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风行欧洲三百年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器贸易
  中国陶瓷长期扮演国际贸易硬通货的角色。源自波斯语chini(中国的或中国人)的china(瓷器)随着中国瓷器在世界的传播,成为与中国(China)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距今两千年前的汉朝,中国陶瓷已向周边邻国传播。唐朝开拓了丝绸之路,中国陶瓷西传至阿拉伯地区,再抵达欧洲。宋元时期,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陶瓷流布东南亚,最著名的外销瓷是西亚诸国订制的青花瓷。明清两代虽行闭关锁国政策,但郑和下西洋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殖民者通过新航线向东方扩展势力,贸易往来并未中止。从17世纪起,中国瓷器向欧洲大量输出,延续了近300年,品种之多,数量之巨,影响之广,是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
  有国人以为,外销瓷是迎合外国文化需求的产品,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故收藏价值偏低。其实,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在中国陶瓷史和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有些新工艺试用和创新于外销瓷生产过程中。外销瓷与茶叶一起,保证中国数百年的国际贸易出超地位,缓解了银荒。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刘军女士估计,此间流入中国的日本白银和美洲白银约6亿两,进而深刻影响了社会变迁及民众生活。从收藏价格衡量,原是欧洲奢侈品的外销瓷,目前拍卖价格多在数万元,少量在几十万元;相当部分外销瓷是欧洲皇室贵族定制,艺术品收藏市场尚不多见,拍卖价格达几百万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瓷器传播海外,为人类饮食文明的提升起到了伟大的推动作用。饮食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饮食器皿的优良,而中国通过外销瓷的方式给世界提供了优良的瓷器器皿。外销瓷中的元青花瓷器“鬼谷出山”故事图大罐2.29亿元的价格曾引领明清瓷器价格的提升。
  在缺乏优良餐饮器皿的情况下,欧洲人见到中国瓷器,欣喜若狂。常用金铜镶嵌装饰,既表示对中国瓷器的赞美,也显露了欲拥有中国瓷器的渴望,于是有关中国瓷器的贸易发生了。当代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最具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德国学者洛萨·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1942-)在著作《万物》中,考察了17和18世纪世界市场形成及瓷器的生产状况时,认为中国人的生产方式使他们能够支配国际间的贸易,也改变了世界陶瓷业的历史。此外,还将看到西方如何努力地追赶中国。
  欧洲人大量吸纳中国的瓷器。西方学者做过统计,单单从有记录的数字中可知,开始的两百年,从中国进口到欧洲的瓷器数量达1.37亿至1.44亿件。从文化交流的过程看,欧洲则经过这样一些阶段:进口、模仿、变种、创新等过程。即从完全进口、模仿中国瓷器,到部分模仿部分自创,最后的自我创新,建立新品种。这是文化交流的通常模式,也符合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一种文化的传播,像投石池中,激起水面微波,由内向外层层扩散。而一个国家接受一种外来文化,则是由外区推入内区,由外到里逐渐消化吸收的。
  清末民初的中国学者吴宗慈在(《江西通志考》中说:“始由朝鲜学制,渐达于东西各洋,诧为瑰宝,经营仿造,乃克有成,较之华瓷,终有不逮。往者,该镇工匠,曾赴东瀛,见其诣力未深,爽然若失。外洋各国,亦自以为弗如也。”“外人初来中国,初则见有佳瓷,不惜重金购去,精美者一瓶一碗贵至数千金,既而自募良工,刻意仿造,虽其式样古雅,终未逮中华。”文中,很清楚地描绘了亚洲邻邦、西方国家模仿中国瓷器的情况。
  以中国为师的模仿
  向欧洲传播的中国瓷器,通常被称作外销瓷,描述外销瓷,也必须描述欧洲如何仿造中国的外销瓷。
  英国收藏家和古董商朱迪丝,米勒(Judith Miller)在《西洋古董鉴赏》说,商人们把中国陶瓷带到阿拉伯世界,培植了当地的陶瓷业,并对后来西方的陶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已经受到中国陶器影响的锡釉陶器,随着阿拉伯人对西班牙的入侵而流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锡釉陶的发展,锡釉成了欧洲陶器最常用的装饰手段。锡釉陶在意大利被称为马约里卡锡釉彩陶,在得到中国陶瓷的启发后,于15世纪迅速发展,艺术家们在陶瓷上施展才华,进而形成装饰性很强的陶瓷艺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马约里卡的陶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展。英国陶瓷学者罗宾,希尔德亚德(Robin Hildyard)在1999年出版的《欧洲陶瓷》一书中认定,制造商们于16世纪末开始生产的马约里卡陶瓷,是那些运送中国陶瓷的葡萄牙商船提供了最早的模子。16世纪,意大利锡釉陶的重要产地法恩扎,成为意大利的陶都,并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制陶艺术。中国陶瓷传人欧洲前,欧洲人日常使用的就是这类锡釉陶器。
  受中国青花瓷的影响,意大利陶瓷遂出现了模仿中国青花瓷的势头,在这过程中,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1295年马可·波罗从亚洲回到威尼斯后,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瓷器的存在,并大为鼓吹瓷器的好处,于是意大利人产生了寻找瓷器法术的尝试。在寻找瓷器法术的运动中,美第奇家族带了头,在佛罗伦萨近郊卡法乔罗建起了陶窑,又在佛罗伦萨的另一处鲍博利公园建窑,仿制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第一家生产软质瓷的工厂。据统计,在1575年至1587年间试制出63件瓷器,都被记录在案。笔者在英国阿莫希林博物馆拍摄的一件青花瓷,被该馆认定是这一时期的产品。美第奇家族模仿的青花瓷从造型、釉色上看已经十分逼真。另一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美第奇青花瓶,与上面提及的阿莫希林博物馆藏品为姊妹产品。玻璃质的胎,是白色法恩扎陶土与玻璃混合而成的漂亮的软胚,再涂上烟雾状图案的蛋壳釉。这也成了欧洲第一个用湿粘土做成的软质瓷。这个软质瓷粗看很像中国青花瓷。再看一件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美第奇青花瓷壶,也是生产于1575年至1587年这个时期,壶柄、流都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也颇似中国的缠枝莲,只是在细部表现出欧洲的纹饰特点,如流与壶柄的根部。大都会博物馆对这件瓷器如斯评介:“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美第奇大公弗朗西斯科建立了瓷器工厂,所生产的瓷器是至今保存最早的欧洲瓷器。”   意大利的美第奇瓷是欧洲仿造中国瓷器的先驱。意大利试制的陶瓷虽然取得了成就,但由于缺乏技术上与材料的知识,他们以沙子、玻璃、水晶沙、黏土等烧造而成,自然不可能产生出坚硬透明的瓷器。软质瓷使用的材料非天然,而是人工合成,故又称“人工瓷”。
  法国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受意大利马约里卡锡釉陶的影响,从生产初级的铅釉陶转变为锡釉陶。之后,法国也加入了欧洲模仿生产中国瓷器的队伍中。这个时期,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不仅收藏中国瓷器,还把中国瓷器装饰的元素化入宫廷建筑设计中。在凡尔赛宫,为情妇蒙特斯潘(Marquise de Maintenon,
  即曼特农夫人,1635—1719)修建了特里亚衣瓷宫(即中国瓷宫)。此官的装饰设计大量采用中国青花瓷白地蓝花风格,之后其他国家的宫廷也大量出现类似的装饰风格。特里亚衣瓷宫的墙面用材,皆为鲁昴(Rouen)瓷厂生产的低温软陶,经不住时间的拷打,过了不久,软陶开裂,屋顶渗水。陶瓷专家罗宾在《欧洲陶瓷》如此描述:屋漏偏逢大雨,蒙特斯潘失宠,瓷宫终被拆除。
  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宫廷已经出现用陶瓷替代银器等金属器皿的状况,到了路易十五,为了让宫廷全方位地使用陶瓷,强制下令把宫廷、贵族家中所用的金银器全部熔化另作它用。可见中国瓷器对他们的影响。熔化银器的命令促使法国窑厂大量生产釉陶器(还没有能力生产瓷器),于是专门生产锡釉陶的纳韦尔窑、鲁昴窑、香堤伊窑、利摩日窑等扩大了生产规模。这些窑的产品纹饰具有巴洛克风格,其形成来源于中国瓷器的工艺,器表往往描绘着中国蓝(即青花瓷)的装饰纹饰。鲁昴窑之后成了法国最著名的窑厂。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单纯的青花风格比彩瓷装饰更加优美。随后法国风行洛可可风格,而洛可可风格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元素,因此,鲁昴窑产品充满中国趣味。鲁昴陶厂艺术家的秘密仿制曾经法王路易十四的秘密授权,鲁昴陶厂也成了欧洲早期模仿中国瓷器的先驱。在众多的法国窑厂仿制热潮中,塞夫勒窑厂也是其中最著名的,又由于是皇家窑厂,所以地位隆起,其起初的装饰风格多数来自中国样式,并与洛可可风格融会一体,塞夫勒瓷器最凸出的特色是发明并使用了粉红蔷薇色(玫瑰红)。这是一种新发明的彩绘用色,是受清朝粉彩的启发,但比粉彩更加艳丽与华贵,它也非常适合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塞夫勒窑厂在法王路易十五(1710-1774)著名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倡导下,1738年成立,1759年成为皇家陶瓷厂。开始烧造的是象牙色软质瓷,到了1767年用瓷土烧造硬质瓷。塞夫勒瓷器工厂位于巴黎郊区的塞夫勒城堡,所生产的产品集中了以往陶器的优点,构图严谨,色彩富丽堂皇是其特征,特别是施以金粉,更显示了皇家瓷的气派。塞夫勒皇家瓷喜用金粉勾勒,喜用宝石蓝作底,法国专家米罗万诺维奇这样描述,这是受中国瓷器绿松石色彩装饰的影响,很受法国上流社会的青睐。
  荷兰人在模仿中国瓷器的过程也起到急先锋的作用。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海峡俘获了一条葡萄牙的货船,船号为克拉克,船上满载着中国青花瓷、漆器与丝绸。荷兰人把缴获的货物带回阿姆斯特丹,把中国瓷器拍卖,引起很大反响。从此,荷兰人以致整个欧洲称这种明晚期类型的中国瓷器为克拉克瓷,这是一个著名的陶瓷事件。英国收藏家朱迪丝考证,克拉克瓷对欧洲陶瓷业的发展具有第一波的影响力。荷兰小镇代尔夫特窑厂大量仿造这类中国瓷器,代尔夫特遂成为模仿中国瓷器造成很大影响力的小镇。也可以说,中国瓷器传人欧洲,就是这个小镇掀起了模仿中国瓷的第一个高潮。早先的代尔夫特釉陶纹饰往往按照明朝晚期流行的青花瓷图案,如森林奔鹿图、亭台楼阁、山水仙女等,装饰技法多以中国装饰常见的开窗形式。那时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大量此类图案形式的瓷器。
  在中国陶瓷传播欧洲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一个模仿、变形、摆脱、创造的过程,同时产生了另外一种现象。作为“受影响国”的荷兰,产生了代尔夫特中国风格的陶瓷(或称釉陶),这代尔夫特陶瓷又传播影响英国等国,如产生了英国的代尔夫特陶瓷。这种现象,姑且称之为“重生”。之所以要模仿荷兰代尔夫特窑生产的青花陶瓷,英国收藏专家朱迪丝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英国人用不起中国进口的青花瓷,只有富裕阶层才能享用这类中国奢侈品。英国代尔夫特陶瓷比荷兰代尔夫特陶瓷粗硬,胎体更粗厚,表面覆盖着的釉料充满蓝色,粉色的瑕疵,不如荷兰代尔夫特陶瓷画法优美细腻,18世纪后期,英国韦奇伍德奶油色陶器流行,英式代尔夫特陶瓷生产才逐渐衰退。
  之后英国发展了锡釉陶生产,这是受荷兰代尔夫特窑的影响,而代尔夫特窑的瓷器生产是模仿中国青花瓷,可见英国的锡釉陶生产源头又来自中国瓷器的影响。英国是陶瓷生产大国,著名陶瓷艺术家约翰·德威特(JohnDwight,1637—1703)在17世纪下半叶烧造出炻器(介于瓷与陶之间的器物)。另有资料称,中世纪末,德意志莱茵河畔曾烧制炻器,之后,德国、荷兰的陶工到达英国,影响了当地的炻器生产。炻器的烧造过程不同于一般的陶瓷:炉温在1200℃,把食盐撒在器物上,食盐中的钠分子变成硅酸苏打,再与器物中的氧化铝化合,形成玻璃质的釉覆盖器物表面,多呈棕色、黄褐色或灰蓝色。德威特不满足于炻器,1672年4月向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提出辞呈说:“英国的陶瓷器,无法与闻名世界的中国瓷器、帕提亚(波斯)陶器,以至一般称为科隆陶器的炻器相比……”这封信流露的失望,正是欧洲许多国家的担心:欧洲各国长期进口中国瓷器等艺术品,导致白银大量流失。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在研究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之后,德威特刻苦努力,致力于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力求把外国产品排挤出英国。最初的产品都有中国青花瓷的特征,即白地蓝花的图案、中国风情的题材等。较知名的是一种柳叶图案,当时的英国家庭几乎都用这类瓷盆,且英国人还假想中国人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这类背景下,以致这类图案反复出现在瓷器的装饰中。   英国陶瓷学者罗宾把德威特的努力与美第奇家族仿造中国瓷器相提并论,是美第奇家族仿造中国瓷器后,又一个成功的尝试。德威特通过努力,寻找到可以生产瓷器的材料,与德国炼金师约翰·弗里德里希·柏特格(Johann Friedrich Bortger,1682—1719他出生在Schleiz,死在德累斯顿。)发现了类似中国宜兴紫砂的石头。这种物质,类似玻璃,可以切割抛光,可以上黑釉产生东方漆器的效果,只要用这种铁红砂石替代萨克森的白色粘土,就可以制造出硬瓷器了。柏特格最初生产的是模仿中国宜兴紫砂的红色炻器,与半宝石的碧玉质地相似,故被叫作“碧玉瓷”。英国人约瑟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1730—1795)在研制独具特色的奶色炻器时,从技术上模仿了柏特格的“碧玉瓷”。
  韦奇伍德窑厂是英国最早采用机械化生产陶器的工厂。所生产的奶色陶器,被宫廷看中,称为“女王陶器”。约瑟亚一韦奇伍德1759年创立的“WEDGEWOOD”品牌瓷器,一直是英国王室御用瓷,成为世界上最具英国传统的陶瓷艺术象征。1769年,韦奇伍德在斯塔福德郡(这里有很多著名窑场,如伍斯特窑)建立欧洲第一条瓷器生产线,并规定,此线必须贯彻工厂制度并全面实行劳动分工。在这家工厂里,每名工人都必须是某道生产工序的行家里手,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观念。德国学者雷德侯发现,韦奇伍德建立这条瓷器生产线的灵感来源,却是熟读了“瓷器间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弗朗索瓦·泽维尔·昂特雷柯莱(Francois Xavierd'Entrecolles,汉文名殷宏绪,1664—1741)有关中国瓷器生产的书简。可见,英国最著名的韦奇伍德陶瓷生产与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欧洲主要国家仿造中国陶瓷的过程中,德国人最幸运,赚得了第一桶金。当时的德国人与其他国家一样,还不知瓷器是什么,这时意大利人、法国人、英国人等都在试制,试图破解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等艺术品的奢求欲不断膨胀,大量白银外流,财政支出越来越大,引发政坛动荡,上层阶级中焦虑的清醒者不少,试图尽快发展自己的民族陶瓷产业,抵制中国陶瓷等商品的“入侵”。焦虑者当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德国贵族、数学家、物理学家、医生和哲学家恩赫弗雷德·瓦尔特·冯·契恩豪斯(Ehrenfried WaltherVOll Tschirnhaus,1651—1708,越来越多的今人认为契恩豪斯是欧洲瓷器发明者)。契恩豪斯思考如何制造出自己的瓷器,多次试验没有成功。之后,契恩豪斯遇到炼金师柏特格,就资助柏特格研究烧制瓷器。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波兰文August II FryderykMoncny,德文Fnedfich AugustⅡderStarke,1670—1733)是疯狂的中国瓷器收藏家,他不满足于收藏,还想开发生产自己的产品,眼下正好有这样的人选,遂命令柏特格研制瓷器生产的秘方。
  欧洲人并不知道中国瓷器的基本原料是高岭土,只是到处找些不同的土来混着烧。西方各国工匠热心试验,之前的意大利和法国先后研制出雅致的米色软质瓷,但真正类似中国瓷器的硬瓷生产却诞生在德国,柏特格就是发明人,也因此被载入史册。不过,他最初的成果是一种红褐色的质地坚硬的非陶、非瓷、非石、非土的“四不像”,被后人称为“柏特格缸瓷”,原料是粘土和红色玄武土。1708年1月15日,柏特格终于用七种矿物混合烧出了白色、透明的容器,这天便是欧洲瓷器诞生之日,因产地在德累斯顿北边小镇麦森,故称“麦森瓷”。
  麦森瓷是用固定风格的花朵、中国风情以及汉堡风景装饰而成的,都用明亮的色调上釉。一些尺寸较大的早期瓷器则在器物上标明“A·R”的国王记号。麦森窑创烧获得成功,引来欧洲人的购买热情,在经济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此外,奥地利、瑞典、西班牙、瑞士等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仿制中国瓷器的浪潮中。
  另辟蹊径的创新
  自美第奇仿造中国瓷到麦森瓷的诞生,跨越了150年,欧洲为建立真正独立的瓷器生产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具体研究中国瓷器生产的全部技术。
  仿制中国瓷器不是主要目的,最终要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并与中国瓷器竞争。此时,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技术使原本手工制作的瓷器能批量生产。论数量,手工肯定比不过机械化生产;论艺术价值,机械化生产却不及手工制品。但是,欧洲人迫切需要使用瓷器,已顾不得手工与否,先满足日常之用,再考虑审美需求。这个因素,当然影响了中国瓷器出口欧洲的份额。到19世纪早期,德国麦森窑、法国塞夫勒窑、荷兰代尔夫特窑、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韦奇伍德窑、伍斯特窑的机械化工厂已能制造美丽的瓷器,价格与质量都能与中国出口的瓷器竞争,中国陶瓷在欧洲一统天下的局面渐渐改变。
  有人说近代以来,欧洲陶瓷超越中国陶瓷,而笔者认为流行的认识有误解成分。中国未能搭上工业革命的列车,经济产业结构仍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清末民初,中国陶瓷业停滞不前——尽管如此,中国手工制瓷业已达世界巅峰。英国韦奇伍德瓷,法国塞夫勒瓷,德国麦森瓷,荷兰代尔夫特瓷,日本萨摩瓷、九谷瓷和伊万里瓷,朝鲜半岛的高丽瓷等名窑是在模仿、学习中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手工产品质量无法与中国比肩。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不及中国古代手工瓷(或者说艺术瓷)的几十分之一,即是明证。
  欧洲制瓷界意识到,手工制瓷不可能超越中国,于是,另辟蹊径。所谓的另辟蹊径,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英国等欧洲国家通过技术革新产生出机械瓷,瓷器艺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机械瓷更精致,但与古代手工艺术瓷是两码事。对将实用功能放在首位的今人而言,很欣赏这些欧洲名瓷,而中国机械瓷逊色太多,以致人们产生错觉:中国瓷器被欧洲人超越了。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的北京文物艺术品交易产业发展座谈会5月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北京市副市长程红,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北京市文资办筹备组、文物局、商委、工商局、海关、北京市拍卖行业协会等主管负责人及110家拍卖公司高管与会。  座谈会以“促进、规范、发展”为主题,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和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介绍了文物艺术品交易的发展和管理情况
期刊
4月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国门缉珍——福州海关打击走私文物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福州海关关长李国代表福州海关向福建省文化厅移交了福州海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年查获的7154件珍贵文物清册,并接受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国门缉珍文物卫士”表彰锦旗。  据悉,这是首次以
期刊
要闻  中哥两国政府签署文化财产协定  5月9日下午,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访的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的见证下,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与哥伦比亚外交部长玛丽亚·安赫拉·奥尔古因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哥《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此前,中国已与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委内瑞拉,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埃塞俄比亚、
期刊
第一次亲眼看到精美外销瓷是在首都博物馆,那次展览给我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此之前,多是从书本、电视和古董店中了解外销瓷。  近日,亲眼目睹外销瓷的机会又来了。当得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即将展览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外销瓷消息时,我激动不已,决定去看一看这些离家百年的“临时海归”。周六一早,和父亲在国博门口的骄阳下经过半小时的排队等待终于一睹为快。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中国人之所
期刊
2012年5月2日,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在纽约苏富比以1.1992亿美元创造了全球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目前所知,八件艺术品晋级亿元俱乐部,价格形成方式是私人洽购和公开拍卖各半,且私人洽购方式产生的价格居前四位。  法国画家保罗·塞尚的《玩纸牌者》  保罗·塞尚(Paul Cezannc,1839~1906)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
期刊
“广州彩”即广州彩瓷,因在广州彩绘而得名,又闪制作工场曾设在珠江南岸而有“河南彩”之称。“广州彩”始创于清康熙晚期至雍正早期,成熟于乾隆嘉庆时期,是我国清代在对外贸易交往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事物。“广州彩”早期作品已不易寻觅,现今比较多见的是乾嘉之后的作品。乾隆时期的“广州彩”已经相当精美,彩绘的技法亦十分娴熟。从瑞典“哥德罐”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瓷器就是非常精美成熟的乾隆“广州彩”(Berft was
期刊
中国外销象生瓷塑在中国出口至西方的外销瓷器贸易中数量极少,但却是题材特殊又极其精致的一部分。这些象生瓷塑非常罕见,且仅出自所知的“私人定制”。要揭示这批17和18世纪康雍乾清三代外销瓷塑的艺术发展过程并不容易,然而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过程,因为它反映了两种伟大文化碰撞交融从而出现富有创造力的表达方式。而这两种文化同时都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传统和实用艺术品类,特别是在陶瓷方面。  中国艺术常与其他地区的
期刊
时值上海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之际,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总裁罗伊德·扣岑先生将其珍藏的90件(组)古代铜镜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扣岑先生早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建筑学与考古学,还选修了有关中国艺术史的课程,并在古希腊时期遗址从事过考古发掘。他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立了扣岑考古学研究所,是美国研究和教授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机构。  扣岑先生专注于中国古代铜镜的收藏开始
期刊
要准确、公正地评价清代外销瓷,首先必须能读懂它。我认为,清代外销瓷是17世纪中叶以来200年问世界陶瓷艺术的巅峰——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  《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是配合2012年2月至5月在首都博物馆的“中国清代外销瓷展”出的一本书的名字。《清代外销瓷是17世纪中叶以来200年间世界陶瓷艺术的巅峰》是我为本书写的一篇代前言的名字。展览的名字比较中性、温和,之所以温和,主要是考虑到国内外目前对清代外
期刊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最早发现并加工、使用的金属是铜。炼铜制器,是人类社会出现冶金工业的第一步。铜器的制造和使用把文明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是人类步入文明的开始。古代西域地区的情况也不例外。  在新疆境内出土了许多造型不同的铜器,这些铜器由于其自身的魅力,更由于它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关键地域,是早期西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我国青铜器时代及器物研究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  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