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社与社会》学科强调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感悟、及探究。在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他们的生理、心理均未发展成熟,他们拥有的是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的巨大潜能,那么教师就需要充分理解和估计学生的"多元智慧"及不同认知风格的存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多元智慧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相结合。
一、注重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十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讲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参与在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中,产生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经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从而得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正确结论。
学生在学习上教版品社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起订公约》一课中,学习制定爱护学校环境的公约,学习如何针对班级里存在的问题,讨论制定相应的公约。学生就是在一个观察讨论、交流、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情况,认知问题,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学习了制定公约的方法,也通过交流活动,思考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起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明显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督促学生共同遵守自己制定的公约。
学生在以学习方法和培养能力的课堂上,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的学习,是他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品社学科方法和能力目标的价值体现。
二、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品社教学坚持不离学生生活,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文上的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老师需要适当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比如讨论、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务、交流等,能使学生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受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能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沟通。而关于探究性学习,我们更应大力倡导,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和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经验和体验。
上教版品社一年级第一单元《爱心小天使》一课,教师可以以谈话形式导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平时孩子可能对于父母的付出没有任何感觉,觉得理所当然,而课堂上在孩子们的交流中,这些在学生身边每天发生的日常的点滴小事,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都有体验,这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也讓懂事的孩子带动了其余的孩子们学会感受,学会感恩。也可以就一年级的学生与家人相处的一些普遍行为,设计辨析,让孩子们议一议,评一评,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礼待家人。学生在集体交流中,互相补充,合作互助,学习的开展会更加有效。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也应该从课堂上延伸到生活上,老师可以请学生来说说"你们平时做过这些事吗?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你为什么这么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爱心小天使"也带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学做一个"爱心小天使"。课内外的融合使得学科围绕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再进行指导,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使育人价值得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爱心小天使"并不是一个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培养目标,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后评价及一个长期的活动评价,来帮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感恩。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充分的思考、交流。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远比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堂上的所学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也更能产生一定的内驱力,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三、明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
品社的课堂往往是一堂堂个性的课,因为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所以品社的个性又是课堂最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将之牢牢把握,只有自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在实践中验证它是否有效,才能结合一次次的教学经验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成功属于大家》是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在集体中"的一课。根据教材简析及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聚焦在两点:明确个人在集体中取得的成功依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明确集体的荣誉来自于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根据这样的教学重难点,这堂课就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这就是一堂完全个性的课。
从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说,这是一堂可以采用围坐式教学的课,以学生的说为主,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说,愿意说,不拘泥于课堂问答的形式。这也是一堂可以采用了情境创设的课,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可以归纳为三大板块让学生明理:第一板块落实成功属于大家,第二大板块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第三大板块深化集体的荣誉依靠每个人的努力来获得。课堂教学中应选择典型事例,如学生的集体活动,学校评比,学生的个人成就,学生的集体荣誉等,这些内容全部是从学生实际的出发,与学生息息相关,紧密联系,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开展讨论、思考,避免了大道理式的空洞说教。学生说的内容,是学生想说、也能说的内容,一来自于他们平日的观察,说他们看到的东西;二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说他们经历过的东西;三来自于他们的思考和争辩,说他们想到的东西。
钻研教学设计是为了保证课堂上更有效的教学,在钻研教材的同时,教师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学生,要多了解他们,才能对他们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这才是真正的结合学生实际。
参考资料:
《品社教学参考资料》二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注重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十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讲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参与在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中,产生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经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从而得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正确结论。
学生在学习上教版品社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起订公约》一课中,学习制定爱护学校环境的公约,学习如何针对班级里存在的问题,讨论制定相应的公约。学生就是在一个观察讨论、交流、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情况,认知问题,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学习了制定公约的方法,也通过交流活动,思考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起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明显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督促学生共同遵守自己制定的公约。
学生在以学习方法和培养能力的课堂上,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的学习,是他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品社学科方法和能力目标的价值体现。
二、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品社教学坚持不离学生生活,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文上的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老师需要适当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比如讨论、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务、交流等,能使学生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受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能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沟通。而关于探究性学习,我们更应大力倡导,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和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经验和体验。
上教版品社一年级第一单元《爱心小天使》一课,教师可以以谈话形式导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平时孩子可能对于父母的付出没有任何感觉,觉得理所当然,而课堂上在孩子们的交流中,这些在学生身边每天发生的日常的点滴小事,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都有体验,这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也讓懂事的孩子带动了其余的孩子们学会感受,学会感恩。也可以就一年级的学生与家人相处的一些普遍行为,设计辨析,让孩子们议一议,评一评,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礼待家人。学生在集体交流中,互相补充,合作互助,学习的开展会更加有效。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也应该从课堂上延伸到生活上,老师可以请学生来说说"你们平时做过这些事吗?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你为什么这么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爱心小天使"也带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学做一个"爱心小天使"。课内外的融合使得学科围绕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再进行指导,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使育人价值得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爱心小天使"并不是一个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培养目标,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后评价及一个长期的活动评价,来帮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感恩。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充分的思考、交流。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远比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堂上的所学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也更能产生一定的内驱力,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三、明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
品社的课堂往往是一堂堂个性的课,因为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所以品社的个性又是课堂最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将之牢牢把握,只有自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在实践中验证它是否有效,才能结合一次次的教学经验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成功属于大家》是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在集体中"的一课。根据教材简析及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聚焦在两点:明确个人在集体中取得的成功依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明确集体的荣誉来自于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根据这样的教学重难点,这堂课就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这就是一堂完全个性的课。
从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说,这是一堂可以采用围坐式教学的课,以学生的说为主,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说,愿意说,不拘泥于课堂问答的形式。这也是一堂可以采用了情境创设的课,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可以归纳为三大板块让学生明理:第一板块落实成功属于大家,第二大板块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第三大板块深化集体的荣誉依靠每个人的努力来获得。课堂教学中应选择典型事例,如学生的集体活动,学校评比,学生的个人成就,学生的集体荣誉等,这些内容全部是从学生实际的出发,与学生息息相关,紧密联系,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开展讨论、思考,避免了大道理式的空洞说教。学生说的内容,是学生想说、也能说的内容,一来自于他们平日的观察,说他们看到的东西;二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说他们经历过的东西;三来自于他们的思考和争辩,说他们想到的东西。
钻研教学设计是为了保证课堂上更有效的教学,在钻研教材的同时,教师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学生,要多了解他们,才能对他们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这才是真正的结合学生实际。
参考资料:
《品社教学参考资料》二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