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做新闻节目主播已近十个年头了,近十载的工作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丰富了我的感受,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每天我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新闻稿件,它们涉及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既有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也有许多社会新闻。稿件题材的多样性使我认识到主持人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锐性,更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电视频道不断增加,观众对节目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具备形象、气质、声音、普通话等基本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播报方式,以情动人,不断提高播音艺术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观众的需求。
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声与情、貌与神的和谐统一,让新闻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入情入理地走进观众的心田、感染受众,达到良好的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汝真要学诗,功夫在诗外”。新闻播音工作不仅仅是在镜头前,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多学习是基础,不仅要学习业务,而且要学习政治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杂取,才能求精,才能驾轻就熟。只有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准确把握每一条新闻的价值,才能在播音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九原区政府率先在全自治区对全区农民采取全额免征农业税的大胆举措。这条新闻直接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九原区农民带来的实惠,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播报这一类新闻时,要站在农民朋友的角度去考虑这一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免征农业税,就是为农民兄弟姐妹增加收入,想到这点,微笑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流露在脸上,这时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声音亮,表情也随着声音上扬,能够充分表达农民得到实惠后内心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再比如,包头市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后,每一个包头人都为之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社会各行各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庆祝这件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在播报这类新闻时,同样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如果情绪上再激昂一些、再喜悦一些,就更能表达出属于包头人的那份自豪和激情。
二、勤于实践,蕴蓄真情
电视新闻播音员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对家庭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也就是要有情感内质。这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培养情感内质并在播音时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在注重业务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新闻播音员播报每一条新闻,都要调动情感储备,认真把握情感。要多深入实际,在生活中注意细心观察。记得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里,我与其他记者到固阳、达茂采访,太阳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当采访车行驶在很陡的盘山公路上时,车内的我不由心跳加快,一路上提心吊胆。到达目的地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爬到近十米高的电线杆上安装有线线盒,当我走过去准备手扶电线杆进行现场报道时,才感觉到电线杆竟被太阳晒得有些烫手,我赶紧把手缩回来站到一旁。太阳火辣辣的,即便是撑着伞也感觉身上的汗直往外冒。待工作人员安装完下来后,只见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而他却一刻也没有停歇,便与同行的工作人员拎着工具箱和一大堆的电线朝着下一个电线杆走去……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在那一刻,我想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广电局为了让老百姓看上电视,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克服了多少困难,真正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来后,记者采制了新闻《户户通广播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有了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后,情感便很容易调动,播起来也从容自如,把握也恰到好处。
三、善于表达,分寸得当
首先要积极自觉地参与采访和编辑,使情感提前进入角色。制作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同时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尽可能参与采编过程,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样可以使新闻前期工作、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提前进入“角色”。一次,我和记者采制一篇题为《垃圾袋肆虐田间复垦者望而却步》的长消息,一到现场,我便被满树、满地、漫天飞舞的垃圾袋惊呆了,要想处理掉这些垃圾袋绝非易事,再回头看看那些被采访的复垦者,一脸茫然绝望的神情……我认真地与记者进行交流,深刻理解报道内容。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来源、新闻背景、编辑过程和要表达的主题后,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也逐渐储备了自己的情感,播音时有对象感,内容把握准确,情感把握真切。这条新闻做得非常成功,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很多观众打来电话询问此事。新闻播出后的第三天,被采访的复垦者将一面写着“人民记者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电视台。原来,有几位老师看了新闻之后,想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便带领着学生们彻底地清理了那里的垃圾袋儿。这条新闻的播出提高了市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正源于此,这条新闻荣获了当年包头市“电信杯”头条新闻大赛一等奖,内蒙古好新闻评比二等奖和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长消息类二等奖。
其次,播音时既要“真实”,又要“真诚”。
播音员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要用真诚坦荡的心灵、质朴热忱的态度,使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的事实融为一体,借助情感做催化剂,去赢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分寸”。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条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感情色彩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播音员能否准确的表现出这千差万别,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在于“分寸”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体现播音员对每条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感受。例如,震惊中外的“11·21”空难事件。当天正值我主播新闻,当遇难者名单随着悲哀的乐曲在屏幕上慢慢滚动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我和爱人最要好的朋友。当时,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揪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难受。想到他年迈的父母失去了儿子、贤惠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幼的儿子失去了父亲,想到我和爱人突然间永远的失去了一位好友,想到所有的遇难者给他们的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这时,该我播报这条新闻了。看着参与采访这条新闻的记者,看着所有制作人员等待的目光,我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强忍悲痛,擦干泪痕,坐到播音台前,尽量调整好自己的表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向观众播报了这条新闻。后来,一位知情的编辑对我说:“空难那条新闻把握得很到位,播得很好,真不容易。”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我认为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不要纯粹的宣泄感情,因为情感把握的关键是“分寸”,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但在播音时千万不能恣意做作,更不能用过分的语调、表情、形体语言去面对观众,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个人情感流露的自然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当前的宣传工作要求我们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以人为本”,新闻宣传也是如此。作为新闻主播,融合适度的感情色彩来播报新闻,以情动人,能够增加与观众的交流、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当观众朋友真正被我们丰富的播报方式所感染、所打动,就一定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锁定我们的频道,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使我们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作者单位:包头电视台)
每天我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新闻稿件,它们涉及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既有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也有许多社会新闻。稿件题材的多样性使我认识到主持人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锐性,更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电视频道不断增加,观众对节目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具备形象、气质、声音、普通话等基本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播报方式,以情动人,不断提高播音艺术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观众的需求。
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声与情、貌与神的和谐统一,让新闻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入情入理地走进观众的心田、感染受众,达到良好的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汝真要学诗,功夫在诗外”。新闻播音工作不仅仅是在镜头前,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多学习是基础,不仅要学习业务,而且要学习政治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杂取,才能求精,才能驾轻就熟。只有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准确把握每一条新闻的价值,才能在播音时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九原区政府率先在全自治区对全区农民采取全额免征农业税的大胆举措。这条新闻直接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九原区农民带来的实惠,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播报这一类新闻时,要站在农民朋友的角度去考虑这一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免征农业税,就是为农民兄弟姐妹增加收入,想到这点,微笑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流露在脸上,这时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声音亮,表情也随着声音上扬,能够充分表达农民得到实惠后内心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再比如,包头市荣获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后,每一个包头人都为之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社会各行各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庆祝这件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在播报这类新闻时,同样采用靠前的用声状态,如果情绪上再激昂一些、再喜悦一些,就更能表达出属于包头人的那份自豪和激情。
二、勤于实践,蕴蓄真情
电视新闻播音员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对家庭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也就是要有情感内质。这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培养情感内质并在播音时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在注重业务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新闻播音员播报每一条新闻,都要调动情感储备,认真把握情感。要多深入实际,在生活中注意细心观察。记得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里,我与其他记者到固阳、达茂采访,太阳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当采访车行驶在很陡的盘山公路上时,车内的我不由心跳加快,一路上提心吊胆。到达目的地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爬到近十米高的电线杆上安装有线线盒,当我走过去准备手扶电线杆进行现场报道时,才感觉到电线杆竟被太阳晒得有些烫手,我赶紧把手缩回来站到一旁。太阳火辣辣的,即便是撑着伞也感觉身上的汗直往外冒。待工作人员安装完下来后,只见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而他却一刻也没有停歇,便与同行的工作人员拎着工具箱和一大堆的电线朝着下一个电线杆走去……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在那一刻,我想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广电局为了让老百姓看上电视,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克服了多少困难,真正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来后,记者采制了新闻《户户通广播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有了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后,情感便很容易调动,播起来也从容自如,把握也恰到好处。
三、善于表达,分寸得当
首先要积极自觉地参与采访和编辑,使情感提前进入角色。制作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同时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尽可能参与采编过程,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样可以使新闻前期工作、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提前进入“角色”。一次,我和记者采制一篇题为《垃圾袋肆虐田间复垦者望而却步》的长消息,一到现场,我便被满树、满地、漫天飞舞的垃圾袋惊呆了,要想处理掉这些垃圾袋绝非易事,再回头看看那些被采访的复垦者,一脸茫然绝望的神情……我认真地与记者进行交流,深刻理解报道内容。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来源、新闻背景、编辑过程和要表达的主题后,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也逐渐储备了自己的情感,播音时有对象感,内容把握准确,情感把握真切。这条新闻做得非常成功,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很多观众打来电话询问此事。新闻播出后的第三天,被采访的复垦者将一面写着“人民记者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电视台。原来,有几位老师看了新闻之后,想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便带领着学生们彻底地清理了那里的垃圾袋儿。这条新闻的播出提高了市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正源于此,这条新闻荣获了当年包头市“电信杯”头条新闻大赛一等奖,内蒙古好新闻评比二等奖和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长消息类二等奖。
其次,播音时既要“真实”,又要“真诚”。
播音员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要用真诚坦荡的心灵、质朴热忱的态度,使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的事实融为一体,借助情感做催化剂,去赢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分寸”。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条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感情色彩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播音员能否准确的表现出这千差万别,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在于“分寸”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体现播音员对每条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感受。例如,震惊中外的“11·21”空难事件。当天正值我主播新闻,当遇难者名单随着悲哀的乐曲在屏幕上慢慢滚动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我和爱人最要好的朋友。当时,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揪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难受。想到他年迈的父母失去了儿子、贤惠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幼的儿子失去了父亲,想到我和爱人突然间永远的失去了一位好友,想到所有的遇难者给他们的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这时,该我播报这条新闻了。看着参与采访这条新闻的记者,看着所有制作人员等待的目光,我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强忍悲痛,擦干泪痕,坐到播音台前,尽量调整好自己的表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向观众播报了这条新闻。后来,一位知情的编辑对我说:“空难那条新闻把握得很到位,播得很好,真不容易。”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我认为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但不要纯粹的宣泄感情,因为情感把握的关键是“分寸”,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但在播音时千万不能恣意做作,更不能用过分的语调、表情、形体语言去面对观众,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个人情感流露的自然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当前的宣传工作要求我们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以人为本”,新闻宣传也是如此。作为新闻主播,融合适度的感情色彩来播报新闻,以情动人,能够增加与观众的交流、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当观众朋友真正被我们丰富的播报方式所感染、所打动,就一定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锁定我们的频道,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使我们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作者单位:包头电视台)