的机会,企业培训将会失去效能。
4.受训员工的发展空间 受训员工的发展空间决定着受训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也反映着培训的效价。受训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增长了知识、技能和才干,如果能够获得更高或更适合的岗位,将会使培训效果较大和较快地显现出来。
提高企业培训动力的相应措施
鉴于企业培训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培训动力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对于政府而言,一是要强化有关法律法规中的员工培训有关条文的执行力度。如企业员工培训费用的提取比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方面,确保企业培训投入和员工上岗资格。二是加强和规范培训市场建设。受利益驱使,目前培训机构数量较多,难免良莠不齐,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机构行为,提高培训机构素质,并加强校企联合,鼓励有关高校参与到企业培训中去。
对于企业而言,一是要转变经营观念,树立企业长远发展观念,并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二是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员工提供发展、完善和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机会;三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方案,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素质现状设计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加强培训的可控性,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四是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稳定员工队伍,如各种激励措施的使用,企业文化建设,合同约束等手段,使受训员工在企业有较长的服务期限,确保培训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